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液净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血液净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15分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组、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组(HP+CVVH),每组12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CVVH治疗、常规治疗+HP+CVVH治疗。检测各组治疗后不同时相点血清TNF-α、IL-6、IL-10、HMGB-1浓度,并比较各组1~7 d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epsis 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28 d存活率的差别。结果对照组及CVVH组TNF-α、IL-6、HMGB-1、IL-10在第1、3天各时相点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CVVH组中HP治疗2 h后的TNF-α、HMGB-1、IL-10均有明显下降,IL-6也有一定下降,其他时相点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VVH组从第4天起SOFA评分即明显降低(P<0.05),HP+CVVH组第2天起SOFA评分即明显降低(P<0.05);28 d存活率提高(对照组、CVVH组、HP+CVVH组分别为41.67%、58.33%、66.67%),且以HP+CVVH组更明显,但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VVH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TNF-α、IL-6、HMGB-1、IL-10的水平无明显影响,HP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HMGB-1、IL-10浓度;CVVH及HP+CVVH治疗均能促进脓毒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恢复,且以HP+CVVH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组、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脓毒症常规治疗+参麦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实验室指标[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结果:两组治疗后的CI、SVRI水平比治疗前均有上升,EVLWI指标下降,联合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CT、CRP、BNP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联合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性休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机体PCT、CRP、BN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 选取需要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30例,所有患者依据病情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在接受机械通气前及应用丙泊酚镇静后监测患者舌下微循环参数。同时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脓毒性休克患者镇静目标达到Ramsay评分3~4分时平均丙泊酚应用剂量为1.2mg/(kg·h)。镇静后微循环指标出现不同程度改变, 总血管密度TVD(P>0.05)无明显改变;灌注血管密度 PVD(P<0.05)、灌注血管比例PPV(P<0.05)及微血管流动指数MFI(P<0.05)较镇静前下降明显。镇静后去甲肾上腺素泵入剂量较镇静前轻度增加,血流动力学参数CI及MAP较镇静前亦有轻度下降,但二者相比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组织灌注指标血乳酸(LAC)及氧代谢指标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vO2)在镇静后升高(P<0.05)。 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丙泊酚镇静可以使微循环及氧利用障碍加重。  相似文献   

4.
刘喆吉 《当代医学》2021,27(16):84-86
目的 探究血浆降钙素原(PCT)、乳酸对老年重度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本院确诊为重度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老年患者各55例,分别作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测定3组血浆PCT和乳酸水平,比较两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 研究2组血浆PCT和乳酸水平均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且研究1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血浆PCT和乳酸水平阳性率均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且研究1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度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浆PCT和乳酸水平检测结果明显异于正常健康人群,且以脓毒性休克最为严重,可作为上述两种疾病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可加强治疗目的性,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HP联合CVVH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我科2009年9月~2010年8月收的APACHEII评分≥15分的3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CVVH组(V组)、HP+CVVH组(H组),每组各12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CVVH治疗、常规治疗+HP+CVVH治疗,比较各组28d存活率、SOFA评分、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肺部氧合及其它器官功能的变化。结果C组、V组、H组28d存活率分别为41.67%、58.33%、66.67%,有所提高,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V组从第4d起SOFA评分即明显降低(P<0.05),H组第2d起SOFA评分即明显降低(P<0.05)。与C组相比,V组从第4d起氧合指数即明显升高(P<0.05),H组第2d起氧合指数即明显升高(P<0.05),且在第2d、3d,H组较V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V组及H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缩短;增快的心率、血白细胞、高体温明显下降、酸中毒明显纠正(P<0.05);血糖、血乳酸、血肌肝、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均明显降低(P<0.05);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VVH及HP+CVVH治疗均能促进脓毒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恢复,且以HP+CVVH治疗效果更佳。HP+CVVH治疗对患者凝血系统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芬太尼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芬太尼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6 h、12 h舌下微血管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和乳酸水平,计算28 d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12 h 2组患者PVD、PPV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动脉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 h、12 h PVD、PPV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M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为26.7%,对照组28 d病死率为3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可以有效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治疗脓毒性休克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对在重症医学科集束化治疗期间的脓毒性休克(S S )患者的预后及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大足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5例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集束化,27例)和治疗组(医护联合查房集束化,28例)。观察两组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 T )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乳酸清除率、复苏液体量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三管感染发生率、住院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达到EGDT达标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治疗72 h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及运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组6、12 h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组6 h内使用复苏液体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72 h复苏液体量较对照组少(均 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 U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 P<0.05),但两组三管感染率及住院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医护联合查房能提高护士的依从性及护理质量,从而缩短SS患者在重症医学科治疗期间的EGDT达标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快速心律失常是脓毒性休克重要的临床特点,控制不良的持续性心动过速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脓毒性休克相关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复杂,药物治疗仍然是当今控制脓毒性相关的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药物选择存在多样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及使用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行休克指数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7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急诊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后的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40例)和院内死亡组(50例),计算并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入院后接受液体复苏治疗2 h后的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结果 生存组患者的休克指数SI1及SI2分别为(1.32±0.07)、(0.96±0.04),均明显低于院内死亡组的(1.59±0.06)、(1.21±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SI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5%、17.5%,SI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2.5%、27.5%,院内死亡组SI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2.0%、44.0%,SI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0%、78.0%,生存组SI1较SI2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低,院内死亡组SI2较SI1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后复苏2 h的休克指数相比于入院时的休克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对急诊严重脓毒症以及脓毒性休克的预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复苏对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52例,依据复苏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复苏达标时间<6 h;对照组复苏时间≥6 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复苏后AST、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脓毒性休克患者25例,随机分为滤过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滤过组患者行高容量血液滤过,监测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pH、氧合指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BUN、SCr、C反应蛋白的变化。同时观察ICU住院时间、应用呼吸机时间及28 d的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HVHF组治后HR、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CRP下降明显,血pH、氧合指数指标好转,机械通气时间、ICU内治疗时间缩短,28 d病死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HF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并通过对内环境调节、改善氧合等,对多个器官起到支持作用,可减轻严重脓毒症的病情及改善预后,是脓毒性休克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及持续腹腔灌洗引流(continuous postoperative peritoneal lavage,CPPL)对腹腔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Ap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39例腹腔脓毒性休克患者(IN),常规给予液体复苏、升压药、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所有患者行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予CPPL,根据有无CRRT,分为仅CPPL(IN1)组及CPPL+CRRT (IN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h及治疗后48h(即A、B、C3个时间点)经肘静脉途径采血,检测血PCT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浆Apelin水平;评估APACHEⅡ得分及入住ICU时间.1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结果 血浆Apelin水平比较:IN组比NC组有显著升高(P<0.01);IN1组内C点比A点下降(P<0.05);IN2组内,B、C点比A点均有显著下降(P<0.01);IN2组比IN1组在B点及C点有显著下降(P<0.05).血PCT水平:在IN1组在C点较A点有下降(P<0.05);IN2组,与A点比较,B点有下降(P<0.05),C点有显著下降(P<0.01);IN2组比IN1组在B点及C点有显著下降(P<0.05);IN组血浆Apelin水平与PCT水平有相关性(r=0.466,P<0.05);APACHEⅡ评分比较:IN1组在C点比A点降低(P<0.05);IN2内,B、C点比A点均有显著下降(P<0.0l);IN2组比IN1组在B点及C点有下降(P<0.05);IN2组比IN1组入住ICU时间短(P<0.05).结论 腹腔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升高,与血PCT水平有显著正相关,经CPPL联合CRRT后均能显著降低;2种方法联合能较快降低PCT水平,能改善APACHEⅡ评分并缩短入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6例脓毒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治疗组(38例),B组为对照组(38例).两组均按照<2004年拯救严重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治疗,A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生理盐水20 ml,每8 h静脉注射1次,连续应用1周.结果:A组发生中毒性肠麻痹、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MODS和死亡的比例与B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可以减少脓毒性休克患者胃肠道并发症,降低患者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17.
徐盈  钟玲  陈国兵  吴海燕  傅小雨 《重庆医学》2013,42(20):2352-2355,2358
目的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系统观察比较不同液体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0.9%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HES组)、4%高渗盐水复苏组(4%NaCl组)、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霍姆液组),每组25例。以PiCCO系统监测各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的心率(HR)显著减少,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显著增加(P<0.05)。NS组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明显增加(P<0.05)。4%NaCl组、霍姆液组实验液体量及复苏液体总量均显著少于NS组和HES组(P<0.01);复苏1h,霍姆液组平均动脉压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0.01);24h血乳酸清除率也较其他3组高(P<0.01);而4组间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观察到霍姆液组28d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在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4种液体均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使用霍姆液可在迅速提升血压的同时,保持较少的复苏液体总用量。  相似文献   

18.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方法:脓毒性休克患者4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疗程10日。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记数(PLT)及病死率。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组的HR、PT、PL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9.
脓毒性休克时机体产生大量内源性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可引起细胞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最早释放并起关键作用的介质。笔者旨在动态观察脓毒性休克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5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观察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33例)与未使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1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R、体温及WB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AST、ALT、BUN及Cr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72h后AST、ALT、BUN及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及PaO2/FiO2水平均有明显上升,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7%。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具有菌、毒、炎症介质并治的作用,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