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方法的影响效果。方法:将遵医嘱予280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对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量高于同期对照组,其他项目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在一定程序上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困难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方法的影效果.方法:将遵医嘱予280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对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量高于同期对照驵,其他项目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在一定程序上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困难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实施护理流程重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医疗救护中心生产的早产低体质量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儿实施护理流程重组,观察两组患儿的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喂养不耐受率及身体恢复情况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实施护理流程重组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喂养情况,且安全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的临床影响。方法:将7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重组流程护理和常规喂养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情况和耐受性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护理中重组护理流程有助于提高喂养耐受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质量儿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并把这4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流程重组形成护理循环贯穿在早产儿的喂养护理中;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2组均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每日记录患儿喂养相关情况(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结果干预组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护理流程重组能促进早产低体质量儿胃肠道功能的成熟,缩短鼻胃管留置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加快其生长发育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强化母乳喂养,对照组则采取早产配方奶喂养,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钙、BUN、ALP、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母乳喂养可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高血糖、NEC及院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量泵泵奶喂养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效果。方法:105例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输液泵经鼻饲管少量持续均匀泵奶喂养,对照组采用人工注射器经鼻饲管注奶喂养,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呕奶、胃内残余、胃内容物性质改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泵奶喂养低出生体重儿可减少小儿不耐受情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讨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不同的科学而合理的喂养方法,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实行经口喂养法和鼻饲管喂养法的喂养。合理喂养可防止低血糖及胆红素血症,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早产低体重儿的存活率。通过科学而合理的喂养方法,锻炼了患儿的吸吮能力,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成熟,提高了早产低体重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周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61-162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体重儿护理措施。方法:针对9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取保暖、合理喂养、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及减少并发症等护理。结果:93例治愈出院,占96.9%;3例转院治疗,占3.1%。结论: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三种体位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观察组予以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交替变换,每8小时为一个循环周期,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生命体征、对外界刺激反应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差异性(P 0.05);干预组入眠时间、睡眠时间、体重增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喂养耐受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 0.05)。结论: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三种体位干预,对患儿的生命体征、生长发育、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等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还可以减少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存在先天发育极不成熟是高危新生儿,为维护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生后的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探讨如何通过对早产低体重儿在呼吸管理、环境与温度管理、喂养等方面的护理措施,使早产低体重儿得以正常生长发育。早产低体重儿各项指标能尽快达到出院标准,从而缩短住院天数,减轻家长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早产低体质量儿高疸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质量儿分为两组各30例,综合干预组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抚触、开塞露灌肠的措施.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措施.记录两组胎便排出情况和血清胆红素值.结果:综合干预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低体质量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提高肠道喂养的耐受性,增加肠蠕动,加速胎粪排泄,减少高胆红素血症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干预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加予捏脊疗法。两组疗程均为住院期间,观察出院时体质量、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总胆红素、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疗程结束后,两组出院体质量、经口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出院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出生后及出院时组内比较,治疗组总胆红素、白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胆红素、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出院时比较,总胆红素、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捏脊干预早产低体重儿,可促进其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及经口喂养时间,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低体重儿的保健效果。方法从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早产低体重儿中抽取120例展开研究,甲、乙、丙3组,每组40例;甲组行母乳强化喂养、乙组单纯以母乳喂养、丙组行人工喂养,对比3组的效果,结果甲组低体重儿行母乳强化喂养后的临床保健效果均明显优于乙组与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低体重儿采取母乳强化喂养NEC发生率低,且能够显著提升其生长发育效果,全面提高患儿的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极低体重儿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转院治疗或就地住院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16例就地救治接受无陪护护理,研究两组患儿的成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等。结果:对照组成活率为28.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50%;转院者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在基层专科医院实施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无陪护护理,可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2 500g的新生儿,绝大多数低出生体重儿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指新生儿开始肠道喂养后,出现腹胀、呕吐、胃潴留等临床表现,影响新生儿的继续肠道喂养。早产儿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越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其次为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极低体重儿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转院治疗或就地住院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16例就地救治接受无陪护护理,研究两组患儿的成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等.结果:对照组成活率为28.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50%;转院者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在基层专科医院实施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无陪护护理,可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周静 《西部中医药》2013,(10):134-136
目的:探讨对早产低体质量婴幼儿进行胃肠道喂养的适宜方法,以降低其喂养不耐受率。方法:将60例早产低体质量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即普通胃管间歇喂养法,由护士用注射器间歇注入配方奶。治疗组进行胃肠道舒适护理,即给予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抚触、喂养不耐受处理。结果:治疗组惠儿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喂养出现呕吐、腹胀、胃残留、呼吸暂停例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道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早产低体质量婴幼儿吐奶次数、促进其吸吮功能、胃肠功能的发育,增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加快由胃管向经口喂养的转变,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内补充谷氨酰胺对喂养不耐受极低出生体重儿(VLB W I)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规范诊疗的同时,每次喂奶前30 min口服或鼻饲多潘立酮混悬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口服谷氨酰胺(0.1g/kg.次,Q8H,连续1周)。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病例的血清GAS、血浆MOT水平,并进行前后对照与组间对照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GAS、血浆MOT平均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可提高喂养不耐受极低出生体重儿血中GAS、MOT水平,改善喂养不耐受,有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胃肠喂养在早产儿喂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足量胃肠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微量胃肠喂养可缩短足量胃肠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可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对评价早期微量胃肠喂养的效果并无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