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滕受带 《内科》2012,7(6):598-60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86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单纯AMI组(A组)33例,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53例,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第2天、第3天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对增高,并且第2天、第3天B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第1天、第7天两组患者血清CR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Lown分级的升高,CRP相对逐渐升高。结论AMI患者急性期第2天、第3天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与CRP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CRP的表达水平越高,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多、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总结两者在CHF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02例,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LVEF≤50%病例组(A组)54例和LVEF〉50%病例组(B组)48例,测定血浆hs—CRP和cystatin-C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C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hs—CRP,cystatin—C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1),且A组hs—CRP较B组明显升高(P〈0.01),但A组cystatin—C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tatin—C与hs—CRP呈正相关性(r=0.248,P〈0.05)。结论CHF随着LVEF值降低,血浆hs—CRP和cystatin—C值升高,两者结合更有利于评价CHF临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23例2型糖尿病患者(A组)、42例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B组)、30例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C组)、25例健康对照(D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并查血脂、CRP。A、B、C三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组(28%),B组(73.81%)又显著高于A、c组;A组(52.17%)和C组(53.33%)间无显著性差异;A、B、C三组CRP、LDL—C、TC水平及平均、最大IMT厚度均明显高于D组(P〈0.05或P〈0.01),B组较A组和C组更明显,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B组和C组的最大IMT值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CRP、IMT、LDL-C密切相关(P〈0.01)。提示血脂及其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  相似文献   

4.
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清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A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C组)20例,设正常健康对照组(D组)30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的(hs—CRP)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C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稳定型心绞痛(C组)及健康对照组(D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又高于稳定型心绞痛(A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A组)与健康对照组(D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s-CRP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血清hs—CRP是一项预测和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指标,同时在临床中也可作为治疗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异常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者(A组)、21例稳定性心绞痛者(B组)和21例健康老年人(C组)的血清CRP浓度。分析3组之间指标的差异性。结果A组血清中CRP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1),B组各指标高于C组,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指标无相关性。结论冠心病者血清中存在CRP的异常表达且随病情加重CRP水平升高,CRP水平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作判断MI等疾病临床预后、预测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入选108例AMI患者,分成3组:急诊PCI组48例(A组)、延迟PcI组30例(B组)、药物治疗组30例(c组),均有单发室性期前收缩(P~S),比较发病后3周内3种不同疗法对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as)、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影响。结果A组TO(-2.12%±3.08%)低于B组(-1.37%±1.18%)和C组(0.96%±2.35%),A组TS(10.28±6.34ms/R—R)高于B组和C组(7.92±4.21ms/R—R和4.29±2.87ms/R—R),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上述指标与C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A组SDNN(138.26±30.23ms)和LYEF(60.89%±14.80%)均显著高于B组(108.43±31.68ms,53.38%±15.32%)和C组(81.07±28.53ms,49.96%±13.75%),P〈0.05。结论AMI患者急诊PCI或延迟PCI对实性心率震荡各参数的改善均优于药物治疗,急诊PCI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构成并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急救中心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03例,分析其临床构成,同时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severityscore,ISS)与患者死亡率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死亡组患者颅脑损伤、初始24h内输液量〉5L、初始24h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20分、高钠血症、血小板降低、休克、血糖水平升高、肺部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例数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严重多发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特别是对于就诊时伴有颅脑损伤、初始24h内输液量〉5L、APACHE〉20分、高钠血症、血小板降低、休克、血糖水平升高、肺部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情形者,应引起急诊医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炎症在老年性心房颤动(AF)、心房重构的发生及持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8例老年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组30例,阵发性房颤组30例,窦性心律组28例。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检测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结果外周血hs—CRP、ACE水平持续性房颤组为(8.9±2.6)mg/ml、(89.7±11.3)U/L,阵发性房颤组为(4.7±2.3)mg/ml、(39.6±10.6)U/L,窦性心律组为(1.9±0.7)mg/ml、(36.8±10.5)U/L。持续性房颤组外周血ACE、hs—CRP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P〈0.05),阵发性房颤组外周血hs—CRP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阵发性房颤组ACE水平与窦性心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hs—CRP、ACE水平增高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9.
刘成加  朱红梅  钱龙 《内科》2008,3(3):354-35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其近期预后意义。方法分别测定30例ACS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并与3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健康成人hs—CRP作对照。以hs—CRP〉5mg/L为界,比较ACS患者阳性组及阴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血浆hs—CRP的测定采用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ACS组的hs—CRP水平(6.05±2.08)mg/L,较正常对照组(3.16±0.96)mg/L高(P〈0.01),也较稳定型心绞痛组(3.24±0.94)mg/L高(P〈0.01)。后两组hs—CRP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高的ACS患者较hs—CRP水平低者预后更差。结论hs—CRP与ACS发生有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内科》2017,(2)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其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8例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27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B组)、30例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C组)以及19例生存期3个月患者(D组)、3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E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CRP的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Hcy、CRP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患者;4种类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血浆Hcy、CRP水平显著低于B、C、D组(P0.05);A、B、C三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B、C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cy、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面积大、意识障碍深的患者血浆Hcy及CRP水平较高,Hcy及CRP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体重指数、胃动素与慢性便秘之间的关系。方法 79例慢性便秘患者按体重指数分为A〈20、B20~25、C〉25三组,计算各组患者所占比例,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空腹及餐后1h的血浆胃动素水平,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与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A、B、C三组慢性便秘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3.2%、25.3%、21.5%,A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B、C三组患者及对照组空腹及餐后1h的胃动素水平分别为:(226±38)pg/nL、(280±47)pg/nL、(293±42)pg/nL、(346±58)pg/nL;(265±47)pg/nL、(331±43)pg/nL、(328±52)pg/nL、(427±56)pg/nL。A组低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C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均〈0.05),B、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低体重指数患者在慢性便秘的人群中所占比例更大,其原因可能与胃动素释放水平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给予80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入选STEMI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31例,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B组(34例,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c组(30例,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于术前,术后24h、3d、7d测定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SAA)水平及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结果:三组间术前血清hsCRP及SAA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3d及7d,A组血清hsCRP及SAA水平明显低于B组、c组[7d:hsCRP(5.64±1.55)mg/L比(8.36±2.32)mg/L、(7.66±2.53)mg/L,SAA(7.31±3.61)mg/L比(10.13±5.13)mg/L、(12.86±4.98)mg/L,P〈0.051;而B组与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A组CK—MB峰值水平明显低于B、C组[(233.9±102.71)IU/L比(319.40±111.10)IU/L、(373.6±174.87)[U/L,P〈0.05],而B组与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在研究期间药物安全性与B、c两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结论:急诊PCI术前给予80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降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肌酸激酶一同工酶峰值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张启杰  陶涛 《山东医药》2011,51(25):79-80
目的探讨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患者血淀粉酶、血浆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6例胆总管结石、胆管癌患者行EST,术后4、24 h检测血淀粉酶及血浆CRP,根据血淀粉酶水平和腹部体征分为高淀粉酶血症41例(A组)、急性胰腺炎46例(B组)、无并发症89例(C组),比较各组血淀粉酶、CRP变化。结果 EST后4、24 h,A、B组血淀粉酶及CRP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5),A、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ST后早期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淀粉酶及CRP,对判断其恢复情况、区分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俊卿  王玉轩 《山东医药》2009,49(30):57-58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养血清脑颗粒的疗效。方法将伤后24 h内入院,GCS 5~8分,选择保守治疗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和B组(40例)。A、B组均行常规保守治疗,A组24 h后经鼻饲管给予养血清脑颗粒首次8 g,以后4 g/次、3次/d。分别观察治疗7 d时再出血发生率、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治疗30 d时GCS升高值和治疗后3个月GOS。结果A、B组治疗7 d时,再出血发生率相近(P〉0.05),A组急性脑梗死发生率低于B组(P〈0.05);治疗30 d时GCS升高值和治疗后3个月GOS A组均高于B组(P均〈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心房增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50例左心房增大患者(E组)进行血压监测,另对同期30例新发高血压患者(A组)、已确诊高血压但血压未达标的30例患者(B组)、已确诊高血压血压已达标的30例患者(C组)及30名健康对照人群(D组)行心脏超声测定左心房、左心室、室间隔、动态血压检查,化验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结果50例左心房增大患者中确诊高血压23例,占46%。左心房增大A、B、C、D组分别为65.4%、68.8%、15.8%和5.3%;左心房大小A、B、C、D组分别为(30.1±5.5)mm、(31.0±4.5)mm、(27.3±5.6)mm和(26.8±6.1)mm。前三组和D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左心房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左心房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高血压组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A组、B组、C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房增大与血压相关,而与年龄、体质量指数、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无相关性(P〉0.05)。结论左心房增大作为高血压的标记物,结合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可识别高血压患者,提高高血压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力衰竭及不伴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者的窦性心率振荡(HRT)变化,探讨HRT在AMI伴心力衰竭者的危险度分层中的意义。方法选择AMI伴心力衰竭者30例为A组,AMI不伴心力衰竭者30例为B组,另设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C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计算HRT的两个参数:振荡初始(TO)和振荡斜率(TS)。三组之间进行均值对比分析。结果A组TO均值明显升高,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TO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S在A组和B组均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B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AMI者HRT改变明显,TO、TS两个参数均较正常人明显差异,以TS降低显著。HRT可成为评估AMI危险度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7.
氧化应急产物、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产物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丙二醛(MD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1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或伴软斑块形成患者,按颈内-中膜厚度(IMT)或斑块形成分为单纯IMT增厚组(A组,71例)、单发斑块形成组(B组,69例)、多发斑块形成组(C组,73例)。另外选择IMT正常健康组(D组)70名。观察各组hs—CRP、OX—LDL、MD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随IMT增厚及宽块的增加,hs—CRP、OX—LDL、MDA浓度逐渐升高(P〈0.05或P〈0.01)。结论OX—LDL、MDA、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诊老年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病因将202例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单纯肺源性呼吸困难组(A组);单纯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组);混合性呼吸困难组(肺源性+心源性,C组)。床旁快速检测NT-pro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间NT-proBNP水平的差异及B,C两组中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LVEF的相关性。结果 A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B,C两组[(197.5±64.3)vs(1873.9±857.1)和(1952.4±914.8)ng/L,P〈0.01]。B,C两组NT-proBNP水平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中,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说明患者NT-proBNP水平越高,心功能分级越高[分别(562.37±102.45),(2736.72±81.67),(5873.19±127.73)ng/L,P〈0.01]。Person直线相关分析发现,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89,P〈0.01),提示NT-proBNP水平越高,LVEF值越低,心功能越差。结论 NT-proBNP水平检测在判断老年肺源性与心源性呼吸困难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其水平高低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151例诊断为 STEMI的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3组:A组(52例,行急诊 PCI治疗),B组(49例,择期行PCI治疗),C组(50例,予以标准药物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 BNP水平及左心室重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01,P>0.05),治疗后各组 BNP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 A组下降较B组、C组显著[(242.7±101.3)ng/L比(466.2±113.5)ng/L比(601.4±126.7)ng/L],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各组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三组心室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 A、B组LVFS升高均较C组更明显[(28.9±7.6)%比(27.5±7.3)%比(22.6±6.9)%],而 A 组 LVEF 较 B 组、C 组升高[(57.9±6.2)%比(53.1±6.5)%比(50.9±5.7)%],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心室重构,同时降低脑利钠肽水平,且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比择期介入治疗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初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方法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测定91例初发T2DM患者(G2组)及60例对照组(G1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G2、G1组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分析NF-κB活性与hs-CRP浓度相关性。结果G2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活性和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G1组(P〈0.01),而且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活性与血清hs-CRP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炎症状态,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NF-κB表达及血清hs-CRP水平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