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中医妇科专家蔡小苏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究其精髓可以“用药轻灵,随拔随应;注重气机,以动为主;甲已化土,脾胃互补”来归纳。借鉴中医妇科的学术观点,采用疏肝补肾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时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拟于1996年9月下旬在西安市召开第8届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现将征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征文内容:①幽门螺旋菌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探讨;②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性疾病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探讨;③4个已制定的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及疗效标准的修订(慢性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溃疡病、肝硬变);④对近年来常见的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估;⑤消化内窥镜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应用和治疗方法与临床研究。除以上重点外,其它有关消化系统疾…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出血作为一个临床症状,常迫使临床医生在紧急情况下判断其病因,决定治疗方案;然而其原因是复杂的,除消化系统疾病外,非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亦不少见。本研究对我们在1997~2003年收治的21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诉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疾病是内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但既往胃肠疾病的中医症状描述尚无一个较为合理的量化标准。我国于2002年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一书中[1],仅对个别胃肠疾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变化制定了半定量的积分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重庆第十五次消化学术大会公布了“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之友》2008,(12):84-84
研究表明,一些女性特有疾病、男性特有疾病在“换”药服用后反而能起到很不错的效果。中医医生经常会开些所谓的妇科用药给男性病人,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可以“异病同治”。  相似文献   

6.
清胆消石汤对256例胆石病、胆道感染的治疗观察华北煤炭医学院附院(063000)李重恩喇万英关键词:胆石病胆道感染中医治疗清胆消石汤胆道疾病是消化系统中较常见的疾病。笔者运用清胆消石汤对256例胆石病、胆道感染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随增龄,消化系统从形态结构基础到功能均会发生一系列的退化表现,又称之为衰老。这些变化影响消化系统的运动、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多种功能,不仅使老年人消化系统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且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老年人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了解消化系统衰老的特点和规律,对阐明老年人消化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并制订相应的诊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清远市中医院共同承办的2012年脾胃消化病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11月23-2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珠江宾馆召开。一、会议内容: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王宁治疗消化溃疡病经验榆次经纬纺织机械制造厂医院(030601)王国义山西经济管理学院校医院(030006)王增苏王宁主任医师,业医执教四十载,中医基础理论扎实,辨证精细,选方用药惬当,善于治疗内科疑难杂证,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独到治疗经验,今将其应...  相似文献   

10.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慢性反复发作性常见病、多发病 ,病因复杂 ,不易痊愈。西药对症治疗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中医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从血瘀的观点对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作一探讨 ,略述如下。1 致病机理  近年来 ,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 ,从预防到治疗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 ,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 ,根据中医脏腑辨证的原则 ,病位是在脾胃 ,而“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 ,脾胃即病 ,则易致血行不畅而致瘀 :①血溢脉外致瘀 ,如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医治疗方法应用于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270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三组各90例,分别给予西医疗法、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2.22%(65/90)低于实验组1有效率92.22%(83/90)、实验组2有效率94.44%(85/9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效果优于西医疗法,应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我们观察分析93例不同病种高粘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中医辨证、证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是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在40~93岁之间,平均64±28岁。高粘血症病种分布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2例,占64%;呼吸、消化系统及其它患者25例,占36%。对照组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在38~78岁之间,平均62士23岁。高粘血症病种分布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3例,占56.5%【其它疾病患者10例,占43.5%。根据T检验,与观察组有可比性(P>0.05)。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  相似文献   

13.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约占内科门诊病人40%~50%。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临床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不断进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微创理念"在当今医疗活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内镜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兴起的内镜下射频消融术逐渐成为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新型微创手段,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阐述了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便更好的为消化内科医师提供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15.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胃溃疡易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有关数据调查显示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约为1%~3%[1]。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有其独到的经验和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总结中医对此病的治疗经验,阐述胃溃疡活动期中医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为提高本病的治疗质量和控制发病率,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振兴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促进学术经验互相交流,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本专业委员会决定于1997年9~10月在张家界召开第9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经验交流会议。征文通知如下。1.征文内容:①中西医结合诊治胃、肠、肝、胆、胰疾病的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②中西医结合对消化系统疾病癌前病变的诊治和手术后的临床经验;③中西医结合对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经验;④名老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介绍。2.征文要求:①来稿请详细写明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作者姓名,单位盖章推荐。正文5000字以内,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越来越多。老年人疾病常常存在以下特点: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患者对病史叙述不清,常需家属代诉;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与青壮年有显著的差异;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等。所以,应提高对老年人疾病特点的认识。本文就我们近年来在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的放射介入诊疗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浅谈一些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附子理中汤源于《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意在补虚回阳、温中散寒,治疗中焦虚寒或脾肾阳虚证,为温中祛寒之名方.单用附子理中汤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较为少见,现代医家常以中药联合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其治疗于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性肝损伤、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均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在充分汲取中医各家的临证经验的基础上,将情志疗法与方药的结合运用作为一个切入点,以便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经典理论,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年来中西医从消化系统入手对失眠的理论探讨、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文献,分析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失眠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探讨"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内涵.睡眠障碍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对睡眠障碍的研究视角已突破神经科学本身,其与多种疾病有密切联系.消化系统中的胃、肠器官有丰富的自主神经纤维分布,心理应激与生理反应之间通过自主神经、激素、神经递质等中介物质沟通调节胃肠功能,这将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消化系疾病患者睡眠相关性研究,提供一个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李培,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通晓中医典籍,学术见解独到。笔者有幸从师,随侍临床,现将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向同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