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盐酸二甲双胍与盐酸吡格列酮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方法:将45例初始均以门冬胰岛素30特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5例)和吡格列酮组(20例),观察血糖得以控制同样理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情况下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结果:治疗6周后,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胰岛素降低幅度大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二甲双胍组在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组,且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玉女煎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方法:随机选取10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中药玉女煎治疗,2组均2个月为1疗程,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殖内分泌激素、血糖、IR相关指标及胰岛素水平;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结局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SH、LH、LH/FSH、E2、PRL及T均较治疗前变化显著(P0. 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HOMA-β、胰岛素及血糖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幅度大(P0. 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候及体征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 05);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多胎率及妊娠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 05),流产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玉女煎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胃火炽热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2DM患者106例,给予胰岛素强化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从FBG、HbA1c、2hPG结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有轻微低血糖现象,经调整药物用量后消失,均未影响治疗。结论:胰岛素强化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两种药物对糖基血红蛋白(HbAlc)9%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诊治的HbAlc9%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与吡格列酮组各40例,以非药物治疗、甘精胰岛素治疗为基础,格列美脲组使用格列美脲治疗、吡格列酮组使用吡格列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HbAlc治疗前、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美脲组甘精胰岛素剂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少于吡格列酮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吡格列酮对HbAlc9%的T2DM均可起到良好治疗效果,但联合格列美脲时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抵抗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予以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吡格列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素氮(BUN)、肌酐(Cr)和血尿酸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浆中的FBG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或0.0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FINS、HOMA-IR、BUN、尿酸和Cr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对胰岛素抵抗具有改善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盐酸吡格列酮组、阿司匹林组和盐酸吡格列酮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各4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胰岛素(P2hIns)、HbA1c、HOMA-IR等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阿司匹林组FBG、2hPG、Fins、C-RP、HO-MA-IR,盐酸吡格列酮组的FBG、2hPG、Fins、HbA1c、HOMA-IR,以及联合治疗组的FBG、2hPG、Fins、C-RP、HbA1c、HOMA-IR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司匹林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与格列奇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比较。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为胰岛素治疗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体重,血脂,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均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联合治疗组应用胰岛素剂量明显减少(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体重增加亦较少(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联合治疗可能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吡格列酮15 mg/d口服;对照组60例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1 g/d口服,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2组Hcy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cy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但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Hcy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的HOMA-IR,且基本不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伤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和模拟吡格列酮片,观察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和模拟二甲双胍片,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除Homa-β外,观察组胰岛素和C-肽、Homa-IR的变化程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二甲双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玉消汤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3例采用盐酸吡格列酮+玉消汤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治疗组能改善患者FPG、2hpG、HbAIC水平,显著降低患者的CHOL、TG、LDL水平,升高HDL水平。结论:玉消汤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冯之静 《国医论坛》2014,29(1):43-44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冯之静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服吡格列酮片,实验组予服天麦消渴片,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冯之静细胞功能指数。结果:两组均能够降低HOMA—IR和提高HOMA—HBCI,但实验组降低HOMA—IR和提高HOMA—HBCI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在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胰岛冯之静细胞功能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5):553-555
目的:通过对比自拟补阳止渴方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自拟补阳止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名入住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吡格列酮治疗,1d15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补阳止渴方。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指数在治疗后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改善程度由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高于治疗组,均P0.5。结论:自拟补阳止渴方治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吡格列酮,可以更好地恢复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腹型肥胖、减低体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咯列酮联合抗氧化应激中药丹参对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糖、脂代谢及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8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原降糖、润脂和保肝治疗基础上予盐酸吡格列酮口服(15 m/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浆蛋白、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透明质酸、过氧化物歧化酶等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FBG、PPG2h、F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SI均有显著上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血TG、ALT水平皆较治疗前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HA下降水平与SOD升高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抗氧化应激中药丹参较吡格列酮单药治疗具有明显改善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糖、脂代谢及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临床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1组和A2组,分别采取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及胰岛素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糖指标、体质量及胰岛素相关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其中A1组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等指标水平较A2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相当,但吡格列酮能显著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二甲双胍安全性更高,各具优势,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时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84例应用较大剂量的门冬胰岛素30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欠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盐酸吡格列酮.随访2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高教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肤酶等的变化.结果: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与时间成正比,治疗6个月后疗效趋于稳定,且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平均较治疗前胰岛素用量减少10%左右).所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和下肢水肿,两者发生率分别为7.1%和2.3%,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长期注射大剂量胰岛素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因脂肪肝而至的肝酶谱的增高有治疗作用.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芪参杞降糖汤和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0月采用丹芪参杞降糖汤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7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单纯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7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丹芪参杞降糖汤和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敏疏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外周胰岛素抵抗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符合外周胰岛素抵抗评价标准中医辨证为痰湿证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4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敏疏糖胶囊联合格列吡嗪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格列吡嗪治疗,疗程16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空腹血糖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指标的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敏疏糖胶囊对空腹血糖有较好疗效,对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有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联合二甲双胍0.25 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5 g口服每天3次,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FBG,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血脂、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脂代谢得到改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血糖、HbA1c、HomaIR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BMI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栀芪降糖饮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法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30 mg,治疗组给予栀芪降糖饮,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及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32.26%,治疗组有效率87.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栀芪降糖饮可以提高ISI、降低FPG、FINS、HOMA—IR(P0.05),对糖尿病胰岛素增敏作用与30 mg盐酸吡格列酮效果相当(P0.05),对症状的改善优于吡格列酮(P0.05),并有明显的降脂作用(P0.05)。结论栀芪降糖饮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吡格列酮在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在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ffEMO)~对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0例高血压合并T2MD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5例,口服吡格列酮,对照组35例,口服二甲双胍,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觑糖及姐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收缩压降低(P〈0.01)、舒张压降低(P〈0.05),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和甘油三酯(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等两组内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有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LDL—C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治疗高血压合并T2MD,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同时有调节血脂、降低血压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