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海 《青岛医药卫生》2009,41(4):285-286
目的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抑郁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对126例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收集病人的相关资料,评估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26例心衰病人中有38。9%的病人存在明显抑郁,其中心功能分级、房颤、高血压病可以影响病人抑郁的病情,抑郁程度与脑钠素原(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病程、年龄有较强的相关性,没有发现性别与抑郁有相关性。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中存在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2.
黄超琼  廖明燕  王革  冉书容 《重庆医药》2009,38(14):1740-1741
目的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伴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0例MM患者进行了一般情况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问卷调查。结果有抑郁情绪的患者28例(70.00%),有焦虑情绪的患者31例(77.50%)。21例Ⅲ期MM患者中达到抑郁、焦虑症状肯定存在标准的有19例,高达90.48%。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男性比女性患者更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OR值分别为1.04,95%C10.87~1.68;1.16,95%C10.89~1.70),肾功能差的患者更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OR值分别为2.41,95%CI2.01~3.29;2.56,95%CI2.12~4.01);了解疾病情况的患者更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OR值分别为1.24,95%CI0.97~1.55;1.27,95%CI1.01~2.33)。结论MM患者中存在较高的抑郁及焦虑情绪障碍,肾功能受损程度以及对疾病了解情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市区老人抑郁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老年人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AS及SDS量表对女55岁男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人进行了评定。结果1051名老人中有20.93%存在焦虑症状。有15、89%存在抑郁症状;女性及维族焦虑抑郁评分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与子女关系、信仰、活动情况是影响克拉玛依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克拉玛依市老年人中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ACS患者386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进行心理测评,评价焦虑、抑郁及共病的发生率。结果262例男性ACS患者中,65例(24.8%)存在焦虑情绪,54例(20.6%)存在抑郁情绪,39例(14.9%)存在焦虑抑郁共病;124例女性ACS患者中,66例(53.2%)存在焦虑情绪,48例(38.7%)存在抑郁情绪,33例(26.6%)存在焦虑抑郁共病。女性焦虑、抑郁、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报销比例≤40%、月收入〈1000元是女性ACS患者发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OR=6.216、2.672,95%CI:1.229~5.583和1.161~6.150,均P〈0.05)。结论对于并发焦虑抑郁情绪的女性ACS患者,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尽早给予心理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梁颖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171-172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以65例癫痫患者作研究,经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进行临床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实施为期2周的护理干预。然后再评定1次并与干预前比较。结果3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抑郁,32例有不同程度焦虑,癫痫伴发抑郁比例为38.5%,伴发焦虑比例为49.2%。经过干预,抑郁发生率降至10.8%(P〈0.01),焦虑发生率降至7.7%(P〈0.05)。结论许多癫痫患者伴发抑郁及焦虑,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抑郁与焦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和临床意义,并研究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性格、认知功能等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96例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住院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MOCA),以及自拟的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及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共48例,占50%。抑郁与NISS评分呈正相关( r =0北.2297, P <0.01),与PSQI呈正相关( r =0.3733, P <0.01),与MOCA评分无相关性( r =-0.102, P>0.05)。焦虑与NISS评分无相关性( r =0.0784, P >0.05),与PSQI呈正相关( r =0.3024, P <0.01),与MOCA评分无相关性( r =0.0169, P >0.05)。96例中,首次发生脑血管病者55例(57.29%),再发者41例(42.7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22例(22.9%),脑卒中者74例(77.1%),脑卒中占比例较大。内向随和者39例(40.63%),外向急躁者57例(59.37%)。结论神经内科医生应提高对脑血管病并发焦虑抑郁的重视,及时识别,诊断,治疗,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有效地降低致残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44例FD伴焦虑、抑郁障碍进行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发生率:在性别上,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发病高峰,男性为青年组,女性为青年组、中年组。(2)文化程度:男性以初中、高中为主,小学少见;女性以小学、初中为主,高中少见。(3)职业:农民占43.2%,私营业主36.4%;而女性农民占63%,工人(打工)25%。(4)负性事件:女性家庭因素占66.0%、应激12.0%、其他23.0%,而男性家庭因素仅占27.3%、应激22.7%、其他50.0%。(5)发病时间:FD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其病情程度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结论:FD伴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负性事件、病程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抗焦虑抑郁治疗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8例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焦虑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连用1个月;观察心肌再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临床情况,及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心肌再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汉密斯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焦虑抑郁药物干预治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示单纯冠脉肌桥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发病率以及发病原因。方法选择92例冠脉造影示单纯冠脉肌桥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术前术后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变化,对术后合并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心肌桥患者冠脉造影术后SAS和SDS评分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前合并焦虑患者37例占40.22%,合并抑郁患者28例占30.43%,两者同时合并12例占13.04%。92例患者手术后合并焦虑的患者为40例,占43.47%,而合并抑郁的患者为30例占32.61%,两者同时合并的为14例,占15.22%(P〉0.05)。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不明白冠脉肌桥的发生原因,无名恐惧50.0%(28/56),不知冠脉肌桥所出现的症状42.0%(24/56);不知冠脉肌桥的后果(是否有心肌梗死、猝死等危及生命出现)30.4%(17/56);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20.5%(11/56)。结论虽然术后SAS和SDS评分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但冠脉肌桥患者术后合并焦虑与抑郁的患者发生率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冠脉肌桥患者进行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心理特征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的3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和7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SCL-90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调查、评估和诊断,并比较分析青年和老年脑卒中急性期心理特征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青年及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阳性项目数、总分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5),且青年患者组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与老年组比较增加更为明显(P均〈0.05)。青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68.42%和73.68%,而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52.63%和47.37%,与老年患者相比,青年卒中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无论是青年脑卒中患者或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均存在明显的情感障碍,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针对其伴发的心理问题和情感障碍进行早期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观察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2组出院前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地震后北川羌族地区髋膝骨关节炎(OA)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诊断标准对北川羌族地区197例髋膝OA患者及213名无髋膝OA的对照人群进行心理问卷调查;采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OA指数对197例髋膝OA患者进行调查。对所有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A组和对照组SDS总标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4,P=0.044);OA组和对照组SAS总标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2,P=0.042)。SAS总标准分超过临界分的人数百分比:OA组为30例,占15.2%,对照组为8例,占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19,P<0.05)。SDS总标准分超过临界分的人数百分比:OA组为85例,占43.2%,对照组为28例,占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41,P<0.05)。197例OA患者有心理疾病者92例(46.7%),其中焦虑者30例(15.2%),抑郁者85例(43.1%),PTSD患者59例(29.9%);213名对照组有心理疾病48例(22.5%),其中焦虑者8例(3.8%),抑郁者28例(13.1%),PTSD患者33例(15.5%)。OA组有心理疾病者SF-36中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3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明显低于无心理疾病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有心理疾病者WOMACOA指数中疼痛及功能活动得分高于无心理疾病者(P<0.05)。结论地震后北川羌族地区髋膝OA患者具有较高的心理问题,较低的生活质量,并且OA患者有心理疾病者关节疼痛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和家属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25例肿瘤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1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干预前患者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常模;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及家属不同程度存在焦虑和抑郁。全科模式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社区肿瘤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对300例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本组男性及女性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间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患者SDS评分高于小学文化程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患者常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大面积皮下气肿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出现大面积皮下气肿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出现大面积皮下气肿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为加强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4月份到2013年6月份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的前提下,对照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选择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的抑郁焦虑情绪评估,对治疗前后的得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经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后的SDS、S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治疗后的3周、3个月后,观察组的SDS分别为(49.1±3.2)分、(46.8±1.8)分,SAS分别为(47.1±3.3)分、(46.3±2.2)分,与对照组SDS的(53.5±3.1)分、(52.6±1.6)分和SAS的(49.7±3.6)分、(50.5±3.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帕金森病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能够在保证临床整体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缓解和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于入院后放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检测。干预后比较2组SAS和SD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SAS及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哺乳期人工流产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让患者在人流术前24~72h自评,根据指导语提示不记名独立完成评定。结果 40例患者的SAS、SDS总分均值分别与常模比较,P<0.01,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结论剖宫产后人工流产患者在人流术前会出现焦虑和抑郁,应对她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9.
张丹  高辉  周亚楠 《中国医药》2014,(4):474-476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以及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定焦虑抑郁的一致性和非精神心理专科医师判断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时对量表的选择.方法 入选心房颤动患者179例,分别采用HADS、SAS/SDS、HAMA/HAMD评定受试者的情绪情况,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3种量表一致性及2种自评量表填写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HADS的焦虑分量表(HADa)评分,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情绪阳性68例,占38.0%;根据HADS的抑制分量表(HADd)评分,抑郁情绪阳性86例,占48.0% SAS评分焦虑情绪阳性71例,占39.7%;SDS评分抑有郁情绪阳性77例,占43.0%.HAMA评分焦虑情绪阳性65例,占36.3%;HAMD评分抑郁情绪阳性76例,占42.5%.3种量表评定一致性检验,HADa、SAS与HAMA Kappa值分别为0.438、0.337,HADd、SDS与HAMD Kappa值分别为0.416、0.39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HADS与HAMA、HAMD具中等一致性,SAS、SDS与HAMA、HAMD具轻度一致性.HADS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更适于非精神专科对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评价无器质性心脏早搏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无器质性心脏早搏伴焦虑抑郁患者212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均给予美托洛尔,每次25~ 50 mg,2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氟西汀20~40 mg,1次/d(72例)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34例),1片/次,早晨及中午各服1次,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并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S:(39 ±9)分比(52±10)分;SDS:(39±10)分比(58 ±11)分;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S:(39±9)分比(53±10)分;SDS:(39±10)分比(58±9)分;P<0.01].对照组治疗后心悸、胸闷、气促、胸痛症状的改善率分别为30.2% (32/106)、42.6%(43/101)、46.0%( 23/50)、48.6%( 17/35),观察组改善率分别为84.9%( 90/106)、95.9% (93/97)、96.4% (53/55)、92.1%(35/3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心脏早搏的临床疗效为84.0%(89/106),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 (57/106).观察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脏早搏患者伴有焦虑抑郁障碍,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早搏的发生,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