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预烧结温度和成型压力对预烧结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的影响。方法首先将纳米氧化锆粉体在不同的等静压力下成型,并烧结到不同的温度。然后采用精密线切割机进行切削,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切削面的形貌。结果初烧结温度对3摩尔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3Y-TZP)影响较大,初烧结温度在800~900 ℃之间时,切削件的表面光滑、边缘完整性好。成型压力对3Y-TZP预烧结瓷坯可切削性能的影响较小,但过高的成型压力并不利于切削,可导致切削面的质量下降。结论初烧结温度在800~900 ℃、成型压力在200~300 MPa之间时,预烧结氧化锆瓷坯的可加工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牙科可切削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牙科可切削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制备烧结特性。方法:按磷酸镧%(体积百分数):15%、18%、20%加入3mol钇稳定的氧化锆中,分别采用干压成型(12Mpa),冷等静压成型(200Mpa),在空气气氛中烧结,采用1560℃、1580℃、1600℃烧结温度,制得不同烧结温度下陶瓷样品,测试其各项性能。结果: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制备过程中最佳烧结温度在1580℃。磷酸镧含量可以增加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可切削性能并降低其机械性能。18%磷酸镧含量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结论:采用冷等静压(200MPa)成型,空气中常压在1580℃烧结,可以得到致密的复合陶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凝胶注模成型纳米ZTA复合陶瓷粉体,比较不同固相含量素坯在不同半烧结制度下对ZTA陶瓷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级氧化铝和纳米级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添加烧结助剂氧化镁、氧化钛,制备ZTA复合粉体。去离子水中加入单体与交联剂制成预混液,加入分散剂,分别制备50%、53%、55%、57%固相含量的浆料,凝胶注模成型后,分别于1150℃、1250℃、1350℃、1450℃温度下烧结,测定性能,SEM观察断面。结果:相同固相含量的试件,三点抗弯强度、线性收缩率、相对密度均随烧结温度升高而升高。同种温度下,试件线性收缩率随固相含量提高而降低,相对密度升高后降低,三点抗弯强度也随之变化。结论:固相含量与烧结温度对试件性能均有重要影响。55vol%ZTA浆料在1150℃半烧结后线性收缩率为(2.77±0.23)%,基本能达到近净尺寸成型,其强度(42±11)MPa也满足一定程度的机械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4.
二次烧结对牙科纳米氧化锆陶瓷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二次烧结工艺对纳米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各个不同温度段对氧化锆陶瓷坯体进行烧结,通过硬度和断裂韧度测算烧结温度对烧成体可加工性能的影响.确定第1次烧结条件后,通过对不同温度下二次烧结的试件硬度、断裂韧度和三点抗弯强度的检测,筛选最佳第2次烧结条件,使坯体通过二次烧结能够达到较高的机械性能.结果:当烧结温度为900℃时,可加工指数最高,M=0.73±0.09,显著高于其它温度烧结的试件(P<0.05).第2次烧结的温度为1300 ℃时,试件的硬度、断裂韧度分别为(14.0±0.36)GPa和(5.4±0.38)MPa·m 1/2;温度为1325 ℃时,材料的三点抗弯强度最高,达到(932±63)MPa.结论:经900℃/1 325℃烧结的氧化锆陶瓷能够兼顾便于加工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牙科氧化锆陶瓷与V itadur alpha、两种自制饰面瓷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以利于进一步研究应用。方法:采用粉浆涂塑法将V itadur alpha及两种饰面瓷材料按照烧结程序分别烧结于氧化锆陶瓷上,检测界面抗剪切强度,并进行抗热冲击性能测试,研究不同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结果:V itadur alpha、两种饰面瓷材料G-1、G-2与氧化锆烧结后,在给定温度范围内未出现开裂现象,G-2与氧化锆陶瓷界面抗剪切强度(36.22±5.77)MPa高于V itadurα组结果(27.83±2.75)MPa及G-1组结果(30.76±3.81)MPa,各组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 itadur alpha、饰面瓷材料G-1和G-2能够与氧化锆陶瓷支架材料匹配,可以作为饰面瓷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纳米氧化锆TZ-3Y-E粉体的烧结及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分析。方法:TZ-3Y-E粉体200 MPa等静压成型,于不同温度下烧结,测试烧结体密度并检测其线性收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氧化锆的烧结密度和线性收缩呈上升的趋势,在1 300℃时体积密度达到6.09 g/cm3,最大线性收缩率为21.41%。1 400℃时的机械性能最好,三点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 536.37±85.49)MPa,(5.07±1.34)MPa.m1/2。结论:TZ-3Y-E粉体能在低温下烧结,力学性能优良,能够满足口腔全瓷修复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烧结工艺对Kavo单斜相氧化锆基底材料与KISS饰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将Kavo氧化锆试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个,以常规预烧结后堆积饰瓷再次烧结作为对照组,对2个实验组试样在预烧结前先涂布一层饰瓷,与氧化锆一起烧结后自然冷却,其中一组冷却后进行表面打磨一组表面不作处理,然后再堆积饰瓷进行烧结,随后万能实验机参照YY 0716-2009标准用剪切实验测试结合强度,并以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谱仪表征结合界面.结果:氧化锆与饰瓷预烧结组能显著提高结合强度,对照组的结合强度为24.78±3.60MPa,饰瓷预烧结实验组为43.12±5.65MPa,饰瓷预烧结联合表面打磨组为45.38±4.50MPa.实验组间的表面打磨预处理对结合强度无显著影响,P<0.001.扫描电镜检测发现经过氧化锆与饰瓷预烧结处理后再堆积饰瓷进行烧结,在结合界面形成“锆瓷-饰瓷1-饰瓷2”三层结构,能谱分析发现,在预烧结的饰瓷与锆瓷之间存在广泛的化学元素渗透现象.结果:氧化锆预烧结前涂布饰瓷一起烧结的工艺改变能显著提高氧化锆饰瓷间的结合强度,其作用可能与预烧结后中间层饰瓷与锆瓷间化学元素渗透有关;预烧结后的表面处理对结合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等静压技术制备牙科Al2O3/ZrO2陶瓷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等静压技术制备高密度坯体,减少牙科陶瓷烧结时的尺寸收缩。方法 制备Al2O3 /ZrO2复合粉体,采用先干压预成型,再等静压压实的两步成型法压制素坯,在1 400 ℃下烧结,保温不同时间(2 h、3 h、4 h),测量材料的密度、强度和微观结构,观察材料的烧结性能。结果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试样的线收缩率和断裂强度呈上升趋势。保温4 h,断裂强度达到(497.27±78.45) MPa。观察微观结构可见玻璃相物质均匀分布在陶瓷基体中,晶粒借助于玻璃相物质紧密结合;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材料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结论 采用等静压技术能够提高成型效率,改善陶瓷的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9.
凝胶注模氧化锆陶瓷浆料颗粒级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配制凝胶注模法成型氧化锆陶瓷浆料,研究颗粒级配的混合氧化锆颗粒粉末配制凝胶注模氧化锆浆料后素坯的收缩和预烧结后的尺寸变化。方法:采用不同的颗粒粒径,制作氧化锆浆料,分为纳米组H1(26 nm);亚微米组H2(300 nm);混合组H3(1μm+300 nm+26 nm)。测试浆料的固含量与收缩率。结果:H1,H2,H3组的固含量分别为60.11 wt%,81.58 wt%,82.36 wt%;素坯的收缩率分别为0.87%,0.26%,0.29%,致密化收缩率分别为26.1%,23.1%,22.4%。结论:采用颗粒级配的混合组H3(1μm+300 nm+26 nm)的氧化锆浆料具有最高的固含量及最低收缩率。并获得最适合玻璃渗透的预烧结程序。  相似文献   

10.
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的烧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干压成型、低温烧结制备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的工艺方法。方法 :采用Al2 O3-CaO -MgO -SiO2 系统来研制纳米氧化铝陶瓷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及力学性能测试 ,比较了不同MgO含量、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对氧化铝陶瓷的密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1.2 9wt%MgO试样组的陶瓷晶粒均匀且发育比较完全 ;随着粉料成型压力的升高 ,烧结后瓷体的密度及维氏硬度均增大 ;在 130 0℃烧结后 ,晶体发育差且气孔较多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晶粒逐渐增大 ,在 145 0℃时可见瓷体晶形发育较完全。结论 :选择适当的复合烧结助剂、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可制得较理想的纳米氧化铝陶瓷  相似文献   

11.
12.
A model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quality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 and dentist characteristics for 119 Montana general dentists is presented. The best predictors formed a significant model explaining 22% of the variance of the quality measure. Results are contrasted with a previous estimation of the model for 102 Washington general practitioners. Evidence for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14.
15.
口底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口底12例(35.3%)。淋巴结转移率41.2%。单纯手术组、化疗加手术组、放疗加手术组、化疗加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60.0%、50.0%、62.5%。结论口底癌以中老年患者好发,男性居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Wistar大白鼠42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经肠系膜静脉分别注入平骒霉素(24只)或鱼肝油酸钠(12只)后,分别于注药后0.5,1,2,4,8,24h,切取肝脏组织,通过酶组化染色法测定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注入药液后,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SDH和LDH活性随时间逐渐下降,其中平阳霉素组下降较轻微,结论: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都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损伤的性质一样,均为非特异性,但平阳霉素损伤程度轻微,而鱼肝油酸钠严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溶解性和表面微观形态改变,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及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分别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0 d,冷热循环15000次,烘干测重,比较前后质量变化,计算溶解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观改变.结果:不同剂型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溶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经浸泡溶解后,SEM扫描表面微观形态可观察到GE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表面形态改变较少,其他2组玻璃离子水门汀表面微观改变较多.结论:双糊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理化性能及溶解率均低于传统水粉剂型,是未来临床修复治疗的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