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高糖培养的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应激情况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原代人 HUVECs ,分为对照组、高糖组(30 mmol/L )及 GLP-1预处理组(GLP-1100 nmol/L预处理1 h后30 mmol/L高糖培养)。检测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进行细胞毒性作用定量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族(ROS )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力了解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结果(1)GLP-1可以改善高糖环境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高糖组LDH漏出量为对照组的1.8倍,GLP-1预处理组的LDH漏出量为对照组的1.3倍(P<0.05)。(2)高糖组细胞内ROS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增强1倍以上,而GLP-1预处理组ROS荧光强度可抑制至对照组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内SOD酶活性无明显改变;但与高糖组比较,GLP-1预处理组SOD酶活性升高了64.64%(P<0.05)。结论 GLP-1可以改善高糖对 HUVECs的细胞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藜三醇对正常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NOS)及一氧化氮(NO)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白藜三醇对HUVECs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组:DMEM高糖(〈4.5mg/L)培养基培养组(正常组)、白藜三醇组(分为0.2、1、5、10、20μmol/L5个剂量亚组)、白藜三醇+LY294002组、LY294002组(阻断剂组)。其中LY294002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13-K)抑制剂。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蛋白激酶B(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P-eNOS蛋白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浓度。结果①白藜三醇组1、5μmol/L2个剂量亚组与正常组相比细胞增殖增加(P〈0.01),5μmol/L亚组与0.2、10、20μmol/L亚组相比细胞增殖增加(P〈0.01);白藜三醇20μmol/L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白藜三醇组P-Akt(P〈0.01)、P-eNOS(P〈0.05)蛋白表达增加;与白藜三醇组比较,白藜三醇+LY294002组P-Akt、P-eNOS蛋白表达降低(P〈0.01)。③与对照组比较,白藜三醇组NO表达增加(P〈0.05);与白藜三醇组比较,白藜三醇+LY294002组NO表达降低(P〈0.01)。结论白藜三醇可能通过P13-K/Akt/eNOS信号通路诱导正常状态下内皮细胞NO表达的增加,从而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及微颗粒释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根据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不同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5mmol/L),中糖组(17.6mmo/L),高糖组(33.3mmol/L),另设甘露醇对照组(20.0mmol/L)。通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形态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微颗粒细胞凋亡率及微颗粒,ELISA法检测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Bad、Bax的表达以及PB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微颗粒的释放及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高糖组最高(P〈0.01);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分泌Bad、Bax逐渐增多,高糖组最高(P〈0.01);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分泌PBK、p-Akt逐渐减少,高糖组减少最明显(P〈0.01)。与甘露醇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微颗粒的释放,细胞凋亡率,分泌Bad、Bax、P13K、p-Ak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可以促进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及微颗粒的释放.其机制可能同PDK/AKT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P糖蛋白(P—gP)介导的卵巢癌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人卵巢癌癌细胞株加药后的增殖,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和P-gP的表达量。结果姜黄素合用顺铂处理细胞(OVCAR-3/DDP细胞株)48h,顺铂的浓度在0.05—5μg/ml时,加入姜黄素25μmol/L,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顺铂0.25μg/ml和姜黄素25μmol/L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最明显。单用顺铂组细胞的凋亡率为(13.2±2.5)%,采用在顺铂基础上联合使用姜黄素后细胞凋亡率为(21.8±3.5)%,与单独使用顺铂相比,顺铂与姜黄素联合使用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与单用顺铂0.25μg/ml相比,联合使用姜黄素后p-Akt和P-gP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2组间Akt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不增加顺铂对OVCAR-3细胞毒性作用;对于OVCAR-3/DDP细胞株,姜黄素明显增加顺铂细胞毒性;姜黄素明显抑制了p-Akt和P—gP蛋白的表达。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降低P—gP的表达进而逆转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NIT-1小鼠胰岛β细胞,用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L-arg)处理,6h后采用Griess化学显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内的NO水平,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而后联合应用hemoglobin处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L-arg组;L-arg+hemoglobin组;6h后检测NO的水平和细胞的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arg 4mg/mL处理组的NO水平最高(P〈0.05),细胞凋亡最明显(P〈0.05);hemoglobin干预后,NO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较L-arg单独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提示L—arg组的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emoglobin处理组(P〈0.05)。结论L-arg/NO通路可诱导NIT-1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并呈现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NO可能通过P53的活化诱导NIT-1胰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道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拮抗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分为对照组、AGEs组、GLP-1组、AGEs+GLP-1组、AGEs+抑制剂组及AGEs+GLP-1+抑制剂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p38MAPK/p38MAPK、p-eNOS/eNOS蛋白表达情况,Annexin V/PI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相比较,
单独加入AGEs或GLP-1可分别导致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01)或下降(P<0.001);与对照组相比AGEs可
显著降低p-eNOS表达水平(P=0.007),而予以GLP-1或p38MAPK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后,受抑制的eNOS蛋白表达水平
再次显著升高(P=0.004);在AGEs 组加入SB203580 或GLP-1 预处理后,AGEs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下降(P<0.001,P<
0.001)。结论GLP-1至少部分通过抑制p38MAPK蛋白磷酸化,上调磷酸化eNOS蛋白的表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起到抗凋
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五味子甲素(SchA )缓解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 PP+)诱导S H-SY5Y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加入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模型组(M PP+进行诱导);SchA组;SchA与M PP+共同处理的SchA组,其中SchA终浓度分别为1、3、5μmol/L ,M PP+终浓度为1 mmol/L。NO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 NO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总Akt、p-Ak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 MMP+诱导后,SH-SY5Y细胞NO含量明显增高(P<0.05),经5μmol/L SchA及MPP+共同处理的SH-SY5Y细胞,NO的含量明显降低。各组总Akt相对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细胞p-Akt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少,SchA组细胞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随Sch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A缓解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可能与影响NO含量及p-Ak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odiumferulate,SF)对高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proximaltubularepithelialcells,HK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对数期生长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加阿魏酸钠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icroculturetetrazolium,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的含量以判断细胞损伤情况,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TT吸光度值(OD值)随培养时间延长明显降低,而高糖加阿魏酸钠组OD值与高糖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O.05)。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高糖组培养基中LDH水平明显升高,在12h和24h分别为(17.55±2.45)和(28.72±3.11)U/L,而高糖加阿魏酸钠组12h和24hLDH水平降至(11.84±2.18)和(19.984-3.67)U/L,和同时间点高糖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高糖处理组培养液中的丙二醛(malondiadehycle,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阿魏酸钠组培养液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增加(P〈0.05,P〈0.01)。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和高糖加阿魏酸钠组仅见个别凋亡形态细胞,高糖组典型凋亡形态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为34.1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20%)和高糖加阿魏酸钠组(7.39%,P〈0.01)。结论高糖培养可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凋亡,并抑制其增殖。阿魏酸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umankidneycell,HKC)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KC的损伤和凋亡,以及提高增殖能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在高糖引起的胰岛β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3组。正常组、高糖组和高糖+DNase Ⅰ siRNA组。其中正常组给予含有11.1mmol/L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外,其余2组均给予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的培养基。通过转染外源性DNase Ⅰ siRNA,敲降高糖培养的ⅠNS-1细胞内DNase Ⅰ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DNaseⅠ、caspase-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可以显著增加INS-1细胞DNase Ⅰ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siRNA组DNaseⅠ敲降后显著降低高糖所引起的细胞内DNase Ⅰ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也显著降低高糖所引起的细胞内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高糖明显导致细胞凋亡率升高(16.7%),而敲降DNase Ⅰ后则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9.9%)。结论:高糖可以诱导细胞内DNase Ⅰ的表达升高,从而介导胰岛β细胞的凋亡,该研究可能为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糖导致的血管形成障碍的影响。方法 培养原代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取1代细胞分为四组:低糖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3.3 mmol/L葡萄糖)、瑞舒伐他汀组(33.3 mmol/L葡萄糖+1 μmol/L瑞舒伐他汀)和LY294002组(33.3 mmol/L葡萄糖+1 μmol/L瑞舒伐他汀+10 μmol/L LY294002),其中LY294002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抑制剂。采用Matrigel、Transwell和MTT法分别观察四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迁移及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Ser473)(p-Akt)、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eNOS(Ser1117)(p-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低糖组相比,高糖组的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迁移及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组的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迁移及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高糖组及LY294002组,但仍低于低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p-Akt和p-e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高糖组和LY294002组(P<0.05),并基本恢复至低糖组水平(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明显改善高糖导致的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eNOS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20、100、500umol/L)H2O2处理24h,建立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不同终浓度(2、10、50umol/L)的Res单纯作用或分别与100umol/LH202共同作用于动脉平滑肌细胞24h。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l的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簇(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20、100、500umol/LH2O2处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24h后,动脉平滑肌细胞存活率和培养基上清液SOD活力均呈剂量依赖性地下降,细胞蛋白裂解液MDA含量活性则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P〈0.05)。2、10和50txmol/LRes与100umol/LH2O2共同作用动脉平滑肌细胞24h后,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存活率、SOD活力的下降以及MDA含量的升高,其中10和50umol/LRes+100umol/LH202处理组与100umol/LH2O2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和50umol/LRes+100Ixmol/LH202处理组DCF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100txmol/LH2O2模型组(P均〈0.05)。10和50btmol/LRes+100umol/LH2O2处理组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7±3.0)%和(13.2±1.5)%,均显著低于100umol/LH2O2模型组的(27.2±3.6)%(均P〈0.05)。结论:Res可对抗H2O2诱导的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ROS生成以及降低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杭白菊黄酮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分析杭白菊黄酮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HUVEC分正常对照组、高糖组(22mol/L)及低、中、高浓度杭白菊黄酮组(100、200、400mg/mL),作用24~72h后,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不同浓度杭白菊黄酮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P0.01),尤以400mg/mL高浓度杭白菊黄酮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杭白菊黄酮对高糖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口服降糖药米格列奈对高糖环境下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成功培养及传代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分为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米格列奈组(30 mmol/L葡萄糖+10 μmol/L米格列奈).ELISA法测NO、上清液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含量;比色法分别检测6、12、24、48、72 h上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①米格列奈组24 h NO含量为(232.7 1±8.78)μmol/L,较高糖组低(P<0.05),随后逐渐升高,48 h和72 h含量[(263.48±6.32)、(270.91±6.03)μmol/L]较高糖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24、48、72 h测米格列奈组eNOS的含量[(51.96±2.65)、(59.28±3.63)、(60.41±4.48) μmol/L]均较高糖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测iNOS含量[(53.28±3.45)、(62.09±3.71)、(59.90±3.60) μmol/L]与高糖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6、12、24、48、72 h测米格列奈组SOD活力[(3.99±0.46)、(5.70±0.14)、(4.98±0.37)、(3.18±0.25)、(3.35 ±0.51) U/mL]较高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MDA含量[(0.500±0.014)、(0.633±0.018)、(0.623 ±0.051)、(0.510±0.030)、(0.513±0.015) nmol/mL]较高糖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格列奈能减少高糖环境中动脉内皮细胞iNOS的生成,增强eNOS的活性和表达,促进内皮细胞NO的产生,同时能减轻高糖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4.
田刚  任燕  卢群  鲁敏  王亚萍 《医学争鸣》2009,(19):1883-188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微粒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HUVEC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高糖组(33.3mmol/L葡萄糖)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干预组首先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0.01~10μmol/L)分别作用lh,而后加入33.3mmol/L葡萄糖共同孵育24,48,72h.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HUVEC内皮微粒释放以及细胞凋亡率.应用Griess还原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钙减轻高糖对HUVEC的损伤,阿托伐他汀组细胞形态基本完好.阿托伐他汀钙降低高糖诱导的HUVEC内皮微粒释放和细胞凋亡率,且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均〈0.05).阿托伐他汀钙升高高糖诱导的NO含量,使其趋于正常.此作用在0.1~10μmol/L阿托伐他汀钙浓度区间作用24~48h时效果最明显(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内皮微粒释放及细胞凋亡,并通过调节内皮微粒和NO平衡起到保护HUVEC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脑心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ox-LDL(50mg/L)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阿托伐他汀(1μmol/L)作为阳性对照,并给予0.2,0.4,0.6,0.8g/kg不同剂量脑心通含药血清预先干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免法、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等检测HUVECNO,ET-1,LDH释放量,细胞内Caspase-3活性和早期凋亡率.结果:HUVEC损伤后,ox-LDL组(4.74±1.61)μmol/L与对照组(9.96±1.57)μmol/L相比较,NO的合成显著减少,而ET-1释放明显增加[(44.72±2.01)ng/Lvs(21.42±2.84)ng/L,P〈0.01].与ox-LDL组(4.74±1.61)μmol/L相比较,ox-LDL+脑心通0.2,0.4,0.6,0.8g/kg组[(8.33±1.78),(11.35±2.14),(14.80±2.40),(17.82±2.02)μmol/L,P〈0.05)]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促进NO合成,但对ET-1释放无明显影响.而ox-LDL+阿托伐他汀组不仅可以促进NO合成,且能抑制ET-1释放(P〈0.01);ox-LDL可显著提高HUVEC的Caspase-3酶活性,促进LDH释放(P〈0.05),与ox-LDL组比较,ox-LDL+脑心通组对此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193.00±16.81)μmol/Lvs(168.00±11.51),(135.00±11.18),(117.00±10.37),(99.00±9.62)μmol/L,P〈0.05],[(470.28±23.34)μmol/Lvs412.14±25.67),(311.37±28.34),(294.57±20.22),(276.49±25.32)μmol/L,P〈0.05],但阿托伐他汀对LDH释放无明显影响.脑心通、阿托伐他汀均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1).结论:中药脑心通可促进内皮细胞NO释放,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凋亡,是其保护血管内皮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Qu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过氧化氢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体外培养的HUVECs传代后进行实验,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培养;过氧化氢损伤组;药物干预组加入Que低、中、高浓度组(62.5、125、250 umol/L预处理)。用MTT法观察Que对过氧化氢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各组均测定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se,LDH)的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Que使过氧化氢损伤的内皮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物MDA生成减少,LDH漏出液减少,SOD活力增加;过氧化氢损伤可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Que可显著减少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凋亡。结论 Que处理对过氧化氢所致的内皮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以及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高脂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AGEs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联合作用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通过hochest 33258染色,观察不同浓度丹酚酸B(10-4、2×10^-4mol/L)作用不同时间(12、24、36、48、72h),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丹酚酸B能够明显抑制AGEs诱导高脂内皮细胞凋亡,并有一定剂量效应性和时间效应性。结论:提示丹酚酸B对防治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从甘肃陇西产黄芪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CG)、毛蕊异黄酮和2’-OH-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DG)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芒柄花素、CG、毛蕊异黄酮和DG分别与1 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