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是外科、妇产科常见的腹部手术并发症,由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和术后患者紊乱的生理状态,现代医学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针灸对胃肠道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有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治疗POI,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但对于针灸治疗POI的规律和机制研究尚相对缺乏。部分研究发现,针灸对胃肠道的调控效应与其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有关。同时,针灸也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在术中和术后合理的使用针灸治疗,调整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免疫状态,可能是一种有效、无副反应、性价比较高的一种POI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针灸对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围绕针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针灸是一种对机体进行物理刺激,在体内发生复杂的神经、免疫等多系统的调整作用而产生治疗效应的方法。大脑皮层是参与该调整效应的主要中枢,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是研究脑功能活动的重要方法。针灸对大脑皮层功能状态有显著的影响,诱发电位是研究针灸效应的敏感指标。本文从针灸对体感电位(SEP)的影响、针灸对视觉电位(VEP)的影响、针灸对听觉诱发电位(AEP)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3.
单纯性肥胖病的针灸治疗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魏群利  刘志诚 《针刺研究》2000,25(4):309-312
单纯性肥胖病为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其作用机理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针灸能够抑制患者过亢的食欲 ,抑制亢进的胃肠道消化吸收机能 ,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 ;另一方面针灸可以促进能量代谢 ,增加能量消耗 ,促进体脂的动员与分解 ,最终实现减肥效应。其作用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整来实现的。本文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个方面对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针灸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抗自由基损伤及对皮质醇分泌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关机理,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着重于针灸对关节滑膜细胞功能及有关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症减肥效应机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单纯性肥胖症是糖尿病、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病等多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疾病的危险因子。针灸减肥以其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而广泛被患者接受,而其针灸减肥的作用机理经研究表明可能表现在针刺能够抑制肥胖症患者亢进的胃肠道消化吸收机能;针刺能够逆转肥胖症患者异常的糖、脂代谢;针刺对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本文从实验和临床两方面综述了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症减肥效应机理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做了一定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主要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从神经调节、肌电活动、内分泌、感觉和运动等方面探讨针刺对胃肠道的影响。得出结论针灸的效应机制主要通过针刺调节中枢的功能活动及调节和修复神经系统、调畅情志实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我国学者广泛地运用传统的和各种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针灸作用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因而取得了不少的新进展。一对针灸调整作用的研究近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从而进一步证明针灸对机体的各个系统、各个器官的功能具有多方面、多环节、多水平及多种途径的调整作用。针灸之所以对各器官、各系统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例如具有抗感染、抗休克、止痉、镇痛等等效果,正是由于针灸的调整一一正常化作用所  相似文献   

8.
通过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变化看针灸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江  马惠芳  付平  梁军  金春兰 《中国针灸》2002,22(12):16-24
以针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为例,看体质学说及植物神经平衡的综合指标测定法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体质-植物神经功能状态与针灸治疗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针灸临床,尤其是小型针灸诊所可将植物神经测定作为体质分类及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由于针灸对植物神经的调整作用亦是对体质的调整,所以针灸疗法不仅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还可以预防疾病,并且预防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Zhu J  Chen YF 《针刺研究》2011,36(6):453-456
血管活性肠肽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肽,存在于多个系统中,具有多样的生物学作用,和许多疾病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关于针灸调节血管活性肠肽的研究较多,我们就近10年来国内外针灸与血管活性肠肽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发现有关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本文从血管活性肠肽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的生物学作用的影响,包括:(1)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胃肠道激素功能的影响,(2)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3)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神经肽功能的影响,(4)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我们认为针灸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对血管活性肠肽的产生和表达水平产生影响,但是针灸具体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其产生的机制尚不明确,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作为常见胃肠道功能异常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主要包括:调节脑-肠轴、调节免疫、调节胃肠道、调节脑功能区域等。未来研究应注重寻找针灸调控各种物质之间的联系,从联系性寻找主线以及主要方向,在实验过程中应结合中医经典进行思考,发掘新的研究方向。因动物结构与人体自身相去甚远,未来研究应以临床实验为主,寻找更加合理、优化的实验设计方案,以进一步探索针灸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血管活性肠肽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肽,存在于多个系统中,具有多样的生物学作用,和许多疾病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关于针灸调节血管活性肠肽的研究较多,我们就近10年来国内外针灸与血管活性肠肽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发现有关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本文从血管活性肠肽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的生物学作用的影响,包括:(1)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胃肠道激素功能的影响,(2)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3)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神经肽功能的影响,(4)针灸对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我们认为针灸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对血管活性肠肽的产生和表达水平产生影响,但是针灸具体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其产生的机制尚不明确,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膜片钳技术原理、常用记录方式在胃肠道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及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优势入手,对膜片钳技术在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予以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TRPV1属于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家族,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大量研究显示TRPV1在消化道广泛分布,可参与胃肠道运动,感觉和吸收等多种重要功能。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针刺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调整及治疗作用,可以很好的调控胃肠道的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结合近年来研究进展提示针刺对胃肠道的影响机制可能与TRPV1有关。  相似文献   

14.
论针灸的双向调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的治疗作用可使机体机能状态低下者增强,亢进者降低。针灸刺激作用于机体后可激发机体固有的调节功能,对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有良性调整作用,正是这种作用使针灸成为一种安全、灵活、无毒副作用、用途广泛的治疗手段。针灸的双向调整作用体风于机体各个系统、组织与器官。本文论述针灸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及代谢、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双向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灸延缓衰老的免疫学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灸延缓衰老的免疫学进展肖达陈汉平(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200030)图书分类号R224-51关键词针灸疗法衰老综述文献表明,针灸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1~5],针灸可明显改善老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临床衰老症状,延长动物生存期[6~9]。...  相似文献   

16.
针灸对亚急性衰老小鼠抗老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研究从自由基角度初步发现,针灸督脉经穴百会,大椎,命门对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脑组织中NO与MDA含量的升高和SOD活性的下降有抑制作用。提示督脉不仅对脑功能有直接的调整作用。而且也兼顾了督脉与其他脏腑的联系及其对全身功能的整体调节作用。针灸督脉具有健脑益智,抗衰老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针灸抗肿瘤免疫效应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灸对实体恶性肿瘤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起免疫调节作用的多种可溶性分子,均有促进和调整作用,可纠正机体异常的免疫状态。近十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较多,初步建立了一些客观指标,并进行了机理的探讨。兹综述如下:1针灸抗肿瘤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针灸对常用的肿瘤的免疫学检测指标,如T细胞及亚群,Mg细胞,NK细胞等的功能以及某些细胞因于的诱生水平,有其特殊的促进和调整作用。1.IT细胞及亚群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实体恶性肿瘤免疫皆以细胞免疫为主,其中以T细胞起重要作用。肿庙,f者早期外周血中的T细胞总数可以…  相似文献   

18.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炎性疾病,多项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有效改善CD患者的症状,临床疗效确切。本文查阅近年来针灸治疗CD的相关机制研究资料,归纳分析发现针灸对于CD的治疗效应机制主要集中在肠内局部调节和肠外神经调节两个层面。肠内主要包括对肠道菌群、肠上皮细胞功能和对肠道局部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肠外主要包括对脑功能效应的调控和对“脑-肠轴”相关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本文还针对当前临床研究与动物实验中干预方式和穴位选择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围绕“脑-肠轴”系统阐释针灸治疗CD的神经-免疫机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期对针灸治疗CD的效应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为优化临床针灸治疗CD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与脑关系密切,脑肠轴理论的提出把对脑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对胃肠道影响脑功能的免疫、神经、内分泌、肠道菌群通路进行梳理,结合胃肠道疾病与脑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机理、针灸调节胃肠道的效应及针刺调理胃肠道治疗脑病的理论基础,全面剖析和探讨针灸通过胃肠调理治疗脑病的可行性。提出针灸治疗脑病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胃肠道的调节,加强胃经、大肠经及腹部腧穴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针灸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针灸对手术后胃瘫的作用。方法运用针刺加电针、耳穴贴压及西医常规处理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后,12例治愈,其中10日内恢复6例,加日内恢复4例,30日内恢复2例,3例无效。结论针灸疗法具有协调胃肠道神经和激素分泌的作用,因而手术后胃瘫时间长,且对促胃肠道动力药物疗效差的患者,应尽早运用针灸等综合治疗措施,以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