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缩短插管成功所需时间,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过程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0年6月~2006年10月机械通气患者共14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8例为常规留置胃管法,B组78例为垂直留置胃管法,记录两组病例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种方法插管成功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垂直留置胃管法能有效地提高机械通气患者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插管成功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带机状态下留置胃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应用漂浮导管内导丝在带机状态下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ICU和呼吸内科2年半时间66例呼吸机带机状态下留置胃管的病例,分为A、B2组.A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B组采用漂浮导管内导丝留置胃管,记录置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烦躁、恶心、呕吐)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2组病人插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漂浮导管内导丝为带机病人留置胃管是较满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置胃管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120例需置入胃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插管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插管法--左侧卧位经右鼻孔插管.观察两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第1次成功置管耗时,插管呕吐、呛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1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第1次成功置管耗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置管时呕吐、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置胃管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耗时和置管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ICU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方法。方法12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组)和研究组(在镇静状态下利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组)各60例,观察并比较置管1次成功率,置管前后的脚、HR、SpO2、Paw和置管过程中发生的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置管1次成功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8.3%(P〈0.01),而且置管前后的脚、HR、SpO2、Paw波动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未出现呛咳、恶心、呕吐。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在镇静状态下利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1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ICU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方法。方法12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组)和研究组(在镇静状态下利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组)各60例,观察并比较置管1次成功率,置管前后的MAP、HR、SpO2、Paw和置管过程中发生的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置管1次成功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8.3%(P<0.01),而且置管前后的MAP、HR、SpO2、Paw波动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未出现呛咳、恶心、呕吐。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在镇静状态下利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1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05例ICU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5例,A组常规置管组,B组气囊放气,C组牵拉气管,比较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P0.01)。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同时置入胃管的方法,安全可靠、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患者三步留置胃管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传统常规留置胃管法和三步留置胃管法插管成功所需时间、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插管一次成功率,并对新方法进行科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步留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法。结果两种留置胃管插管方法、插管成功所需时间、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三步留置胃管法留置胃管优于常规留置胃管法。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状态下留置胃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气管插管状态下插入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76例气管插管病人按救治顺序分为A组、B组。A组采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胃管 ,B组在普通气管插管成功后再插胃管。记录置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 (烦躁、恶心、呕吐 )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 :两组病人的插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气管插管插入胃管洗胃的方法是抢救食物中毒较满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置胃管方法与一次置管成功的关系。方法:40例机械通气患者(均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2组,采用气囊放气与气囊不放气两种情况下置胃管,观察并记录。结果:气囊放气置胃管一次成功17例,气囊不放气置胃管一次成功8例。两组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放气置胃管法优于气囊不放气置胃管法。  相似文献   

10.
气管插管状态下置胃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比较经口气管插管状态下口插胃管与鼻插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0例气管插管患者的随机分为A,B两组,两种插胃管方法从平均置管时间,恶心发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口插胃管法优于鼻插胃管法,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在经口气管插管状态下口插胃管法优于鼻插胃管法。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病人胃管置入时机与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病人胃管置入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将15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气管插管全麻病人随机分为3组,A1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A2组在全麻诱导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B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置入胃管。比较3组病人在胃管置入前、置入时、置入后1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平均胃管置入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B组病人在胃管置入时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A1组与A2组病人置胃管时和置胃管后,无恶心、呕吐反应,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平稳,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2组病人置胃管一次成功率最高,人均插管所需时间最短(P<0.01)。结论拟施行气管插管全麻的病人宜选择在麻醉诱导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更为有效的留置胃管方法,提高1次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9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床头抬高20°~30°,由两名护士同时操作,采用双手抬颌法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和置管过程中发生呛咳、恶心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1次置管成功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置管过程中出现恶心1例,呛咳2例,对照组出现恶心7例,呛咳9例,观察组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双手抬颌法留置胃管具有1次置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借助喉镜及导丝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借助喉镜及导丝为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对照组为一般留置胃管,将置管成功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的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也为医护人员减少很多时间.结论 借助喉镜及导丝为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可明显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鼻空肠管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MV)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ICU收治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A组留置鼻空肠管,B组留置鼻胃管,观察两组肠内营养可以耐受的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A组肠内营养可以耐受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明显比B组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机械通气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比鼻胃管更为有效、安全,并有助于减少VAP发生,有助于尽早脱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因病情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石蜡油下插胃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插胃管前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两组留置胃管期间的护理方法基本相同,比较两组的插管效果.结果 观察组置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小于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可降低留置胃管带给患者的刺激反应,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喉罩置管和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置管组96例和气管插管组104例,比较两种呼吸道开放方法的效果。结果喉罩置管法的置管时间短于气管插管法,且对患者心率的影响较小;喉罩置管法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气管插管法,插管对抗发生率低于气管插管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喉罩置管快捷、高效、通气可靠、对机体刺激小,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平卧位与侧卧位对意识障碍患者置胃管的效果.方法 将64例意识障碍需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2例采用平卧位插胃管;B组32例采用侧卧位插胃管,比较2组患者插胃管时的不适症状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 侧卧位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平卧位(P<0.05);侧卧位置胃管时患者的不适症状明显少于平卧位(P<0.001).结论 对意识障碍患者采用侧卧位置胃管可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式插胃管法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科室需要行胃肠手术留置胃管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实验组在置管前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咽喉后采用屏气法插胃管,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及自行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适反应及自行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清醒能配合患者置胃管时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咽喉后采用屏气法插胃管,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三种静脉置管法在ICU抢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静脉置管法在ICU抢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4例危重患者分为A组(低位股静脉置管)352例、B组(常规股静脉置管)107例、C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345例,记录三组置管平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平均操作时间大于A组、C组(P<0.05),C组留置时间明显低于A组、B组(P<0.05);A组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静脉炎、血肿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低位股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创新、并发症少的特点,为最佳置管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完全拔管置管法在脑卒中急性期鼻胃管置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脑卒中急性期需要鼻胃管置管的7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入胃管,当出现胃管反折入口腔、误入气管等插管意外时,拔出胃管重新置管;试验组在置管过程中出现胃管反折入口腔、误入气管等置管意外时,采用不完全拔管置管法。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舒适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完全拔管置管法提高了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鼻胃管置管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