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 2 0 0 1年全市共上报麻疹 3 138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4.93/10万。麻疹疫苗 (麻苗 )使用前麻疹发病呈自然流行状态 ,年均发病率达 12 2 2 .46 /10万。麻苗使用后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进展 ,特别是实现计划免疫“三个 85 %”目标后 ,接种率和接种质量不断提高 ,麻疹发病率呈明显的阶段性下降 ,年平均发病率从 12 2 2 .6 /10万下降到 2 2 6 .7/10万 ,直至上个世纪末进一步下降到 4.93/10万。说明麻苗接种 ,提高和维持较高的接种率水平 ,是预防和控制麻疹发病流行的主要措施。麻苗普遍免疫后麻疹的发病流行特征 :①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  相似文献   

2.
移民城市麻疹预防控制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麻苗查漏补种与强化免疫干预对儿童和成人麻疹的控制效果。方法比较麻苗查漏补种与强化免疫干预措施前后,儿童和成人麻疹发病率的变化,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年期间累计麻疹发病数为729例,成人发病数占累计发病数的56.10%;未到麻苗初种年龄的8个月龄儿童麻疹发病数占5岁以下年龄组病例数的27.69%。2006-2009年累计对儿童麻苗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共60 189人,儿童麻疹发病率从干预初期的2006年196.66/10万,下降至2009年的8.55/10万(P0.01)。2005-2009年累计对成人进行麻苗强化免疫干预共697 054人,成人麻疹发病率从干预初期的2005年的13.15/10万下降至2009年的1.57/10万(P0.01)。在未对富士康高危险人群采取干预措施的2005年,职工的麻疹发病率高达50.55/10万;当连续4年对新招聘员工开展麻苗强化免疫干预措施后,至2009年麻疹发病率降至2.61/10万,发病率下降了94.84%(P0.01)。2009年对儿童采取由麻苗查漏补种干预改变为扩大年龄组强化免疫干预后,麻疹发病率由2008年的111.22/10万,下降至2009年的8.55/10万,降幅高达92.31%。采取干预措施前,麻疹发病呈夏季高发,干预后夏季发病高峰消除。结论儿童扩大麻苗强化免疫干预优于查漏补种干预效果;麻苗强化免疫干预是大幅度降低移民城市儿童和成人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持续开展儿童扩大麻苗强化免疫干预和对重点成人麻苗强化免疫干预是达到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目标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广泛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简称麻苗MV)以前,麻疹是我县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发病率高达2332.21/10万(1965年)。广泛应用麻苗后,麻疹流行规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流行周期性渐趋不明显,发病率,病死率显著下降,为控制麻疹的流行,直至最终消除麻疹提供了可能。什邡县在省、市卫生防疫站的指导下,于1985年开展了控制与消除麻疹的试点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开展流行病学监测 (一) 建立统一的病例确诊标准 1.临床诊断按全国计划免疫工作会议(湖南长沙)制订的诊断标准。 2.血清学诊断标准。凡临床诊断和疑似诊  相似文献   

4.
泗阳县1966年开始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麻苗),1979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为掌握麻疹流行规律,进一步控制疫情,现将泗阳县1957~199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如下.1流行特征1.1发病率呈阶段性下降。从三个年段麻疹平均发病率的变化来看,1966~1978年比1957~1965年下降了39.9%,1979~1995年比1966~1978年下降了92.3%(表1).1.2流行高峰压低.流行高峰年年均发病率1966~1978年比1957~1965年下降了7.47%,1979~1995年又比1966~1978年下降了95.30%,三个年段年发病率超过1000/10万的年数…  相似文献   

5.
开展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前后麻疹流行特征分析余录根1我县自1966年开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麻苗)以来,麻疹发病率明显降低。1987年在乡卫生院实施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后,进一步提高了麻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使麻疹发病率控制在5/10万以下的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苏联顿涅茨克从1967年开始广泛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麻苗),在三年内(1967~1969)使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从免疫前的860/10万下降至10/10万,但80年代病例有回升并出现1~2年一个流行高峰;发病季节从秋冬季转为冬春季(2~5月);10岁以上的麻疹病例比重从大规模免疫前的3.5%增至35%。学龄前儿童机构时有发生小规模的流行。近15年来由于使用麻苗,麻疹病例主要发生在接种疫苗后,由于种种原因未产生足够免疫力(如接种时未满一周岁;疫苗免疫原性差;接种后即患有流感或其他传染病等)。在广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疫苗使用前后麻疹流行特征及其规律的变化,旨在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本文报告并初步分析了市中区196l~1990年,在麻疹疫苗(以下简称麻苗)使用前后麻疹流行特征及规律。麻苗使用前,麻疹呈周期性流行,1~2年流行1次,2、3月份为高峰月,发病年龄0~4岁最高。在使用麻苗前的(1961~1965)5年中,年发病率、病死率均占  相似文献   

8.
我国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麻苗”)问世以来迄今已30多年,在麻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规划之后,麻疹发病率已控制在很低水平。现报告本区历年来麻疹流行概况,对当前我国加速控制麻疹的免疫策略作些讨论。1流行概况1.1流行强度要据本区1950—1997年中较...  相似文献   

9.
韶关市区位干南北交通干线的浈武两江汇合处,总人口约41万,人口流动频繁。自1979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以来,每年接种率均在80%以上。经1986年“麻苗”的普种及冷链运转的实施,市区麻疹发病率呈大幅度下降,为论证冷链运转对麻疹发病变化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修正防治措施,现对市区1981~1990年麻疹的发病作现况分析。  相似文献   

10.
麻疹曾经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种高发病。随着麻疹疫苗(麻苗 )的广泛接种 ,特别是实行计划免疫以后 ,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大幅度下降。 1990~ 2 0 0 0年我市麻疹发病率已控制在10 /10万以下 ,但少数计划工作薄弱的地区仍有麻疹爆发。笔者对我市建市以来近 40a麻疹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就控制麻疹疫情提出建议。1 资料来源传染病发病数、死亡数来自《驻马店市疫情资料汇编》、驻马店市 1965~ 2 0 0 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汇审年报 ;人口资料由《驻马店市统计年鉴》提供。2 结果2 1 流行概况  1965~ 2 0 0 2年我市麻疹发病率呈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1.
西昌市1960~2005年麻疹疫情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世祥  兰亚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55-356,358
[目的]了解西昌市46年来麻疹发病规律及流行动态,为进一步做好麻疹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研究方法。[结果]46年来共发生麻疹病例18107例,发病率总体趋势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年平均发病率下降幅度达到95.72%。特别是在开展麻疹疫苗普种以后,麻疹发病率明显降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周期性流行依然存在,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周期间隔延长、流行高峰降低的现象。[结论]该市应继续加强冷链运转、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以进一步控制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12.
江都市2005年~2009年麻疹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都市自1978年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结束了“自然流行”状态,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1987年以来,麻疹发病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但2005年以后,麻疹疫情有所回升,2007年发病率达12.45/10万,局部地区发生了暴发疫情。为了解本地区现阶段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丛丽娴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5):F0003-F0003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1965年实行计划免疫以后,发病率逐年下降。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全国麻疹发病率最低,90年代后期又上升,至2000年出现一次新高峰,青年及成年人发病比以往有明显增加。为了解蓬莱市麻疹的发病特点,作者对蓬莱市1996~2006年12例麻疹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虎 《中国校医》2005,19(5):507-508
目的 对徐州市1990~2003年麻疹疫情的流行趋势进行分析,对控制策略进行探讨.方法 三间分布动态变化比较及趋势χ^2检验.结果 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0年最高为10.48/10万,至1998年已降至1.33/10万.暴发疫情逐年减少,病例以散发为主,但有明显春季发病高峰.5~9岁组为高发年龄组,占累计发病数的40.90%;发病有向大年龄偏移趋势.免疫失败与发病关系密切,2991例大于9月龄麻疹病例有麻苗接种史者占55.7%,否认麻苗接种史者占25.21%,接种史不详者占18.95%.结论 进一步强化规范化门诊建议,提高初免成功率,调整免疫程序以适应当前流行特征的变化,及时有效地组织适龄儿童及入学新生的复种,提高高危人群的群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自60年代开始使用麻疹疫苗以来,特别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和冷链系统的建设,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八五”期间全省麻疹发病率比“七五”期间下降了90%以上,1997年全省麻疹发病2205例,比1996年又下降了18.72%,现将1997年我省麻疹疫情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各地(市)麻疹疫情常规报告及暴发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材料。所有数据用Eniinfo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2结果2.l流行强度丑997年全省共报告麻疹2205例,发病率为6.84/10,Mt3例,Et率为0.09/105。发病率居我省法定传染病的第6…  相似文献   

16.
<正> 麻疹这一主要侵犯儿童的急性传染病。在未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前(以下简称麻苗),发病率很高。我区自大面积投用该疫苗后,发病率逐年下降,显示出麻苗对该病的预防作用十分有效。由于麻苗免疫效期短于自然感染,加之个别地方漏种,致使该病时有发生,甚至局部流行。为了尽快使麻疹发病控制到最低水  相似文献   

17.
一起麻疹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5日至7月16日,岩腊乡发生一起麻疹暴发流行。共计发病64例,发病率60.04‰;死亡3例,病死率4.69%。患者临床表现为典型的重型麻疹。经调查分析,暴发流行的根本原因是麻苗严重漏种,故应认真落实麻苗接种以控制麻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昌平县38年麻疹流行特征及血清学分析北京市昌平县卫生防疫站(北京102200)秦德良对我县1956~1993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及血清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现简报如下。流行特征:(1)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第Ⅰ阶段(麻苗使用前期,195...  相似文献   

19.
自1980年,我市给以麻疹易感儿接种麻疹活疫苗(以下简称麻苗).近几年,我市麻疹发病率较70年代已有明显下降,但仍波动在27.3~262.8/10万。为了解儿童麻疹免疫水平,1986年5~6月,对石岐城区111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麻苗普种前后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HI)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地处大巴山区的达川地区计划免疫冷链接种前后麻疹发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实施冷链接种后,提高了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调查接种率保持在85.1%~98.4%之间,健康儿童麻疹免疫阳性率达94.28%,有效地降低了麻疹发病率,平均发病率为8.83/10万,较计划免疫阶段下降了87.36%。麻疹发病率在甲乙类传染病中的位序已由1959~1979年的第一位、1980~1985年的第2~3位,下降到1986年以后的第4位和1995年以后的第8位。麻疹流行特征也发生了较大变化:①流行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