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的重要病理变化是静脉反流即下肢静脉有异常的血液倒流现象,进而引起下肢远端静脉高压,形成以静脉曲张、水肿、皮肤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涉及的范围可以是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之一或整个下肢静脉网络。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是下肢血液倒流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下肢静脉曲张多并发于深静脉功能不全。股浅静脉最高位置的一对瓣膜是下肢深静脉中最坚韧的瓣膜,在保持下肢静脉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方面起重要作用,只要能维持这一对瓣膜的单向开放功能,就能防止和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就能阻止远端瓣膜逆流的进一步加重,间接保护腓肠肌的泵功能,显著改善浅静脉手术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深静脉无病理改变,仅为隐、股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血液从股总静脉倒流入大隐静脉,逐步破坏大隐静脉中各个瓣膜,引起浅静脉曲张。传统治疗方法是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现手术逐渐向着微创方面改进。1998~2003年我们采用激光电凝、射频闭合仪电凝、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电刀电凝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分支电刀电凝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148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肢静脉疾病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以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下肢静脉的三大疾病,其中合并存在髂静脉病变的比例达21.8%[1];对于同时存在髂静脉病变和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采用复合手术(hybrid)来同期处理下肢深、浅静脉病变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即通过腔内治疗的方法来治疗髂静脉病变,再通过传统的手术方法解决下肢局部浅静脉或穿通支病变。本科自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对13例患者采用复合手术的方法进行处理,结合精心的护理配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0年Kistner[1]提出“原发下肢深静脉瓣膜机能不全”新的疾病,使人们对下肢静脉疾病重新认识和研究。随着静脉外科的发展,静脉造影成为下肢静脉疾病诊断的重要技术。本文对我院1984年3月至1994年3月77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静脉造影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5.
蔡春  单爱静 《护理研究》2006,20(33):3040-3041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四大常见病之一[1],多见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及重体力劳动者。青年时期即可发病,但一般以中青年为最多见,欧美国家的患病高达20%~40%,有资料[2]调查证实的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8.6%,45岁以上为16.4%。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老烂脚”,它是指下肢浅静脉系统迂曲、伸长和扩张,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少数合并小隐静脉曲张或单独发生在小隐静脉。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血液回流缓慢,甚至逆流而发生淤滞,静脉压力增高。局部组织缺氧而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易并发皮炎、溃疡和感染。发病早期,病人多有下肢酸胀不适感,同时伴…  相似文献   

6.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主要发生在浅组的大隐静脉,其次是小隐静脉。其治疗分为药物局部注射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已广泛采用药物局部注射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该疗法具有不手术、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无瘢痕等优点,因而易被患者接受。我院在开...  相似文献   

7.
蔡春  单爱静 《护理研究》2006,20(11):3040-3041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四大常见病之一,多见于长期从事坫立工作及重体力劳动者。青年时期即可发病,但一般以中青年为最多见,欧美国家的患病高达20%~40%,有资料调查正实的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8.6%,45岁以上为16.4%。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老烂脚”,它是指下肢浅静脉系统迂曲、伸长和扩张,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少数合并小隐静脉曲张或单独发生在小隐静脉。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血液回流缓漫,甚至逆流而发生淤滞,静脉压力增高。局部组织缺氧而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易并发皮炎、溃疡和感染。发病早期。病人多有下肢酸胀不适感。同时伴有小腿肌肉痉挛现象。病史较长。可出现皮肤营养性改变,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善、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难愈性溃疡。  相似文献   

8.
下肢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文  张建国  张杰  张民英 《临床荟萃》2003,18(14):839-840
下肢慢性静脉性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 ,根据血流动力学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 ,如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完全再通型 ) ,先天性深静脉无瓣症。第二类为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 ,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完全闭塞和部分再通型、或骨肥大静脉畸形综合征 (Klippel Trenaunay′sSyndrome,KTS) ,两者都可引起下肢静脉系统高压和瘀血的病理生理改变 ,如浅静脉曲张、肿胀、胀痛、足靴区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等。因此 ,很多下肢浅静脉曲张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9.
局部注射血管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造成硬化剂渗漏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坏死,是局部注射疗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难题。我院开展局部注射疗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5年多,在硬化剂渗漏的处理方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发生药物渗漏的患者,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造影诊断(附12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最佳造影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分别对123例下肢静脉病变行顺行造影、经皮穿刺Go静脉插管造影及改良法下肢静脉造影,比较分析不同检查方法显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浅-深静脉交通支及浅静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顺行造影显示,42例下肢原发生下肢下深静脉瓣功能不全(PDVI)、13例单纯性浅静脉曲张,Go穿造影显示PDVI39条、单纯性浅静脉曲张4条;改良法显示PDVI36条,单纯性浅静脉曲线1条,此外,GO穿造影及改良法还分别显示了不同程度的血液倒流及瓣膜功能损害。结论:改良法较单纯顺行及GO穿造影能更好地显示下肢浅静脉及深静脉瓣膜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7岁。因左下肢浅静脉曲张伴小腿内侧皮肤反复溃疡3年就诊。门诊拟以大隐静脉曲张收入院准备手术治疗。查体:左下肢皮肤肿胀,色素沉着,小腿段静脉曲张明显,以内侧为著,小腿下段内侧皮肤局部溃破。超声检查显示:左下肢股浅静脉内径稍宽,内可见一平行线状回声,随血流摆动,使股浅静脉呈双腔(图1),探头加压后管腔可变瘪;左下肢小腿段浅静脉屈曲扩张明显(图2);  相似文献   

12.
使用医用弹力袜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医用弹力袜是下肢静脉曲张及静脉血栓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其以外部的压力抵消各种原因所致的静脉压力增高,防止深静脉血液经交通支逆流入浅静脉,促使静脉血液回流心脏,防止下肢静脉淤血,确保下肢静脉血液的良好循环。使患肢沉重、腿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很快消失,并会促进静脉溃疡的愈合。弹力袜最常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DVT)。使用弹力袜需要有技巧的护理,不合适的袜子可引起压力性溃疡、动脉阻塞和坏死。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护士应该知道何时使用弹力袜,为什么要使用弹力袜。  相似文献   

13.
下肢浅表静脉曲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静脉疾病,年轻时即可发病,中壮年发病率较高。大多数下肢静脉疾病的主要表现为浅静脉曲张,根据病理生理机制,下肢静脉疾病可以分为血流倒流性病变和回流障碍性病变两大类。血流倒流性病变主要包括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血流回流障碍性疾病主要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下肢静脉疾病是指包括下肢浅静脉曲张、胀痛、肿胀、小腿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的一组综合症 ,在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中 ,下肢静脉造影仍是最确切和实用方法之一。通过造影可以确定病变的位置 ,显示出病变的性质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67例 ,男 56例 ,女 1 1例 ,年龄 2 5~ 65岁 ,平均 56岁 ,共 72条肢体。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 67例 ,下肢肿胀 2 5例 ,下肢溃疡 1 5例 ,下肢色素沉着 2 8例。1 .2 方法  67例共 72条下肢静脉造影中 ,上行性下肢静脉造影 72条 ,在上行造影中有交通支静脉—浅…  相似文献   

15.
大隐静脉曲张是体力工作者常见的下肢周围血管疾病,病因常为静脉管壁病变和静脉瓣膜功能受损,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者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淤积在下肢静脉管中,导致血液回流不畅,最终血管变形引起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16.
我科从1991年1日-1997年12月共收治下肢浅静脉曲张296例398条肢体,其中合并小腿皮肤溃疡36条肢体,约占11.04%,我们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静脉局部剥脱,同时行溃疡面周围浅静脉透皮缝扎及溃疡面清除或植皮术,使浅静脉曲张及皮肤溃疡全部一期愈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病例。现介绍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局部注射疗法的操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局部注射疗法的操作刘细梅吴幼琴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施行局部注射治疗,方法简捷、治愈率高、痛苦小、费用低,确是一种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治疗手段,现已被广泛采用。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也曾有一些教训,现将我们对21例单纯性下肢浅静...  相似文献   

18.
股浅静脉环缩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恢复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阻止血液倒流的功能,治愈静脉曲张及合并症。方法 用5/0无损伤血管缝合线于管腔外环形缩窄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使其周经缩小1/3,再抽剥曲张浅静脉,结扎交通静脉。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慢性溃疡愈合,踝关节区域水肿消失,色素减退。结论 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环缩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肢静脉曲张是以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既可以是原发性或单纯性浅静脉曲张,也可以是深静脉疾病的一种继发性疾病。传统的手术方式和硬化疗法、支持疗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近年,我院采用激光治疗仪治疗深静脉功能不全并浅静脉曲张和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62例,近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415例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护理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200032)陈佩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外科领域中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后用剥脱器剥脱大腿和小腿部大隐静脉[1,2]。我科自1989年以来率先在国内运用点式曲张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