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各种病原微生物多而汇集。如若管理不善,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发源地,而将病菌传给易感者,使疾病蔓延或发生交叉感染,甚至流行传染病。因此必须防止医源性感染或交叉感染。而院内杜绝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消毒隔离等工作的主要具体执行者是护理人员,其消毒隔离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防止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的效果,以及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还影响护生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防止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以提高培养护生的无菌观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内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建设与管理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控制院内感染一直是重要的课题。加强供应室消毒隔离,是护理工作中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供应室回收的物品来自我院各科室,交叉感染的机会很多。因此,供应室工作是医院防止交叉感染的关键。为有效防止院内感染,分析院内感染在供应室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切断感染途径,从管理和思想上提高认识,制定出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从而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由于精神病院的特殊性,如果不能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工作,就会造成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因此,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也是医院内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防止交叉感染和隔离消毒仍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把医院感染重视起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和管理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精神病院预防与控制感染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4.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感染,防止院内感染的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因此,护土在防止感染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主要作用如下。1实施者的作用护士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各项无菌操作前应衣帽整洁、洗手擦干并戴好口罩,以免将细菌传播给病人或污染无菌区及无菌物品。护士须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房管理,做好病室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用紫外线和乳酸消毒,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控制探视,减少空气污染机会。治疗室制订严格的消毒隔离制…  相似文献   

5.
朱艳梅 《右江医学》2002,30(4):354-354
院内感染的控制是一项艰巨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牵涉面广 ,与医务人员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密切关系。因此 ,医院必须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 ,才能防止细菌的扩散和疾病的蔓延 ,防止感染的发生或传染病的流行。现就基层医院如何做好院内感染的控制工作提出一些看法。1.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措施(1)加强感染源的管理 ,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院内禁止病人相互之间走访 ,减少家属陪伴 ,病人所污染的物品 ,尤其是敷料必须妥善处理。(2 )切断感染源或传播途径 由于感染链的形成引起感染 ,如果切断感染链中一个或多个环节就可以达到控制感染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如何有效防止医院内部发生交叉感染的具体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科室住院发生交叉感染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所有交叉感染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最多,细菌是最主要的因素。结论强化消毒隔离,严格遵守规范进行手术及护理,正确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减少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7.
传染病护理是专科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带教实习工作有其独特性。多年来 ,我们在临床带教中体会到掌握护生的心理状态、高度重视消毒保健、严格遵守隔离制是做好传染科带教工作的关键。1 认识传染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特点传染病是多种致病性病原体 ,通过各种途径 ,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具有传染性和心理负担重的特点 ,传染科护理工作的好坏 ,不仅关系到病人的利益 ,也影响到医护人员以及社会人群的健康利益。因此做好传染病的护理工作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保护社会人群健康的重要手段。2 介绍本科的工作环境 ,加强护…  相似文献   

8.
孔惠敏  杨中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87-1687
目的:降低因吸氧导致的院内感染.方法:妥善应用氧气湿化装置的消毒方法,加强消毒后湿化瓶的管理与使用.结果:能够有效防止因吸氧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氧气湿化瓶的应用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 防止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9.
<正>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疾病的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院内感染不仅影响病人健康、增加病人痛苦、而且影响医疗质量、延长病人住院日期、甚至导致病人残疾或死亡。手术室消毒隔离是把传染病员或带菌者在手术期间,安置在指定手术间,防止病源体向外扩散,并对手术室空气及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源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向外传播所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院内交叉感染问题已被人们所重视.空气污染为呼吸道疾病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做好医院空气消毒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有力措施.本文就儿科病室的空气污染与人流量、通风及几种消毒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比,对儿科病室的空气消毒提出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该菌生命力强,传染途径广,被患者接触过的食物和其他物品(如床铺、尿布、床头柜、门把、病历夹以及听诊器等)都可能染上该菌,使之成为传染源;该菌多侵犯婴幼儿及体质差、慢性病患儿;误诊率较高;极易造成院内流行或暴发。因此,尽早发现该菌,集中消毒隔离,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现将我科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性肠炎的消毒隔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89年1月~1990年11月,收治31例大便培养鼠伤寒沙门氏菌为阳性的患儿,其中男性26例,女性5例,年龄<1岁23例(73%),1~2岁6例  相似文献   

12.
医院是患有各种疾病的人诊疗的场所 ,传染源相对集中 ,稍有不慎 ,即会导致人群的交叉感染。因此消毒隔离制度的完善是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如一些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 ,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问题 ,早已引起重视 ,并大多已贯彻执行。但有关血压计袖带套污染和交叉感染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我们设计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带套以代替传统的血压计袖带套来减少因血压计袖带套的反复使用引起的交叉感染。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一次性血压计袖带套的材料 ,选用河南新飘集团生产的无纺布制作成 ,呈矩形 ,宽 15cm ,长 75cm ,气囊连接保护…  相似文献   

13.
HBsAg阳性病人的危害性大,手术室是医源性感染传播的一个重要途经。因此在手术中,医护人员应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严防HBsAg阳性病人的感染,现将手术中预防控制交叉感染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逐渐增多,特别是西北地区流行更为广泛,是小儿一种重要的传染性疾病。此病短时间内可在住院病人中引起一定的流行,一旦发生难以彻底隔离。因此,及时发现,严格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我院儿科1938~1990年收治的27例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儿的分析,谈谈对该病的临床观察、消毒隔离及护理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葛智慧 《包头医学》2011,35(2):84-84
目的:通过对呼吸机的有效清洗及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控制院内感染。方法:根据呼吸机的不同部件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结果:有效控制感染,在抢救过程中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结论:经过对呼吸机的清洗与消毒,明显地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并且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不仅给患者增添痛苦和医疗费用,而且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我院1993年至1995年共收治老年患者412例。我们根据老年患者各系统功能低下的特点,加强预防与护理,将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3年中发生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共15例,仅占同期412例老年患者的3.64%。现将我们的预防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1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院内交叉感染的危害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熟练掌握各项隔离技术。给患者作检查和护理操作前后必须洗手,以免交叉感染。2.医疗用品…  相似文献   

17.
鼠伤寒沙门氏菌(以下称鼠伤寒)肠炎,最易在新生儿病区发生交叉感染。由于该菌生活力较强,广泛存在子许多动物人类及土壤灰尘中,因此不易被彻底消灭。病区环境污染,消毒隔离不严,是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我院新生儿病区于1992年共收治鼠伤寒患儿66例。其中属院内交叉感染者4例,院外感染62例。年龄以7天左右为最多。现将我们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治疗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携带者和传播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院内感染的因素不断增多,多数住院病人身体抵抗力低下,易于再次感染。所以医院内感染已成为直接影响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认识和分析获得性感染的有关问题,对控制医院内的感染,提高医护质量是很有必要的。1空气污染的预防与控制空气是呼吸道疾病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做好医院内空气消毒是防止院内呼吸道交叉感染的有力措施。1.l加强…  相似文献   

19.
造成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 ,其中护理管理是一项重要环节 ,它与清洁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等有密切关系。我们针对临床护理所致院内感染的原因 ,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等措施 ,并将这项工作列入护理质控的主要内容之一 ,发挥了护理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防止了因护理不当引起的院内感染。1 院内感染原因  促成院内感染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现仅临床护理方面主要而普遍者列举如下 :  病房空气不洁 ,没有定期消毒 ,含菌量高 ;没有实行湿扫床铺 ,更换床单过份抖动 ;在病室或走廊清点被服 ,造成空气污染。护…  相似文献   

20.
医源性感染已引起医疗方面的重视 ,消毒隔离制度的完善是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必要措施 ,由于血压计袖带是反复使用的 ,并直接与病人皮肤接触 ,可被病人体表携带的细菌所感染 ,细菌传播造成院内感染的隐患 ,故对血压计袖带的消毒已引起医院的重视。目前 ,对血压计袖带的消毒临床多采取甲醛熏蒸消毒法 ,为了寻求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我们采用紫外线消毒法与甲醛熏蒸法进行了对照 ,报告如下。方法与结果1   方法对使用过的血压计袖带分别采取两种消毒方法消毒 ,并进行细菌培养 ,即采用熏蒸消毒法 ,同时设立紫外线消毒法进行对照。  甲醛熏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