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5例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5例产科(DIC)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27.6岁.初产妇12例(48%),经产妇13例(52%).孕周分布:<28周3例,28~36周17例,≥37周5例.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因繁多,其中病理产科原因占DIC的4% ̄12%[1],病理产科DIC临床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已引起产科医生高度重视。现就我院自1992年至2004年收治14例病理产科DIC作一总结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年龄20 ̄42岁,平均29岁,孕周30 ̄41周,平均37  相似文献   

3.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多种原因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 ,发病急骤、病情凶险 ,严重危及孕产妇的生命 ,现将我院收治的 18例产科DIC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3年 1月住院分娩孕妇 12 36 0例 ,发生产科DIC 18例 ,发生率 0 .14 6 %。患者年龄 2 6~ 38岁 ,平均 30 .8岁 ,孕周 17~ 4 2周 ,平均 32周。初产妇 8例 ,经产妇 10例。1.2 诱发产科DIC的原发疾病 见表 1。表 1 产科DIC与原发疾病原发疾病例 数羊水栓塞 4胎盘早剥 4重度妊高征 6死 胎 1产后出血 31.3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4.
产科DIC在基层医院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产科严重并发症 ,其死亡率约为 2 5 %。我院 1994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共抢救DIC病人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9年期间共发生产科DIC 12例 ,占总分娩数及中期引产数的 0 .5 2 % ,其中初产妇 10例 ,经产妇 2例。年龄 2 3~ 3 2岁 ,平均 2 5 .6岁。足月分娩 10例 ,中期引产2例。1.2 发病诱因 :羊水栓塞 4例 (其中米索前列醇引产 2例、催产素加强宫缩及急产各 1例 ) ,重度妊高征、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各 2例 ,死胎引产 2例。1.3 临床表现 :4例最初表现为栓塞症状 :胸闷、气急、呛咳…  相似文献   

5.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系妊娠期间在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基础上,多种产科合并症引起的,以异常凝血和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往往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抢救,将迅速危及产妇生命[1]。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成功救治8例典型DIC产妇,现将救护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典型DIC产妇8例,年龄21~37岁,初孕初产4例,3次妊娠3例,4次妊娠1例。28~40周6例,20~27周2例。自然活产4例,剖宫产2例。引产2例,产后失血2 500 ml以上3例,产后失血3 500 ml以上4例,产后失血达5 600 ml 1例,8例均做了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许多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广泛性血管内凝血。产科DIC是产前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情凶险 ,变化迅速 ,严重危及母婴生命。本文对我院 1991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发生的 15例产科DIC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中 ,年龄 2 0~ 32岁 ,平均 2 6 .10岁。初产妇 10例 ,经产妇 5例。产前 5例 ,产后 10例。1.2 发病原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 3例 ,妊高征并发胎盘早剥 2例 ,胎盘早剥 2例 ,妊娠并发肝脏疾病 3例 ,死胎 1例 ,产后出血 2例 ,再…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促发因素很多,其产科并发症引起者尤为常见,称为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即产科DIC。起病急,病势凶险,母婴病死率高。本文对1992~1999年我院21例产科DIC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21~32岁,平均27.3岁,孕产次:初产妇5例,经产妇16例。发生时间:产时4例,产后17例。1.2 诱因 产时子宫破裂2例,羊水栓塞4例(其中1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发生,1例分娩过程中用催产素,1例顺产,1例孕12周钳刮过程中发生);胎盘部分植入5例;胎盘早剥4例;中期妊娠死胎3例;前置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科患者的凝血检验结果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12年3月~3013年5月收治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DIC患者,22例为顺产或者剖腹产患者,对她们的凝血检验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各种凝血相关时间较短;出现DIC症状的患者在产前就已经出现了凝血时间延长的现象,且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检验指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掌握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检验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既能进行早期确诊,同时也能准确判断患者DIC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发病急骤 ,来势凶险 ,母婴病死率高。近 10多年来 ,虽对本症的认识不断深入 ,诊断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 ,但对基层医院来说仍是棘手的问题 ,现将我院11例DIC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期间我院共抢救产科DIC 11例 ,同期住院孕产妇 8916例 ,发生率为 0 .12 %。年龄 2 4~ 3 7岁 ,平均 2 9.9岁。初产妇 7例 ,经产妇 4例 ,孕周2 7~ 41周 ,其中小于 2 8周 1例 ,3 3~ 3 6周 4例 ,3 7周以后 6例。1.2 诱发因素 重度妊高征 4例 ,胎盘早剥 3例 ,产后出血 2例 ,羊水…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现对我院1995-01~2004-12收治的15例产科DIC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1012年1月收治的DIC患者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去除病因及应用凝血因素治疗,本组31例患者中,25例抢救成功,6例死亡.结论:对于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应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同时大量补充凝血因素,并辅助肝素治疗,以提高抢救率.  相似文献   

12.
<正>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不良。现对我院12例DIC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对本症的处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1月~2002年12月7年间我院住院分娩孕妇7783例,发生产科DIC 12例,发生率为0.15%,患者年龄26~41岁,平均32.2岁,平均孕35周,其中初产妇5例,经产妇7例。1.2 诱发因素 羊水栓塞3例,胎盘早剥5例,子宫下段裂伤1例,HELLP综合征1例,肝硬化腹水1例,产褥感染休克1  相似文献   

13.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1~2005年以来,我院在术中共抢救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9例,年龄21~40岁,初产妇5例,经产妇4例。孕30~40周,其中30~37周7例,37周以后2例,7例均为剖宫产病人,2例经阴道分娩后大出血行子宫全切术。4例发生在院内,5例由外院转来。1例休克病人选择全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有利于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孕产妇抢救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期间的 8例产科DIC孕产妇的抢救过程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对产科DIC病人发病前详细的护理分析观察 ,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结论 :严密的产前监护、抢救过程中紧密的医护配合、及时准确的急救护理和有效的恢复期护理是产科DIC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患的凝血检验结果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7月间接诊的产妇80例,其中40例产科DIC病患为观察组,而余下4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凝血检测指标。结果:观察组的PT、APTT、TT等指标(除却APTT、FIB)显,(P0.05)。结论:凝血检测结果可作为DIC患者治疗和转归预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由于某种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性升高。在微循环中主要是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广泛地形成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激活纤溶系统以致血液从高凝状态变为低凝状态,最后导致广泛出血、血管内溶血、休克、各脏器功能障碍等表现犤1犦。产科DIC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凶险,母婴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4例报道如下。1临床表现1.1一般资料1998~2002年5年间我院住院分娩孕妇3850例,发生产科DIC14例,发生率0.…  相似文献   

17.
朱彦 《中原医刊》2006,33(15):66-6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常见危重症,病情复杂凶险,病死率高,如能早期鉴别诊断,及时抢救,可降低母婴死亡率。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3例产科DIC的急救处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均为我院住院治疗的孕产妇,占同期孕产妇住院病人的1.1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抢救措施.方法对21例产科DIC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抢救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是正确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输入大量新鲜血液及血液制品,适时果断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9.
D二聚体测定在DIC诊断中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秋维 《广西医学》2002,24(2):233-23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获得性全身出血—血栓综合征。DIC的病理过程除凝血功能改变外 ,尚有纤溶功能的变化。本文以最常用的纤溶指标 D二聚体与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 3P试验 )作对比 ,以了解D二聚体测定在 DIC疾病的辅助诊断作用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方法与结果1 .1 一般资料 :4 9例 DIC患者 ,为我院 1 997~2 0 0 1年住院病人 ,其中妇科羊水栓塞 1 0例 ,肝病患者 1 6例 ,急性血液病患者 1 1例 ,急性胰腺炎 2例 ,肺心病患者 1 0例。平均年龄 4 3岁。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将 DIC患者病程分为三期 :早期 (初发性高凝血…  相似文献   

20.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多发生于产科严重并发症 ,以凝血障碍为特征。对孕妇血凝 4项检测有助于及早防治DIC。凝血 4项包括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凝血因子Ⅰ (Fbg)。本文对围生期孕妇及非孕妇血凝 4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随机调查 2 0 0 2 - 0 1~ 2 0 0 3- 0 1来我院就诊的10 0例围产期妇女和 10 0例健康非孕妇 ,年龄无差异。1.2 方法取静脉血 1.8mL加入 3.8%枸椽酸钠液抗凝管中 ,立即混合 ,以 30 0 0r/min离心 10min分离血浆 ,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