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方剂记忆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09级254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按不同记忆方法分组,统计分析调查对象本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结果:采用均数方差统计得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采用Q检验(S-N-K)后药物组成组与汤头歌诀组和综合记忆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综合记忆法与其他各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方剂学不同记忆方法对于学习效果有影响,其中汤头歌诀记忆法与综合记忆法对于学习方剂学效果较好,尤以综合记忆法更佳.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在中医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目前中医《方剂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方剂学》实验教学的实际,认为《方剂学》实验教学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面临逐渐萎缩的境地.为了提高《方剂学》实验教学质量,提出教学改进措施,探索实验教学路径.以期促进《方剂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构建理论方剂学、临床方剂学、实验方剂学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文章通过方名导入,重视逻辑分析;联系实际,启发临证思维及科研素质的培养等三方面探索《方剂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为高等中医院校《方剂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西学东渐始于17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的西方,在经济及文化发展上都有了向海外殖民扩张的能力和需求.对于中国的学术界而言,这种外来的思维模式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科学视野,推进了中国传统科学向近代西方科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也体现在中医以及中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外台秘要方》对中医方剂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焘的《外台秘要方》是一部既有文献价值又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意义的大型古代方书。《外台秘要方》在以病统方的方剂分类法、方剂命名规律、方剂剂型方面留下了丰富渊博的方剂学资料;《外台秘要方》记载的煎煮方法、服药反应和服药禁忌又体现了其方剂知识的严谨性、实用性;最后给后人遣方用药以启迪即以病为纲随证施方、临证化裁灵活多变以及用药施方的整体思想。  相似文献   

6.
马伯英 《环球中医药》2010,3(6):461-463
中医史学研究的最重大意义在于对中医的未来指明前途——中医的生命力和核心价值在于临床有效且有丰富的原创性因素供未来的研究者发掘创造;同时中医史学研究对医学科研也有现实的意义和实用性的帮助。《中医方剂学发展史》通过方剂学史的系统、详尽的研究,对优秀临床中医师的培养极有实用价值。此种实用价值的实现,也不仅仅是提高中医师临床疗效水平,更长远去看,是增强了中医的生命力,为中医学长盛不衰增添原动力。该书在部分文献考证和引用等方面一些问题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中医方剂学教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中医药学校是培养具有扎实基本功及较强临床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需要中医人才的场所.然而,近年来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水平低,临床能力差的现象.为提高教学质量,改变这种现状,1999年我校方剂教研室开始进行教改的尝试,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医方剂学的系统观和系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坚 《国医论坛》1999,14(3):20-21
系统观是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成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其最基本的思想是从整体上考虑问题。系统方法则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研究对象,巧妙地利用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目的。中医方剂学以中医整体观点为指导,具有比较完整的配伍理论、严谨的组方原则和灵活的随证处方用药方法,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系统论思想。现就自己的粗浅认识,谈谈中医方剂学中的系统观和系统方法。王大利组成上的系统观…  相似文献   

9.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学和临床学科问的一门桥梁课。如何在一定时间内使学生了解方剂的内容,培养学生根据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分析、运用方剂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是方剂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心得,认为要上好本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就应注重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中医《方剂学》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方剂学》教学应重视药物配伍的讲解;重视证、法、方、药紧密联系的分析;重视介绍方剂的毒副作用及影响药效发挥的因素;重视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与用法的强调;重视方剂的歌诀记忆;重视方剂之间的联系对比;重视形象生动教学。  相似文献   

11.
胡久略 《光明中医》2007,22(12):11-13
本文提出方剂学教学应重视药物配伍的讲解;重视证、法、方、药紧密联系的分析;重视介绍方剂的毒副作用及影响药效发挥的因素;重视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与用法的强调;重视方剂的歌诀记忆;重视方剂之间的联系对比;重视形象生动教学.  相似文献   

12.
13.
1 风寒感冒 麻黄汤、桂枝汤、葱豉汤三方为纯解表之剂,治疗外感风寒而无兼挟证者。麻黄汤以麻黄为君,配伍桂枝,二药相须为用,发汗力强,并善宜肺平喘,适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宜所致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苔白脉浮紧之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汤以桂枝为君,配伍芍药,发汗之力较麻黄汤弱,但善于解肌调和营卫,适用于风寒客表、营卫不和所致恶风汗出,发热头痛、鼻鸣干呕、苔白脉浮缓之外感风寒表虚证,及一切营卫失调的杂病、胎、产诸证;葱豉汤,药仅两味发汗之力最缓,适用于一外感风寒之轻证。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医药。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越来越需要一批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有良好专业外语技能的对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教育部已将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医药院校开展专业外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笔者现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就方剂学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方剂学》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第一,强化方歌背诵,夯实理论基础;第二,成立兴趣小组,培养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开展病案讨论,培养中医思维;第四,开展综合实验,培养科研能力。强调在夯实《方剂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医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各中医院校的招生规模近年迅速扩大。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招生专业的丰富,中医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方剂学》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主课,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谓“实践性强”,不仅是指其源于实践,更是指方剂是中医医疗实践中的主要手段,中医在临床中疗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剂运用的正确与否。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是《方剂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学习《方剂学》起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如何施教以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因材施教。而围绕着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方剂学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必须相应予以改革,笔者试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7.
总结方剂学习的必备基础,方剂的分类、传承记忆方法;方剂和解法的解析及原著的学习,方剂的变化等,达到完全正确的掌握中医方剂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方剂学中的美学意象。方法:依据传统美学的审美观念和原则,采用逻辑总结、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方剂学中所体现的传统美学意象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方剂学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学的观念,如结构秩序之美、刚柔动静之美、齐整之美、物象之美等。结论:研究方剂学的美学意蕴,对于增加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方剂,以及拓展中医研究的文化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方剂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备课;督促学生复习中医理论课程;穿插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典故,增强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通过实例增强学生运用能力;运用各种手段督促学生背诵方歌;重视实验课的开设;重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医教育应“构建‘中医思维+’的育人模式”。中医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重要思维,对于中医理论的形成及临床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将中医思维融入并贯穿于方剂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本课程的知识点,对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