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听骨链和迷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初步临床应用报告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目的探讨听骨链和迷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局限性。方法采用薄层螺旋扫描(层厚1.0mm)、小视野(FOV=5cm)、密集重建(间隔0.1mm)技术,对14例正常和15例中耳病变患者行听骨链和迷路三维重建成像,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或最大密度投影(MinIP或MaxIP)和表面成像(SSD)。结果14例正常患者中对其中13例听骨链及8例迷路进行三维重建,听骨链重建显示锤骨柄和砧骨长突平行共同指向蜗岬,砧镫关节呈“L”形影,迷路三维重建显示耳蜗和三个半规管。13例中耳炎患者中9例胆脂瘤形成,显示听骨链不同程度的破坏,2例先天中耳畸形显示听骨链发育异常。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有利于中耳畸形和其他耳部病变的诊断,但尚存在重建时间长、损失部分信息等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 (CTVE)成像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HiSpeedCT/i扫描机 ,层厚 1 0mm、螺距 1 0、骨算法、视野 9 6cm× 9.6cm、间隔 0 1mm重建 ,对 10例正常中耳和 2 1例临床怀疑中耳病变 (14例手术 )的患者进行CTVE成像。正常及异常中耳的观察阈值分别为 - 6 0 0~ - 2 0 0HU和 5 0~ 30 0HU。结果 CTVE能清楚显示正常听骨链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 ,锤骨、砧骨及锤砧关节的显示率为 10 0 % (38/38) ,镫骨底板的显示率为 32 % (12 /38) ,只有 2 1%(8/38)可以分辨镫骨的前、后脚 ;18例中耳炎患者中 12例胆脂瘤形成 ,CTVE上有不同程度的听小骨破坏。 1例中耳畸形显示听骨链发育异常。结论 CTVE是一种新的、非侵袭性的方法 ,能显示听骨链的立体影像 ,有利于听骨链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相似文献   

3.
中耳听骨链CT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中耳正常结构在CT仿真内镜下的影像学特征。明确传导性耳聋的听小骨及听骨链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HispeedCT/I进行颞骨薄层螺旋扫描 ,层厚 1mm ,螺距 1,电压 14 0kV ,电流 170~ 2 2 0mA ;DFOV 9.6cm ,骨算法CTVE听小骨成像。结果 CTVE能清晰显示正常听骨链及细小结构 ,锤砧关节显示率 10 0 % (162 /162 ) ,“L”型镫砧关节显示率 80 % (13 0 /162 ) ,镫骨前后脚为 73 % (12 1/162 ) ,能够良好地显示中耳炎及胆脂瘤的听小骨破坏 ;能够准确地显示听小骨畸形。结论 CTVE在中耳的应用 ,快速、无创、立体直观地再现了听骨链及中耳腔情况 ,能够为传导性耳聋患者明确病因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听骨链的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其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正常和异常听骨链三维(3D)重建的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初步应用。材料与方法采用1.0mm、螺距1.0轴位薄层扫描,骨算法,FOV9.6cm、间隔0.1mm重建。对10例正常中耳和19例中耳病变(14例手术)的患者进行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法(SSD)3D重建。正常及异常中耳的观察阈值分别为-500~-200Hu和100~300Hu。结果MIP和SSD3D重建都能直观地观察锤、砧骨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砧镫关节呈"L"形,镫骨前后脚及底板显示欠佳。18例中耳炎患者中12例胆脂瘤形成,3D重建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听小骨破坏,SSD3D的显示效果略好于MIP3D。结论螺旋CT3D成像能很好地显示正常和异常听骨链的立体影像,有利于听骨链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耳术后CT检查的价值和手术效果.资料与方法 中耳术后21耳进行了CT检查,将其手术类型、临床听力和CT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主观听力与术前相似者7耳,其中1耳为单纯病灶清除,1耳为人工金属镫骨脱出于外耳道,1耳为同种异体听骨链重建,乳突根治术后听骨链消失和部分听小骨残留各2耳.术后听力明显提高9耳,其中同种异体听骨链重建5耳,自体听骨链重建4耳.术后听力提高后又突然下降3耳,其中1耳为重建听小骨与鼓膜分开,1耳为重建听小骨与卵圆窗分开,1耳为锤镫关节脱位,再次手术后听力均明显提高.2耳因胆脂瘤术后面瘫,CT示面神经管鼓室段缺损,再次手术后面瘫症状逐渐消失,但听力与术前相似.结论 术后CT检查可明确中耳手术效果,听骨链重建手术有助于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6.
听骨链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听骨链的CT曲面重建(CPR)方法,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5耳(122例)行颞骨轴位高分辨率CT检查,对听骨链行CPR。50例(80耳)为正常听骨链,72例(85耳)为病变组。主要扫描参数:准直0.5mm,螺距0.875,重建间隔0.2~0.3mm,重建矩阵1024×1024。结果(1)正常听骨链组:1幅图像上清晰显示3个听骨及其关节。(2)临床应用:39例颞骨外伤中,听骨链异常的18例;锤砧关节半脱位及脱位各5例,砧镫关节半脱位及脱位分别为5例及6例,锤骨柄骨折1例。16例外耳发育不良中,骨性外耳道闭锁13例,膜性3例。骨性外耳道闭锁最常见的伴随听骨畸形是锤骨柄发育不全(10例),中耳腔变窄、听骨缺如3例,锤砧融合伴砧骨长突缺如1例。不伴随先天性外耳发育不良的听骨畸形2例,1例为双耳砧骨长突缺如,另1例为砧骨长突发育不全伴砧镫关节不连。慢性中耳乳突炎15例,6例合并胆脂瘤者听骨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鼓室硬化症1例。结论听骨链的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是诊断传导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耳畸形和正常颞骨的螺旋CT三维成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先天性耳畸形和正常颞骨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螺旋高分辨CT扫描技术,对16例先天性,中耳畸形及40例正常耳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三维表面成像,结果:16侧患耳畸形为:外耳道骨性闭锁,鼓室狭小,听小骨发育不育,面神经管异常等。小视野密集重建清晰显示了细微结构,多平面重建提供多位信息,三维表面成像立体直观地显示形态结构,结论:螺旋高分辨CT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有利于外,中、内耳正常结构的显示和先天畸形的诊断,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建议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结合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先天性镫骨畸形及其分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诊断为先天性单纯中耳畸形的94例患者(125耳),均行听小骨MPR及听骨链CPR,分析镫骨畸形的类型。结果:125耳中,镫骨畸形107耳(85.6%),畸形类型包括:完全缺如、异位、单纯底板固定及发育不良。结论:镫骨畸形占先天性中耳畸形的大多数,且畸形类型复杂多样;MSCT结合后处理技术(听骨MPR及听骨链CPR)能精确显示镫骨畸形类型及有无合并面神经移位,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56层高分辨率CT(HRCT)及重建技术在听骨链损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6例颞骨外伤患者进行256层HRCT轴位扫描,收集其中听骨链损伤患者38例.用Philips工作站,行颞骨多平面重建(MPR)、听骨链的曲面重建(CPR)、3D容积再现(3D VR)观察分析听骨链损伤位置、类型及其相邻结构受累的情况,并进行随访.计算原始轴位(AX)、MPR、CPR、3D VR的显示率.结果 106例颞骨外伤患者中,38例(76耳)听骨链损伤,听小骨脱位43耳,其中锤砧关节脱位22耳,锤砧并砧镫关节脱位6耳,砧镫关节脱位3耳,听小骨转位11耳,镫骨前庭脱位1耳;听小骨骨折4耳,其中锤骨骨折2耳,砧骨骨折1耳,镫骨骨折1耳.38例听骨链损伤患者中11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结果与影像诊断结果一致.AX、MPR、CPR、3D VR的显示率分别为97.87%、100%、97.87%、82.98%.结论 256层HRCT及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听骨链损伤的情况,是术前评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三维成像对听骨链解剖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骨骼、血管、胃、结肠等脏器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1] ,对内耳结构的显示评价亦有报道。听小骨作为人体内最小的一组骨 ,位于中鼓室空腔中 ,非常适合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本研究对 15例健康志愿受检者两侧听骨链分别进行螺旋CT表面遮盖法 (SSD)和仿真内窥镜(CTVE)重建 ,旨在探讨其成像技术对听骨链解剖形态的显示能力及观察时应采用的技术条件。1 材料和方法1.1 选取 15位健康志愿者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2 0~ 45岁 ,平均 3 2岁。均经临床问诊及耳科检查排除耳部疾病 ,轴面CT扫描无耳部异常。1.2 扫描设…  相似文献   

11.
成人中耳、内耳解剖结构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成人中耳,内耳解剖结构CT三维重建技术,方法: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层厚1mm或2mm),小视野(FOV=5cm),密集重建技术(间隔0.2mm或0.5mm),对75例成人中耳,内耳进行三维成像,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P),表面成像(SSD)和仿真内镜成像(CTVE)。结果:中耳鼓室,听骨链,内耳及内耳道均获得满意三维图像。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能够真实准确观察成人中耳,内耳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正常听骨链的CT仿真内镜和三维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正常听骨链CT仿真内镜(CTVE)和三维(3D)重建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无中耳疾病者采用层厚1.0mm、螺距1.0轴位薄层扫描,骨算法、0.1mm~0.2mm间隔重建,分别做CTVE成像、表面(SSD)和骨最大密度投影(MIP)3D重建,观察和比较CTVE和3D显示正常听骨链的能力。结果:CTVE上,锤、砧骨及锤砧关节显示率都是100%,镫骨底板显示率为35%,仅25%能分辨镫  相似文献   

13.
听骨链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显示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听小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的技术要点。资料与方法 对43例患者进行螺旋高分辨率CT扫描,利用密集放大的重建图像,采用手动编辑,先移去听小骨周围的骨质,仅保留听小骨,用经编辑的轴位图像进行SSD三维成像。结果 40侧正常耳的听小骨三维SSD显示了听小骨的细微结构,还反映了听小骨之间的关系。病变听小骨的三维SSD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的表现基本相符;慢性中耳炎25耳中,22耳进行了听小骨SSD成像,10耳见有骨质破坏;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耳均见有听小骨发育不良;外伤后听力下降5耳中,1耳锤砧关节脱位和1耳并有移位的锤骨骨折在听小骨三维SSD成像直观地显示。结论 螺旋CT扫描和三维SSD有利于听小骨的显示和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耳胆脂瘤型中耳炎和8耳胆固醇性肉芽肿的临床和HRCT检查资料。中耳胆脂瘤的CT表现为:(1)鼓室、鼓窦内软组织影和骨质破坏;(2)听骨移位及破坏;(3)鼓膜增厚、内陷、穿孔;(4)严重者可破坏乙状窦板、天装置、半规管和面神经管等。笔者对后天性胆脂瘤的组织密度、颞骨各部位胆脂瘤的CT诊断,胆固醇肉芽肿的病理机制、临床和CT表现、与胆脂瘤的鉴别诊断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率CT显示听小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单侧密集骨重建技术对听小骨细微结构的显示能力及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5人,81只耳的资料,全部病例行HRCT扫描,后进行单侧局部密集骨重建,观察轴冠位的正常及异常HRCT图像对听小骨(包括砧骨豆状突,砧镫关节,镫骨前后脚、脚板)的显示情况。结果:慢性中耳乳突炎31只,外耳道先天性闭锁伴中耳发育畸形2只,颞骨骨折波及中耳1只。HRCT密集骨重建,轴冠位结合扫描,能清晰显示听小骨炎症的微小破坏,骨折等病变;结合中耳仿真内镜可清晰地显示发育畸形的听小骨。结论:HRCT能清晰,准确地显示听小骨细微结构。优于传统的CT图像,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听骨高分辨力CT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38例正常人和45例中耳疾病患者(28例手术证实)听骨CT表现,着重改进和提高听骨扫描技术,研讨CT对听骨诊断价值,提出:(1)用本文扫描技术,高分辨力CT能清晰,准确地显示正常听骨链结构,大部分病理状态能得到正确诊断;(2)听骨的某些部位病变如砧镫关节纤维化,局限于镫骨脚的病变诊断困难,但当发现邻近部位有异常病灶时可推测上述结构是否受侵犯,听骨的正确诊断对听力重建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螺旋CT检查(附74例93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研究74例9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比较术前CT所见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结果螺旋CT所见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CT与病理分型符合率为95.7%。Ⅲ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及中耳骨壁破坏较Ⅱ型范围广且程度重。三维CT听骨链显示情况与手术一致。结论螺旋CT检查有助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和分型,三维CT成像对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SCT的MPR矢状位重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手术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7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MSCT检查,在轴位HRCT及矢状位MPR图像上观察中耳结构及病变显示情况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矢状面MPR图像可良好显示颞骨结构及其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对面神经鼓室段及垂直段、乙状窦板及颈静脉球等结构显示尤佳。在MPR矢状位重建图像上38耳中耳炎可见中耳骨壁及听骨链的“人”字形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16耳(肉芽肿型5耳,胆脂瘤型11耳)面神经管破坏鼓室段12耳,乳突段4耳,其中3耳胆脂瘤型的面神经管鼓室段和乳突段均有骨质破坏;骨性半规管受累伴骨质破坏12耳;解剖变异有乙状窦前置8耳,乙状窦的前壁至外耳道后壁的最短距离约0.4~0.8cm,平均0.6cm;2例高位颈静脉球;均得到手术证实。结论矢状位MPR图像对慢性中耳炎累及面神经骨管损伤程度、位置及与周围位置的毗邻关系的显示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