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对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对39例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例术后发生腹腔出血,1例术后并发胰漏,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恢复较好,住院时间(37±20)d,均痊愈出院,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围术期护理可促进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许光溪 《全科护理》2016,(13):1333-1335
[目的]总结糖尿病病人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0例糖尿病病人行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1例发生出血,1例胰漏,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加强糖尿病病人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总结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本组17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发生胰漏,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顺利治愈出院.术前做好并发症管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安全管理、合理的营养支持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完全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2例实行完全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护理工作。[结果]2例发生胆漏,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完全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术前认真评估,充分准备,术后严密监护、精心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162-116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病情观察、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措施。结果:6例患者术后手术吻合口愈合良好,胆瘘4例,胰瘘2例。结论:精心的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4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入科教育、胃肠道及皮肤准备、呼吸道的准备、加强基础护理、营养饮食指导、引流管、并发症的观察等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49例病人术后发生胰漏13例,出血6例,腹腔感染5例,肺部感染4例,胃排空延迟6例,死亡7例。无管道脱落、堵塞发生,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加强胰十二指肠围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本组围术期内死亡1例,其余3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加强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应对并发症的发生等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手术成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42例中发生胰瘘2例,胆漏1例,肝功能衰竭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5例,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结论: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杜君毅 《临床医学》2012,32(4):125-12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汤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系统的护理术后1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病例均顺利痊愈出院,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40例,满意率95.28%。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加强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周密的护理措施,详细的护理计划可以促进疾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围术期精细化快速康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65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资料,总结快速康复护理经验。[结果]65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胰漏12例,出血6例,腹部感染3例,胆漏1例,胃排空障碍1例,经过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围术期的精细化护理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加快病人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张友香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09-2011
目的探讨斜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30例经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术中体位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俯卧位,观察组采用斜卧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碎石效果。结果观察组体位安置后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胸闷、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碎石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斜卧截石位可减少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术中不适反应,提高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清醒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监护、气管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ICU清醒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ICU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患者术前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胆结石手术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3.7±10.0),(42.0±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12.0),(55.0±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4,3.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较对照组(8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缓解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且术后未使用镇痛泵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法止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 VAS )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出院前VAS评分分别为(3.98±1.121),(1.18±0.747),(0.83±0.781)分,均低于对照组(5.08±1.457),(3.08±1.228),(1.78±1.09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785,8.361,4.461;P<0.05);观察组满意患者92.5%,对照组72.5%,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16,P<0.05)。结论将穴位按摩融入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减轻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采血期、采血恢复期连续俯卧位干预对足跟采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足底采血期取俯卧位、采血恢复期俯卧于母亲胸前,对照组按常规足底采血时取仰卧位,采血恢复期侧卧于婴儿床。观察两组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疼痛反应评分、采血期及采血恢复期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啼哭时间。结果:干预组在采血时新生儿疼痛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采血期和采血恢复期啼哭持续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俯卧位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急性疼痛,缩短新生儿在足跟采血期、采血恢复期的啼哭及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路径式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在妇科进行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路径式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维度的评分分别为(65.9±11.1),(67.8±11.3),(68.1±10.0),(77.2±12.6),(70.8±11.0),(78.0±11.5),(77.6±11.3),(80.4±10.7)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83,9.042,10.819,19.037,13.820,25.174,17.358,28.974;P<0.01)。观察组患者痊愈36例,显效21例,有效30例,无效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58,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非常满意77例,满意11例,不满意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6.678, P <0.05)。结论路径式综合护理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R型垫用于压疮高危患者30°斜侧体位更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使用R型垫;对照组使用软枕,比较两组间在患者30°斜侧体位保持和压疮预防效果中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raden评分(11.81±1.51)分;对照组(9.21±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0.01)。观察组体位移动1例、器具变型1例、压疮发生2例;对照组体位移动21例、器具变型29例、压疮发生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为26.195,45.831,6.211;P〈0.05)。护士每天矫正垫子位置次数:观察组(5.58±1.79),对照组(24.09±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9,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99%,对照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压疮预防专用减压器具之R型垫,替代以往的软枕用于300斜侧体位的更换,可提高专科护理工作质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为患者背臀部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减少社会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遵医体位的护理干预方法,延长术后患者遵循体位医嘱的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将58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术后遵医嘱卧位,并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28例)则只采用医嘱卧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5d遵循体位医嘱的情况及舒适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情况及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填充术术后特殊体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其舒适度和满意度,延长体位的维持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在宿州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后转入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3例作为对照组;同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过渡期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TCM。护理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及焦虑、抑郁情况;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重返ICU、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23.43±1.00)d,短于对照组的(30.20±0.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P0.05)。结论实施TCM,有利于重症监护过渡期患者的救治,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HAAR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采用HIV/AIDS生存质量表(HIV/AIDSQOL-46)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乳酸酸中毒等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AART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6.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8,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总评分(138.25±14.13)分优于对照组(67.38±10.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3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HAART患者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