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雪燕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756-757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是在影像设备监视下经皮穿刺向骨内注射骨水泥,以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的方法。该技术能使患者迅速缓解疼痛,创伤小,费用低,已被临床所接受。2007年1月-11月,我院骨一区利用该技术治疗患者8例,共11个椎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简称PVP)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技术.是通过一定途径将特定材料注入已破坏或有破坏危险的椎体,提高脊柱稳定性,防止塌陷,以缓解疼痛的方法[1].1984年,法国学者Galibert等[2]根据外科手术填塞骨水泥的经验,首次采用了经皮穿刺椎体后注射骨水泥治疗1例C2椎体侵袭性海绵状血管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镇痛效果,从而开创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先河.笔者所在科室从2003~2008年用椎形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常规手术方法和对不同胸腰椎椎体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4例共76个椎体的胸、腰椎椎体病变患者进行71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和5次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X线下椎弓根入路穿刺进入椎体行骨髓腔造影并向椎体内加压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结果:椎弓根穿刺成功率100%,骨水泥均匀充填椎体者45例次,部分充填椎体者31例,成形术后椎体前部高度部分恢复者37例,74例患者手术后局部疼痛不同程度缓解,缓解起效时间在注射骨水泥后15min至3d.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穿刺脊柱后凸成形术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大、机体状况差和不能接受大型手术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治疗椎体破坏性病变、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缓解或消除疼痛,预防椎体塌陷或病情发展的一种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新技术、新方法。1987年,Galibert等首先报道经皮注射骨水泥治疗椎体血管瘤,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效果,开创了PVP的先河,其主要作用是解除或减轻疼痛和防止椎体压缩塌陷。1989年,Kaemmerlen等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脊椎转移癌,疼痛缓解率达16/20。  相似文献   

5.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在影像学技术引导下应用骨穿针经过皮肤穿刺至病变椎体,将骨水泥注入.是一种凝固病变椎体的介入技术。我科2006年采用PVP技术治疗6例患者,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朱绍凤  王陵  王菲 《吉林医学》2008,29(22):2063-2064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rebroplasty pvp)是在影像学增强装置监视下,经皮穿刺向病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凝止加固病变的一种介入技术。该项技术应用于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实施这种手术,不仅需要精湛的骨科手术技术、术前术后的护理亦关重要。本科于2005年6月-2007年12月为2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施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7例共21个椎体良恶性病变,其中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14例18个椎体,椎体血管瘤2例2个椎体,椎体骨髓瘤1例1个椎体。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到椎体病灶后,用1ml注射器将调制成糊状的骨水泥均匀缓慢注入病变椎体,单侧椎弓穿刺17个椎体,双侧椎弓穿刺4个椎体。胸椎填充3、0~4.0ml,平均3.5ml;腰椎4.0~5.50ml,平均5.0ml,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铸形。术后观察24h,抗感染1~3d。结果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X线平片显示椎体内骨水泥呈不均匀点状分布,密度增高。CT显示椎体内不规则密度增高影。术中未见有骨水泥向椎旁组织及向血管内渗漏现象。17例治疗都获得成功,随访3~12个月,15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2例有所缓解,所有患者疼痛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及椎体转移瘤引起的疼痛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PVP治疗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转移瘤及血管瘤共128例、196个椎体。操作于C形臂X线机监视下进行,经皮穿刺并经过椎弓根进入病椎,灌注骨水泥。结果128例术后疼痛均消失或缓解,不再需要应用镇痛剂治疗,按照WHO的评价标准,有效率为91.4%。本组发生骨水泥渗漏9例,发生率7.0%,未发生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方法简单、效果可靠。骨水泥渗漏是常见并发症,椎体骨皮质破裂、椎体后壁及椎弓遭肿瘤破坏、骨水泥过稀或注射时机掌握不当、影像质量差等是引起外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9年7月,对43例老年胸腰椎骨折采用经皮穿刺通过伤椎椎弓根灌注注射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疗效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2例,每个椎体内注入骨水泥2.0~6.0mL,平均4.5mL。3例术中发生椎体外渗漏,因渗漏量较少,未进一步处理。随访12~30个月,平均21个月,除2例遗留腰部轻微疼痛外,其余病例均能较早地下地活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采取经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采用明胶海绵封堵裂口、经皮CPC/PMMA复合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伴有椎体前壁破裂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防止骨水泥渗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3-06—2023-11诊治的15例伴有椎体前壁骨皮质破裂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以破裂区域为靶点进行穿刺,分多次将明胶海绵顶向椎体前壁破裂区域,再使用CPC/PMMA复合骨水泥注射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观察骨水泥有无经椎体前壁渗漏的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均未超出椎体范围进入其他组织。结论: 采用明胶海绵封堵裂口、经皮CPC/PMMA复合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可显著降低术中骨水泥渗漏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老年脆性骨折,目前广泛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但是,其疗效、手术风险与骨水泥的注射量及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关系密切。影响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分布的因素很多,其中客观因素包括骨水泥相关因素,如骨水泥的黏度、注射量、类别等;还有椎体相关因素,如椎体内压力、骨密度、椎体的解剖结构等。同时,手术技巧也是影响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分布的重要因素,如手术方式的选择(单侧或双侧穿刺)、椎体内静脉造影、明胶海绵预注射、术中引导技术、编织袋骨水泥填充技术等。一方面,手术器械和手术材料的不断改进,可以控制骨水泥的合理分布;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手术技巧,可以使得骨水泥的分布更加均匀,并可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OSTEOPAL V骨水泥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9月—2013年4月该院应用OSTEOPAL V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76例,共124个椎体。胸椎74个,腰椎50个。男性30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68岁(50~86岁)。所有病椎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术前均有严重的胸腰背痛,不合并下肢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术前适当冷却骨水泥,术中观察骨水泥调配后凝固时间与调配前骨水泥温度的关系,术后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情况,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并将患者泥漏及其他不良反应与常模进行对比。结果骨水泥凝固时间与调配前骨水泥温度成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治疗的适应证及相关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50例患者64节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椎体的术后疗效。结果 58节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型术,6节椎体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型术治疗均获成功,术后2h及1d疼痛即明显缓解,术中注射骨水泥平均为5.2ml,有2节椎旁静脉丛有细条样骨水泥外渗,1节椎体后软组织内小条状漏出(经小切口钳出)。50例64节椎体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皮推休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在X线或CT引导下通过穿刺技术经过椎弓根向已破坏或有破坏危险的椎体内注人骨水泥或其他填充材料,以强化推体、增加椎体的抗压性,起到治疗及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的作用.它能使因椎体骨折或骨质破坏引起的疼痛短期内迅速减轻或消失,以及预防椎体的进一步塌陷,是一种方便、有效、微创的新方法.最初于1984年由法国的Deramond等首先应用经皮穿刺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方法治疗1例长期疼痛的推体血管瘤的患者[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骨水泥注入量对椎体成形术(PVP、PKP、囊袋)治疗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影响。方法作者将自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穿刺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169例(253椎),其中男31例,女138例,年龄:50-97岁,平均:71.44岁,收集患者术前受伤原因(有无外伤),体重指数(BMI),骨折椎体,骨密度(腰椎T值),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前、术中、术后1天影像学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的VAS评分、椎体压缩率、椎体后凸角,术后骨水泥渗漏、病椎或相邻椎体再骨折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低剂量和高剂量的骨水泥注入均可以明显缓解病人的疼痛感,在椎体压缩率、后凸角的恢复、骨水泥渗漏及术后再骨折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但注入低剂量骨水泥可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几率,术后再骨折与病人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骨水泥微创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胸腰背的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骨水泥作为充填材料,在C臂透视监视下,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行骨水泥微创注射术,治疗31例,共35个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比较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及手术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 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例少量骨水泥渗漏入椎旁软组织,未引起严重并发症.结论 骨水泥微创注射可有效安全地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椎体静脉造影有利于减少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富  邓忠良  柯珍勇 《重庆医学》2005,34(4):565-566
目的评价椎体静脉造影对预防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漏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前瞻性分组方法,将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分为造影组(66个椎体)和非造影组(57个椎体).在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注射骨水泥前,造影组用3ml碘造影剂进行椎体静脉造影,根据造影剂回流情况调整骨水泥注射的时机、速度、压力、方向以及重点观察可能外漏部位.非造影组不作造影,凭经验进行注射.两组均采用带侧孔骨穿刺注射针和一次性注射器加压注射装置.结果(1)骨水泥注射量造影组为(3.8±1.4)ml,略高于非造影组的(3.4±1.8)ml.(2)骨水泥外漏发生率在造影组27.3%,明显低于非造影组的36.9%.(3)两组均无神经压迫刺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椎体静脉造影能减少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 6例 8椎体屈曲型骨折 ,于俯卧位在CT及C型臂监视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灌注骨水泥。结果 :6例 8椎体穿刺均获得成功 ,注射骨水泥平均 3 .7ml。在术后 2 4小时内都能站立行走 ,腰背痛消失。无下肢放射痛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随访 1~ 7个月 ,复查胸腰椎X线片未发现椎体有形态学改变及椎体新压缩出现 ,未见全身性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止痛效果明显。能迅速恢复病人的活动能力 ,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是一种良好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C臂X线透视下,以骨水泥为充填材料,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射经皮椎体成形术32例40个椎体。结果:随访(3~13)个月(平均7个月)。其中28例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余4例有中等程度减轻,疼痛缓解率87.5%。术后CT扫描发现有3例发生骨水泥外溢:其中椎体旁1例,椎间盘2例,但未发生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及静脉、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手术安全性高,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脊柱微创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折注射骨水泥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对100例老年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研究组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折患者进行注射骨水泥的临床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