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皮肤软组织72小时快速扩张法分别用于颜面、前额、眼睑、颈、肩部和肘部因瘢痕、色素病、血管瘤切除及创伤性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共11例,获得了预期的效果。文中介绍了具体操作方法,理论根据,优点及手术注意事项等。该方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皮肤外扩张法在供皮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解决大面积烧伤后瘢痕畸形进行手术时的皮源不足的难题。方法 采用皮肤组织外扩张法,以增加供皮区面积。结果 经临床4 实践证明取得了预期效果,且扩张具有延迟效应,对超过常规长宽比例的皮瓣可进行即时移转,皮瓣及全厚皮片供应区可直接缝合,供区和受区同步愈合。结论 我们认为这是对修复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时,提供“额外”皮肤组织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大面积烧伤后瘢痕畸形进行手术时的皮源不足的难题。方法采用皮肤组织外扩张法,以增加供皮区面积。结果经临床54例实践证明取得了预期效果,且扩张具有延迟效应,对超过常规长宽比例的皮瓣可进行即时移转,皮瓣及全厚皮片供应区可直接缝合,供区和受区同步愈合。结论我们认为这是对修复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时,提供“额外”皮肤组织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皮肤扩张术后的组织退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扩张术对皮肤的损伤及退行性变作用。方法 选择常规间断扩张和持续恒压扩张术各9例,在扩张皮瓣术中切取标本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扩张可引起毛细血管出血,损伤修复纤维(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增生,微小动脉血栓形成,成纤维细胞凋亡增加,胶原纤维溶解。常规间断扩张后皮肤以退行性变为明显,持续恒压扩张后皮肤急性损伤明显。结论 扩张刺激可引起组织急性损伤和退行性变,提示常规扩张时间不能过长,持续扩张不宜过快。  相似文献   

5.
将皮肤软组织72小时快速扩张法分别用于颜面、前额、眼睑、颈、肩部和肘部因瘢痕、色素痣、血管瘤切除及创伤性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共11例,获得了预期的效果。文中介绍了具体操作方法,理论根据,优点及手术注意事项等。该方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持续恒压扩张和常规间断扩张后皮肤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比观察持续恒压扩张(CPTE)和常规间断扩张(CITE)后皮肤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用白色小家猪制作CPTE和CITE动物模型,切取组织样本做电镜观察。结果:CPTE组与正常皮肤和CITE组皮肤比较,皮肤基底细胞和棘细胞间距明显增大,细胞连接明显减少。两实验组扩张后的真皮中,胶原纤维结构基本正常,CPTE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程度高于CITE组。两实验组中均可见到胶原溶解和成纤维细胞凋亡现象,CPTE组中表现明显。两种扩张方法均可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结论:扩张后皮肤中具有组织生长和退化的双重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如何缩短疗程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19924上9以来,欠组织即时扩张术分别用于颜面、胸前、前臂及背部因瘢痕、色素痣及血管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即时修复,共25例,效果良好,对即时扩张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充分估计缺损区大小及即时缩较重的情况下,即时扩张术不失为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的了解扩张后皮肤慢性损害的动态修复过程。方法选用7kg左右的狗为实验动物。实验分为扩张后即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对照组共6组,采用超微结构的观察及胶原定量分析等研究手段。结果发现扩张刺激可致皮肤慢性损害,早期修复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胶原合成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成纤维细胞结构渐趋稳定,密体、密斑消失,胞浆减少,微粒纤细;大部分胶原纤维恢复正常的网状结构,但部分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呈“漩涡状”排列,似“瘢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可致皮肤慢性损害,扩张后真皮组织修复并非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93年6月起,开始研制皮肤外扩张器,其原理为通过持续对皮肤进行牵引,以获得"额外"皮肤组织。经临床应用38例,表明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不需手术埋置扩张器,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并可提供准确的皮肤扩张面积数据。其中18例已随访6个月,疗效稳定,外形及功能满意。为临床修复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通过临床上组织扩张器的应用,观察并发症及对其处理,来减少此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们总结自1998年以来45例病例,56个扩张器手术所发生的并发症,并就其原因及防治进行讨论。结果:45例病例中,发生并发症4例。结论:组织扩张术虽未见发生危及生命或毁形的并发症,但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施术效果,因此术者在扩张术中应对其全面了解并掌握,严格掌握适应证,取得患者的充分配合,重视扩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大面积烧伤后瘢痕畸形进行手术时的皮源不足的难题。方法采用皮肤组织外扩张法,以增加供皮区面积。结果经临床54例实践证明取得了预期效果,且扩张具有延迟效应,对超过常规长宽比例的皮瓣可进行即时移转,皮瓣及全厚皮片供应区可直接缝合,供区和受区同步愈合。结论我们认为这是对修复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时,提供“额外”皮肤组织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皮肤软组织扩张中自由基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组织扩张过程中自由基的生成及其对组织扩张的影响。方法 SD大白背部置入20ml圆形扩张器,常规扩张23 ̄25天,于最后一次扩张前、扩张后1,6,12和24h分别测定扩张皮肤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同时观察自由基清除剂SOD对扩张面积、长度的影响。结果 SOD活性和MDA含量扩张后1,6及12h与扩张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至扩张后24h基本回复到扩张前水平;SOD治疗组扩张面积、  相似文献   

13.
联合应用皮瓣移植与扩张皮瓣修复唇颊部全层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唇部全层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缺损的部位、层次、大小等,分别采用下颌部面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耳后岛状皮瓣瓦合以扩张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7例唇颊部全层缺损患者分别应用皮瓣移植加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治疗,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满意,经半年至5年随访未见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唇颊部复合组织缺损手术方法要依病情合理选择,小的缺损可以应用局部组织瓣转移修复,本方法适用于局部组织瓣转移难以修复的较大唇颊部全层组织缺损,修复后唇颊丰满度适中,皮肤色泽纹理接近正常,形态满意。  相似文献   

14.
扩张器重叠扩张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提高组织扩张器的扩张效果。方法:在同一个皮肤软组织腔隙内埋置两个扩张器,重叠放置,进行扩张。结果:自1999年3月以来,应用重叠扩张技术修复各种类型的组织缺损19例,获得较好效果。结论:扩张器重叠扩张技术与传统的组织扩张术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内可提供更多的可资利用的扩张皮肤,降低与扩张术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修复面颈部皮肤缺损时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抑制组织扩张器周围纤维囊的形成,以实现皮肤快速扩张。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背部埋置扩张器,实验分两组,用药组注入30%DMSO,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常规等量扩张。扩张后切取囊壁,观察囊壁的厚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纤维囊厚度明显较薄,成纤维细胞功能低下。结论 DMSO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纤维囊的形成,由此实现皮肤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16.
以白色乳猪为实验动物,分为常规扩张组(CEG),快速扩张组(REG)和对照组(CON)。在囊内压及皮肤血流的监测下定期扩张。扩张结束后分别进行皮肤血流动力学、物理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测量。结果表明:快速扩张后皮肤即时回缩率较常规扩张重。快速扩张可致组织增生,但增生的程度与扩张的间隔时间有关。快速扩张不损害皮肤胶原纤维的结构。因此,在充分估计缺损区大小及即时回缩重的情况下,临床上可考虑采用。  相似文献   

17.
皮肤外扩张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们自1993年6月起,开始研制皮肤外扩张器,其原理为通过持续对皮肤进行牵引,以获得“额外”皮肤经临床应用38例,表明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不需手术埋置扩张器,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并可提供准确的皮肤扩张面积数据。其中18例已随访6个月,疗效稳定,外形及功能满意,为临床修复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皮肤组织移植是整形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自1990年9月起,我们在需用较大面积皮肤组织修复创面或再造器官时,为解决供区不足的困难或为缩小供区所遗留的痕迹,创用了皮管扩张术,已临床应用10例。实践证明,本法有其独到之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组织扩张过程中的感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组织扩张过程中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特征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764例1134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过程中的69例感染按不同项目分组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组织扩张过程中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局部瘢痕、注水壶外置、埋植于头部及四肢等部位、扩张器外露、血肿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感染发生率在组织扩张的各种并发症中占第二位,其中20.29%导致扩张失败。结论年龄增大、局部瘢痕、注水壶外置、埋植于面部或四肢、扩张器外露、血肿等是增加感染发生机率的因素,扩张过程中的感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皮肤软组织扩张后的自由基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大白鼠背部置入20ml扩张器,扩张2 ̄25天,于最后一次扩张前,扩张后1h、6h、12h和24h分别测定扩张皮肤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SOD活性和MDA含量扩张后1h、6h及12h与扩张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至扩张后24h基本回复以扩张前水平(P〉0.05)。探讨组织扩张自由基形成机理,为安全,快速,有效地进行皮肤组织扩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