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萘普生治疗儿童风湿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风湿热(RF)是儿童和青年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RF仍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大众健康问题。近年报道,该病在美国的许多地区流行。RF有关的关节炎、发热和轻度心炎的传统治疗是阿司匹林,新的非甾类抗炎药(NSAID)用于治疗 RF无正式研究,仅有散在报道。NSAID特别是萘普生(naproxen)治疗儿童风湿病比阿司匹林常用得多,并且有几种潜在的优势。患儿对萘普生的依从性比阿司匹林好,因为萘普生每天给药两次,且有糖浆剂,而阿司匹林每天给药四次,只有片剂。萘普生不需要监测血清水平。萘普生与肝毒性关… 相似文献
2.
联合应用扑热息痛和萘普生治疗儿童发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扑热息痛和萘普生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方法 各种原因发热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扑热息痛10mg/kg、萘普生10mg/kg和扑热息痛5mg/kg 萘普生5mg/kg口服一次,然后于用药后0.5h,1h,2h和4h测体温;比较3组体温变化,用SSPS统计分析。结果 3组均获得较好的退热效果;但联合用药组在0.5h退热效果优于萘普生治疗组,与扑热息痛治疗组相似,1h和1h以后退热效果优于扑热息痛治疗组,与萘普生治疗组相似。结论 小剂量的扑热息痛和小剂量的萘普生联合口服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 相似文献
3.
4.
5.
我院儿科自1980年以来对重症感染性克135例选用多巴胺为主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男79例,女56例,年龄1岁~14岁。原发病;败血症67例,肺炎39例,中毒性痢疾14例,流脑、病毒性脑炎、新生儿硬肿症各3例,原因不明6例。并发心肌炎18例,心衰56例,呼衰41例,脑水肿48例,急性肺水肿6例,肠麻痹39例,肾衰18例。DIC31例。其中只有一项者53例(41,7%),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7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GINA方案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GINA方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儿喘方,总疗程1.5~2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急性期及缓解期各临床疗效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7%(122/135),对照组总有效率86.66%(117/1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急性期疗效指标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哮鸣音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缓解期疗效指标肺功能、减少感冒次数及减少复发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中药儿喘方治疗小儿哮喘能改善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甲氧萘丙酸)(Naproven)是一种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具止痛及退热的性能,它一直被用于治疗关节炎。作者研究了本药在肿瘤患者的退热作用,并估价了其在鉴别肿瘤性的发热与感染性发热方面的作用。病人及方法16例新诊断的或复发的恶性肿瘤患儿,均为肿瘤活动期,有未明确起因的发热,用甲氧萘丙酸治疗。全部患儿均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羧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及庆大霉素),患儿每4小时记录 相似文献
8.
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13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 1986年以来收治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 135例 ,其中非手术治疗 34例 ,手术治疗 10 1例。伤后 1个月手术 6 1例 ,2个月手术 15例 ,3个月手术 2 5例。 75例行肌电图检查均记录受损伤神经支配肌肉未见运动单位电位或神经传导波幅明显减低。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充分分离坐骨神经周围的粘连并切除瘢痕组织 ,继而做神经鞘膜切开并行神经束间松解 ,范围自梨状肌下缘坐骨神经出口深面至远端 2~ 4cm ,注意保护其斜行交叉的神经束丛 ,避免造成新的损伤。保守治疗组 2 1例和手术组 92例得到随访 ,时间 6个月~ 5年 3个月 ,平均 2年1… 相似文献
9.
丁春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3,(Z1)
为进一步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现将我科1981年~1990年收治的135例报告如下。男80例,女55例。年龄28天~14岁。发热78.9%,贫血91.7%,出血60%,肝和(或)脾肿大85.2%,淋巴结肿大71.9%。轻度贫血8.9%,中度25.2%,重度58.5%,极重度7.4%;白细胞≤25×10~9/L(65.2%),>25×10~9/L34.8%;血小板<100×10~9/L71.9%,≥100×10~9/L28.1%;ALL62.3%,ANAA37.7%,其中M_1 5例,M_2 9例,M_3 15 相似文献
10.
铜环丝线结扎法治疗小儿包茎135例疗效分析沈阳军区202医院小儿外科(沈阳,110003)李平臧学志范东红我院自1991年3月至1995年8月应用铜环丝线结扎法对小儿包茎行包皮环切术135例,并进行门诊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惊厥1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惊厥是围生期医学的重要课题,为提高对本症的认识,现将我科1983年1月~1984年12月收治的135例新生儿惊厥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2年间1,292例,住院患儿中的发生率为10.4%。惊厥病例中早产儿33例,占住院早产儿的12.5%,与在足月儿中的发生率(9.7%)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毛辉 《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7,(2)
我院于2005年5月~2005年10月对发热患儿采用恬倩口服液配合治疗,并观察其退热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140例中男75例,女65例;年龄2个月~14岁;病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71例,扁桃体炎9例,支气管炎10例,肺炎38例,中枢系统感染2例,胃肠炎3例,淋巴结炎10例,风疹2例,猩红热2例。1.2方法采用双盲对照,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观察,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给予恬倩口服液(扬州第三制药厂生产),按5mg/(kg.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5mg/(kg.次)口服,于给药后15min,30min,1h,2h,4h,8h复… 相似文献
13.
1990年6月至1994年6月我科收治急性中毒135例。男69例,女66例。<1岁7例,~3岁58例,~6岁40例,~10岁9例,~14岁21例。其中药物中毒86例(63.7%),包括安眠镇静药26例、解热镇痛药15例、镇咳平喘药8例、抗生素类8例,其他药物29例,另有灭鼠药(10例),有毒植物(5例),食物中毒(3例),其他制剂(10例),一氧化碳中毒(21例)等。中毒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对于小儿热惊厥的认识已有两千年历史,但至今除诊断方法各异外,治疗方法也不统一。合理的治疗方案应基于对一定人群热惊厥自然史的明确了解。自然史复发率热惊厥的复发率为25~50%,平均33%。小儿热惊厥的复发率不尽相同,主要受发作前神经系统状态、首次发作年龄、发作的特征等因素影响,而首发年龄为最重要的因素。Frantzen等发现,首次发作年龄小于13个月者,复发率为2.3:1;14~32个月者为1:2; 相似文献
15.
王桂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5):275
病历摘要 :患儿男 ,10岁。间歇发热 14个月。发热时体温 38~ 39℃ ,晨间、午前体温升高显著。活动后体温不升高 ,有时下降。发热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每周或每月 1次至数次发热不等。患儿在校学习期间 ,感情脆弱敏感、任性好动 ,上课与课间喜做小动作 ,逗弄他人 ,以引人注目。老师多次予以严厉批评、罚站后 ,产生厌学感 ,拒绝上学。常晨起上学前体温骤升 ,回家骤降。发热期间精神睡眠好 ,有时伴食欲不振、出汗疲乏、情绪烦躁 ,易哭、易怒、易激动。尿粪正常。智力无明显变化。体检未见异常。有关感染性发热和器质性疾病实验室检查均阴性。…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 ,11岁 ,因间断发热 4 0d于 2 0 0 3年 11月 2 6日入我院。发热时体温骤升至 39 5~ 4 0℃ ,发热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 ,有时在未用退热药的情况下 ,体温在几分钟内可降至正常 ,有时用多种退热药 (相继口服扑热息痛、恬倩口服液、来比林入壶 )经 5~ 6h体温方可降至正常。发热时精神佳 ,不伴畏寒及寒颤 ,无头痛及呕吐 ,无腹痛、腹泻 ,无皮疹及关节肿痛。既往体健。为第 2胎 ,家族史无异常 ,体检未见异常。先后在我院及北京大学妇儿医院化验血尿便常规正常 ,血沉、生化全项、感染筛查、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肥达 外斐反应、抗链…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机会菌败血症1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病原学的变迁及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提高,新生儿机会菌败血症日趋增多。为了进一步探索其临床特征及转归的有关因素,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993年8月~1997年8月共收治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败血 相似文献
18.
19.
超早产儿135例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干预措施,为降低其死亡率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2012年收治的超早产儿(胎龄〈28周),按出生体重分为〈1000g和1000~1499g两组,对两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早产儿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多胎妊娠、前置胎盘伴出血等。所有超早产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其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12例(82.9%),窒息91例(67.4%),呼吸暂停72例(53.3%),肺炎61例(45.2%),败血症48例(35.6%),颅内出血35例(25.9%),动脉导管未闭29例(21.5%)。体重〈1000g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及血糖紊乱发生率均高于体重1000~1499g组(P〈0.05)。本组超早产儿体重〈1000g68例,治愈率60.3%;1000~1499g67例,治愈率7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窒息、重症感染是超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早期干预,可降低超早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发热是小儿肺炎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对于肺炎发热患儿,李燕宁教授根据感受温热、湿热病邪之偏重,采用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方法,详审病位之深浅,细辨湿热之偏重,择遴经方验药,斟汗退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