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麦冬脂溶性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燕  张志杰  武露凌  张旭  蔡宝昌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5):1281-1282,1306
目的:对麦冬药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气质联用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中药麦冬的三氯甲烷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质谱棒图分析及NIST98谱库检索,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确定了气质联用分析条件,从麦冬块根的三氯甲烷部位测得32个脂溶性成分。结论:该方法解析了麦冬低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为全面反映麦冬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山茱萸脂溶性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收集山茱萸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分析鉴定组分。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24个化合物,占检出物的93.63%,主要成分是豆甾醇(21.30%),alpha-香树精(14.69%),谷甾醇(11.87%),6-乙基-2,5二羟基-1,4萘醌(8.61%),维生素E(7.55%)。结论首次通过GC-MS法从山茱萸中发现了齐墩果13(18)-烯,8、24二烯-3乙酸酯-羊毛甾及乌苏-12烯-28-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莱菔子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莱菔子油,KOH甲醇溶液甲酯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莱菔子中脂溶性成分。结果从莱菔子油中共分离鉴定出27中脂溶性成分,15种脂肪酸成分,其相对含量占总成分的50.47%;另有12种成分未见文献报道。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适用于莱菔子脂溶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健  孙东东  李祥  陈建伟  何立巍  董巍巍 《中国药房》2008,19(30):2354-2356
目的:分析、鉴定板蓝根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萃取板蓝根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其组成和含量。结果:从石油醚萃取部位共鉴定出42种脂溶性成分,其中脂肪酸甲酯化产物占36.72%(饱和脂肪酸甲酯为8.67%、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为28.05%);有35种成分在板蓝根脂溶性成分的研究中未见报道。结论:板蓝根脂溶性成分可为其综合利用以及开发抗氧化方面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柔毛冠盖藤提取物中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柔毛冠盖藤石油醚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69个成分,其中酯类、醇类、烯烃类和有机酸类为主要化学成分。结论 69个成分除β-谷甾醇外均为首次在柔毛冠盖藤中鉴定出,为合理开发利用柔毛冠盖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18):2544-2546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马蹄蕨的化学成分提供参考。方法:对马蹄蕨中脂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与结论:共检出52个成分,并鉴定出了其中的43个成分,以有机酸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为主要物质。这43个成分均为首次在马蹄蕨中被鉴定出。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研究蛇床子的脂溶性成分。方法: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蛇床子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从蛇床子中鉴定了39个化合物,占蛇床子脂溶性成分的85.33%,蛇床子主要的脂溶性成分为植物醇(15.98%)、棕榈酸(12.73%)、9,12,15 十八碳三烯酸(11.02%)、油酸(6.33%)和9,12 十八碳二烯酸(4.77%)。结论:植物醇、棕榈酸、9,12,15 十八碳三烯酸和油酸是蛇床子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大青叶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青叶药材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大青叶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大青叶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大青叶中鉴定了34个化合物,占大青叶脂溶性成分的73.98%,大青叶主要的脂溶性成分是α-亚麻酸(12.02%),γ-谷甾醇(5.93%),棕榈酸(5.6%),7,10,13-二十碳三烯酸(4.82%)和油酸(3.78%).结论:亚麻酸、棕榈酸和油酸是大青叶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鄂西清风藤、灰背清风藤和小花清风藤低极性部位成分特点及其抗炎活性。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鄂西清风藤、灰背清风藤和小花清风藤干燥茎叶石油醚萃取液中经石油醚洗脱所得的低极性部位进行成分分析,采用NIST 17和Wiley 275数据库对色谱峰进行检索,人工比对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吲哚美辛为阳性对照,以一氧化氮(NO)生成抑制率为指标,比较上述3种清风藤属植物低极性部位对脂多糖诱导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NO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从鄂西清风藤、灰背清风藤和小花清风藤低极性部位中分别确认了70、40、33种成分,均包含长链脂肪烃、长链醇/醛/酯、单萜等成分,但三者共有成分仅有正十二烷、正二十二烷等5种。鄂西清风藤中萜类成分丰富(40.89%),灰背清风藤中三萜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较高(30.29%),小花清风藤中长链脂肪烃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较高(87.70%)。上述3种清风藤属植物低极性部位对RA-FLS细胞NO生成的IC50分别为2.22、1.69、4.15μg/mL,对RAW264.7细胞NO生成的IC50分别为1.23、4.02、3.05μg/mL,均低于吲哚美辛(12.97、10.66μg/mL)。结论上述3种清风藤属植物低极性部位均含有长链脂肪烃、单萜、长链醇/醛/酯等成分,且三者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远志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鉴定分析.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技术,提取远志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对远志SFE-CO2萃取物GC-MS分析结果共检测出17个...  相似文献   

11.
陈琴华  李鹏  朱军 《中南药学》2012,10(11):819-822
目的对苍术超临界流体CO2提取物中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苍术中提取挥发油,应用GC-MS进行分析。色谱柱为DB-5MS毛细管柱;载气为氦气;流速为2.0 mL min-1;柱温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60℃升至280℃;质谱用EI离子源。用NIST质谱数据库分析来鉴定苍术脂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鉴定出30个色谱峰,大部分为烯、酮、醇和烷类,分别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27.77%、26.93%、21.61%和20.53%。结论本文建立了GC-MS法分析苍术脂溶性部分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了含量测定,为苍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蓍草脂溶性成分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方法 分两步提取蓍草,先用95%乙醇超声提取,再用石油醚萃取,得到其脂溶性成分后进行气相色谱检测。采用GC-MS法,通过NIST10谱库检索,同时结合人工解析,鉴定蓍草脂溶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并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脂溶性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蓍草中共分离鉴定出脂溶性成分29种,占石油醚萃取总量的82.74%。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分别为表木栓醇(33.16%)、乙酸羽扇醇酯(10.99%)、棕榈酸(7.98%)、豆甾醇(3.68%)、硬脂酸(3.55%)、木栓酮(3.51%)等。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蓍草中脂溶性成分的测定,并为进一步探讨蓍草药理作用及合理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坤  商晓慧  叶冠 《上海医药》2017,(13):74-78
目的:分析西红花柱头、雄蕊和花瓣浸膏的化学成分,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正己烷、石油醚和乙醚对西红花柱头、雄蕊和花瓣进行浸提,浓缩制成浸膏;GC-MS进行分析,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根据谱库检索结合谱图解析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柱头部分鉴定出39个化合物,占总量88.62%;花瓣部分鉴定出32个化合物,占总量84.71%;雄蕊部分鉴定出39个化合物,占总量79.02%;花瓣与雄蕊浸膏的化学成分类似,与柱头部分相差较大.结论:柱头部分以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主,而雄蕊和花瓣部分则以脂肪烃化合物为主,他们分别占各自萃取化合物总量的57.94%,47.86%和36.50%.  相似文献   

14.
宝华玉兰树皮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树皮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气相色谱共分离出85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50种化合物,占该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5.26%。结论宝华玉兰树皮的挥发性成分以3,3α,4,7,8,8α-6氢-7-甲基-3-亚甲基-6-(3-氧代丁基)-2氢-环庚[b]呋喃-2-酮(26.33%)、9,12-蓖麻醇酸乙酯(14.93%)、1,2-双[1-(2-羟乙基)-3,6-二氮杂高金刚烷型-烯-9]肼(12.37%)为主,此外,还有棕榈酸及其衍生物(7.55%)、其他各种烯、不饱和醇、不饱和酸、不饱和酮、不饱和酯类等成分。通过对宝华玉兰树皮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骨碎补药材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方法以环己烷为提取溶剂,经索氏提取法获得骨碎补药材的脂溶性成分。采用DB-5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指纹图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用PCA对GC指纹图谱进行处理,骨碎补药材的正伪品可明显区分。结论 GC指纹图谱为骨碎补药材的进一步质量控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芦根中脂溶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芦根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利用理化常数和核磁共振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1)、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2)、大黄素甲醚(physcion,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香草醛(vanillin,6)、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7)和3α-O-β-D-吡喃葡萄糖基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glucopyranosyl)-lyoni-resinol,8)。结论化合物2、3、7、8为首次从芦苇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分析十三香挥发油部分的化学物质组成。方法:以水蒸汽法提取十三香挥发油、用GC-MS测定,采用自动质谱解卷积定性系统,结合色谱保留指数及数据库比对定性分析。结果:在"好德十香粉"供试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6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为茴香脑。结论:自动质谱解卷积定性系统与数据库比对方法尚不能解决全部色谱峰的定性。  相似文献   

18.
GC-MS分析新疆芜菁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新疆芜菁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芜菁子中的挥发油,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共分离出25个峰,鉴定出了2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8%以上.主要组分为异硫氰酸-3-丁烯酯(22.98%)、3-甲基-3-丁烯腈(21.29%)、5-甲硫基戊腈(10.07%)、2,3-二甲基-2-丁烯二酸(9.82%)、异硫氰酸丁酯(9.39%)、异硫氰酸烯丙酯(8.19%).结论 所提取的挥发油中含有异硫氰酸酯、羧酸、羧酸酯、腈类、少量醛和萜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