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硝酸铈的应用价值,比较了烧伤创面行硝酸铈湿敷和早期切痂对严重烧伤后大鼠存活率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30%TBSAⅢ度烧伤后第14天,存活率低,外周血Th/Ts比值显著降低,而烧伤后早期手术切痂或创面硝酸铈湿敷则能明显提高大鼠存活率和外周血Th/Ts比值。认为,早期切痂或创面硝酸铈湿敷均有防止烧伤后T细胞Th/Ts比值下降和提高存活率的作用。烧伤休克期,如不具备早期手术切痂的条件,用硝酸铈湿敷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硝酸铈的应用价值,比较了烧伤创面行硝酸铈湿敷和早期切痂对严重烧伤后大鼠存活率和 T 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30%TBSA Ⅲ度烧伤后第14天,存活率低,外周血 Th/Ts 比值显著降低,而烧伤后早期手术切痂或创面硝酸铈湿敷则能明显提高大鼠存活率和外周血 Th/Ts比值。认为,早期切痂或创面硝酸铈湿敷均有防止烧伤后 T 细胞 Th/Ts 比值下降和提高存活率的作用。烧伤休克期,如不具备早期手术切痂的条件,用硝酸铈湿敷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精氨酸在严重烧伤治疗中的意义,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观察并分析了严重烧伤大鼠外周血Th/Ts比值的变化及精氨酸对该变化的调节作用和对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严重烧伤后第3天起即有Th/Ts比值的下降,第10天下降最为明显。②精氨酸能防止烧伤后Th/Ts比值下降,这种作用在伤后第5天起就比较显著。③精氨酸能提高伤后动物的存活率。提示严重烧伤后补充精氨酸是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提高存活率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严重烧伤大鼠精氨酸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精氨酸在严重烧伤治疗中的意义,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观察并分析了严重烧伤大鼠外周血Th/Ts比值的变化及精氨酸对该变化的调节作用和对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严重烧伤后第3天起即有Th/Ts比值的下降,第10天下降最为明显;(2)精氨酸能防止烧伤后Th/Th比值下降,这种作用在伤后第5天起就比较显著,(3)精氨酸能提高后动物的存活率,提示严重烧伤后补充精氨酸是增强机体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免疫低下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设计了用低剂量钴源照射的方法建立的免疫抑制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了免疫抑制大鼠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情况。结果表明:①大鼠接受2Gy60Co照射后20天内,Th/Ts比值和T细胞肿瘤花环率持续下降。照射后皮肤组织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均无明显改变。②免疫抑制大鼠胶原修复能力下降,创面愈合百分率低于正常大鼠。由此证实了免疫功能低下对创面愈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细胞免疫与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免疫低下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设计了用低剂量钴源照射的方法建立的免疫抑制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了免疫抑制大鼠Ⅱ度烧伤创面的情况,结果表明:(1)大鼠接受2Gy^60Co照射后20天内,Th/Ts比值和T细胞肿瘤花环率持续下降,照射皮肤组织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均无明显改变;(2)免疫抑制大鼠胶原修复能力下降,创面愈合百分率低下正常大鼠,由此证实了免疫功能低下对创面愈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物实验与临床病例都表明早期切除烧伤创面的焦痂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但由于伤后病情不稳定等原因,很难在伤后3天内手术治疗。既往报道提示局部使用硝酸铈可提高烧伤病人的存活率,其效果与早期切痂相同,使预期死亡率减少近50%。而用磺胺嘧啶银或磺胺米隆作为抗菌剂却无这一效果。作者收集了1981年~1990年间,因严重烧伤在入院后4小时内接受硝酸铈浴的64名病人的资料,患者年龄16~74岁,烧伤总面积(TBSA)在30~90%。硝酸铈浴的方法:首先注射麻醉剂,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以为临床切痂植皮提供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制作Wistar大鼠皮肤碱烧伤(Ⅲ°)模型,分别于(1~96h)9个时间区段取材,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和植皮存活率,并测定焦痂创面的pH值变化。结果:大鼠皮肤碱烧伤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大致相同,但早期切痂植皮存活率大于中期和晚期。中期由于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释放毒素物质并伴有碱离子滞留造成组织新的损伤,而晚期烧伤创面感染对全身其他脏器的影响则更为严重。结论:大鼠皮肤碱烧伤病理分期对选择切痂植皮时机有实用意义,早期切痂可避免碱性物质和中性粒细胞对组织的继续损害,植皮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伤后立即切痂对大鼠心肌力学特别是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烧伤组、烧伤补液组和切痂组。切痂组伤后按Parkland公式补液并立即切痂植以正常大鼠皮肤。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量心肌力学参数。结果烧伤组心肌力学参数下降非常显著,烧伤补液组各点参数大多降低,但明显高于烧伤组,除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外,切痂组心肌力学参数与烧伤补液组相近。伤后24小时烧伤补液组心肌收缩功能显著低于切痂组。结论在有效复苏下,30%Ⅲ度烧伤大鼠伤后立即实施切痂是可行且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pUC19质粒载体示踪加限制性内切酶指纹图谱分析法和荧光标记菌示踪法,对肠源性感染与创面感染的关系进行研究。依据pUC19质粒的特点设计了动物模型。110只Wistar大鼠在pUC19质粒载体菌肠道定植后,致成30%TBSAⅢ度烫伤,于伤后6、12、24、48小时和12天分别活杀,做荧光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质粒提取及酶切。结果显示:烧伤早期肠道内细菌可播散到痂下组织定植,荧光示踪菌检出率为32.5%,pUC19质粒载体菌检出率为10.8%。烧伤后期62.5%的动物创面可检出pUC19质粒示踪菌。除早期经肠道播散定植痂下外,会阴部粪便的污染亦可能为烧伤晚期刨面标记菌检出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早期切痂植皮治疗大鼠电子束辐射烧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束引起的皮肤辐射烧伤时有发生 ,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创面植皮是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对植皮的时机与适应证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对大鼠电子束辐射烧伤和热力烧伤早期切痂植皮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为选择辐射烧伤的治疗手段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 :(1)选用Wistar大鼠 4 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 0 0~ 2 5 0g ,随机分为 3组。A组为辐射烧伤组 ,其中A1组切痂植皮面积为 4cm2 、A2组切痂植皮面积为 6cm2 、A3组不切痂 ;B组为热力烧伤组 ,B1组切痂面积为 4cm2 、B2组不切痂 ;C组为不烧伤的对照组。A、B两组均造成大鼠…  相似文献   

12.
休克期切痂对血浆内皮素及NO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烧伤休克期切痂和休克斯后切痂对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型猪制成35%Ⅲ度烧伤动物模型,分为两组,休克期切痂组于伤后24小时切痂,对照组于伤后96小时切痂,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并计算ET/NO。结果 两组ET及NO均高于伤前,伤后96小时开始S组ET明显低于C组;  相似文献   

13.
类肝素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加深而延迟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外用类肝素软膏,观察其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早期创面病理变化和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测定了烧伤创面含水量,血浆和烧伤创面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烧伤创面羟脯氨酸含量、Ⅰ/Ⅲ型胶原比例、真皮细胞增殖周期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创面外用类肝素可以降低烧伤创面水肿程度,增加血浆AT-Ⅲ活性,增加烧伤创面中FDP含量及羟脯氨酸含量,促使Ⅰ/Ⅲ型胶原比例降低,增加真皮细胞中DNA合成,减轻烧伤创面早期加深,缩短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时间。结论类肝素具有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鼠40%TBSAⅢ度烫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烫伤对照组和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防治组,探讨烫伤大鼠全身性细胞免疫抑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大鼠40%Ⅲ度烫伤后脾细胞对促有丝分裂原增殖应答反应、诱生白介素-2(IL-2)活性及T细胞亚群(Th/Ts)比值明显下降。预防性进行SDD动物,内毒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脾细胞增殖应答反应和IL-2活性的诱生能力均明显恢复(P<0.05~0.01),但外周血中Th/Ts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烫伤所致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可能与诱发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SDD预处理可防止动物细菌/内毒素移位,从而减轻创伤后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5.
伤后立即切痂对30%Ⅲ度烧伤大鼠心肌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伤后立即切痂对大鼠心肌力学特别是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烧伤组、烧伤补液组和切痂组。切痂组伤后按Parkand公式补液并立即切痂植以正常大鼠皮肤。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量心肌力学参数。结果 烧伤组心肌力学参数下降非常显著,烧伤补液组各点参数大多降低,但明显高于烧伤组,除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外,切痂组心肌力学参数与烧伤被液组相近。伤后2  相似文献   

16.
类肝素对大鼠深II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加深而延迟愈合的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外用类肝素软膏,观察其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早期创面病理变化和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测定了烧伤创面含水量,血浆和烧伤创面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烧伤创面羟脯氨酸含量、I/Ⅲ型胶原比例、真皮细胞增殖周期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创面外用类肝素可以降低烧伤创面水肿程度,增加血浆AT-Ⅲ活性,增加烧伤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切痂对烧伤后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30%TBSAⅢ度烧伤大鼠立即切痂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未切痂组和切痂组,于伤后1,3,6,12和24h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Tn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指标。结果烧伤后3h血浆TnT即显著升高,伤后6h血浆TNF显著高于伤前,心肌组织中TNF也在伤后12h显著升高。未切痂组与切痂组比较,伤后1~3h未切痂组TnT、TNF略低于切痂组,烧伤6h后,未切痂组TnT显著高于切痂组,烧伤12h后,未切痂组TNF显著高于切痂组。TNF与TnT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TNF是引起烧伤后心肌损伤的重要因素,且与心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伤后即行一次性切痂可以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这可能是其对烧伤后并发心肌损伤具有防治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感染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动态观察了大鼠在立即复苏与延迟复苏两种条件下,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清(G-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延迟复苏合并早期创面感染模型,动态观察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改善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复苏组动物血清G-CSF峰值后移,血清G-CSF含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低于立即复苏组。死亡组动物表现为低血清G-CSF,高血清TNF-α。应用rhGM-CSF能够改善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伴早期创面感染大鼠的存活率。提示:严重烧伤后延迟复苏并发创面脓毒症的发生与机体G-CSF产生减少有关,GM-CSF应用为其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烧伤休克期切痂和休克期后切痂对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小型猪制成35%Ⅲ度烧伤动物模型,分为两组,休克期切痂组(S组)于伤后24小时切痂,对照组(C组)于伤后96小时切痂,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并计算ET/NO。结果两组ET及NO均高于伤前,伤后96小时开始S组ET明显低于C组;而NO水平S组明显高于C组;ET/NO亦显示伤后24小时开始S组明显低于C组。结论休克期切痂可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渗出与水肿,减少组织缺氧,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鼠TBSA15%Ⅲ度烧伤模型,伤后创面涂绿脓杆菌(10~9/ml)后共分6组。其中5个组的创面分别涂以不同药物,对照组不涂药。通过对各组创面外观、痂下细菌定量与病理组织学观察,皆证实AgSD-ZnSD-A霜组效果最好,是满意的烧伤外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