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周正学  肖跃进 《贵州医药》2010,34(8):741-742
许多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又常伴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因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策略之一。我们在用血滞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过程中通过高分辨超声技术对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检测,发现血滞通胶囊具有明显的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内皮源性一氧化氮产生减少,形成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新观点。糖毒性、脂质毒性及炎性状态是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共同发病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始动因素和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标志。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最终目的就是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故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治疗糖尿病重要标靶。大量研究表明SIRT1与高糖所致内皮损伤密切相关,可通过抵抗炎症、氧化、衰老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文章将对SIRT1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研究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渠莉  王津文  于飞 《中国医药》2006,1(6):379-381
他汀类药物非调脂作用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心肌肥厚、增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80例门诊体检志愿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实验前及治疗后30、90、108d使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无差异,而治疗30、90、108d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中药银杏叶片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脱偶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ndothelial dysfunction)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其突出表现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主要由NO减少及氧自由基增加所致。最新研究发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脱偶联(eNOS uncoup ling)是导致NO水平下降和氧自由基水平升高的重要机制,是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通过纠正eNOS脱偶联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有望为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刁燕春 《北方药学》2014,(11):30-30
目的:对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40例具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其进行治疗,用药方法为口服,每天服用剂量为40粒,每天分两次服用,以3个月为1疗程,3个月后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其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检测,观察其是否有所改变。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如TXA2和PGI2以及ET还有NO水平等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可通过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改善TXA2和PGI2以及ET还有NO水平从而对患者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损伤常伴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因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已成为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策略.近年研究发现,血脂水平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密切相关,通过降低胆固醇可以改善内皮功能,但报道尚少,本研究旨在对冠心病患者给予强化调脂治疗,并与传统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凯时注射液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凯时注射液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38例ASO患者在凯时注射液治疗前后和 3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ASO患者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经凯时注射液治疗后,ASO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 凯时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陆光华 《贵州医药》1990,14(3):177-178
自从1980年Furchgott等发现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以来,血管内皮就被认为是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的重要功能单位.血管内皮细胞可通过释放前列环素(PGI_2)、内皮舒张因子(EDRF)、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内皮收缩因子(EDCF)等血管活性物质来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其中,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和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作用,它能介导许多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舒张  相似文献   

11.
梁勤  蔡运昌 《贵州医药》2003,27(4):378-381
血管内皮及内皮释放的介质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逆转失调的内皮功能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新趋势。内皮细胞对维持正常的血管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内皮本身是一个有生理活性的器官,它调节着动脉壁的平衡,在调节血管的舒张及收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内皮功能的临床诊断对于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常见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判定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是形成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中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改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抗高血压药物与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病人常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减退,而血管内皮功能减退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目前应用的降压药物中,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剂对血管内皮功能无影响,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肽II受体1拮抗剂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心病事件(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是冠心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病理基础主要是不稳定性斑块致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用降脂药能稳定斑块、改善冠脉内皮功能,从而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以肺血管阻力持续增加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潜在原因还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肺血管内皮损伤是引起肺动脉收缩和特征性病理改变的首要因素,在PAH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内皮功能或恢复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之间的平衡,恢复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延缓或逆转肺血管的增殖重塑过程,已成为治疗PAH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目前,西医治疗的效果不佳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凋亡及自噬等途径调控内皮细胞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方面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等优势,极具开发潜能。该文对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改善内皮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推动血管内皮损伤新型候选药物的发现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细胞因子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维护、修复、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因子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动员干细胞等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的治疗中发挥作用。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等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细胞因子。应用外源性的细胞因子是心血管疾病"分子"水平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H型高血压住院患者57例随机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对照组)20例,黄连温胆汤治疗组(治疗组)37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及Hcy、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结果 NO与Hcy存在负相关,ET与Hcy存在正相关,黄连温胆汤可降低患者血压(P<0.05),并能明显升高NO、降低ET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可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密度脂蛋白具有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高密度脂蛋白通过促进胆固醇转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种作用机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近年来许多新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或载脂蛋白A-I的药物正在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20.
《天津医药》2001,29(1):19
不久前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一次国际血管疾病预防会议,在卫星会上研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问题,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斑块的病理生理。其中4篇发表于Int J Cardiol 2000增刊。 Peter Libby教授及Richard Lee教授的两篇论文集中论述血管内皮受损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及他汀类对内皮和斑块稳定的作用。Libby的“降脂可改善内皮功能”文章中提到,健康的内皮通常具有抗凝、扩张血管和抗炎功能,以保持血管自身的稳定性。内皮功能障碍是各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