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详查配伍应用半夏的47首经方、相关77段条文,通过考据药物的应用,认为经方中均选取生半夏,反复热水烫洗后煎煮或伍之蜜、姜汁可达到安全用药的要求。通过对经方比例、病位主症的分析,总结出以下规律:1)半夏主要功效是"下气",配伍他药调畅气机。2)半夏主治病位多在脾胃肠、肺。3)治本为主者,半夏用量多于生姜,治标为主或标本同治者生姜用量多于半夏。4)与乌头、附子相反只是相对而非绝对。5)半夏治痰饮不必拘于寒热。  相似文献   

2.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中配伍应用黄芩的25首经方及相关的37段条文,通过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探讨经方中黄芩的应用规律.发现经方中黄芩的用量多为41.4 g,最大用量220.8 g,最小用量6.9 g.黄芩在经方中主治证候主要包括痞满、热、呕吐、烦、下利、出血等,治少阳病及其兼证、变证.黄芩性味苦寒,脾...  相似文献   

3.
对枳实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共有19首经方配伍应用枳实,涉及相关条文61条。病位在上焦(心中、胸中),治疗心痛、胸痹等疾病时,枳实多与生姜、栀子、桂枝等性味轻清之品配伍,主要功效为宣通心阳、行气消痞;病位在中焦(胃、胃肠),治疗腹满、下利等疾病时,多与大黄、厚朴、芍药等配伍,主要功效为通腑泄热、行气导滞。以枳实与枳壳的药性特点分析二者区别,枳实性烈苦降下行,善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枳壳性缓,善理气宽中除胀,胸腹胀满之食积轻证多用。另外,枳实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性味、功效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甘草的运用规律。发现:经方中甘草的用量以27.8 g居多,最多可用至69.5 g,最小用至3.5 g;生甘草多用于热证、疔毒、疮疡、饮证等,而炙甘草多用于表证、中焦虚弱、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营卫不和等证;经方中未标注用法的甘草并非一定是生甘草,应根据病因、病机、病证以及甘草在方中的作用而定;经方中的炙甘草应当是“炒甘草”,而非蜜炙甘草;甘草能调和诸药,在不同的方剂(可用于散剂、攻剂、温剂、清剂、毒剂)中发挥不同的功效,当方中甘草用量较大或与方中其他药物等量时又可明显体现出主治作用,如治疗肺系疾病、心悸、羸瘦、产后虚等,并能很好地缓解躁、急、痛等症状;甘草常与麻黄、桂枝、大黄、桔梗、芍药、干姜、小麦、大枣等配伍,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经方特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方”一般是指《伤寒杂病论》一书中之处方。系统分析了《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主要特点:方证相应、一方多证,配伍严谨、组方缜密,味少效宏、用药巧妙,作用全面、加减灵活。经方由于有诸多优点,成为创制新方的“祖方”,后世在经方的基础上衍化出大量方剂。  相似文献   

6.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慢性肝炎之病机及证候表现,分为肝气郁结,胆胃不和;肝郁湿热、壅结不解;肝脾郁热,气机失调;肝脾失调,寒热夹杂;肝郁脾虚,气滞血淤。经临床运用经方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东汉张仲景所著《份寒杂病论》、《全匮要略》所载方剂,历经临床验证,功效卓著,被后世医家誉为“医方之祖”。古今医家将仲景方奉为圭臬,广泛用于临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疑难病证,辩证明确后,多选用经方,每获良效。现将验案三例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不妥之处,敬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其处方用药对《神农本草经》(《本经》)多有参考借鉴.以经解经的研究方式有助于还原经方配伍的原貌,并更好地指导临床.《本经》中记载细辛功效为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经方中细辛治疗咳逆,多配伍干姜、五味子散寒化饮、敛肺止咳,代表方为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  相似文献   

9.
10.
从用法用量、主治证候、配伍规律三方面,考据《伤寒杂病论》18首含石膏经方相关原文,提出:①经方中石膏入汤剂,用量4 g至240 g不等,不拘于其质重而取大量。量大至“一斤”,取石膏清透热邪之用,需配伍粳米,煎煮以“米熟汤成”;②原文多提示有“热”“咳”“喘”“汗”“渴”“烦”等,然此并非皆为症状,且原文亦提示有“无大热”“不渴”“无汗”,提示相关经方主治证候的复杂性,不可简单地对症用药;③石膏与麻黄配伍见于11首经方。重用麻黄,意在发越水湿;更伍桂枝,有发汗散邪之功;更伍杏仁,可宣降肺气以止“咳”“喘”;更伍生姜,用于“风水”“风气”“微风”等邪郁在表之证。  相似文献   

11.
经方药物炮制法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列举了《伤寒杂病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炮制方法,以示经方药物炮制的成就.药物各有偏性,必须通过炮制来调整药性,使其升降有序、补泻调畅、解毒纠偏,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综合作用.经方药物炮制之法可作为现代药物炮制法之典范,因此探讨经方药物炮制法具有深刻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依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总结栝楼实、栝楼根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提出:①栝楼实常与半夏、薤白配伍,主治心胸、胁下的疼痛痞满;栝楼根常配伍桂枝、干姜、附子、牡蛎等药,多用于郁热津伤、水液不布导致的口渴、发热;②胸痹证属痰实结胸者,可用栝楼实与薤白配伍,心痛彻背而不得卧者,需加入大量半...  相似文献   

13.
对于呕吐病的治疗,无论生姜、干姜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生姜更是被称为“呕家圣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在《伤寒杂病论》问世之前,干姜与生姜从未被区分,是仲景最早将生姜和干姜确立为两味独立的中药,并单独运用于方剂中。对《伤寒杂病论》治疗呕吐方的用药进行统计,共收集药方43首,出现药味52种,使用频次共计227次,其中干姜、生姜使用频率均排前5位。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干姜的温性是仲景使用它治疗呕吐的立足点,多用于大寒为患,或阴胜欲格阳于外的急症重症;对于生姜的运用则颇为广泛,无论寒热虚实皆可辨证配伍使用。二者一温一热,药性有别。一散一守,功效各异,虽同出一源,但实为两用。同时发现半夏与生姜是仲景治疗呕吐的常用药对,常配合使用,后人临床用姜夏组方治疗各种吐逆证盖宗于此。  相似文献   

14.
经方煎服法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方煎服法是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的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及服药后调养护理方法的总称。张氏强调的煎服法能否正确运用 ,直接关系到药物功效的最大发挥及治病疗效的成败 ,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愈后的康复及复发与否。故仲景不厌其烦地于每首方后详尽注明煎服特点及服后  相似文献   

15.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调和营卫、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平冲降逆、辛温发汗、化气行水、活血通经、通阳复脉、温通心阳、交通阴阳、清上温下等十个方面简述了桂枝在《伤寒论》中的运用,强调配伍在扩大用药范围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方自问世以来,公认具有用药精当、配伍严谨、效如桴鼓等特点,其独特的辨证理论体系和卓越的临床价值已被伤寒学家和历代临床医家所尊崇,也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分别从组方原理、临证应用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阐述了经方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学习经方及运用30例宁夏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750001)王宇国《伤寒杂病论》中的许多名方,久经临床实践的检验,至今仍广泛地运用,而且效果显著。本人在临床实践中,治疗30例病人,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典型病例报告如下。1少阴寒化症患者,女,28岁,于...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经方应从临床实践着手历代医家研究经方、注释经方的书籍汗牛充栋。虽然有很多人研究经方,但是在临床中能熟练运用经方的人却很稀少,应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第一要看经方研究者能否在临床实践中熟用经方。第二要看经方研究者能否把历代医家已用过的经方通...  相似文献   

19.
探讨<伤寒杂病论>中桂枝与甘草的配伍规律,从其用药形式、治疗病证、用量规律、配伍方法等细微之处,探讨其在方中的配伍作用与配伍技巧,来指导临床,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