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菊琴  戴红 《光明中医》2001,16(1):43-45
急腹痛属中医腹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是指胃脘以下,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急性疼痛。《内经·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主管传导,把小肠传来的食物渣滓变为粪便,输送到体外去。《五脏别论篇》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如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常常是引起腹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急腹痛的病因、病机复杂,大都由饮食不节、膏粱厚味、暴饮暴食、饮食停滞、湿热内生、暴急奔走、热邪郁闭,以致胃肠功能失调,燥屎内结,败血浊气壅塞而腑气不通,以成“不通则痛”的急腹痛。临床上病情…  相似文献   

2.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引起腹痛的常见病因有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寒温失调、虫积等。其基本病机为实邪内阻,气血壅滞或气血亏虚,经脉失养。腹痛大致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肠炎,肠痉挛,胃肠神经官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健脾补气与活血化淤并用对腹痛和出血获得满意疗效而谈点滴体会,内容有五点:急则治标;代表方剂;加减应用;病例介绍;疗效体会。(后附药理作用的有关记载)。一、急则治标腹痛或消化道出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消化系疾病的标症。腹痛或出血又往往隐伏有淤,病久又多致正气虚。患者每因腹痛或出血而求医或请求急诊。为急患者之所急,不能不重视这两个急症的诊疗。放下面着重介绍一个对腹痛和出血疗效较为显著而安全的验方。  相似文献   

4.
中医脾胃病包括胃脘痛、腹痛、泄泻、呕吐、便秘等,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中.导师莫衿耀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在多年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导师治疗常见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仲景对腹痛有精辟的阐述,为现代内科杂病辨治之典范,文章对仲景辨治腹痛的精要规律进行解析、梳理,以深入领会其辨治之精髓,用药之精炼,进而指导临床。方法腹痛涉及多脏腑,多系统,临床辨证复杂。通过对《伤寒杂病论》腹痛原文的研读来解析仲景对腹痛证候、病因、病机、治法和方药的辨证论治规律。结果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运用望闻问切中医四诊判断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进而辨明腹痛的寒热、虚实。为进一步审因论治,辨治用药提供了依据。如中阳虚之腹痛善用干姜,实邪内阻之腹痛善用大黄,痰饮内停之腹痛善用苓桂术,少阳之腹痛善用柴芩。结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腹痛进行了较详尽的描述,其论述精辟,辨证准确,临床每获良效,对后世影响较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全书凡五见,其中三条分别言及“腹中急痛”、“腹痛”、“妇人腹中痛”,可见本方治疗腹痛在仲景原意中举足轻重。后世医家宗仲景之法,将本方广范用于胃脘痛、腹痛、痛经等多种痛证,本文就其本方疗腹痛机理、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病理特点和治疗等方面讨论常见急腹病症的共同规律,归纳分析了中医药治疗、改善急腹症的特长和优势,提出未来应该中西医结合,迅速准确辨病、辨证,作出手术与非手术疗法的选择,积极推动中西医疗法的有机配合运用。  相似文献   

8.
针刺足三里及天枢穴治疗急腹痛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腹痛见于内外科多种疾病中 ,具有病因复杂、病种多、起病急、变化快等特点。临床诊治虽应按常规辨证施治 ,但在痛甚标急的情况下须先治标 ,以防发生休克等严重情况。因此笔者先用针灸止痛 ,以解燃眉之急 ,待腹痛缓解后再辨病辨证配穴治本。笔者几年来在临床中以针刺足三里、天枢穴为主治疗急腹痛 10 0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 0例中男 48例 ,女 5 2例 ;年龄 12~ 15岁 95例 ,其他年龄 5例。发病时间 2h以内 75例 ,2~ 8h 2 5例。病因 :胃肠痉挛 70例 ,胃肠神经官能症 5例 ,急性肠胃炎 16例 ,急性阑尾炎 7例 ,变态…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强调"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其建中法将"保胃气"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创立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和大建中汤,分别治疗虚劳里急,虚劳里急诸不足证及虚寒腹痛。小建中汤主要治疗中焦虚寒,气血不足而兼伤寒表证;脾虚腹痛兼少阳邪郁证;虚劳病中焦虚寒,阴阳两虚证;"黄疸"病属脾虚气血不足证;房劳过度所致诸证。黄芪建中汤方较小建中汤补虚作用更强,阴阳俱虚偏于脾胃气虚者应用黄芪建中汤疗效颇佳。大建中汤适用于素体虚、病情急且重、腹痛较重的患者,即中阳虚弱而脘腹冷痛,阴寒内盛而上逆之人。三建中汤选药精准,配伍巧妙,扶正祛邪,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0.
刘玉敏 《河南中医》2004,24(10):10-11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急性出血、急性脘腹痛、胸痛、暴喘、暴吐、暴利、高热、昏迷、谵妄、厥证、中毒等急、危重症做了系统总结,首创六经辨证论治典范,论中理、法、方、药俱备,为后世抢救治疗急、危重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将笔者临床救治急、危重症经验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伤寒杂病论》辨治腹痛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伤寒杂病论》中条文涉及腹痛类病症的方、药,统计治疗腹痛方中药物的运用频数和频率,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进行分析.结果:《伤寒杂病论》中,涉及腹痛的方剂共33首,最常用药物为芍药和甘草.张仲景治疗腹痛多用补法、泻法及和法,善于运用温热之品,若使用寒凉之药,偏于运用微...  相似文献   

12.
急腹症,是现代医学对腹部急性病症的总称,有腹痛的共同表现,并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笔者对非手术范围内的急腹症运用仲景泻下方,常获佳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卓鹏伟  吴鸿洲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71-1171,1204
本文从《临证指南医案》所载癥瘕病案入手,总结出叶天士对癥瘕病的认识及辨论治规律:癥瘕属气聚,为血结,是从无形至有形的发展过程,病属肝胃奇经;首次提出癥瘕属"络病",并创络病治法;治宗仲景、丹溪诸家,主张以缓攻为主,随证施治,并提出癥瘕"急攻成胀"的戒律。  相似文献   

14.
傣医学的“拢姐崩”(慢性胃炎)相似于中医脾胃病,包括胃脘痛、腹痛、腹泻、呕吐、便秘等,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中。康朗香是云南省名老傣医,在多年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立足“肝主身之筋膜”理论,总结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为肝气郁滞,肝体用失衡,肝木克脾土,胃肠筋膜经隧挛急,表现出腹痛、腹部不适感、腹胀、便秘、腹泻等胃肠症状,或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胃肠外症状,其病位在肠,其标在脾,其本在肝,涉及五脏,治病求本,进而提出柔肝理气解郁、柔肝缓急止痛、柔肝养血安神等治法探讨本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金永贵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105-105
笔者这里所说的常见胃病主要包括临床内科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借助于内镜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可得以诊断。临床症状基本包括恶心、呕吐、暖气、泛酸烧心感、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血、黑便等,属于中医内科胃痛、痞满、腹痛、及呃逆等范畴。  相似文献   

17.
因胰病而致的腹部疼痛,称之为胰源性腹痛。常见的胰病有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及胰腺癌等。胰源性腹痛的部位在上腹偏左,重者可累及全腹部。疼痛的性质为持续性胀痛,剧烈的刀割样疼痛,亦可呈带状样腹部疼痛。本病文献专述较少,笔者结合个人临床体会,试图就本病证治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粗浅讨论。 胰脾恶壅 不通则痛 胰管壅塞是胰源性腹痛发生的主要病理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治疗腹痛的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腹痛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筛选《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腹痛的条文,对"腹痛"相关词汇,治疗腹痛的方药,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寒杂病论》涉及腹痛条文共48条,其中方剂26首,共37种药物。药物性味以辛、甘、苦、温居多,主要归脾经和胃经,重视芍药、甘草的应用。结论:《伤寒杂病论》治疗腹痛多以脾胃为中心,主要选择辛、甘、苦、温味药,侧重芍药、甘草的运用,以恢复中焦之气机,使气血运行通畅,并兼顾心、肺、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肾绞痛为常见的急腹痛之一,是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的并发症。由于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引起肾盂或输尿管痉挛,造成梗阻,而至阵发性刀割样剧痛。发作时病  相似文献   

20.
补中益气汤是治疗劳倦内伤的代表方剂。本文介绍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陈旧性心梗伴腹痛症,老年性癌闭症、手汗症、嗜睡症、重症肌无力等疑难杂病5例。说明只要辨证准确,本方可广泛用于各科急慢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