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asp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腺癌(腺癌组)、10例不典型增生(增生组)及15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组织中的maspin蛋白和VEGF-C。结果腺癌组maspin、VEGF—C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1%、49.0%,增生组分别为40.0%、20.0%,正常组均为0。各组相比,P〈0.05。maspin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VEGF—C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及肌层浸润有关(P均〈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aspin、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9,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aspin、VEGF-C高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REC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EMT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A组)及在位内膜组织(B组)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组)中的RECK及MMP-2。结果RECK在A、B组的表达较C组降低(P〈0.05);MMP-2在A、B组的表达较C组增强(P〈0.05);A组RECK和MMP-2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2,P〈0.05)。结论RECK在EMT组织中表达减弱、MMP-2表达增强,二者可能在EMT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邹玲  张菊新  李丹丹 《山东医药》2009,49(14):75-76
目的 探讨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roTOR)及磷酸化40S核糖体蛋白6s激酶(P-P70S6K)在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49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A组)、1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B组)、1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C组)、10例子宫内膜增生期组织(D组)。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四组中的P.mTOR、P—P70S6K。结果A组P.mTOR、P.P70S6K的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B、C、D组(P均〈0.05)。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期不同,其p-mTOR、P-P70S6K表达亦不同(P〈0.05)。结论p-mTOR、P—P70s6K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杨延冬  戴淑真 《山东医药》2010,50(11):82-83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et及CD147分子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et及CD147分子在20份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期组)、20份正常分泌期子宫内膜(分泌期组)、55份子宫内膜腺癌癌组织(腺癌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增生期组c—Met、CD147的表达高于分泌期组,P〉0.05;腺癌组二者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组与分泌期组,P均〈0.05。腺癌组c-Met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增强,CD147表达与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原癌基因c—Met及CD147分子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Met与CD147分子表达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survivin、PCNA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EMS患者异位于卵巢的子宫内膜组织45例(A组)和在位的内膜组织35例(B组),选择同期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7例为对照(C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其survivin和PCNA。结果A、B组survivin表达高于C组(P〈0.05),A组高于B组(P〈0.05)。EMS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PCNA标记指数呈正相关(r=0.642,P〈0.05)。结论survivin在EM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细胞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dm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子宫内膜癌(A组)、11例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B组)、10例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C组)患者内膜组织中indm2表达。结果A、B、C组mdm2阳性率分别为82.8%、54.5%、10%,P〈0.05;mdm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相关性。结论mdm2升高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法检测22份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41份子宫内膜增生症(增生组)和79例子宫内膜腺癌(腺癌组)组织标本中COX-2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正常组COX-2蛋白不表达,而增生组和腺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1.2%(21/41)和67.1%(53/79),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增生组和腺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增生组和腺癌组存在COX-2 mRNA的表达,而正常组中未检测到。结论COX-2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王冬  曾桃英  陈梅香  何芳 《山东医药》2014,(8):67-69,I0002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63、细胞角蛋白5/6 (CK5/6)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A组)子宫内膜增生、20例(B组)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及26例(C1组)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肌层≤ 1/2、14例(C2组)浸润肌层>1/2组织中的p63和CK5/6.结果 A组p63阳性23例,B组20例,P>0.05;A组平均阳性指数(ASI)为0.65 ±0.15,B组为0.38 ±0.23,P≤0.05;C1组p63阳性2例,C2组0例,P>0.05;C1组ASI为0.21 ±0.11,C2组为0,P≤0.05;A组CK5/6阳性22例,B组18例,P>0.05;A组ASI为0.66±0.15,B组为0.36 ±0.22,P≤0.05;C1组CK5/6阳性3例,C2组0例,P>0.05;C1组ASI为0.22±0.10,C2组为0,P ≤0.05;C1组p63和CK5/6阳性表达率、ASI均高于B组,P均≤0.05.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63和CK5/6表达的AS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5、0.257,P均≤0.05).A、B、C1、C2组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5.0%、50.0%、14.3%,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63和CK5/6表达减少,二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诊断及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中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行丽  井甜甜  黄婷 《山东医药》2010,50(13):25-27
目的探讨血清CA125、组织蛋白p16及survivin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子宫内膜腺癌组各40例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及组织中p16及sure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血清CA125水平在手术前后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5);p16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的表达明显降低,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urvivin蛋白在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及强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内膜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手术病理分期的增高,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血清CA125的阳性表达率与survivin的强阳性表达率也明显增高,而p16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结论血清CA125水平、p16及survivin蛋白对子宫内膜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及临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异康复栓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A、B、C组,A、B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A组直肠给内异康复栓浸膏3.0g/(kg·d),B、C组给予生理盐水5ml灌肠。用药30d后取A、B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及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并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的Bcl-2、Bax。结果A组Bcl-2、Bax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0.52±0.04、1.78±0.12,B组分别为1.13±0,05、0.85±0.11,C组分别为0.67±0.08、1.174±0.13,三组相比,P〈0.01。电镜下A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呈明显凋亡形态,B组呈明显增殖形态,C组未见异常。结论内异康复栓可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PCOS患者分泌期子宫内膜AngⅡ及AT2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2型受体(AT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分泌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变化。方法12例曾接受促排卵治疗、基础体温双相的PCOS患者为A组,其中6例行诊断性刮宫(诊刮)术者为B组;10例月经正常的育龄妇女作为对照(C组)。于经前2~3d测血清生殖激素及子宫动脉和子宫内膜螺旋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WD)、阻力指数(RI)。同日B、C组行诊刮术,测子宫内膜AngⅡ及AT2。结果B组子宫内膜腺上皮AngⅡ灰度值低于C组,(P〈0.01),其孕酮(P)显著低于C组(P〈0.01),腺上皮AngⅡ与P呈正相关(r=0.969,P〈0.05),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管周基质细胞AngⅡ与螺旋动脉RⅡ呈正相关(r=0.989,P〈0.05)。A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显示率低于C组(P〈0.05)。C组螺旋动脉Vs与其管周基质细胞AT2呈正相关(r=0.731,P〈0.05)。结论PCOS患者经促排卵治疗后,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AngⅡ的表达高于正常,可能与P较低有关;分泌期子宫内膜血供较少,与螺旋动脉管周基质细胞AngⅡ及AT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剑兰  陈建华 《山东医药》2009,49(23):80-81
目的 观察p15蛋白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15蛋白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变类型的相关性。结果p15在15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均表达阴性,在16例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9例阳性、其中1例(6.25%)过度表达,在2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均阳性、其中16例过度表达(58.17%),在15例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均阳性、其中12例过度表达(80%),表达阳性率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组织〈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P〈0.05)。结论p15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病变组织类型有关,对其进行监测有利于对子宫内膜恶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宫颈鳞癌(A组)、34例宫颈原位癌(B组)和20例正常宫颈上皮(c组)组织中的MMP-2和MMP-9。结果A、B、C组MMP-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3%(36/46)、50.0%(17/34)、25.0%(5/20),A组与B、C组比较,P均〈0.01;B、C组间比较,P〉0.05。A、B、C组MMP-9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7%(33/46)、70.6%(24/34)、25%(5/20),A、B组与C组比较,P均〈0.01;A、B组间比较,P〉0.05。MMP-2、MMP-9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MMP-2和MMP-9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L=0.372,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MMP-2-和MMP-9高表达,MMP-2、MMP-9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苗杰 《山东医药》2011,51(35):52-53
目的探讨CD147、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MMP)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9份胃癌组织和1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蛋白、MT1-MMP蛋白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CD147、MT1-MMP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均〈0.05),且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1)。CD147蛋白与MT1-MMP蛋白呈正相关(r=0.469,P〈0.01)。结论CD147、MT1-MMP蛋自在胃癌中高表达,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TIMP-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3例PCOS患者(PCOS组,经促排卵治疗后有排卵12例和无排卵11例)与7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MP-2、MMP-9和TIMP-1,同时行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PCOS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无排卵者明显低于有排卵者(P〈0.05);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厚度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PCOS患者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表达降低,可能是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段颜 《山东医药》2006,46(29):30-3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Elf-1、C-erbB2的表达情况,并与1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内膜组织的表达情况比较。结果Elf-1表达强度子宫内膜癌组织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均〈0.01),且其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癌组织C-erbB2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且其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与肌层浸润无关(P〉0.05);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Elf-1、C-erbB2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Elf-1是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3h和5A2表达及三者在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14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根治手术后的肿瘤组织为观察组,97例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97例单纯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47、EIF3h和5A2蛋白表达。结果 3组CD147、EIF3h和5A2阳性表达率差别显著。观察组CD147、EIF3h和5A2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最大径、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是否累犯宫颈管密切相关。观察组EIF3h和5A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组织CD147、EIF3h和5A2高表达对肿瘤发生和进展有重要作用,EIF3h和5A2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KLK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13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激肽释放酶基因4(KLK4)的表达情况。发现KLK4 mRNA和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增生内膜(P均〈0.01)。KLK4蛋白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组织腺上皮细胞核内,各组中的内膜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KLK4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但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认为KLK4可能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关,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将102例接受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的子宫内膜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术后给予甲羟孕酮100mg,2次/d,连续3个月;对照组55例,术后不给甲羟孕酮。术后6个月两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90.9%(P〈0.05),体征缓解率分别为97.9%、87.3%(P〈0.05);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00%、89.1%(P〈0.05);子宫内膜性疾病复发率分别为8.5%、23.6%(P〈0.05)。治疗组3例分别于术后2、3个月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治疗后恢复;11例有恶心,对症处理后缓解。表明TCRE后应用甲羟孕酮可加强手术疗效,降低子宫内膜性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A组)、内膜增生(B组)、不典型增生(C组)和子宫内膜样腺癌(D组)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A,B、C、D组PTEN阳性表达30、27、17、28例,CyclinD1阳性表达0、3、14、40例。C、D组PTEN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A、B组,Cyclin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B组。PTEN、CyclinD1在C、D组中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D组中PTEN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但与肿瘤的浸润转移、临床分期和复发无关,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与以上指标均有关。认为PTEN表达缺失和CyclinDl的过度表达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可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CyclinD1表达情况可用于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