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隆乳术后27例取除假体者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目前隆乳术中仍存在的某些不足,发现术后感染、疼痛、假体破裂或外露、包膜挛缩、病人心态失衡等都是造成假体取出的直接原因。认为采取高质量的假体胸大肌下间隙隆乳是降低并发症提高隆乳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假体容积的双重选择及假体上极胸大肌填充隆乳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尚  王永洁  李键宁  陈忠存  蒋伟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4):415-416,i0004
目的:探讨如何获得隆乳术后乳房的良好曲线。方法:应用乳房假体容积双重选择法,根据假体大小适当调节假体放置位置并行胸大肌部分剥离胸骨骨膜固定。结果:采用该法行隆乳术共113例,除2例受术者强烈要求选择较大的假体而造成术后乳房过假以外,111例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后乳房的曲线接近生理曲线。结论:综合应用假体大小选择的双重标准.放置位置的个体差异性选择及假体上极的胸大肌折叠充填,是一种改善隆乳术后乳房移行曲线差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隆乳术后27例取除假体者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目前隆乳术中仍存在的某些不足,发现术后感染、疼痛、假体破裂或外露、包膜挛缩、病人心态失衡等都是造成假体取出的直接原因。认为采取高质量的假体胸大肌下间隙隆乳是降低并发症提高隆乳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乳房假体隆乳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乳房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以探索最佳的防治方法。 方法 从切口位置、放置层次、假体类型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了 40例乳房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结果 假体包膜挛缩是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 ,手术适应证过宽 ,假体质量低劣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论 选用高质量的假体 ,严格手术适应证 ,提高对隆乳术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由专科医师实施手术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乳晕内切口是乳房假体隆乳术以及假体置换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微小组合假体隆乳术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使用微小组合假体隆乳术,观察是否可较好地解决减小切口长度,减少包膜挛缩的发生率及硅胶渗漏.使隆乳术后的双侧乳房大小更加理想。方法切口可位于乳晕外缘周、乳房下皱褶或腋窝。在胸大肌后剥离腔穴,然后将10ml微小硅凝胶假体逐一置入,堆积塑形。结果已行5例10侧隆乳术,术后随访最长6年,最短3个月,无论外形手感,医生与隆乳者双方均感满意。结论微小组合假体隆乳术较传统单一大假体隆乳术有切口小、容易获得理想的乳房体积、便于双侧调节对称、外观自然、假体渗漏相对较少、包膜挛缩率低等优点。该法适用于隆乳术或乳房再造,尤其适用于乳房部分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35岁。1996年于外院行置入假体隆乳术,术后自觉外形欠佳,2006年再次行置入假体隆乳术,术后1个月自觉乳房较硬。且日后并无明显改善,来我院要求取出的同时再次隆乳。查体:双侧乳房中等硬度,无触痛,为乳房假体包膜挛缩Bakerm型。在全身麻醉下,取双侧腋横纹切口,分离至胸大肌外缘及胸大肌后间隙,触及假体包膜,以电刀切开包膜。充分游离后取出“毛面”乳房假体,  相似文献   

7.
应用解剖型假体隆乳治疗轻中度乳房下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假体隆乳术治疗小乳症伴轻中度乳房下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患小乳症伴乳房轻中度下垂者应用解剖型ST-410假体行乳腺下隆乳术,根据术后患者满意度判断手术治疗效果。结果15例乳房轻中度下垂者通过此方法均获得很大改善,患者均感满意。结论应用解剖型假体行乳腺下隆乳术可明显改善轻中度乳腺下垂。  相似文献   

8.
主编寄语     
本期PRS专栏是关于硅胶乳房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并发症的专题。假体隆乳术,从硅凝胶乳房假体发展到盐水乳房假体;从光面假体发展到毛面假体;置人层次由胸大肌下层发展到乳房后间隙,再恢复到胸大肌下层,均是围绕着假体置人后包膜挛缩的发生相关的。其结论是:①假体隆乳术后的包膜挛缩是不可避免的;②其发生率是变量;  相似文献   

9.
隆乳术后乳房硬化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乳术后乳房硬化12例刘晓雪,岑瑛,周继林丰满的乳房视为女性美的标志。要求隆乳的妇女日趋增多,但隆乳术后假体周围组织纤维包囊挛缩,乳房硬化这一并发症却大大地影响了隆乳术后效果。现将我院1994年2月~1995年1月接收的外院隆乳术后乳房硬化12例,报...  相似文献   

10.
国产硅胶乳房假体隆乳术486例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探讨采用国产硅胶囊乳房假体隆乳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486例女性采用腋下、乳晕、乳房下皱襞等不同切口进行置入国产硅胶囊乳房假体,术后1~6年随访,总结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常见的并发症是血肿、假体破裂、纤维挛缩变硬、外形欠佳。结论:硅胶假体隆乳术中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是术中彻底止血,置放时注意保护假体,操作勿粗暴,手术分离范围应充分,术后坚持按摩等。  相似文献   

11.
超声在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一种快捷、无创、准确的检查手段,为临床及时、准确地诊断隆乳术后并发症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方法:用超声高频探头检查假体隆乳术后出现异常临床表现的62例患者124只乳房,并择期行手术治疗,结合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假体包膜挛缩27只(含局部过度增生1只),假体充填物渗漏、血肿、感染伴纤维囊形成35只,假体破裂伴纤维囊形成11只;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结论:超声可以及时、准确地为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可用来对隆乳术后的情况作长期的动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乳晕切口法解剖型假体隆乳术治疗轻度乳房下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假体(又称泪滴型假体)隆乳术矫正轻度乳房下垂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术前依据原乳房三维形态,测量胸乳距、乳房基底宽度、乳头至乳房下皱襞距离等数据,以确定所需采用的假体类型、容量及下垂乳房下皱襞距离,选用乳晕切口对36例轻度乳房下垂者应用麦格410解剖型假体行隆乳术。结果全部隆乳者术后乳房挺拔,下垂基本得到矫正,受术者均表满意。结论应用解剖型假体的隆乳术是目前矫正有增大乳房容积愿望的轻度乳房下垂者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正辉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6):I0001-I0003
2000年春,美国FDA发出禁令,禁止在应用盐水充注式乳房假体隆乳时用聚维酮进行冲洗,因为它可以引发较高的假体塌陷率。聚维酮在临床已应用多年,研究表明在假体隆乳术中,如果事先用聚维酮进行冲洗受区的空腔,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包膜挛缩的发生率。本文收集了1998年1月-2005年9月的假体隆乳资料,包括分析聚维酮在隆乳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植入假体后假体的塌陷率及术后包膜挛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硅胶乳房假体引发的微生物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房假体在隆乳术中广泛应用 ,但所带来的问题也早已得到证实。感染是硅胶乳房假体隆乳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感染后可引起全身症状 ,包膜挛缩率也会升高 ,所以预防和治疗感染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将乳房假体引发的有关微生物学变化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1 乳房假体感染发生率硅胶假体隆乳术后感染率各家报告有所不同 ,一般认为小于 1 % [1] 。Brand[2 ] 调查 73位整形外科医生报道 54,661例植入术中 ,有 60例早期和晚期乳房假体感染。平滑面、粗糙面和聚亚安酯面假体的感染率相近 ,隆乳术分别为 0 .0 6%、 0 .1 6%和0 .1 2 % ,再造术分别…  相似文献   

15.
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与乳房下皱襞的解剖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仇树林  胡国栋  李兵  谢祥  韩胜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2):137-138,i0002
目的:明确假体置入隆乳术后并发症与乳房下皱襞的解剖关系,探讨减少假体隆乳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3例女性19个假体置入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分析假体隆乳术并发症的发生与乳房下皱襞的关系。①假体向外侧移位3例3侧。②纤维囊挛缩4例6侧。③假体向下移位3例5侧。④假体向上移位7例11侧。分别采用切除包膜,剥离扩大腔隙,修复解剖结构,重新置入假体等方法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消失,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在假体隆乳术中不必刻意保护所谓的乳房下皱襞韧带结构,只要解剖清楚,操作细致,完全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用硅橡胶乳房假体隆乳,在我国应用已有10多年,但具体作了多少例隆乳术,又取除了多少例,无法准确统计。本文报道取除18例。取除原因,多为乳房硬化,其次为假体破裂(或可疑破裂)。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隆乳术的适应证应从严掌握,并提出几条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隆乳术后假体取出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隆乳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美容外科手术。目前使用的假体材料主要为硅凝胶乳房假体和盐水充注式乳房假体。我科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隆乳术后假体取出病例75例,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取出原因,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隆乳术后乳房形态不佳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刘荣清  余志宏  张秀平  张斌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3):292-293,i004
目的:分析隆乳术后乳房形态不佳的原因,探讨手术纠正的方法。方法:采用原腔穴针刺定位缝扎法,调整假体位置后,纠正乳房形态。结果:11例(13侧)乳房假体位于胸犬肌下的病例,皆经本法手术处理,4例(5侧)乳房假体位于乳腺下的病例,改作胸犬肌下置入,随访6~18个月,效果满意。结论:针刺定位缝扎在纠正隆乳术后乳房假体位置偏移,缩小隆乳腔穴中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效果满意,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乳房体积测量器在乳房整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使两侧体积不等的乳房在行乳房整形术后获得对称、满意的效果。方法 使用自制的乳房体积测量器,应用计算乳房标准体积的方法,对隆乳和缩乳的患者进行测量并计算。从而选择不同容积的置入假体和切除不同体积的乳房组织。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经过3个月至2年的随访.其中有2例单侧隆乳患者因原乳腺组织局部缺损,术后外形欠佳。其余患者术后两侧乳房的体积基本对称。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术前只有较准确地测量出乳房体积,计算出既符合美学要求又能满足患者愿望的乳房体积,并选择适当容积的隆乳假体或切除适当体积的乳房组织。才能保证术后两侧乳房体积的对称。使手术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20.
植物油假体隆乳导致乳房硬化变形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34岁,于某美容院行隆乳术后2年因硬化变形要求取出再行隆乳。查体可见乳房位置偏向外侧.外观不自然.外形不随运动或体位的变而改变,触之坚硬如石,自觉胀痛.经期加重。于硬膜外麻醉下沿原乳房皱襞下切口取出假体并行再次隆乳术。术中见纤维组织包囊较厚,剪开包囊可见金黄色胎粪样物质黏附包裹于乳房假体表面。假体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