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热休克蛋白(HS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N期的60例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手术前1d和手术后3、5、7d及14d时和对照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MP、HSP水平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1d和术后3、5、7d及14d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而术前1d和术后3、5、7d的血清MMP及HS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但术后14d两组的血清MMP及H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MP、HSP均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但是肿瘤标志物降低速度相对更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及研究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炎性应激及血流变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的48例产妇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48例阴道顺产产妇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孕产妇产前及产后1d、3d、5d的血清炎性应激及血流变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两组产前的血清炎性应激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观察组产前的血流变指标低于对照组,而产后1d、3d及5d的血清炎性应激及血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1d及3d的上述检测指标均高于其他时间点,P均<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炎性应激及血流变的变化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上述指标的波动明显大于阴道顺产的产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HSP)、叶酸(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状态。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传统开胸根治术治疗的41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并以同期的41例以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3、5d及7d的血清HSP、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3、5d及7d的血清FA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观察组手术后3、5d及7d血清HSP、Cu均低于对照组,Zn、C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HSP、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的变化均较为明显,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性应激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4.
钟德源  罗宏宇 《中国医疗前沿》2012,(23):46+44-46,44
目的探讨腔镜下高频超声刀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围术期的炎性及应激性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腔镜下高频超声刀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直视下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d、7d的炎性及应激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3d及7d的血清hs-CRP、TNF—α、IL-6及IL-8均低于对照组,而SOD、TAC及NO均高于对照组,而MDA则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7d优于术后3d,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腔镜下高频超声刀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围术期的炎性及应激性指标变化幅度小于直视下小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5.
黄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7):940-942,946
目的:研究腹腔镜肝癌根治术对患者疼痛应激、胶原蛋白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肝癌根治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41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7d的血清疼痛应激、胶原蛋白及其代谢产物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3、7d的血清疼痛应激、胶原蛋白及其代谢产物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1d的血清疼痛应激指标明显高于本组其他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肝癌根治术对患者疼痛应激、胶原蛋白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优于开腹手术,患者受到的手术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静脉自控镇痛对喉癌术后患者机体应激程度及疼痛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干预组,31例)和观察组(常规术后干预加静脉自控镇痛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48h的血清应激激素、炎性应激指标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6、12、48h的血清应激激素、炎性应激指标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各指标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对喉癌术后患者机体应激程度及疼痛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大,因此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机体状态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罗琴  杨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283-285,288
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对其术后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组)45例和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4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血清疼痛依存指标与围术期的血清氧化应激、应激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6、12h与48h的疼痛程度、血清疼痛依存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3d及5d血清氧化应激、应激激素水平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较好,对患者术后应激的控制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程度及血清MIR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胸根治术组,40例)和观察组(胸腔镜根治术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3、7d的血清应激相关指标及MIR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3、7d血清应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MIR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检测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应激程度及血清MIR指标影响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手术性创伤更小且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肾结石患者机体应激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开放性手术组)45例和B组(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组)45例,然后将两组术前1d和术后1、3、7d的血清应激激素、白介素及其他炎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B组术后l、3、7d的血清应激激素、白介素及其他炎性指标均低于A组,且E3组术后3d的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1d和术后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对肾结石患者机体应激及炎性状态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开放性手术,更为适用于肾结石总着的治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疼痛应激及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6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胸手术组(A组,28例)和胸腔镜手术组(B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7d的疼痛应激、胃肠激素血清水平及胃部消化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术前1d的疼痛应激、胃肠激素血清水平及胃部消化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1、3、7 d B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疼痛应激及消化功能的影响明显优于开胸手术,对患者术后不适感及消化功能均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复发转移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肾癌根治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同期同龄的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3、5、7d和对照组的血清复发转移相关指标及糖代谢、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3、5、7d的血清复发转移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5d及7d均低于术前1d及术后1d,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3、5d糖代谢及脂代谢的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复发转移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较大,应给予密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应激指标及疼痛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脊柱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组)49例和观察组(舒芬太尼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组)4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RS评分及手术前后的免疫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6、12及24h的VR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手术后1、3d与5d的免疫应激及应激激素指标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控制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并改善术后疼痛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及血液黏滞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月于本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干预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一时期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干预的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2d与术后3、7d的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液黏滞度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d与术后3、7d的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液黏滞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3d与7侨d观察组的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血液黏滞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2d至术后3、7d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及血液黏滞度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且其术前至术后的波动也相对较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炎性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性手术组)25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组)25例,然后将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抑炎、促炎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术后1、3d及5d的抑炎、促炎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控制效果与开放性手术一样,但是在炎性损伤控制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观察腹腔镜手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3例SAP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术前与术后1、3、5d的血清RAAS系统指标、炎性系统指标及其他疾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3、5d的RAAS系统指标、炎性系统指标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疾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RAAS及炎性系统指标的影响更为积极,且对疾病状态的改善效果也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的表达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根治术治疗的6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1例患者以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31例患者则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1d、7d 及14d 观察组的胃肠激素及疼痛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而术后2周、4周及8周观察组的肛肠动力学指标也好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及疼痛状态控制效果相对更好,因此更为适用于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肿瘤标志物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61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61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与对照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状态中的红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前的血清肿瘤标志物高于对照组和本组术后2、7及14d的检测水平;免疫状态中的红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2d的检测水平明显低于本组其他时间的检测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肿瘤标志物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免疫指标也有一定的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