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脑下前动脉的走行和与前庭蜗神经间正常MRI表现及对神经形态的量化研究。方法常规体检者45名(90耳),行桥小脑角区MR 3D-SPACE序列检查。观察并测量内听道段前庭蜗神经、小脑下前动脉,比较不同断面对神经、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 3薄层采集图像可清晰显示微小神经结构及其周围微血管情况。蜗神经直径为(1.15±0.03)mm;前庭上神经直径为(1.08±0.03)mm;前庭下神经直径为(0.84±0.04)mm。小脑下前动脉出现率为97.5%,小脑下前动脉袢为59%,迷路动脉为34%。动脉袢、迷路动脉压迫前庭蜗神经占4%;接触者占24%,疑似接触率44%,无接触18%。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在小脑脑桥角提供有用的影像解剖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中岩斜区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海  王春莉  卢亦成 《江苏医药》2005,31(8):568-570,i0003
目的研究中岩斜区神经血管间的关系及其分布和走行特点、血管穿支的分布特点等,为中岩斜区的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5例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在镜下从不同方向研究中岩斜区神经血管的走行分布特点、神经和血管间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显微解剖关系。结果磨除三叉神经节外下方颞骨岩部尖的骨质后,三叉神经可向下、向外移动。小脑前下动脉的走行可分为,桥脑前段、桥脑外侧段、小脑外侧间裂段和皮质段。当一侧的小脑后下动脉缺如时则为同侧的小脑前下动脉所替代,小脑前下动脉在四段中均有穿支供应桥脑或延髓,小脑前下动脉可与Ⅴ、Ⅵ、Ⅶ、Ⅷ相接触,其中与Ⅶ、Ⅷ的关系最为复杂。基底动脉(BA)的走行变异很大,高位的BA头端在本组占33.3%。其全程发出桥支,供应桥脑的腹侧或外侧。结论(1)中岩斜区神经血管结构众多而复杂,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岩斜区的显微解剖是策划中岩斜区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2)小脑前下动脉在中岩斜区有较多的穿支供应脑干和颅神经,手术中要尽量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是为了探讨是否可以通过解剖小脑延髓裂,不切开小脑蚓部,即可以到达第四脑室和脑干侧方,获得必要的手术空间以及沿途组织结构间关系,以指导第四脑室肿瘤手术入路.方法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技术,对经甲醛固定、血管内灌注彩色乳胶的5例成人尸头标本,按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小脑延髓裂、下髓帆和脉络膜的组成、分布与菱形窝的关系;观察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与分布.结果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可通过脉络膜、下髓帆及蚓小结到达菱形窝的任何部位,通过外侧隐窝到达脑桥和延髓的背外侧.小脑后下动脉的扁桃体延髓段和膜髓帆扁桃体段是该入路涉及的重要血管.结论第四脑室肿瘤手术时,充分解剖小脑延髓裂,即可以在不需切开小脑蚓部的情况下获得足够手术空间,经此入路通过正常的解剖间隙可到达第四脑室甚至脑干的侧方,可减少对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克林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老年VBI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克林澳注射液、小脑顶核电刺激、克林澳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3种方法施治,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克林澳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比单独施治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缩短住院疗程.安全性良好.结论 克林澳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是一种治疗VB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在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可由于血循环障碍致大脑后部、脑干、小脑缺血。VBI早期很少形成梗死,但反复发作最终也能形成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因此,尽快终止VBI的发作,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目前有效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钙拮抗剂、改善循环治疗等。本研究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该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锁孔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对岩斜区结构进行显微解剖.方法 用成人湿性头颅标本10例,20侧,模拟锁孔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人路对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 该入路可以清楚暴露颞骨岩部、三叉神经、面听神经、部分后组颅神经、脑桥外侧面、岩静脉、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磨除部分岩骨可以扩大内听道的暴露,切开小脑幕缘可以暴露部分滑车神经.结论 锁孔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充分利用了有效的骨窗,减少无效脑暴露;同时,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对于主体位于后颅窝的岩斜区肿瘤显微切除是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微创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后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的诊断-5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重2010年12月收治的5例外伤后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后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的患者早期可以表现为头痛、头晕等非特异性症状,以后逐渐表现出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的典型症状,早期颅脑CT无特异性表现,颅脑MRI可以确诊。结论外伤后小脑后下动脉区脑梗死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及神经系统体征,颅脑MRI检查可以确诊,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小脑位于后颅窝这一较特殊的部位。且供应小脑的3对动脉:小脑上动脉(SCA)、小脑前下动脉(AICA)、小脑后下动脉(PICA),从椎动脉或基底动脉发出后均同时供应于脑干,故小脑梗死时临床表现多样化,缺少特异性。过去极易误诊或漏诊,确诊需靠尸检[1]。据报道,小脑梗死占同期脑卒中的1.5%~3.4%,占脑梗死的5%~15%[2]。为了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情况,现对我县有MRI以来近6年确诊的小脑梗死28例的资料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小脑梗死均符合我国1986年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标准。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观察桥小脑角区的三叉神经血管复合体的内镜解剖学特征,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15具3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标本,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按三叉血管神经复合体观察神经内镜下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小脑上动脉和岩上静脉经常压迫三叉神经出入脑干区;调整内镜角度,可清晰显示三叉神经和和小脑上动脉、岩上静脉的关系。结论结合神经内镜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桥小脑角区三叉神经血管复合体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能最大程度减低损伤,更好的保护正常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后循环缺血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变,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按缺血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