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年来我院收治婴儿肝炎综合征106例,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CMV肝炎)28例(26.4%),乙型病毒性肝炎(HBV肝炎)16例(15.1%)。为增加对CMV肝炎的认识,特整理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与同期HBV肝炎作比较。对象和方法对象均为1岁以下婴儿,病儿入院后均检测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抗HBcIgM、抗HAVIgM、抗CMV IgM及抗EBVIgM。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致肝炎综合征婴儿治疗前后外周血miRN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人巨细胞病毒致肝炎综合征婴儿30例设为观察组,并选择30名健康婴儿设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各项mi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更昔洛韦敏感组的hsa-miR-433与更昔洛韦不敏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sa-miR-92、hsa-miR-96、hsa-miR-1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更昔洛韦不敏感组的hsa-miR-433、hsa-miR-96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hsa-miR-92、hsa-miR-183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更昔洛韦敏感组的hsa-miR-183较治疗前显著上升,hsa-miR-433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sa-miR-92、hsa-miR-96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巨细胞病毒致肝炎综合征婴儿治疗前后外周血miRNA水平出现变化,miRNA对肝炎综合征婴儿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婴儿肝病综合征诊治修订方案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概念于1981年在小儿病毒性肝炎防治会议上提出并纳入小儿病毒性肝炎管理,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制定了诊疗方案,对全国婴儿肝炎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十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能明确的病因逐渐增多,治疗手段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原有的诊疗方案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疗的需要。为此,在第七届全国小儿肝病学术会议上对婴儿肝炎综合征诊疗方案进行了专题讨论,根据大多数代表的意见形成了婴儿肝病综合征诊治方案(草案),会后草案又寄往主要有关单位进行了书面修改。现将经修正的方案公布,希望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表达,寻找特异性蛋白标志物,为研究hCMV感染引起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蛋白质组学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实验组为hCMV感染所致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20例;对照组Ⅰ为感染hCMV但未发生婴儿肝炎者5例;对照组Ⅱ为hCMV感染阴性的婴儿肝炎10例;对照组Ⅲ为健康对照10例.采集全血,分离血清,用SELDI-TOF-MS技术和WCX2芯片检测各组蛋白质谱的表达.结果:hCMV感染引起的婴儿肝炎综合征组与其他对照组比较,血清中有4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分别为Mr4349.8、Mr5808.7、Mr7935.6和Mr8885.9的蛋白峰.hCMV感染的两个组与未感染的对照组婴儿比较,血清中共有5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分别为Mr3266.8、Mr5638.5、Mr5909.1、Mr7771.4和Mr15835.6的蛋白峰.hCMV感染但未发生婴儿肝炎组与其他组婴儿比较,血清中有2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分别为Mr4600.1和Mr5704.3的蛋白峰.两个婴儿肝炎组与肝功能正常的另两组婴儿比较,血清中有4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分别为Mr7567.0、Mr13744.8、Mr15100.7和Mr15915.0的蛋白峰.结论:一些特定的血清蛋白质分子如肝再生增强因子、前白蛋白和结合珠蛋白是与肝功能密切相关的因子;细胞因子β-防御素31,β-防御素8和巨细胞源性趋化因子等,可能与hCMV感染、感染后发病及感染后保护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的肝功能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5例婴儿HCMV肝炎(HCMV肝炎组),45例婴儿嗜肝病毒肝炎(嗜肝病毒肝炎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拟胆碱酯酶(PCHE)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结果]HCMV肝炎组患儿血清ALT为(89.5±53.1)U/L,显著低于嗜肝病毒肝炎组[(154.8±60.7)U/L,P0.05],AST为(105.2±66.0)U/L,显著低于嗜肝病毒肝炎组[(214.5±97.9)U/L,P0.05],GGT为(201.2±61.4)U/L,显著低于嗜肝病毒肝炎组[(362.8±73.7)U/L,P0.05],TBIL为(54.5±11.3)μmol/L,显著低于嗜肝病毒肝炎组[(87.3±20.8)μmol/L,P0.05],IBIL为(29.1±9.4)μmol/L,显著低于嗜肝病毒肝炎组[(46.0±13.7)μmol/L,P0.05],TBA为(60.5±29.9)μmol/L,显著低于嗜肝病毒肝炎组[(93.6±38.5)μmol/L,P0.05],ALB为(28.0±1.8)g/L,显著高于嗜肝病毒肝炎组[(25.1±1.5)g/L,P0.05],PA为(139.2±56.9)mg/L,显著高于嗜肝病毒肝炎组[(95.3±34.5)mg/L,P0.05],PCHE为(5025.0±543.7)U/L,显著高于嗜肝病毒肝炎组[(4162.5±369.4)U/L,P0.05],血浆PT为(17.5±2.1)s,显著低于嗜肝病毒肝炎组[(23.4±2.8)s,P0.05],INR为(1.64±0.28),显著低于嗜肝病毒肝炎组[(1.92±0.33),P0.05]。[结论]与婴儿嗜肝病毒肝炎相比,婴儿HCMV肝炎的肝损伤程度更轻,因此上述指标可以用于婴儿HCMV肝炎与婴儿嗜肝病毒肝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婴儿肝炎综合征感染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是指1岁以内婴儿,由不明原因引起的以肝脏损害和病理性肝脏体征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可伴有黄疸或无黄疸.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和(或)血清胆汁酸水平将IHS分为肝炎型和胆汁淤积型.  相似文献   

7.
梅毒性婴儿肝炎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肝炎综合征系指婴儿期以黄疽、肝功能异常、肝肿大或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我们自1998年~2001年6月收治12例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婴儿肝炎综合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两年来收集到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15-180天)共62例。用Polymerase Chain reactin(PCR)方法检测尿标本中的HCMV DNA。结果显示:阳性率为45.2%(28/62),并且1月内患婴的阳性率(60%)明显高于1-6月患婴(31.3%)。提示Cytomagalovirus(HCMV)是引起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原,并且在1月内患婴中是首要病原。  相似文献   

9.
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陈淑云,徐桂林,丁健青,季育华人巨细胞病毒(HCMV)可致胎儿先天性感染而导致畸形,智力发育低下,新生儿肝炎、肺炎等。作者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205例拟诊“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与117例正常婴儿血清中抗-HCM...  相似文献   

10.
巨细胞病毒感染由人巨细胞病毒(CMV)引起,婴儿CMV感染后多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婴儿肝炎综合征、腹泻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更昔洛韦是目前临床使用较为普遍的抗CMV药物,本研究对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感染所致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临床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患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从而探讨遗传代谢病筛查在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3-10/2010-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患儿中筛查出的遗传代谢肝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儿科病房住院的80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中筛查出遗传代谢肝病35例,主要为酪氨酸血症9例、瓜氨酸血症4例、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4例、高乳酸血症3例、尼曼-匹克5例、糖原累积病2例、二羧酸尿症2例、Alagille综合征3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cholestasis,PFIC)3例.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复杂,在查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婴儿肝炎综合征是指一组于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起病,具有黄疸、肝脏病理体征(肝肿大、质地异常)和肝功能损伤(主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临床综合征~([1])。主要表现为黄疸,亦可有发热、呕吐、腹胀、腹泻,严重者可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等临床表现,重症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我院采用泼尼松片联合中药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以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候群。我院8年来共收治10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8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分析王勇,刘红我们将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收治的婴儿肝炎综合征80例,总结报告如下。8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均系成都铁路中心医院及成都市儿童医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最小15天,最大5个月,其中≤2个月7...  相似文献   

15.
重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重型肝炎的分型、分期 重型肝炎是指引起肝功能衰竭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日本称之为“剧症肝炎”,英美常用“暴发性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法国有人称之为“严重肝炎”(hepatitie grave)。重型肝炎是我国学者的命名。 关于重型肝炎的分型,早在第1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1978年11月,杭州)就制定出将其区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的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胆汁酸测定与各型肝病的关系;2001—2005年江苏省盐都区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化痰祛瘀法在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分析;肝脏储备功能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统指1周岁以下婴儿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的一组临床征群。 概念 欧美常将乳幼儿期的一切肝脏损伤不拘有无黄疸统称为新生儿肝炎,除病毒等已明和未明病原感染性病因外也包括α1-抗胰蛋白酶缺陷等代谢性疾病所致者。日本则指原因不明的新生儿期发病的乳儿肝内胆汁淤滞性肝炎,并主指具有肝细胞肿大的病例。我国系将新生儿范围进一步扩大,定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虎栀菌合剂治疗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5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虎栀菌合剂,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栀菌合剂是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肝病息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关系的初步探讨;M-AST检测对急性肝炎预后判断的意义;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BCAA/AAA)值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黄疸型婴儿肝炎预后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变化的关系;肝炎致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编按]  相似文献   

20.
作者检测119例小儿病毒性肝炎血清急相蛋白:C—反应蛋白(CRP),a_1一酸性糖蛋白(a_1—AGP),a_1—抗胰蛋白酶(a_1—AT)及前白蛋白(PA)。观察此4种蛋白在小儿病毒性肝炎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这些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自1989年9月—1990年4月小儿病毒性肝炎119例,其中男81例,女38例。<1岁22例,1—6岁36例,7—12岁61例。119例患儿中急性甲型肝炎73例,急性乙型肝炎13例,婴儿肝炎综合征22例,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