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素问·水热穴论》中"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历代医家的认识多有不同。结合历代医家的认识与临床相关病证的研究,本于《内经》篇目原文,首先论述了"肾为胃之关"的原旨内涵,肾不仅为胃的水液代谢之关,还为胃的水谷精微代谢之关;其次提出了肾与脾胃相关的认识,并从经脉、生理及病理三个方面对肾与脾胃的密切相关性进行了阐述,以求对此理论进行全面理解;并提出在治疗诸如水肿、消渴、泄泻、便秘等二阴失司所致病证及部分中焦脾胃病时,皆可根据临床辨证从肾论治,以期为临床诸多疾病的论治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完整体系,后世林亿等人为之作序,认为"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之阐释论述,著作之多,如充栋汗牛不胜枚举,然《伤寒论》言简意深,脉证字简、辨证明晰却意蕴深长,历代医家多见解各异。论其急证,当为承气汤证,急下承气一证,总有六条,阳明、少阴各三急下,多认为阳明属实,急下实邪,少阴为虚,急下存阴。少阴三急下,其意义尤为深远,内含理法奥妙,仍待后世发掘。  相似文献   

3.
少阴急下证是少阴病过程中形成的少阴兼阳明腑实之证,是伤寒病发展过程中危急重症之一。对少阴急下,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学习《伤寒论》后,感到对少阴急下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于临床上掌握急下方法,开展中医急症治疗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就少阴急下证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少阴三急下证见于《伤寒论》,伤寒注家对少阴病用大承气汤急下一直存有疑问,古典医籍记载有"少阴急下"的内容,并没有指出"少阴急下"之名。故对少阴急下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与分析,并举医案医话,说明"少阴急下"是临床实际的真实记载,是古代医家的宝贵经验,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胃肾相关理论价值新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同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但在脏腑关系中,就先后天关系而论,常言脾肾而少及胃肾,何也?盖因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故详论脾肾而少及胃肾.但胃作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可见胃在人体脏腑及后天调养中的重要地位.现对胃肾相关理论及其运用价值的认识,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6.
汗证源流考     
汗为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是人体津液代谢的产物.津液代谢失常,则可以导致汗出异常.从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汗证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历代医家对于汗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汗证的辨证施治进行剖析,归纳出常见的证型以及方药,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肾者,胃之关"源于<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意指二者在水液代谢中的联系,肾为至阴之脏,主水,水从胃入,而从肾出,故为肾关.本人在临床上体会到:肾为胃官,两者相互联系.肾为水火之脏,职司封藏,内守真阴真阳,亦畏燥热;而胃为纳谷之官,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喜润恶燥,故有"先天之阴阳藏于肾,后天之阴阳本于胃"之说,两者生理相关、病理相及.肾胃相关理论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肾治胃是治疗胃病的重要方法,临床上诸多胃病如胃痛、痞满、呕吐等,其病虽在胃,其本在肾,当从肾论治,通过调肾能达到预期效果,具体治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于原文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的认识,迄今为止,历代注家对此多避重就轻,阐发未能得其真要.少阴病阳衰阴盛,而遣方用药却没有针对少阴病的心肾虚衰,而仅以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的吴茱萸汤主之,这绝非偶然.笔者认为,本条所论少阴病属于寒化重证,标本俱急,且标急难以救本,故以"吴茱萸汤主之",属权宜治法.对此,贸然提出以下认识,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9.
"热结旁流"多解释为燥屎内结,迫津从旁而下。《伤寒论》第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论述的是少阴病素禀阴气不足,急速化热,热伤真阴,燥热成实,肠道传导紊乱,肠中积液下泄而发为热结旁流证,这是"热结旁流"概念最早的源头,到了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正式提出"热结旁流"的概念。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认识,文章从临床、文献等方面认为热结旁流往往是肠道高位梗阻的表现,病机确实以燥屎等有形之物上结、津液自下而流多见。  相似文献   

10.
肾气丸证候中既有"小便不畅",又有"小便反多",其皆因肾气虚而导致。肾气虚,气化不行,津液不布,溺门不开,而为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之证;肾气亏损,命门火衰,不能摄水和制约偏渗之津液,故有小便反多这一相反的临床表现。由于足少阴肾与足太阳膀胱具有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共同参与水液的代谢,故依据肾气丸证肾气亏虚的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探讨五苓散证"小便不利"的两种内涵,有理可依,有据可循。五苓散主治太阳蓄水证,五苓散证之"小便不利"亦当包含小便难出与小便频数。膀胱之气化源于肾气的蒸腾,气化正常,则津液得以正常输布与代谢,故小便正常。若气化失职,则为"阖而不出"和"开而不藏"之证。故五苓散证不仅仅是蓄水证,也可以出现尿崩证,病机总归是饮停而致膀胱气化不利,治当通阳化气行水,使蓄水证溺通,尿崩证崩止。  相似文献   

11.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多与气机失调、湿热阻滞、瘀血阻络、痰食凝胃有关.根据中医学脏腑相关理论,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其生理功能的发挥主要有赖于肝脏的正常疏泄,而临床中由于肝脏疏泄异常导致的胃脘痛较为多见,故有"肝为气病之源,胃为气病之所"之说.笔者将临证中从肝辨治胃脘痛验案归纳四法,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2.
1四逆散证的四逆,是由于少阴气机不利,枢转不力,不能发挥其枢转阴阳的功能,而致阴阳之气敷布异常,阳气不能达于四肢;由于气机的不畅,水道亦因之失常,肺气不降则咳,心气不布则悸,水道不畅则小便不利,气滞不通则腹痛、泄利下重。2第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本证既非"热结旁流",更非阳明腑实。是由于少阴心与手太阳小肠互为表里,心火亢盛,下移小肠,小肠不能泌别清浊,致使正常走入肠道的胆汁也随之而下,所以自利清水色纯青;由于泌别清浊失职,水分不能化生津液,自利清水同时而见口干燥;热伤气滞,气机窒塞而心下疼痛。其总的病机是热邪亢盛,火移小肠,泌别失职,气机窒塞。3少阴三急下证,则是邪从少阴本而热化的实热证,邪热鸱张,火势愈旺,伤津损气的结果会越来越严重,故用大承气汤急除邪热,釜底抽薪。其病机重在热,是热极而津伤。"急下之"就是要及早、快速地泻下热邪,与病情的性质有关,与燥屎有无无关,所以不能因为用大承气汤,就非和阳明拉上关系,这里的"急下之"正是后世温病学家"温病下不厌早"的理论渊源,"少阴三急下证"是与伤寒、中风截然不同的温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充分分析四逆散证病机的同时,结合历代著名医家的认识,将四逆散、四逆汤和小柴胡汤作一比较,突出四逆散放于少阴篇除鉴别诊断外,点出仍与少阴生理病理有一定联系,更突出四逆散或然证多、被广泛用于临床的内在机制是"转阴枢",调节两脏即肝脾气机来完成的。篇尾加以病案例证四逆散运用之广。  相似文献   

14.
消渴一证,古人就其证分为上、中、下三消,以饮多病在肺为上消,食多病在胃为中消,尿多病在肾为下消,故以“三多”而定名.《临证指南》曾云:“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枯热淫而已.”赵献可《医贯》亦曾云:“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当先治肾为急.”余多年体验,此说符合临床实际.盖肾为水脏,若真水不竭,则无渴饮之患.五脏之津液皆本于肾,肾阴虚则阳旺,故渴饮不止而消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的差异,论述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的不同,治法、主方、配伍的变化,归纳在少阴篇中隐含的辨治规律。[结果] 阳虚阴盛证的辨治原则是“保胃气、存津液”,可将其细分为太阴湿土病、少阴君火病、厥阴风木病。细致的望闻问切,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基础能精确辨阳虚阴盛证。少阴为三阴枢机,少阴篇结构完整,能动态反映少阴发病、两阴合病或并病、三阴合病的相互变化过程。由条文可发现,病位由表入里,治法有灸焫、温经、温阳、通阳之别;病情由轻而重、痰饮有无,治法有散寒、散饮、利水之别;津液损伤程度不同,治法有救逆、救阴之别。[结论] 从病理生理角度,能阐释中医主症的变化机制。辨治阳虚阴盛证时,应根据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择取方药,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对于其他证候的辨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三阴三阳经脉的命名规律,丰富中医学基础理论,从"开阖枢"理论出发,分析其与十二经脉的相关性。三阴经主转输受纳,手、足太阴经为"开",司运化,纳运清气与水谷精微,故肺与脾为太阴经;手、足厥阴经为"阖",司潜藏阴血,使阴血注脉藏肝,故心包与肝为厥阴经;手、足少阴经为"枢",司枢"血",水火二脏交通互济,共为化血之枢纽,故心与肾为少阴经。三阳经主布散排泄,手、足太阳经为"开",主布散,上布津液,下散废液与糟粕,故小肠与膀胱为太阳经;手、足阳明经为"阖",主受纳通降,受水谷而腐熟,降食糜而化糟粕,故大肠与胃为阳明经;手、足少阳经为"枢",主枢"气",通行诸气,通达阴阳而共为气化之枢纽,故三焦与胆为少阳经。因此,认为"开阖枢"理论与十二经脉联系紧密,深刻影响着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规律与功能协调等方面,该理论应是《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经脉命名规律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彬 《开卷有益》2014,(5):49-47
<正>吴茱萸汤在《伤寒杂病论》中证治有三:一为"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二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三为"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历代医家皆认为吴茱萸汤可统治阳明、少阴、厥阴之证。吴茱萸汤由吴茱萸9克、人参6克、生姜  相似文献   

18.
<正>胃是人体六腑之一,接受容纳和腐熟水谷,消化饮食,化生精血,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故称"水谷之海"。胃位于膈下,腹腔上部,上连食管,下通小肠,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其精微物质,化生气血,营养全身,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保障,在脏腑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历代医家所关注。《黄帝内经》对此有着更深刻的论述和认识,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水谷之海"提供了理论依据。原文:《黄帝内经·五脏别论》:"帝曰:气  相似文献   

19.
反复研读《伤寒论》,总觉仲景少阴三急下证纯用大承气汤急下,不妥,"少阴"似为"太阴"之误。现从少阴生理、病理、大承气汤的用法及临床实践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而脾虚证主要指脾气、脾阳或脾阴不足所呈现之各种证候,分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对于脾虚证,历代医家均有精深的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诸食病”以及《足臂十一脉灸经》帛书中记载的有腹痛、腹胀、不嗜食、善噫等症状的足太阴脉病候,可以认为是脾虚症状的早期文字记载。现存资料中最早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