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川西千里光中绿原酸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迪马C18(250mm×4.6mm,5.0μm);以乙腈-0.5%磷酸(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42~0.215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1.70%(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川西千里光中绿原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金菊七味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陈皮、苍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检出陈皮、苍术;HPLC法定量绿原酸,绿原酸在0.04296~0.12888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1.0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清热散结片(千里光)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控制。结果:本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296μg~1.48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87%,n=5)。结论: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作为药品标准可有效地控制清热散结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止咳灵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止咳灵合剂中金银花、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止咳灵合剂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专属性强,含量测定绿原酸在12.5~200.0μ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0.68%(n=6)。结论:结果表明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作为止咳灵合剂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林宏 《中草药》2010,41(1):68-70
目的建立苍耳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连翘、苍耳子、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结果薄层色谱法对检出连翘、苍耳子、白芷进行鉴别;HPLC法定量绿原酸,绿原酸在0.106 5~2.130 0μg与峰面积的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0%,RSD为0.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苍耳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复方通淋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通淋栓中紫草、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君药雪莲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通淋栓中的紫草、红花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绿原酸在1.44μg/mL~12.96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7%(n=9),RSD为1.02%(n=9),稳定性试验RSD为0.68%(n=5),重复性试验RSD为0.83%(n=5),精密度试验RSD为0.67%(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通淋栓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方金银花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雪芳  陈杰  李卓明 《中成药》2004,26(11):900-904
目的:建立复方金银花颗粒(金银花、连翘、黄芩)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黄芩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能检出连翘;绿原酸在0.108~0.64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7%,RSD=1.28%;黄芩苷在0.156~1.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0.32%.结论:本课题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杨金华  郑弘 《中医研究》2010,23(7):20-22
目的:制定鱼花糖浆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化橘红、前胡、苦杏仁苷、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色谱法能检出化橘红、前胡、苦杏仁苷、绿原酸;绿原酸在0.091~0.27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E-5X+0.006,r=0.999 9,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鱼花糖浆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控制健脑补肾丸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Prod igy ODS3 C18(250 nm×4.6 n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在202.4~708.4μ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回收率为99.06%,RSD=1.01%。结论首次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脑补肾丸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健脑补肾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定清肺止咳合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金银花、黄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色谱能明显检出金银花、黄芩,绿原酸含量,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3258180.077X 5589.828,γ=0.9999,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5,(3)
目的:采集我国藏区长毛风毛菊样品,建立藏药长毛风毛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对长毛风毛菊进行定性研究;采用HPLC测定长毛风毛菊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绿原酸的进样量在0.21~1.5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RSD为2.3%(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重现性好,能全面、有效的控制长毛风毛菊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安龙  高研力  王梅 《中医研究》2006,19(10):22-23
目的:建立热毒清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热毒清口服液成分中金银花中的绿原酸、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绿原酸在20.56~123.36μg/mL,黄芩苷在49.12~294.72μg/mL浓度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8%(RSD=1.81)和96.85(RSD=1.11)。结论:此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热毒清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雪莲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处方中雪莲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雪莲;绿原酸在20.4~102.0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99.86%,RSD为0.24%(n=9),精密度试验RSD为0.75%(n=5),重复性试验RSD为0.95%(n=5),稳定性试验RSD为1.18%(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雪莲注射液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眼明熏洗液(金银花、川芎、一枝蒿)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明熏洗液中绿原酸、阿魏酸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眼明熏洗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在0.089~0.799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5),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 1.06%(n=6);阿魏酸在7.434~37.17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1.19%(n=6);芦丁在0.008~0.048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n=5),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 0.87%(n=6)。结论:建立的TLC,HPLC,UV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眼明熏洗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野菊花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罗杰  林蔚兰  王德勤  赵文昌 《中成药》2003,25(5):363-365
目的 :建立野菊花颗粒的鉴别、含量标准而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鉴别项采用薄层色谱法。含量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Hypersil柱 ( 4.6nm× 2 5 0nm 5 μm)流动相乙晴 0 .0 4%磷酸溶液 ( 13∶87)。结果 :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具有专属性。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的绿原酸 ,方法简便快速 ,准确可靠。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野菊花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复方抗感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金银花、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柱分离,以乙腈-0.4%磷酸(20∶8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结果通过薄层鉴别,分别检出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连翘中的连翘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制剂中绿原酸的线性关系为A=30 461C-5938.8,r=0.9998,RSD=1.01%,表明绿原酸在10.2~102.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复方参金凝胶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方中黄柏、金银花、蛇床子、苦参、虎杖、冰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方中盐酸小檗碱、蛇床子素、绿原酸3个指标成分。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蛇床子素、绿原酸苷分别在0.12~0.60μg(r=0.999 9)、0.056μg~0.28μg(r=0.999 9)、0.08~1.60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25%、97.04%、98.99%,RSD分别为0.97%、0.71%、0.69%。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够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复方咽痛消喷剂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的金银花、冰片、薄荷脑药材,采用HPLC法测定本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用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金银花、冰片、薄荷脑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08~0.28μg(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102.34%,RSD为2.03%。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抗毒合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SBC18;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5∶85);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在0.0904~0.9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1.06%(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抗毒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建立了HPLC 同时测定藏药川西千里光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木犀草苷3 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 色谱柱(250 mmx4.6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55 nm,进样量10 μL,柱温30℃。结果:绿原酸、金丝桃苷、木犀草苷在30 min 内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在其线性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697 2~5.229 0 μg(r =0.999 4)、0.085 8~0.643 8 μg(r =1.000 0)、0.082 7~0.620 4 μ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09%(RSD=0.99%) 、101.17%(RSD=0.69%)、 100.91%(RSD=1.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川西千里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