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脑性耗盐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分析。方法将4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脑性耗盐(CSWS)、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诊断标准分为CSWS组和SIADH组,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并采用Cox风险比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CSWS组在治疗后心钠肽(ANP)、脑钠肽(BNP)降低,与治疗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2)治疗结束后,CSWS、SIADH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CS)评分3分以下、5分患者明显低于4分组(P<0.05);(4)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颅底骨折、脑血肿、血渗透压、血钠、皮质醇(HC)、醛固酮(AL)为CSWS、SIADH患者预后危险因素,CSWS与ANP、BNP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重度颅脑损伤CSWS、SIADH可以通过CVP、ADH以及ANP、BNP变化进行鉴别,同时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性脑积水2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8 -0 8~ 2 0 0 4-0 3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 2 6例 ,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 5 % ,均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6例重型颅脑损伤 ,男 2 0例 ,女 6例 ;年龄 10~ 68岁 ,平均 3 8岁。其中减速性损伤致硬膜下、硬膜外血肿伴脑挫裂伤 18例 ,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 10例 ,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13例 ,合并颅底骨折 15例 ,原发脑干伤 2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 4例 ,开放性损伤 8例 ,闭合性损伤 18例。术前均做头颅CT检查 ,入院时首次术前GCS(5 12± 1 5 5 ) ,均有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与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4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颅脑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颅内异常表现包括弥漫性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硬膜下(外)血肿、脑内出血性病灶及脑内非出血性病灶,MRI对上述异常表现显示总体情况优于CT。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显示明显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各序列间比较,DWI显示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数量最多,其次为T2FLAIR,T1WI最少。结论与CT比较,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显示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R诊断创伤性脑损伤(TBI)的价值,探讨TBI患者MR一站式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260例TBI病例进行MR序列组合扫描,包括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LASH)、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比较MR序列组合和CT对各种类型TBI诊断的差异。结果脑实质内出血61例,MR显示61例,CT显示53例;硬膜下出血55例,MR显示55例,CT显示49例;硬膜外出血45例,MR显示45例,CT显示40例;脑挫(裂)伤35例,MR显示35例,CT显示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MR显示31例,CT显示3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29例,MR显示29例,CT显示5例。MR序列组合准确显示病变256例,CT为209例,两者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R序列组合总体诊断敏感性高于CT。结论 MR序列组合(FLASH\FLAIR\T1WI\T2WI)诊断创伤性脑损伤明显优于CT,可列为TBI常规检查方法,实行TBI一站式诊断。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致低血钠症或称脑性盐耗,是脑损伤病人的严重并发症。这类病人多发生于颅底部广泛脑挫伤,下丘脑的直接或间接损害,若未能及时处理,将影响颅脑损伤抢救的成功率。作者总结近数年来在抢救治疗急性颅脑损伤过程中及时诊断并处理脑性低血钠症16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男14例,女2例,年龄15~72岁,低血钠症持续时间长达半年,最短者7d,平均30d。CT片所见损伤的部位:①额叶底部广泛脑组织挫伤并发血肿10例;②额颞部广泛脑挫伤并硬脑膜下血肿3例;③胼胝体区挫伤出血1例;④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⑤受伤后CT片未见异常,但临床上病人长期昏迷1例。伴有颅底骨折者7例。  相似文献   

6.
正常规头颅CT和MRI对鉴别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和微出血灶不够敏感,而这些损伤又可能发展为震荡后综合征、慢性创伤性脑病。研究表明CT扫描只可以检测到10%的轻型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 injury,TBI)异常~([1]),常规MRI仅检测到轻型TBI中约32%弥漫性的轴索血管损伤~([2])。脑爆震伤后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后引起慢性外伤性脑积水(PTH)或外伤后脑室扩张(PTV)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选择2013-01-2013-12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88例TBI病人,观察发生慢性PTH和PTV的27例患者,同时按1∶2随机抽取的非慢性PTH或PTV的TBI患者54例作为对照。对2组病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进行对比。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硬膜下积液和去骨瓣减压等4项对慢性PTH和PTV的发生有明显影响;GCS≤8分和去骨瓣减压是发生慢性PTH或PT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CS≤8分和去骨瓣减压是TBI后引起慢性PT H或PT V的危险因素,V-P分流是治疗慢性PT H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是否继发创伤性脑梗死(TCI)将患者分为TCI组和非TCI组,观察TCI组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脑疝、颅骨骨折、糖尿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血压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颅脑损伤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TCI的临床特点主要是偏侧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视功能异常、语言功能异常、反应迟钝,TCI的预后为良好11例、轻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5例、死亡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TCI主要与年龄、GCS评分、脑疝、低血压、蛛网膜下隙出血、颅底骨折等因素具有相关性(P 0. 05),经由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血压、脑疝属于TCI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低血压和脑疝为颅脑损伤继发TCI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进行干预对预防TCI的发生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脑耗盐综合征(CSWS)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并发低钠血症中的发生率是否因破裂动脉瘤的位置而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低钠血症病因,分为SIADH组(N=120)和CSWS组(N=40),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钠血症病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16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SIADH患者120例(75)、CSWS患者40例(25%);前循环动脉瘤102例(64%),后循环动脉瘤58例(36%)。单因素分析证实,与后循环动脉瘤相比,SIADH在前循环动脉瘤中比CSW更常见(P=0.004);与其他部位相比,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SIADH发生率较CSWS更高(P=0.038);更严重的Hunt-Hess分级与CSWS的发展有关(P=0.007);与SIADH组患者相比,CSWS组患者更多发生早期低钠血症(P=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进一步证实,前循环动脉瘤患者S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发生嗅觉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以颅脑外伤为主要诊断的患者共80例,分为嗅觉损伤组和嗅觉正常组。通过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受伤原因、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力部位,是否存在脑挫裂伤、血肿、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是否存在颅底骨折、鼻骨等面颅骨折,评估颅脑外伤后发生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颅脑外伤后嗅觉障碍共17例,约占颅脑外伤患者的2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嗅觉障碍与颅底骨折,额叶的挫伤、血肿或水肿存在明显相关性,而与手术、受力部位、蛛网膜下腔出血、颞枕顶部脑挫裂伤、血肿或水肿无相关性。结论额叶的挫裂伤、血肿和水肿以及颅底骨折是外伤后嗅觉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患者入院GCS评分等因素与嗅觉障碍的发生未显示出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149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47例(积液组),未发生硬膜下积液102例(非积液组)。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手术时机、血肿位置、血肿量、基底池受压、中线结构位移≥10 mm、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5分、血肿量〉40 ml、中线结构位移≥10 mm、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基底池受压是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外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损伤严重、血肿量大、CT表现为基底池受压和中线结构位移≥10 mm、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积水的颅脑损伤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风险较高,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创伤性脑梗死(TC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4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性别、年龄、GCS、合并伤、脑疝、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颅骨骨折、低血压及脱水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对TCI发生的影响。结果本组574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继发TCI5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GCS、合并伤、脑疝、t-SAH、低血压与TCI发生有相关性(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疝、低血压是T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年龄、GCS、合并伤、脑疝、t-SAH和低血压是TC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脑疝、低血压是T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枢性低钠血症与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及出血部位的关系。方法分析397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低钠血症及正常血钠两组,研究其死亡率差异以及低钠血症与出血部位的关系。结论 397例患者中58例患者发生低钠血症,1例诊断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57例为脑耗盐综合征(CSWS),死亡10例,采用χ2检验,低钠血症死亡率高于正常血钠组(P=0.014,P<0.05),低钠血症与死亡率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123);两组脑出血部位分布不同,低钠血症患者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于基底节区出血,频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25)。结果中枢性低钠血症发生与脑出血部位相关,中枢性低钠血症中CSWS较SIADH更易发生。低钠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血钠水平可预测疾病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单侧去骨瓣减压术(DC)后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SD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重型TBI并行单侧DC的病人179例,观察其发生对侧SDE的情况,并选用与发生对侧SDE可能相关的11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9例重型TBI行单侧DC后发生对侧SDE 16例,其发生率为8.94%;单因素分析显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池受压、对侧蛛网膜撕裂、减压窗脑外疝4项因素对其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侧蛛网膜撕裂(优势比为27.560,95%置信区间为2.314-341.231;P〈0.05)和减压窗脑外疝(优势比为5.921,95%置信区间为1.017-29.334;P〈0.05)是发生对侧SDE的两种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侧蛛网膜撕裂和减压窗脑外疝可增加重型TBI单侧DC后发生对侧SD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经静脉窦穿刺放血救治创伤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弥漫性脑肿胀开颅减压手术效果差,死亡率高。基于该病病理生理的特性,1997年2月至2001年2月我们将采用经静脉窦穿刺放血救治弥漫性脑肿胀的1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14-57岁,平均39.3岁;交通事故伤9人,他伤2人;其中弥漫性轴索损伤4例,重型颅脑损伤伴硬膜下薄层血肿(对冲)6例,重型颅脑损伤伴硬膜外血肿(约33ml)1例;均有弥漫性脑肿胀的特殊CT表现,GCS 3~9分,其中点状出血、小血肿(与中线移位不成比例)10例,属清除指征的血肿1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比较CT和MRI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均在入院后4.5 d内行CT和MRI检查,两者间隔在2 h以内。结果 CT对颅骨骨折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但CT在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I(P<0.05),尤其对脑深部组织的小损伤灶的检出率。结论 将MRI检查应用到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中可弥补CT的不足,提高确诊率,且对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MLF综合征(内侧纵束综合征 MLFs),常见于多发性硬化症、脑血管障碍,外伤引起少见,本文报告1例头部外伤后呈两侧MLFs1例。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18岁。因头枕部外伤昏迷入院。JCS(日本昏迷分级)30。左耳和鼻腔出血、左枕部挫裂伤,头颅片左枕骨线状骨折,CT扫描脑室脑沟变小、右前额颞侧硬膜下血肿、两侧额叶及左小脑半球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气  相似文献   

18.
以188例颅脑外伤合并颈椎损伤和/或脊髓损伤的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43例,女性45例,年龄2~87岁(平均38岁)。依颈段损伤位置不同分成两组:上颈段损伤组(枕骨到C_2、C_3),中下颈段损伤组(C_3~C_7)。颅脑损伤从重到轻分为重伤(GCS 3~8分),中等伤(GCS 9~12分)和轻伤(CGS 13~15分);具体病变包括:颅盖骨折、颅底骨折、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和脑挫裂伤(脑内血肿)。比较颈段损伤部位与颅脑损伤的关系。 188例当中,除外23例未能证实死亡原因仅为颅脑损伤的病例。165例无心跳呼吸停止患者中,56例上颈段损伤,109例为中下段损伤。46例重伤,11例中等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创伤后继发性神经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理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往对急性脑组织创伤停留在器官、组织水平的认识及其分类就显得比较粗糙,有必要对急性脑创伤进行深入的研究,获得更新的认识以提高治疗效果。一、急性脑创伤后继发性神经细胞损伤的定义和基础研究进展(一)急性脑创伤后继发性神经细胞损伤的定义和病理形式:以往急性脑创伤后常见的脑损伤包括:颅内出血性损伤(包括急性硬膜外、硬膜下血肿,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实质内血肿,各种迟发性血肿,创伤性脑室内出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和直接脑组织损伤(包括脑挫裂伤,脑组织机械挤压伤,…  相似文献   

20.
1对象与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轻型颅脑损伤、GCS 13~15分、但头痛剧烈与CT表现不符病人43例,其中男35例,女8例;年龄17~70岁。GCS 13分7例,GCS 14分12例,GCS 15分24例。均行CT检查,25例有阳性发现。头皮血肿23例,颅骨骨折14例,轻度脑挫伤9例,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薄层硬膜外血肿7例,少量硬膜下血肿3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