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332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实行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每组均为166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妇产后2h的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使产妇2h、24h出血量,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使产妇的分娩更加顺利,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确保母婴平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对产妇心理、睡眠状况及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我院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睡眠质量及母乳喂养情况;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PSQI总分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两组产妇SAS及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93.94%,75.76%)(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缓解心理负性情绪,改善睡眠状况,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对产妇产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10月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出血率的为8.0%(4/50)低于对照组的出血率22.0%(1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降低产妇心理压力,可减少产妇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具有有效改善对产后出血情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规范化全程干预护理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8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全程干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及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及尿潴留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全程干预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及尿潴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临床干预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采取阴道分娩的产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处理,不予以临床干预,而干预组产妇除了予以常规治疗外还采取临床干预处理,尤其对产前及分娩中出血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予以干预。观察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率为1.20%(6/500),对照组则为3.60%(18/500),干预组产后出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属于自然分娩,若处理不当则极易引发产后出血,实施临床干预后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率,保障产妇安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初产妇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2009年10月—2010年1月6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选2010年2月—2010年5月印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2h出血量、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及总产程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而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产妇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分娩,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少阴道手术助产及剖宫产,使产妇舒适,提高满意度,推动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对产妇产后出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0年9月本院产科接收待产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抽号分为对照组(n=150)和观察组(n=150),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分娩方式,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自然分娩产程时间,且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利于和谐护患关系构建,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阴道分娩初产妇6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同进比较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24h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等效果评判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4h阴道出血量也明显减少,产后出血率和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少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提高分娩质量,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作用。方法:将产科阴道分娩共3200例产妇,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干预纽和对照组,对1750例干预组产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干预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对分娩方式、产程与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40例,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最终阴道自然分娩61例(87.14%)、剖宫产9例(12.86%),与对照组相比剖宫产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为(432.8±129.6)min、产后出血量为(185.2±58.1)ml,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讨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对于疼痛的恐惧和敏感,能够提高产妇的依从性,改善肌肉紧张状况,加速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护理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总满意度、产后护理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出血量,提高产后护理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方法:5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宫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缩短产程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确保产妇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产科接诊的15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平均量及产后12 h出血平均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妇阴道分娩之后的出血率及出血量,保证产妇安全,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联合温馨助产护理干预,两组均完成7 d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围产期指标、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7 d后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性、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安眠药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馨助产护理干预用于分娩产妇中,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缩短产程、降低出血量,能提升产妇睡眠质量,可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应用产程护理对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筛选本院妇产科收治阴道分娩产妇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治疗组实施产程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产后2h、24h及总产程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28.57%,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应用产程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朋 《湖南中医杂志》2014,(12):103-104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观察组从子宫有规律的宫缩开始至分娩结束全程由助产士进行陪护,对照组采用常规产时监测及护理措施。结果:产后2h内和2~24h出血率治疗组分别为2.0%、0.5%,对照组分别为5.0%、1.0%,两组2h内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自然分娩产后2h内出血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欣母沛预防巨大儿产后出血的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巨大儿共6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欣母沛、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术中、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出血率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中及产后24h,均出血量减少;出血率降低,经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欣母沛能安全有效控制巨大儿分娩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巧欣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时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特巧欣,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24h内出血量以及产后24h内血压和脉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及24h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的血压和脉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巧欣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改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满意度,改善作用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行剖宫产分娩者5例(5%),对照组25例(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86,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500 ml)者1例(1%),对照组15例(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15,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不仅能够降低剖宫产率,而且能够减少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