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事烦心不烦     
每天,我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顺心的事不多,烦人的事不少。 不如意的事,不会因为我们不喜欢,而减少出现频率;如意的事,不会因为我们喜欢,而过多光临。现实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她永远有自己的节奏,她不会因为我们的喜恶而改变她的规律。 面对那么多不如意,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我们只能从自我做起,做到事烦心不烦。  相似文献   

2.
百年人生的旅途,并非都是铺满鲜花的大道,有时要与不如意的事情结伴而行,诸如考试落榜、工作解聘、事业失败等,常常会使人愤愤不平,叹息不止,产生强烈的落魄感。有的人甚至一蹶不振,情绪低沉,处于沮丧、懊悔、苦闷的状态,不但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害于心身健康。这些不如意的事,并非由于个人有什么过错,有时是自己力量所不及,有时是客观现实所难免。处此情况下,如果能面对现实,及时调整心态,“提得起,放  相似文献   

3.
如何少发火     
人都有发火的时候,那是因为人在生活当中难免遇到烦恼的事、不顺心的事、令人起急的事,但发火的频率和大小则因人而异。有的人遇到一点不顺的事,就大发其火;有的人则不轻易发火。好发火的人除天生的性格原因之外,与后天的修养有很大关系,平时不注意修养的人,遇事爱发火也就在所难免。其实爱发火的人自己事后也多有后悔之感,  相似文献   

4.
人 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 都会有自己的目标和抱负。但是,无论是谁在一生中都不可能事事如意,都会遇到挫折.都可能出现情绪上的变化。因此,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应讲求正确的心理应对,以维持心理平衡。 什么是挫折?挫折是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各种障碍而不能达到目的时产生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有哲人言:恐惧缘于无知。因为,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你是勇于突破,还是从此生活在忧虑与恐惧中呢?这里提供一些妙法,助你战胜困难。*不要把忧虑和惧怕隐藏在心中。许多人内心有什么忧虑和不安,总是藏在心中,不肯坦言说出来,其实,  相似文献   

6.
曾宏 《心理与健康》2004,(10):54-54
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灵魂。我们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一个看不见的法宝,它就是积极心态。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凄风苦雨,面对人生路途中的挫折逆境,是否善于调整心态将直接决定各自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7.
“懊悔”,是人们很熟悉的一个词,因为谁都曾有过懊悔。自知“懊悔”是改正错误的起点,而做错了事又不知懊悔的人,很难避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如果我们常常沉湎于一件事,为一时一事的不如意而一直懊悔下去,那就会陷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之中,成为一个心理不健全的人。  相似文献   

8.
想得开才好     
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不顺心、不如意之事,但其中的多数是些小事,例如夫妻间的小磨擦,孩子们的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别人说了自己一两句闲话,以及工作、学习和在生活中遇到了些麻烦,出了点小故障,等等。对待这些不顺心、不如意的小事,要想得开,一是不要将它过分放在心上,二是多往好处想,振奋精神,以乐观情绪对待,这样才能化解烦恼,有一份好的心境。  相似文献   

9.
常听人们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这不过是人们善良的愿望罢了,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事。实际情况常常相反:“心想难以事成”,“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特别是人到了老年,似乎是多事之秋,许多令人不快的事情不时袭来。什么退休金不能按时发放啦,人家对自己不热情,“人走茶凉”啦,身体有病难以治愈悲观失望啦,子女不孝令人寒心啦,孙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认真工作,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你的工作调动,眼看成功却前功尽弃;你的职称眼看到手,却因为意外而泡汤;你的孩子学习不好,让你感到十分恼火;你的家庭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发生这样和那样的矛盾;你做了好事,人们却认为你是在讨好  相似文献   

11.
对于那些爱发火的同学,心理学家建议: 1.心里有不愉快的事,不要独自去琢磨,可找一个你信任的、明事理的人,把自己的心事向他倾诉,以减轻自已的痛苦。对方的劝说可能不会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可贵的是他的倾听和真诚的接纳。 2.要学会转移自已的烦恼。不管遇上多么不愉快的事,转移都是一个实用的方法。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转嫁给周围的人。要知道,把自己一点  相似文献   

12.
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人之常情,烦恼是人人避免不了的。但是,人对待烦恼的态度不同,烦恼对人的影响也不同。人生不自找烦恼,但还是少不了烦恼,因为人是现实的人。碰到了确实烦恼的事而无一点烦恼,那是超凡脱俗的圣人,不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对于烦恼,善于淡化,善于化解,是人生至高意识境界的体现。人生也往往在淡化、化解烦恼的过程中,催出了欢乐和愉快。 要学会善于淡化、化解烦恼,就要把烦恼看作是似是而非,可大可小的。同样一  相似文献   

13.
静心一些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内心十分空虚,心理上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有个别老年人甚至不想出门见人,觉得退休是件“丢面子”的事。其实,退休如同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是一种自然规律,根本谈不到丢不丢“面子”。老人自己要明白这个道理,家人也要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解开老人心中的“纠结”。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一种新生活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长寿者大多脾气比较好,不大爱生气。遇到生气的事,能平静处之。要想让自己不生气,人劝不如己劝,而《不气歌》就是己劝的最好教材。  相似文献   

15.
现实生活中不顺心、不如意的时候很多,失败和挫折随时都可能发生,再得意的人也会有烦恼。那么,人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平衡呢?这就看你的心境如何了。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很多,失败和挫折随处都可能发生,任何人也会有烦恼。那么,人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平衡呢?这就看你的心境如何了。为此,安德森·瑞尔博士向大家提出了保持良好心境的10条要诀。对亲人的期望不要过高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很多人会大感失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只要亲人努力过,不管目标有没有达到,这种努力的过程就是一种快乐,就应该分享。.  相似文献   

17.
名人制怒术     
薛吉辰 《校园心理》2005,3(6):49-49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生活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上,谁人不曾遇到过令人气愤发怒的事呢?生活中如何才能制怒呢?不妨学学名人。一、转移法在发怒时,借写字、下棋、弹琴、唱歌、赋诗、聊天等他事达到转移怒气的目的。如韩愈《送高闲人序》中说,张说写字不为练技,仅以此打发无聊,或“不平  相似文献   

18.
曾有一位催眠治疗师说,除了那些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神经性心理问题的人外,来找她体验催眠的人的共同点是不认同自己,不接纳自己,不喜欢自己,内心普遍有恐惧感,而且敏感、多疑。这些心理问题如此普遍,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说社会层面的、家庭关系层面的,还有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等。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如何爱自己。我们周围的人、事、物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形象。因此,我们从父母的眼中、社会的认同中来判定自己是谁,并学习爱自己。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伴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出现了差异化和个性化,面对同样的逆境,有些人屈服于压力而有些人却变得更加坚强,这也是近几年心理学界关注的对心理弹性的研究。在逆境面前,具备较高心理弹性的个体可以勇于面对并挑战逆境,最终战胜逆境;而低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则无法应对逆境,从而导致出现各种不适应或产生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从而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家里况且如此,出了家门,遇到的不如意肯定更多,所以说,现代人的心里难免都有些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