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世仓  岳喻伦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298-2299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精神,确保每位受血者安全,预防和杜绝因输血后感染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梅毒、艾滋病引起的医疗纠纷,要求受血者在输注血液制品前均接受传染病四项检测,以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并减少医疗纠纷。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11月,对807例输血前采集的血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HCV)、梅毒(RPR)、艾滋病抗体检测并分析统计计算,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2004年5月29日至2005年11月11日在本院申请输血的患者共807例,年龄2d~90岁,性别自然分布;均取静脉血3ml~5ml;标本均在输血前采集。1.2试剂由艾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结果判断专人负责,设阴阳性对照。1.3方法金标法初筛,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阳性者进一步用酶联免疫法(ELISA)确诊;梅毒初筛阳性用TPPA确诊;HIV初筛阳性的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复筛、省疾控中心确诊。2结果2004年至2005年我院807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2.
许进福 《广西医学》2002,24(10):1661-1662
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现代医学界突出的问题 ,正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也是各医院管理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输血使患者感染病毒 ,已有较多报道 ,因此 ,输血感染也是一种医院感染不可忽视的途径。为了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除血站严格筛查供血者 ,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外 ,对住院患者特别是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输血前五项检测 ,显得非常重要 ,也是每位医务人员与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从 2 0 0 1年开始 ,除急用血患者外 ,严格按要求对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进行五项检测 ,并留取检测标本低温保存备用 ,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3.
受血者输血前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桂秋  吕品  肖娟 《广东医学》2004,25(1):54-55
目的 探讨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 收集该院住院和门诊需要输血的患者抗凝血标本7382例,用ELASA方法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4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其中,抗-HIV初筛阳性后按规定送确认实验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 7382例中,4项标志物总阳性1248例,总阳性率16.90%。单项阳性1200例,单项阳性率高达16.26%;混合感染48例,混合感染率0.65%。其中HBaAg、抗-HCV、TP和抗-HIV的单项阳性率分别是13.08%,1.60%,1.53%和0.04%;HBaAg和抗-HCV或TP混合感染者较多。结论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病原体标志物检测对于传染病感染的辅助诊断、区分责任、减少医疗责任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防护、防止或减少职业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各医院都应该对受血者常规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病原体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4.
张云东  韩兴权 《西部医学》2007,19(1):100-101
目的 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医疗纠纷。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输血前患者3065例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 3065例患者中HBsAg阳性患者155例(5.06%).抗-HCV阳性患者45例(1.47%),抗-HIV无阳性病例,抗-TP阳性患者45例(1.47%)。其中HBsAg与抗-HCV同时阳性2例。HBsAg与抗-TP同时阳性3例.抗-HCV与抗-TP同时阳性4例。男、女的HBsAg与抗-HCV阳性率均不同。而抗-TP阳性率相近。不同年龄组的抗-HCV与抗-TP阳性率相似。而HBsAg不同。结论 输血前患者各项血清感染指标均有一定比例的感染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重要医疗措施.随着由输血后传染病引起的医患纠纷日益增多[1],近年来安全输血已经越来越得到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减少病毒的输播,有关部门采取了成分输血、无偿献血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病毒的传播几率.  相似文献   

6.
李炎梅  梁太英 《广西医学》2008,30(3):384-385
目的研究患者输血及手术前相关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输血及手术前患者15 743例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5 743例标本中,抗-HIV1/2阳性患者100例(0.63%),抗-HCV阳性患者156例(0.99%),HBsAg阳性患者1 917例(12.18%),抗-TP阳性患者420例(2.66%)。各指标均存在交叉阳性。结论输血及手术前患者各项血清传染性指标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指标均有交叉阳性,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应成为临床的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7.
患者输血前血清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世琼  吴清 《重庆医学》2007,36(10):924-925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输血前状况,探讨有关检查项目设置的必要性。方法输血前抽血按操作常规检测。结果本院各科室住院输血患者,共计465例,其中男236例,女229例。输血前抽血体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Anti-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HIV抗体(Anti-HIV1/2)。ALT升高70例,阳性率15.0%;其他阳性率分别为HBsAg 9.1%、抗HCV 0.6%、TP 0.4%、抗HIV 0.0%。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测,对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有重要意义;对于减少和防止输血后患者出现血清传染性标志物阳性引起的医疗纠纷有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分析原因和处理医疗纠纷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妮  车凌云 《当代医学》2011,17(6):107-107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及手术前相关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各科输血及手术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HCV)抗体、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TP)抗体进行检测,共2101例。结果乙肝表面阳性率11.90%(250例)、HIV抗体阳性率0.09%(2例)、丙肝抗体阳性率1.04%(22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0.47%(10例)。结论输血及手术前患者血源性疾病感染水平较高,强化检测有助于减少纠纷,增强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对患者进行输血及手术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献血者输血传播病毒标志物初复检模式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及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自1994年至2001年间,对成品血液随机检测爱滋病(HIV)抗体,丙肝(HCV)抗体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定,共12156份,按初复检前及初复检后两个不同规定检测标准时期进行分别统计。结果:开展初复检前阳性率HIV 0%;HCV 0.99%;HBsAg 0.70%;开展初复检后阳性率:HIV0%;HCV0.37%;HBsAg0.42;x~2: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HCV:P<0.005;HBsAg:P<0.05)。结论:通过初复检,能很好地改善血液检测质量,但如要显著提高检测质量,应建立专门的试剂质量评估方法和提高试剂质量标准,并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发展成熟的检测技术尽快用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10.
王桂英 《北京医学》2009,31(12):754-754
卫生部于2000年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凡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输血前要进行抗体筛选试验”。抗体筛选试验是用已知抗原的红细胞来检测被检者血清中是否有不规则抗体。通过输血前检查可对患者存在的不规则抗体早期发现及鉴定.避免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并保证及时提供相配合的血液。我们根据上述规定及地区特点.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需输血的213例孕妇进行了不规则抗体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住院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分析4项感染性指标在输血前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7285例住院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1/2、抗-TP4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阳性标本采用胶体金复查;抗-HIV1/2筛查为阳性的标本送省疾控中心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抗-TP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证.结果 7285例患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1/2、抗-TP检测总阳性率为15.31%,HBsAg阳性率为11.01%,抗-HCV阳性率为2.72%,抗-HIV1/2阳性率为0.03%,抗-TP阳性率为1.19%.HBsAg和抗-HCV合并阳性率为0.32%,HBsAg和抗-TP合并阳性率为0.04%.结论 输血前检测感染性指标,有利于患者传染病的早期诊治、医院感染及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预防及输血所致医疗纠纷的防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感染状况.方法 对1535例患者输血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1 2)]和梅毒螺旋体抗体(TP).结果 在1535例患者中,HBSAg阳性187例(12.18%)、抗-HCV阳性12例(0.78%)、抗-HIV阳性(经省CDC确诊)1例(0.07%)、TP 阳性16例(1.04%).检测阳性总数为216例.总阳性率为14.07%.结论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感染状况有利于防止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及减少或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周婷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00-100
目的:了解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避免院内感染,防止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凝集法、胶体硒标法检测5846例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结果:HBsAg阳性率9.7%,抗-HCV阳性率0.72%,TPPA阳性率0.45%,抗HIV为0.07%。结论:为了对患者负责,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输血纠纷,受血者输血前必须做4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丁海明  柯培锋  周华友 《广东医学》2012,33(12):1772-1774
目的 通过对患者输血前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 IgG)、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 Ab)、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RUST)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的感染情况,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判断医院内感染,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 4 823例患者输血前检测,HBsAg、抗-HCV IgG、抗-HIV Ab应用ROCHE e60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TRUST应用凝集法检测.结果 HBsAg、抗-HCV IgG、抗-HIV Ab和TRUST阳性率依次为 11.45%、0.68%、0.07%和1.06%;梅毒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按入住科室分类,消化科的HBsAg、HCV阳性率最高;40~60岁组HBsAg、HCV阳性率最高,小于40岁和大于60岁组TRUST阳性率高.结论 输血前检测感染性指标,有利于患者感染性疾病病的早期诊治、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减少医院内感染,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部分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抢救生命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无偿献血代替过去的有偿献血。为了解全国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指标的状况,对1994~2001年不同地区血站在相关医学期刊上公开报道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及本血站1999~2003年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  相似文献   

16.
王军 《中外医疗》2010,29(34):41-41
目的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5项传染指标检测,分析其结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671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PPA)检测。结果检测中阳性者为216例,占32.2%,其中ALT阳性31例,HBsAg阳性101例,丙肝抗体阳性33例,艾滋病抗体初筛试验阳性9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42例。结论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5项传染指标检测是预防和控制由输血传播引起传染病的最重要标准,应用于每一位需输血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临床科室申请输血前患者抽取血液标本进行以上四项检测.结果 960例患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55例(16.14%),其中HBsAg阳性94例(9.79%),抗-HCV阳性10例(1.04%),抗-H I V阳性1例(0.10%),抗-TP阳性50例(5.21%).结论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可预防疾病传播,减少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8.
19.
李保才 《医学文选》2005,24(4):495-495
手术、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常用医疗措施,孕妇的生产也基本上在医院进行,而这些过程都会接触到各种手术器械和存在医源性感染的危险。乙肝、丙肝、艾滋病毒常常通过血液感染,为了更好地防止疾病的医源性传播及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对手术前、输血前和产前的患者和孕妇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2)型抗体(抗-HI V1/2)、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L-P)。现将8796例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检查对象2002年2月至2005…  相似文献   

20.
揭宇宙  张鹏  周丽  林丽 《当代医学》2022,(5):141-143
目的 探讨8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epatitis C virus,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ha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treponema pallidum,-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uman immuno-deficiency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