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优化制备注射用木犀草素脂质体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和冻干工艺进行木犀草素脂质体制备,并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处方和工艺。结果木犀草素脂质体制备的最佳工艺处方为磷脂:木犀草素10:1,磷脂:胆固醇4:1,水化介质为注射用水,温度为50℃。按照此处方工艺制备的木犀草素脂质体平均载药量、平均包封率、平均粒径分别为7.21%、66.8%、278.4nm。结论按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的木犀草素脂质体各项指标基本符合静脉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制备和优化木犀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Lut-NLCs),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采用热熔乳化-超声波制备LutNLCs,以固体脂质质量浓度(X1)、液体脂质质量浓度(X2)、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X3)作为自变量,以粒径大小(Y1)和包封率(Y2)作为因变量,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得到Lut-NLCs最佳处方,通过透射电镜观察Lut-NLCs的微观结构;并考察了Lut-NLCs的体外释药特性,比较了木犀草素原料药和Lut-NLCs的体外抗菌活性。经实验优化得到Lut-NLCs的最佳处方组成为:固体脂质质量浓度为18.0 mg/mL,液体脂质质量浓度为13.0 mg/mL,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5.0 mg/mL;制备3批Lut-NLCs的平均粒径为(210.4±17.3)nm,包封率为(88.4±1.2)%;在透射电镜可观察到Lut-NLCs为类球状,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体外释放结果显示,Lut-NLCs在前期药物释放较快,后期药物释放较为平稳,12 h药物释放可以达到95%;抗菌圈实验结果显示,Lut-NLC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均高于木犀草素原料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N-辛基-O,N-羟乙基壳聚糖(OGC)对牛血清蛋白(BSA)的负载及其理化性质.方法:制备BSA自组装纳米胶束(BSA-OGC纳米胶束);高速冷冻离心和荧光法测定包封率和载药量,并测定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形态;荧光扫描、红外光谱(盯.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其理化性质.结果:随着OGC浓度升高和BSA浓度降低,BSA-OGC的包封率提高,载药量下降;载药前后,纳米胶束的粒径和电位值均减小;TEM照片显示OGC和BSA-OGC皆为规则球状结构,粒径分布均匀;荧光扫描、FT-IR、DSC结果表明BSA包裹在OGC中,两者是通过电荷和疏水双重作用自组装为纳米胶束.结论: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OGC作为生物技术药物的传递系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研制CI-921混合胶束(CI-Micelles),建立CI-Micelles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并对胶束进行处方优化和体外表征。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I-Micelles,通过透析法分离CI-Micelles的游离药物和载药胶束,测定药物含量,得到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值,利用方程拟合法推算出CI-Micelles包封率和载药量的真实值。考察聚合物的总量、两种聚合物用量的比例和水合介质的种类对胶束粒径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考察载药胶束4 ℃下6 d内的放置稳定性。结果表明,以总聚合物浓度为72 mg/mL,Pluronic F127与Solutol HS15质量之比为1∶2,5%葡萄糖溶液为水合介质时制备的CI-Micelles具有最佳的包封率(>90%)和粒径分布(17~25 nm,分布系数<0.210),在4 ℃下放置6 d,包封率及粒径均无显著变化。本实验所建立的新型包封率的测定方法——透析拟合法可以用来考察难以达到漏槽条件的弱碱性药物小粒径胶束的包封率。利用混合配比的聚合物材料Pluronic F127和Solutol HS15制备的CI-Micelles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化载药胶束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紫杉醇(PTX)含量,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方法优化载药胶束的制备工艺. 结果优化工艺下制备的载PTX胶束载药量为(38.63 ± 0.42)%,包封率为(83.19 ± 1.23)%,粒径为(192.2 ± 0.5)nm,载PTX聚合物胶束一定条件下贮存10 d后,粒径与载药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该载药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载PTX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所制备的聚合物胶束短期贮存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甘草酸介导的木犀草素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方法采用化学偶联方法制备甘草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透析后冻干;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木犀草素白蛋白纳米粒,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优工艺,高效液相检测所筛选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由细胞存活率实验检测载药纳米粒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结果甘草酸化学修饰牛血清白蛋白胨干粉制备成功,偶联度123.12μg/mg。制备出载药纳米粒,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A4B1C4D3E3,平均粒径300 nm。其中处方样品1肝癌细胞抑制实验的IC50值为375μg/mL。结论本文采用去溶剂化法成功制备甘草酸介导的木犀草素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且具备良好的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为木犀草素剂型化和提高药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聚合物胶束,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透析法制备齐墩果酸聚合物胶束,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最优处方。对聚合物胶束形态和粒径和稳定性进行确定,建立高效液相方法对聚合物胶束进行含量、溶解度、溶出度的测定,研究聚合物胶束的增溶效果。[结果]按筛选出的最优处方制备的胶束粒径为(64.24±2.64)nm,PDI为0.093±0.02,包封率为(87.06±1.45)%,载药量为(10.22±0.9)%。溶解度为0.689 04 g/L,60 min时溶出度为80.6%。[结论]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处方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溶解度和溶出度显著提高并且稳定性良好的胶束。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工艺,制备黄芩素-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磷脂纳米胶束,以改善其溶解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芩素-solutol HS15-磷脂复合纳米胶束(BA-Sol-Pls),分别以乙醇用量(X1)、solutol质量浓度(X2)、磷脂质量(X3)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B-B试验进行设计,粒度测定仪考察纳米胶束粒径和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考察胶束的包封率及载药量;效应面法筛选载药纳米胶束的最佳处方。结果?优化处方制备的载药纳米胶束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410±5.98)nm,Zeta电位为-(21±0.92) mV,包封率为90.38%,载药量为5.35%。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黄芩素纳米胶束制备工艺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通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确定木犀草素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作用时间。将细胞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细胞不进行处理,阳性对照组用40 μg/L西妥昔单抗干预,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20、40、80 μg/L木犀草素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CTGF、EGFR、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MTT法确定木犀草素半数抑制质量浓度40 μg/L,半数抑制时间24 h。随着木犀草素质量浓度增加,LoVo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aspase-3蛋白均增加,细胞CTGF、p-EGFR/EGFR、Akt和Bcl-2蛋白均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木犀草素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aspase-3蛋白均降低,细胞CTGF、p-EGFR/EGFR、Akt和Bcl-2蛋白均增加,且随木犀草素剂量增加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结论木犀草素抑制LoVo细胞增殖,诱导LoVo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TGF/EGFR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4):254-257
[目的]制备酮康唑聚合物胶束(KTZ-PMs)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KTZ-PMs,以胶束的包封率或和形态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形态、粒径及包封率等进行考察.[结果]所制备的KTZ-PMs澄清透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圆整的球形或椭圆形,大小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9.2nm,Zeta电位为+65.60mV,平均包封率为85.32%.[结论]用本处方工艺制备KTZ-PMs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纳米混合胶束包载姜酮后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姜酮纳米混合胶束(zingerone nano mixed micelles, ZNMs),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筛选,测定其表观形态、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用油酸诱导人肝癌细胞脂质蓄积以及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高脂模型,分析ZNMs对高血脂的调节作用。结果:ZNMs的最优处方是投药量为40 mg,m磷脂 ∶m胆酸钠=2 ∶3,聚乙烯吡咯烷酮K3(PVP K30)用量为30 mg,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用量为22 mg。制得的ZNMs粒径为(50.62±0.25)nm,包封率(94.71±2.02)%。体外释放实验表明,ZNMs累计释放率明显高于原料药。ZNMs能降低高脂饲料引起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也能影响油酸诱导的细胞脂质蓄积,与姜酮组相比,ZNMs组血脂水平明显改善(P<0.05)。结论:纳米混合胶束对姜酮起到良好的增溶作用,提高抗高血脂效能,且能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效果。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两种包载多西他赛(docetaxel,DTX)的聚合物胶束:普通胶束(DSPE-mPEG2000-Micelles,DM)和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1000)的聚合物胶束(TPGS1000/DSPE-mPEG2000-Micelles,TDM)。评价胶束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尾静脉注射4T1/Luc细胞建立小鼠肺转移模型,评价胶束治疗后的肺部肿瘤生物发光强度和结节数量。结果 所制备的载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包封率>85%,载药量约为3%,粒径约为20 nm,zeta电位约为 -4 mV,且TDM包封率和载药量更高,粒径更小。两种聚合物胶束均可降低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肺部肿瘤生物发光强度、减少肺部结节数量,且TDM作用更强。结论 含TPGS1000的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TDM具有较好的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使用硫酸软骨素-胆固醇聚合物(CS-Chol)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mPEG2000)构建一种共载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和长春瑞宾(vinorelbine,VRL)的混合胶束(T+V-CS胶束),并对其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用超声-透析法制备T+V-CS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载紫杉醇的聚2-(噁)唑啉纳米胶束,通过改变投药量考察药物引起的胶束形态变化,以期构建新型的高荷载嵌段共聚物胶束递药系统.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聚2-(噁)唑啉载药胶束,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等评价其理化性质,采用膜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利用CCK-8法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 随着投药比由80∶100(紫杉醇与聚2-恶唑啉质量比)增加至110∶100,胶束逐渐由球形延长,变为蠕虫状.投药比为80∶100时,球形胶束的平均粒径为(43.17±0.95) nm,包封率为(88.81±2.93)%,载药量为(40.49±2.03)%;投药比增加至110∶ 100后,所得蠕虫状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07.83±1.51) nm,包封率为(77.08±0.97)%,载药量为(40.34±0.51)%.球形和蠕虫状胶束在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的累积释放量分别达到(76.58±3.07)%和(77.66±1.00)%,在含2%小牛血清白蛋白的PBS溶液中 24 h的累积释放量高达(100.31±1.80)%和(99.73±2.56)%.球形胶束和蠕虫状胶束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1C50值分别为0.336和0.342 μg/mL.结论 成功制备了高荷载的球形和蠕虫状载药胶束,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其具备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姜黄素半乳糖化棕榈酰壳聚糖聚合物胶束,并考察其制备工艺对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方法 以半乳糖化十六酰壳聚糖(GHC)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聚合物胶束;应用正交试验考察药物:载体质量比、油相:水相体积比、超声时间对载药聚合物胶束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以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聚合物胶束的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测定。结果 药物:载体质量比对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油相:水相体积比和超声时间。最佳条件为药物:载体质量比为1:15,油相:水相体积比为1:7,超声时间为30 min。制备的载药胶束的形状为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79.7 nm,Zeta电位约为76.46 mV,包封率为96.3%,载药量为9.1%。结论 本文所采用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工艺适于制备姜黄素聚合物胶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芪平消胶囊对S180肉瘤、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EAC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建立S180、Lewis、EAC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采用体内实验方法,于给药10 d后观察瘤重与生存时间,计算肿瘤抑制率、生命延长率.结果:参芪平消胶囊大、小剂量组对S180肉瘤、Lewis肺癌抑制率分别为37.76%、34.97%与42.18%、32.6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该药能明显延长EAC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大、小剂量组生命延长率为62.30%、32.79%,与对照组相比P<0.01,而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参芪平消胶囊能抑制S180、Lewis实体瘤生长,延长EAC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多西他赛Pluronic F68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DTX)的普朗尼克F68(Pluronic F68)聚合物胶束,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DTX胶束,以L9(34)正交实验优化处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含量;通过透射电镜观察DTX胶束的形态,并进行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的测定;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DTX胶束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DTX胶束的包封率为(89.10±1.50)%,载药量为(0.060±0.003)%,外观形态呈现球形或类球形,粒径为(135.1±3.42)nm,zeta电位为(-10.56±3.52)mV。体外释放结果显示DTX胶束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结论利用纳米沉淀法成功制备了DTX胶束,成型好,粒径小,改善了DTX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以HER2受体为靶点的靶向聚合物微泡超声造影剂,并观测其理化特性、体外肿瘤靶向性及体外超声显像效果。方法:利用生物素-亲和素法构建HER2靶向聚合物微泡,测定其粒径、电位,评价其稳定性。在体外肿瘤靶向性实验中观察其与HER2(+)的乳腺癌细胞BT-474以及HER2(-)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结合情况。并观察靶向聚合物微泡体外超声显影效果。结果:HER2靶向聚合物微泡平均粒径为(1.78±0.37)μm,平均表面Zeta电位为(-37.40±5.74)mV。12 h内靶向聚合物微泡粒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靶向聚合物微泡在体外对HER2(+)肿瘤细胞具有特异靶向性。体外超声显像显示靶向聚合物超声造影剂呈细腻均匀的点状密集高回声。结论:HER2靶向聚合物微泡稳定性好,靶向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体外超声显影效果,为进一步进行体内肿瘤靶向超声造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构建pH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双响应性粒径可变纳米递药系统,协同提高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的高效滞留和高效穿透,增强肿瘤治疗效果.方法 构建了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D)偶联明胶纳米粒...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木香内酯(MCL)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酰乙醇胺(MCL@DSPE-PEG)纳米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和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MCL@DSPE-PEG纳米胶束,观察其外观特征,检测其粒径、多分散系数(PDI)、载药量、包封率。比较MCL原料药和MCL@DSPE-PEG纳米胶束在pH 7.4枸橼酸盐缓冲液中的药物释药情况。将U87 和U251胶质瘤细胞分为模型组和MCL@DSPE-PEG纳米胶束组;观察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和细胞内凋亡相关Caspase3、Caspase8、Bcl-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所制备的MCL@DSPE-PEG纳米胶束呈现大小比较均一的椭球形,其粒径为(123.8±0.5)nm,PDI为0.236±0.005,载药量为8.96%±0.56%,包封率为85.49%±3.66%,144 h的累积释放度为73.30%,而MCL原料药在48 h内已基本释放完全。 MCL@DSPE-PEG纳米胶束可抑制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及细胞克隆形成。与模型组比较,MCL@DSPE-PEG纳米胶束组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3、Caspase8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成功制得MCL@DSPE-PEG纳米胶束,其具有诱导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