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12、IL-10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正规驱梅治疗后治愈50例为梅毒血清学治愈组,其余40例患者则为梅毒血清固定组,选择40名同期行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组人群IL-12、IL-10、T细胞亚群(CD4+、CD8+、CD3等)及NK细胞水平,比较分析。结果梅毒血清固定组CD4+、NK细胞、IL-1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梅毒血清学治愈组,IL-12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梅毒血清学治愈组(P<0.05)。另外,IL-10与IL-12无相关性(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IL-12、IL-10与NK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IL-12、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38例为固定组,梅毒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转阴患者27例为转阴组,以及进行体检健康者33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双标法检测三组外周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4、CXCR3水平,采用双抗体及夹心ELISA法检测三组IL-12、IL-10水平,观察分析三组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IL-12、IL-1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结果:固定组外周血CCR3表达明显高于转阴组与健康对照组(F=255.441,P0.05),而CCR5、CXCR3表达均低于转阴组与健康对照组(F=70.674、218.128,P0.05);转阴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细胞CCR3、CCR5、CXCR4、CXCR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转阴组与健康对照组(F=48.205,P0.05),IL-12比转阴组与健康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3,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IL-12、IL-10水平对梅毒血清固定的AUC依次为0.838、0.797、0.592、0.908、0.503、0.660。结论: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IL-12、IL-10水平对梅毒血清固定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病情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隐性梅毒TRUST血清学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妊娠晚期隐性梅毒血清学固定24例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的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IL-10及IL-12浓度水平。结果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8^+淋巴细胞及B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降低(P〈0.01),CD4^+/CD8^+显著降低(P〈0.01)。IL-10及IL-12浓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0/IL-12浓度比值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的不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不平衡和免疫抑制,在妊娠晚期隐性梅毒患者RPR血清固定病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妊娠梅毒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妊娠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2例未经驱梅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及16例血清固定的妊娠梅毒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19+、NK细胞进行检测,并与12例梅毒非妊娠女性、32例健康孕妇、25例健康非妊娠女性进行比较。结果:与其他4组相比,血清固定组CD3+、CD4+、CD4+/CD8+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CD8+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未治疗组CD4+细胞比例低于健康孕妇组(P<0.05),CD8+细胞比例高于梅毒非孕妇组、健康孕妇组和健康非孕妇组(P<0.05);未治疗组和血清固定组CD19+细胞比例均高于梅毒非孕妇组、健康孕妇组和健康非孕妇组(P<0.05);血清固定组NK细胞比例高于未治疗组(P<0.05);梅毒非孕妇组、健康孕妇组和正常非孕妇组各项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受到影响;血清固定组出现免疫失衡,NK细胞水平下降,引起机体对梅毒螺旋体的清除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梅毒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探讨梅毒治疗有效、血清固定、神经梅毒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亚群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梅毒治疗有效患者、2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0例健康人群相对照。结果各组梅毒患者外周血CD4^+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有效组患者B细胞(CD1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固定组患者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血清固定和发展成神经梅毒有密切关系。体液免疫对梅毒螺旋体亦有一定的辅助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焘 《中外医疗》2013,(33):191-192
目的 研究血清IL-21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该院检验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42例(实验组)、及健康患者39例(对照组),检测两组间外周血IL-21水平.结果 A组外周血Th21细胞比例、IL-21mRNA转录相对值、IL-21表达量显著高于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h21细胞增多及其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及转录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梅毒未治疗患者、梅毒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转阴患者和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0、IL-12水平,并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0和IL-12作相关性分析。以探讨细胞免疫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关系,为有效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正常人群组、梅毒未治疗组、梅毒治疗转阴组和梅毒血清固定组的IL-10和IL-12水平,将各组IL-10和IL-12水平行统计学分析。对梅毒血清固定组中IL-10与IL-12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梅毒血清固定组患者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阴转组(P<0.01)及梅毒未治疗组(P<0.05);梅毒血清固定组患者IL-1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阴转组及梅毒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血清固定组患者IL-10与IL-12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17,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组患者机体内细胞免疫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发生了免疫不平衡,这种免疫抑制和不平衡可能造成了梅毒螺旋体能够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而残存,成为引起血清固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 (IL-15)的变化.方法 选取30例KOA患者和35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将KOA组分为两组,一是实验组加入IL-15(10 ng/ml),二是不加IL-15作为本组对照组.将HC组也分为两组,一是实验组加入IL-15(10 ng/ml),二是不加IL-15作为本组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KOA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清中IL-15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15对KO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采用ELISA法检测IL-15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y)水平的影响.结果 KOA组血清IL-15水平比对照组升高.IL-15可增强KOA组外周血NK细胞受体CD69、CD94和NKG2D的表达.KOA组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TNF-α与IFN-y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 IL-15拮抗剂可能成为阻止或延缓KOA进展的一种新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性反应严重程度分级与IL-21及其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4例UC患者(包括轻度组10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6例、缓解组10例)和3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分离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IL-21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IL-21R的表达。结果UC患者血清IL-21水平及外周血CD4^+、CD8^+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IL-21R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比较显著升高(P〈0.01),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结论IL-21及其受体IL-21 R在UC肠黏膜炎症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肠道黏膜组织免疫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0.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固定的临床特点、产生原因和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66 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其中32 例患者(观察组)及同期3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T 细胞亚群及NK 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66 例中Ⅰ期梅毒发生血清固定4 例(6%),Ⅱ期梅毒发生血清固定9例(13.6%),潜伏梅毒发生血清固定53 例(80.32%).血清固定RPR 阳性滴度为1∶1~1∶32.其中1 例确诊为Ⅱ期眼梅毒,4 例脑脊液同时有RPR、TPHA阳性,确诊为无症状神经梅毒.梅毒确诊后初治:9 例(13.6%)选用口服红霉素、四环素或阿奇霉素替代疗法,6例(9%)存在不规则用药情况.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细胞无明显变化(P >0.05),CD8+细胞显著升高(P<0.01),NK 细胞及CD4+/CD8+明显降低(P<0.01).结论 梅毒感染早期未及时规范治疗、用药不规范或以替代药物治疗、无症状神经梅毒和潜在感染灶存在可能是导致梅毒血清固定的重要原因.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抑制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陈丹  李智铭  林建新  王飞飞 《北京医学》2017,(11):1146-1149
目的 通过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h 17/Treg细胞比例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和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梅毒血清固定免疫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集6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分离单一核细胞(PBM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和Treg细胞比例;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Foxp3和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PBMCs上清液中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比例[(9.68±1.54)%]、Foxp3的mRNA[(2.85±0.16)%]和TGF-3[(275.15±20.89) pg/ml]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96±1.27)%、(1.96±0.14)%、(156.33 ±41.49) pg/ml];观察组中的Thl7细胞比例[(1.13±0.31)%]、ROR-γt的mRNA[(0.98±0.16)%]和IL-17的表达水平[(12.21 ±4.73)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98±0.17)%、(1.85±0.15)%、(18.98±6.8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Foxp3和ROR-γtmRNA表达水平的异常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免疫机制相关,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可能存在Treg/Th17的失衡,且向Treg细胞漂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期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的变化,并阐明Tfh细胞在妊娠期SLE患者中的免疫作用。 方法 选取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和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SLE患者,分为SLE妊娠组32例和SLE未妊娠组30例,以健康妊娠组(健康妊娠妇女)30例和健康未妊娠组(健康未妊娠妇女)25例为对照,SLE妊娠组32例患者(随访丢失2例)根据妊娠期间和终止妊娠后3个月内病情变化分为SLE妊娠预后不良组(8例)和SLE妊娠临床稳定组(22例),收集各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4+诱导性T细胞共刺激因子(ICOS)+趋化因子C-X-C-基元受体5(CXCR5)+Tfh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Tfh细胞百分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1(IL-21)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 结果 与健康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健康未妊娠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SLE未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随访中,与SLE妊娠临床稳定组比较,SLE妊娠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与抗心磷脂抗体(ACA)-IgG和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体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0.743 1,P<0.05;r=0.830 7,P<0.01)。与健康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IL-6和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LE未妊娠组比较,SLE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SLE患者妊娠早期外周血中Tfh细胞百分率升高可能与SLE患者妊娠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军尧  刘利波  李力军 《安徽医学》2017,38(8):1008-1011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8(IL-18)水平与早期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收治的AOPP患者(AOPP组)128例,按中毒程度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45)和重度组(n=47),选取同期解放军武汉总医院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对象在入院时、入院第1、3及7天时外周血CRP、IL-18水平及肝功能五项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CRP、IL-18与肝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AOPP组患者外周血CRP和IL-18水平在入院时、入院第1、3及7天时逐渐升高,在第3天时达到最大值,在发病1周后下降,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组患者外周血CRP和IL-18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入院第7天CRP和IL-18水平分别是入院时的4.94和2.96倍.AOPP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蛋白(ALB)和总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组肝功能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18与ALT、AST、TBL呈正相关,而与ALB呈负相关(P<0.05).结论 AOPP患者外周血CRP、IL-18水平与中毒程度、中毒时间和早期肝损伤密切相关,动态观察外周血CRP和IL-18水平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早期肝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早期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 (iNKT)细胞活化对炎症及病情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组和CLP模型+CD1d阻断性抗体预处理组(抗-CD1d组).CLP术后24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胸腺iNKT细胞水平,ELISA法后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γ(IFN-γ)和IL-4等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NKT细胞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检测外周血和腹腔灌洗液中的细菌菌落数.观察各组小鼠CLP后10 d生存率.选取脓毒症确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20例,年龄18~70岁,检测脓毒症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iNKT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NKT细胞与细胞因子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模型组小鼠的iNKT细胞和TNF-α、IL-6、IFN-γ、IL-4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外周血及腹腔中细菌菌落数高于假手术组(P<0.01),术后7d内小鼠全部死亡;与脓毒症模型组小鼠相比,给予抗-CD1d抗体预处理后,抗-CD1d组小鼠外周血、脾脏、胸腺的iNKT细胞比例下降(P<0.05,P<0.01),外周血TNF-α、IL-6、IFN-y和IL-4水平及外周血和腹腔液中细菌菌落数减少(P<0.05,P<0.01),术后第10天时小鼠仍存活4只.脓毒症患者的iNKT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IL-6、IFN-y和IL-4水平相比健康对照组增加(P<0.05,P<0.01),且iNKT细胞与IFN-γ、IL-4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早期外周血iNKT细胞水平明显增加并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提示iNKT细胞可能在脓毒症炎症反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吸虫病患者吡喹酮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35的变化。方法 42例肝吸虫病患者,分为吡喹酮片(150mg/kg)治疗1个疗程组(共17例)和2个疗程组(共25例),比较1个疗程组和2个疗程组治疗前后以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ELISA法测定血清IL-35含量的变化,并设健康对照者14例。结果 1个疗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治疗前后分别为(12.3±4.1)%和(9.2±2.9)%;2个疗程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1.9±3.7)%和(4.4±2.5)%;健康对照组为(4.2±1.1)%。1个疗程组血清IL-35治疗前后分别为(82.2±15.3)pg/m L和(62.3±11.9)pg/m L,2个疗程组治疗前后分别为(88.3±18.5)pg/m L和(39.7±10.4)pg/m L,健康对照组为(38.4±10.6)pg/m L。治疗前,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IL-35含量1个疗程组和2个疗程组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IL-35含量1个疗程组与2个疗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个疗程组和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吸虫病患者吡喹酮治疗前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35升高,治疗后均下降,2个疗程组下降更显著,可作为肝吸虫病疗效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IL-7含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的关系,探究IL-7对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组、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IL-7含量,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结果 CHB组、HBV携带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IL-7含量分别为(1.68±0.58)ng/mL、(3.83±0.62)ng/mL和(6.25±0.32)ng/mL,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HB组、HBV携带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分别为(31.3±3.3)%、(38.1±6.8)%、(43.2±9.4)%,CD8+T淋巴细胞分别为(24.8±5.2)%、(28.1±3.4)%、(30.5±8.6)%;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别为(10.9±1.3)%、(7.4±1.0)%、(4.2±1.1)%。CHB组外周血IL-7明显低于HBV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且与CD4+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1=-0.58,P0.05),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2=0.63,P0.05),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3=-0.43,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IL-7负调控调节性T细胞,对CD8+T细胞的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21上调IL-17表达在Graves病(GD)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0例初发GD患者、17例经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GD(eGD)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和uTSH)和自身抗体(TgAb、TPOAb和TRAb)水平。采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s),设IL-21刺激组和IL-21未刺激组。体外培养PBMCs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7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17和RORγtmRNA的表达。结果GD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e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G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组和eGD组的自身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D组与eG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L-21刺激前,GD组、eGD组的IL-17mRNA、RORTtmRNA和IL—17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D组与eG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IL-21刺激后,GD组、eG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L-17mRNA、ROR'ytmRNA和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刺激前,且GD组和eG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D组与eG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1通过上凋IL-17的表达参与了GD的发病机制,且这-机制可能并不依赖于甲状腺功能,而与自身免疫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二期梅毒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些免疫细胞在梅毒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Ⅱ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CD8^+、CD56^+、CD19^+的淋巴细胞,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梅毒患者CD3^+、CD4^+、CD56^+、CD4^+/CD8^+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或P〈0.001),CD8^+与CD1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期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押制,且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