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移情护理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及期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热患儿父母124人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移情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父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Herth希望量表(HHI)测评数据。结果:通过干预,两组患儿父母SAS、SDS和HHI总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其中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HHI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实施移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期望水平,提升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改善反复高热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选取某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26名反复高热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比较合理情绪疗法实施前后其父母情绪的变化,在干预前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对其负性情绪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改善负性情绪的干预方案,并观察干预后其父母情绪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反复高热患儿父母抑郁焦虑压力的各种程度(轻、中、重、极端)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高热患儿父母文化程度性别是对父母负性情绪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结论反复高热患儿父母存在一定负性情绪,对其进行合理情绪疗法后,能明显降低反复高热患儿父母的负性情绪,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预后及家长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9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及家长为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49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及家长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惊厥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惊厥复发情况)和患儿家长实施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情绪评价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观察组患儿惊厥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惊厥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家长出院时HAMA和HAMD评分低于入组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加快患儿体温恢复正常,降低惊厥复发率,改善患儿家长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60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父母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60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父母作为观察组,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父母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等积极应对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让父母能积极面对患儿疾病,改善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儿父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循证护理在改善急诊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与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6年5月本院手术室收治的128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6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4例)采用手术室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与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等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总体环境、流程便捷、健康宣教、环境舒适、隐私保护等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率及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急诊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减少护理差错及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应激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唇腭裂患儿家属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唇腭裂患儿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应激理论对患儿家属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家属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干预后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症状、躯体角色功能、情感职能、精力、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应激理论为基础构建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唇腭裂患儿家属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提高患儿家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间实施全程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儿负性情绪进行评价。测量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术后肝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能有效改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间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反应,促进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84例在本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间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表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尿潴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尿量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路刺激症状、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能有效改善妇科肿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术后治疗依从率,改善患者膀胱功能,从而降低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陈宝霞  曾萍 《护理与康复》2015,14(7):615-618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对乳腺癌核磁共振检查患者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24例行乳腺癌核磁共振检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检查依从性、患者满意率、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依从性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核磁共振检查患者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hmadi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新生儿父母心理健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肠造口手术的60例患儿及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随访期间研究组退出1例,对照组退出2例,最终完成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Ahmadi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肠造口护理知识知晓度。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轻于对照组,肠造口护理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hmadi延续性护理模式的肠造口患儿护理方案,可改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发热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和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发热初期处理、小儿发热正确知识、合理选择退热药物、合理采取降温措施、体温测量方法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24 h后体温为(37.41±0.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73±0.5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体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提高发热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缩短患儿退热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疼痛干预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急性脑膜炎患儿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PICU住院的急性脑膜炎患儿及家属各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在干预开始前应用幼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疼痛分度,入院当日分别进行疼痛干预,对照组患儿家属学习PICU护理手册,观察组患儿家属学习疼痛信息手册、幼儿缓解疼痛相关方法及PICU护理手册。两组患儿分别在入院当天、脑脊液穿刺时、入院后第3、5、7天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入院第7天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疼痛缓解程度上,人院第3天时观察组患儿轻度疼痛28.57%,中度疼痛42.86%,重度疼痛25.71%;对照组轻度疼痛11.43%,中度疼痛54.29%,重度疼痛3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1,P=0.03)。人院时,两组患儿间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对照组患儿心理状态较观察组不稳定,不愉悦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家长对疼痛管理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87.42±6.88)%,(73.10±1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P〈0.01)。结论综合疼痛干预可帮助PICU急性脑膜炎患儿更好地缓解脑脊液穿刺及疾病本身带来的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2周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55.27%,组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改变,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长协同护理对哮喘患儿住院舒适度及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8例哮喘患儿按住院日期分组,观察组(单日)与对照组(双日)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共同参与患儿日常生活协助、疾病护理、心理支持三方面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气促、咳嗽不适症状及烦躁、睡眠状况的舒适度,出院3个月后患儿哮喘控制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体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77,P〈0.05),且气促、咳嗽、烦躁、失眠不适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2.200,-3.909,-2.473,-6.503;P〈0.05);观察组患儿院外控制中,完全控制17例占38.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例占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606,P〈0.05);且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45.45%,低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54,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是由护患共同参与,通过院内指导患儿家长全面掌握疾病护理,提高患儿住院舒适度,同时延伸院内宣教,改善患儿院外照顾,利于增强对生活中哮喘患儿病情的良好控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唐蓉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60-206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我院急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效果、并发症、院内再手术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术后并发症、院内再手术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率,改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乙肝患者不同时间点初次注射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择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晚上20:00进行初次注射,对照组择上午8:00左右进行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热相关持续时间及发热时显著不适症状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为(5.2±1.1)h,峰值体温为(37.9±0.2)℃;对照组分别为(7.9±1.4)h,(38.4±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89,5.276;P <0.05);观察组患者头痛头晕、肌肉酸痛和呼吸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晚上20:00初次注射干扰素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发热症状,缓解临床不适,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尿毒症儿童父母教养压力水平,为开展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教养压力指标简表对49例尿毒症儿童父母和50例正常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进行调查.结果 尿毒症儿童父亲与母亲教养压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P<0.01);尿毒症儿童母亲在教养压力总分和亲职愁苦、困难儿童维度得分高于父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腔鼻空肠喂养管护理(TCNJ-FTN)对全胃切除术患者营养的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因胃癌实施全胃切除术患者86例,其中留置普通胃管并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实施T C-NJ-FTN护理措施的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的恢复情况、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两组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实施 TCNJ-FTN治疗及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并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俊莲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94-2096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斜视手术患儿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韵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斜视矫正的手术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配合程度、血压、心率的稳定程度、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日的焦虑呈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有利于提高斜视患儿的手术配合程度,降低焦虑反应,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EICU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方法选取EICU护士32名为研究对象,2010年采用PBL护理查房模式为实验组,2009年采用传统查房模式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终期考核、科研成绩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91.00±1.89)分与技能操作成绩(93.03±3.1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6.99±6.95)分和(89.03±4.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67,3.569;P〈0.05);实验组发表论文(9篇)高于对照组(2篇);实验组护士对查房方式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79,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30,P〈0.05)。结论与传统的护理查房模式相比,PBL查房模式更能提高护理查房的效果,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