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是一种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胃排空延迟症候群,表现为胃肠功能恢复开始进流质饮食后再出现胃潴留症状.FDGE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FDGE一旦发生,常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临床处理非常棘手,一般经保守治疗2-4周均能治愈,而护理工作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腹部手术以后,特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梗阻引起的胃排空障碍,又称胃瘫、术后胃无张力症等,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由于对FDGE认识不足,常导致临床医生判断错误和再次手术。因此,FDGE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对避免盲目再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有着重要意义。我院近年来诊治FDGE共2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2—2003年共收治的25例因腹部术后出现FDGE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经保守治疗6~35 d而治愈。结论腹部术后胃肠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FDGE的主要原因,而精神因素、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电针治疗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作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随机将37例FDGE患者分为两组,电针治疗组19例,选取内关、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上巨虚、公孙,中脘、上脘等穴,针刺得气后使用低频连续波,持续20min,每日1~2次;胃动力药物对照组18例,予胃复安20mg,肌注或静注,每天2次。观察治疗后胃液引流量及治疗次数和痊愈率。结果:两组病例经治疗,2周内治愈的显效率分别为57.9%、16.7%,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治愈,但治疗时间存在差异,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电针是治疗FDGE非常有效的方法,能提高FDGE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缩短病程,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DGE)是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指患者术后非因机械性梗阻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FDGE),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特别是各种术式的胃大部切除术后。我院2004-2006年共发生DGE5例,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DGE)是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指患者术后非因机械性梗阻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FDGE),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特别是各种术式的胃大部切除术后.我院2004-2006年共发生DGE 5例,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1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是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由于FDGE临床上有被误诊为吻合口梗阻或输出袢机械性梗阻的可能,可导致病情加重,使疾病恢复更趋缓慢。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胃麻痹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表现为胃肠功能恢复开始流质饮食后再出现胃潴留症状。胃麻痹发生原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2000年4月-2007年12月,本院收治腹部术后胃麻痹患者24例,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相关因素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非胃部手术后发生FDGE的患者采用氯丙嗪、新斯的明、红霉素以及肠内营养(EN)或肠外营养(TPN)综合治疗。结果 15例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恢复时间7~32 d,平均12 d。结论 FDGE一旦发生,应避免手术,肌注小剂量氯丙嗪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新斯的明可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EN供给能量可缩短病程,无法施行EN时可选用TPN。  相似文献   

10.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排空延缓,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因其特征是胃排空速度延迟,故也称"胃排空延迟症""胃瘫",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甚至不能进食。腹部肿瘤特别是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结肠癌等术后易发生。我们采用中药外敷加艾灸法、灌肠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郑佳 《光明中医》2016,(17):2569-2571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早期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情志护理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护方法)和干预组(除常规治护方法外,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及适时的情志护理)各36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落实,根据疗效判断标准进行观察。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干预组能较好的缩短手术后胃肠减压时间;有效的改善腹部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的常见临床症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降低了腹部术后患者FDGE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腹部手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缩短胃肠减压管的留置时间,预防FDGE的发生,从而达到改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神经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胃排空延迟引起的餐后饱胀,上腹部胀痛,恶心,食欲减退甚或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可兼有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丹参饮加味以益气活血,行气化瘀法治疗本病,取得明显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玉莲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21-1022
腹部手术后因手术创伤、麻醉、牵拉等刺激,加之腹部开放,热量散发,常导致术后肠蠕动功能消失。腹胀、排气和排便功能障碍等胃肠功能紊乱,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如何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胃肠功能,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14.
调气和胃法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85例苏州市中医医院(215003)魏国瑜陈剑平关键词胃肠功能紊乱腹部术后调气和胃法胃肠功能紊乱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能否及时缓解症状,对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影响很大。近5年来,我们以调气和胃法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常继发于胃大部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等,少数继发于腹腔其他手术。不同手术后FDGE的发生率有较大差异。近年来非胃肠手术后的FDGE的发生时有报道,但对其发病率的调查尚无确切报道。临床上虽对其治疗有所报道,但治疗方法各异。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43例因不同腹部手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43例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无一例再手术,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3周内恢复例数、4周内恢复例数和平均胃管放置时间方面比较均有较明显优势(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显著.应尽量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7.
赵语华  周艳伟  高晓玲 《河北中医》2007,29(10):878-880
目的 观察畅枢汤保留灌肠治疗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温盐水洗胃、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畅枢汤150 mL保留灌肠,12 h1次.观察2组患者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平均胃肠减压放置时间.结果 治疗组<2周恢复胃排空功能16例,<3周恢复24例,<4周恢复30例,>4周恢复1例.平均胃肠减压放置时间13.5日.对照组<2周恢复胃排空功能4例,<3周恢复12例,<4周恢复18例,>4周恢复6例,平均胃肠减压放置时间24.6日.2组在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程度及胃肠减压放置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畅枢汤保留灌肠治疗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伟琳 《河南中医》2005,25(8):56-56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指腹部手术后出现的非机械性梗阻而致的胃排空延迟,又称胃瘫、胃无力症、胃潴留、胃麻痹等。我院1997年6月-2004年10月,共治疗本病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预防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癌术后的住院患者9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和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药整肠散穴位贴敷,比较2组临床症状评分、血钾、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及FDGE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能较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呕吐、恶心以及腹胀症状,缩短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维持血钾浓度在正常值范围、降低FDGE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整肠散预防胃癌术后患者发生FDGE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是一个临床上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预防胃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志颜  王英杰  段公 《河北中医》2012,34(12):1792-1793
手术为现代外科、妇科的常用治疗手段,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紊乱也是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仅出现在胃肠手术后,在腹部非胃肠手术后也很常见。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紊乱是指患者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出现的腹胀、腹痛、不排气排便等一系列胃肠症状。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包括术中腹腔内的暴露及操作、血液刺激、腹壁的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