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自锁矫治技术进行不拔牙矫治,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牙列拥挤的患者,使用自锁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矫治前后牙弓形态发生的变化。结果矫治后牙弓长度和宽度均有明显的增加,牙弓宽度增加主要发生在前磨牙区。上颌中切牙唇向前移和第一磨牙发生远中向后移量无显著性差异。牙弓变化与牙列拥挤度显著相关。结论采用自锁矫治技术对拥挤病例进行不拔牙矫治,治疗后牙弓宽度和长度增大,上颌牙弓长度增加由上颌切牙唇向移动和磨牙远中移动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使用Time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托槽矫治上颌轻中度拥挤前后的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凸度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46例轻中度拥挤的骨性Ⅰ类患者(女26例,男20例,13~16岁),治疗组23例,采用Time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直丝托槽结扎矫治技术。分别测量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唇倾度,比较2种方法所致的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凸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前磨牙宽度和上前牙凸度在矫治后均增大,其改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尖牙宽度和磨牙宽度在矫治后也增大,但其改变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锁托槽在矫治牙列拥挤过程中较传统结扎托槽有更好的后牙弓扩展作用,但也会导致前牙的唇倾,故临床上可选择面型良好的轻中度拥挤患者进行非拔牙矫治。  相似文献   

3.
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下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自锁托槽和传统结扎式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患者的下牙列变化,探讨自锁托槽解除牙列拥挤的机制.方法 选择26例下牙列拥挤患者,分为自锁组和传统组,每组13例,分别使用自锁托槽(Damon3)和传统托槽(传统结扎式托槽)进行非拔牙矫治.对矫治前后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逐步回归分析拥挤解除机制以及影响下切牙唇倾度改变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矫治前后两组患者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量及下切牙唇倾度改变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矫治后自锁组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1.42 mm、下切牙凸距增加2.66 mm,传统组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0.65 mm、下切牙凸距增加1.57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回归分析显示,自锁组对下切牙唇倾度变化量解释的总测定系数高达96.6%,被选入模型的变量为矫治前下颌拥挤度、下颌平面角、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以及矫治前后尖牙及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量.结论 非拔牙矫治下牙列拥挤时,自锁组和传统组患者均出现下切牙唇倾及下牙弓宽度增加,自锁组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量及下切牙前移量较传统组多;自锁组下切牙唇倾度的改变不仅受拥挤度和矫治前牙弓宽度影响,而且受患者自身骨面型及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应用Damon技术矫治上颌牙列拥挤的牙弓测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牙龄阶段使用Damon矫治技术非拔牙治疗上颌牙列拥挤的机制.方法:选取24例骨性Ⅰ类上颌拥挤大于5mm的病例,采用Damon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按照治疗前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分为未萌出组(G1)9例和已萌出组(G2)15例.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上颌牙列排齐后作模型和X线头影测量,使用SPSS15.0软件包作t检验,比较2组间差异,逐步回归分析牙弓周长变化与牙弓长度及牙弓宽度各指标变化间的关系.结果:上颌牙列排齐后,牙弓长度、前磨牙间宽度和磨牙间宽度均显著增加,但增加量2组间无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牙弓周长的增加(Y)与牙弓长度的变化(X1)和前磨牙区牙弓宽度的变化(X2)高度相关,回归方程为Y=1.35X1 0.63X2 1.77.切牙唇向移动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量G1组分别为1.2mm和2.4mm,G2组分别为2.5mm和0.9mm,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Damon技术主要通过增加牙弓长度和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来增加牙弓周长,从而达到非拔牙治疗牙列拥挤的目的.除前牙唇向移动外,在第二磨牙萌出前,可由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获得间隙.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使用最大支抗的青少年和成人拔牙矫治前后侧貌软硬组织矢状向变化及其相关情况.方法 对采用最大支抗的13例青少年和14例成人拔牙矫治病例前后9项软硬组织指标进行对比,通过配对t检验评价软硬组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中部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直线回归.结果 1)青少年组的9项测量指标中,U1-SN、U1-PM和牙弓拥挤度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上切牙内收量和上唇内收量均与治疗前的牙弓拥挤度呈负相关,与治疗前上唇至E线距离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上唇内收量=-2.900+0.926×上切牙内收量.2)成人组的9项指标中,除SNA和Ls-PM外,其余指标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上切牙内收量与治疗前上切牙唇倾度呈正相关,与治疗前牙弓拥挤度呈负相关;上唇内收量仅与治疗前上切牙的唇倾度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上唇内收量=-1.027+0.706×上切牙内收量.结论使用最大支抗的拔牙矫治对于成人解除拥挤、内收上切牙和上唇有很好的效果;青少年矫治后也能明显地解除拥挤、内收上前牙,但由于生长发育的关系,其上唇内收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蔡颖  陈辉  王翔 《口腔医学》2014,34(8):618-620
目的 分析比较采用Quick主动和Damon被动自锁托槽系统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病例后牙弓宽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19例骨性Ⅰ类轻中度牙列拥挤的青少年病例,进行非拔牙矫治。随机分为2组:10例采用Quick自锁托槽矫治系统,9例采用Damon自锁托槽矫治系统。对治疗前和牙列排齐整平后的研究模型进行测量。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变化。结果 牙列排齐后,Quick组上、下颌前磨牙的宽度以及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的增加有显著性差异,Damon组上颌前磨牙宽度的增加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牙弓宽度的变化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自锁托槽矫治系统能有效的通过增加牙弓宽度,成功达到非拔牙矫治的目的。牙弓宽度增加的效率在主动、被动自锁矫治系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张良 《口腔医学》2012,32(8):479-481
目的 分析牙列拥挤患者不拔牙与拔牙的MBT矫治对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正畸科2008—2011年MBT矫治器治疗的牙列拥挤患者40例。其中轻中度牙列拥挤患者20例,使用MBT矫治器进行不拔牙正畸;中重度牙列拥挤患者20例,使用MBT矫治器进行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拔牙正畸。测量术前术后石膏模型的牙弓宽度,对矫治前后不拔牙组和拔牙组的测量数据分别进行组内、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前后不拔牙组: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大,有统计学意义;拔牙组: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大,上下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间宽度变小,有统计学意义。矫治前2组上下颌尖牙、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相近,无统计学差异;矫治后不拔牙组上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大于拔牙组,有统计学意义,2组上下颌尖牙间牙弓宽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拔牙矫治牙弓宽度变化与拥挤部位、拥挤程度有关,拔牙矫治牙弓宽度变化主要与牙齿移动方向有关。拔牙矫治后尖牙间宽度不会减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微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后移全牙弓矫治成人上颌Ⅱ度牙列拥挤的矫治效果。 方法 应用种植于磨牙颧牙槽嵴的微钛钉种植体整体向后移动全牙弓矫治16例上颌Ⅱ度牙列拥挤患者,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成功矫治,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2.93 mm、远中倾斜7.12°,第二前磨牙平均远中移动3.46 mm、远中倾斜11.0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中切牙唇向倾斜度轻微增加2.12°、切缘平均前移0.66 mm,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是一种有效后移全牙弓矫治Ⅱ度牙列拥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尖牙联合曲 (canineexpansionarchwire ,CEAW )矫治拥挤病例 ,研究矫治前后的牙颌变化情况 ,以丰富拥挤病例非拔牙的矫治方法。方法 选择上牙弓拥挤为Ⅲ度或Ⅲ度以上的 10例患者 (其中男 5例 ,女 5例 ) ,平均年龄 12 .2岁 ,上颌拥挤度平均为 9.12mm。用CEAW进行矫治 ,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并采用配对t检验 ,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结果 ①坐标系中 ,上颌第一磨牙牙冠远中点向后的移动、上齿槽缘点和上中切牙切缘点向前的移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②相对于腭平面 ,上颌第一磨牙牙冠远中点向后的移动、上齿槽缘点和上中切牙切缘点向前的移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③同时发现上颌第一磨牙明显后倾 (P <0 .0 1) ,而上颌切牙没有明显唇倾。结论 CEAW通过后倾磨牙、推磨牙向后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解除拥挤 ,有效地完成矫治  相似文献   

10.
使用MBT托槽关闭拔牙间隙的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为采用3MunitekMBT托槽,对需采用最大强支抗进行矫治的双颌前突或前牙深覆盖患者,通过一步滑动法和两步滑动法关闭上颌拔牙间隙,研究两组之间上颌磨牙及切牙移动量的差异。方法 一步滑动法组包括1 5例患者(男5例,女1 0例,平均年龄1 2 .4±1 .1岁) ,上颌采用强支抗(头帽+TPA) ,上颌牙弓排齐后,滑动法使六个前牙一起后移,关闭上颌拔牙间隙。两步滑动法组包括1 5例患者(男5例,女1 0例,平均年龄1 2 .6±1 .1岁) ,上颌采用强支抗(头帽+TPA) ,上颌牙弓排齐后,向远中牵引尖牙到位,滑动法使四个前牙一起后移,关闭上颌拔牙间隙。在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后拍摄头颅侧位片,使用Pancherz头影测量方法分析。结果 一步滑动法组和两步滑动法组上颌切牙切缘舌向移动量分别为4 .2±1 .8mm和4 .5±2 .6mm ;上颌磨牙近中移动量分别为4 .6±1 .7mm和4 .7±3.1mm ,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一步滑动法组覆盖减少为3.0±2 .6mm ,两步滑动法组覆盖减少为3.6±2 .6mm ,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MBT直丝弓矫治器以其独特的托槽设计,使一步滑动法组和两步滑动法组上颌磨牙近中移动量及上颌切牙切缘舌向量移动量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