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黏度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对80例妊高征患者、36例正常妊娠组和40例正常非妊娠组,应用全自动血黏度仪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温氏法测血沉及红细胞压积.结果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妊高征组不如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组的全血黏度等指标变化明显.在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上各个实验组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征患者的血液黏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而全血还原黏度(低切)没有升高.  相似文献   

2.
正常妊娠时,血液流变性指标如红细胞压积及血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妊高征的流变学变化有不少报道,用锥板法比较正常孕妇与妊高征孕妇血液流变学较少。现将孕晚期正常孕妇与孕高征孕妇各100例与正常育龄非孕妇女对照,观察正常妊娠晚期及妊高征患者的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DD)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与其血液流变学参数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滞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沉、血浆黏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正常妊娠组与这四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二聚体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病过程,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并与其血液黏滞度增高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高征孕妇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正常100例妊娠期妇女、100例妊娠期患有高血压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的检测,比较其检测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不同,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在正常妊娠组合正常对照组之间的结果显示无差异,妊高征组的血液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结果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孕妇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的指标,有助于预测妊高征疾病的发生,并且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妊高征患者的高血压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尿酸浓度检测的意义。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甘肃省皋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110例,均单胎妊娠。妊高征组44例,其中轻度5例、中度8例、重度31例,正常孕妇66例,对比分析每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妊高征组血清尿酸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妊高征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妊高征组血清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尿酸的指标可以作为监测妊高征患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预防和治疗妊高征及相关围产期的并发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韦柳宏  范微  谢智光 《海南医学》2011,22(24):110-111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D-二聚体(D-D)与血液黏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仪器法对138例妊高征患者(其中轻度妊高征56例,中度妊高征46例,重度妊高征36例)、133例正常妊娠妇女及135例正常未孕妇女检测其D-二聚体及血液黏度(即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组的D-D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高于正常未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的D.D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的D-D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高于正常未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检测D-二聚体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对妊高征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特别是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I)Ic)发生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高征孕妇血脂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高征孕妇136例,根据妊高征程度的分级标准,分为重度妊高征组和轻度妊高征组,每组各68例。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68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3组孕妇的血脂水平(指标为:TC、TG、HDL-C、LDL-C、Apo A1、Apo B)和红细胞压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度妊高征组和轻度妊高征组孕妇的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妊高征组孕妇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妊高征组(P<0.05);重度妊高征组和轻度妊高征组孕妇的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水平升高和红细胞压积下降,其程度可反映妊高征孕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陈咏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07-2908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检测血脂水平和红细胞压积的意义及必要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诊治的妊高征孕妇88例,按照妊高征程度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各44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血脂水平和红细胞压积进行分析。结果妊高征孕妇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组与轻度组患者各血脂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妊高征患者(P〈0.05)。结论血脂水平与红细胞压积与妊高征关系密切,这两指标的检测对妊高征的预防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B型尿钠肽(BNP)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检测84例妊高征患者(轻度35例,中度29例,重度20例)和53例正常妊娠妇女血中Cys C、BNP及mAlb水平。结果妊高征患者血清Cys C、BNP及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轻度妊高征组<中度妊高征组<重度妊高征组顺序递增,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监测Cys、BNP及mAlb可以预测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在妊高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孕妇的血清β—HCG水平。结果重度妊高征组的血清β—HCG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妊高征组、轻度妊高征组和正常妊娠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妊高征组的血清β—HCG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和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妊高征组的血清β—H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与妊高征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488,P〈0.05)。结论血清β—HCG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程及胎盘滋养细胞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胡莉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776-1778
目的:探讨临产产妇分娩前血小板参数和凝血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本院生产的85例临产产妇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85例未孕妇女为对照组,将两组产妇分娩前的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及纤溶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D-D、FDP及Ⅷ︰C均高于对照组,AT-Ⅲ低于对照组,PDW及MPV高于对照组,PLT及PCT低于对照组,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波动幅度要大于未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产产妇分娩前血小板参数和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呈现高凝状态,尤其是对于妊高征产妇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及血细胞参数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血细胞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5例临产孕妇(临产孕妇组)和139例健康非孕妇女(健康对照组)进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细胞参数: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检测和分析。结果 (1)临产孕妇的Fbg、D-D、RDW、WBC、PLT、和P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临产孕妇的PT、HGB、HCT、RB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临产孕妇的aPTT、TT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及血细胞参数检测,对预防和冶疗产科一些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凝四项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凝四项指标变化。方法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组(48例)、正常妊娠组(30例)和正常未孕组(30例)患者的血凝四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正常未孕组相比,PT、APTT、TT、FIB四项检测结果均显著增高(P〈0.01);正常妊娠组与正常未孕组相比APTT和FIB均显著增高(P〈0.01),PT和TT均明显增高(P〈0.05);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和正常妊娠组相比,APTT和FIB显著增高(P〈0.01),PT和TT明显增高(P〈0.05)。结论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均处于高凝状态,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呈重度高凝状态,检测妊娠妇女血凝四项指标,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对保护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0月本院的43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43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血脂水平,同时将疾病与血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TG、TC、LDL-C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则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经研究上述指标均与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呈现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因此应充分重视对此类患者的血脂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孕妇骨代谢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妇产科建档的62例妊高症孕妇(妊高症组,n=62)和62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n=62)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孕妇骨代谢指标[血清钙(Ca)、磷(P)、降钙素(CT)、骨钙素(BGP)]、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差异.结果: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清Ca[(2.41±0.23)mmol/L]、CT[(62.34±15.34)ng/L]、BGP[(5.23±0.78)μg/L]等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及PLT[(172.96±33.63)×109/L]水平均显著高于妊高症组孕妇[(2.19±0.25)mmol/L、(43.52±12.55)ng/L、(3.63±0.91)μg/L和(147.92±26.35)×109/L],MPV[(9.23±1.20)fl]、PDW[(19.25±1.02)%]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全血粘度[(8.82±1.29)η/mPa·s、(5.20±0.51)η/mPa·s、(4.23±0.59)η/mPa·s]、血浆粘度[(1.62±0.28)η/mPa·s]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及血清P[(1.21±0.08)mmol/L]水平则显著低于妊高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孕妇相较于正常孕妇存在骨代谢、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异常情况,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孕妇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67例正常妊娠孕妇,于住院后第2天清晨抽取空腹血测定肝肾功能,并对其生化指标加以比较分析。结果 肝功能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ALT、AST、ALP、T-BI均高于正常妊娠组;AIb轻度降低,CT没有明显差异。肾功能显示BUN、UA、Cr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明显增高。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孕妇肝肾功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流变学参数和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6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血流变学指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nT)比正常孕妇明显缩短,而纤维蛋白原(FIB)的结果明显升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1)结论监测孕妇血流变学和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指标,有助于预测妊娠高血征疾病.对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孕产妇发生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种构成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11年来 2 6例孕产妇并发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羊水栓塞 12例 (46 .15 % ) ,重度妊高征 4例 (15 .38% ) ,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各 2例 (各占 7.6 9% ) ,子宫破裂、HELLP综合征、子宫内感染、妊娠晚期急性脂肪肝、大量库血输入、产后溶血性尿毒症各 1例 (各占 3.84 % )。 2 6例中死亡 5例 ,病死率为19 .2 3%。结论 注重原发病预防和治疗、早期祛除DIC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尿素氮、尿酸与血清钙浓度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50例正常孕妇及50例妊高征患者血清尿素氮(BuN)、尿酸(UA)和血清钙(Ca^2+)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孕妇组血清尿素氮及尿酸浓度明显升高,与正常孕妇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妊高征孕妇组血清钙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尿素氮、尿酸及血清钙浓度可作为预测与判断妊高征发生的监测指标,对妊高征的诊断和治疗也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妊娠晚期妇女全血细胞参数与凝血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红  梅凤琦 《黑龙江医学》2009,33(11):810-81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全血细胞参数以及凝血4项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XE 2100 5分类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CA6000全自动凝血仪,对180例妊娠晚期妇女和11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进行全血细胞参数以及凝血4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妊娠晚期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而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大血小板比率,均比正常对照组减低,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血小板、血小板平均体积以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在两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妊娠晚期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缩短,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凝血酶时间延长,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见;白细胞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