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予加味白头翁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4周,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0.1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黄连、广木香、生白芍、白头翁、黄芩、秦皮)保留灌肠。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8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缓解4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0.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以柳氮磺胺吡啶栓睡前纳肛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2%,对照组为8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溃结灌肠汤联合美沙拉秦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沙拉秦治疗,联合组给予自拟溃结灌肠汤联合美沙拉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症状积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9.17%(7/24),观察组复发率为6.67%(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溃结灌肠汤联合美沙拉秦治疗可改善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头翁合葛根芩连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有效药物。方法:以100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白头翁合葛根芩连汤口服并结合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临床疗效及肠镜下黏膜病变表现。结果:观察组的腹痛、肛门灼热、溲赤症状积分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黏膜病变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治疗成本低、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加味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可提高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消除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芍药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美沙拉嗪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临床症状积分和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联合术苓香连汤口服治疗轻中度活动期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7例轻中度活动期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联合术苓香连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7例予美沙拉嗪颗粒气药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变化,以及内镜下情况、缓解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92.50%,对照组总缓解率81.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Mayo评分: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后2组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排便次数评分及血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内镜下黏膜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均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降低TNF-α、IL-6,升高IL-10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联合术苓香连汤口服治疗轻中度活动期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在改善临床症状、诱导缓解及改善炎症因子等相关指标方面优于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芪仙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探讨芪仙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予芪仙汤煎剂口服灌肠、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结合地塞米松灌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及25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组更能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结论:芪仙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能通过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白头翁汤联合康复新液滴注灌肠,对照组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口服。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88.37%,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头翁汤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解毒祛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6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美沙拉秦灌肠液。治疗组采用解毒怯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7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痛、腹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黏膜病变Baron内镜评分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祛湿化浊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能够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溃结汤灌肠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48例远端溃疡性结肠炎且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溃结汤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混合液灌肠治疗。经治1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外周血CRP、IL-6、IL-17等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大便质稀、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主要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RP及促炎因子IL-6、IL-17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2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1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汤灌肠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促炎因子水平,缓解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葛根芩连五炭汤内外合治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探讨葛根芩连五炭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灌肠,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3 g·d-1,分3次服.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更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能通过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白头翁汤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影响.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治疗组给予加味白头翁汤(白头翁10 g,秦皮10 g,黄柏5 g,黄连5 g,...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安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选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宇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安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2组疗程均为15 d。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且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黄连解毒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结果:两组临床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活血生肌汤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远段)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远段)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嘧啶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给予活血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治疗,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5.0%,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远段)疗效较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汪华英 《新中医》2020,52(13):78-81
目的:观察祛湿清肠方内服和清热利湿灌肠方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大肠湿热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以祛湿清肠方内服和清热利湿灌肠方灌肠治疗,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评分和检测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g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IgM、Ig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祛湿清肠方内服联合清热利湿灌肠方灌肠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武洁 《河南中医》2013,33(8):1277-1278
目的:观察连理汤口服配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口服连理汤配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柳氨磺吡啶,地塞米松、甲硝唑保留灌肠.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和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理汤口服配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黄柏败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中度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黄柏败毒汤保留灌肠。观察2组临床症状评分、肠镜下黏膜病变评分及白介素6水平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腹痛程度、黏液血便、肛门坠胀、镜检情况及白介素6水平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制中药黄柏败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