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地区流感流行、爆发和分子变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黄平 《疾病控制杂志》2004,8(2):144-147
广东地区在中国乃至全球流感大流行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总结近年广东地区流感流行、爆发和分子变异的资料,归纳出本地区的流感流行特征,揭示了流感爆发和变异的部分规律,为预报流感爆发和预防控制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流型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种.甲型及亚型A、B等易引发大流行。流感病毒极易变异.人群对变异后的毒株缺乏免疫力,如不及时控制,易引起爆发、流行。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婴儿易合并肺炎。2002年11月,杭州地区发生B型流感大流行,笔者随机选取21例可疑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天水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状况及流感病毒类型,分析流行趋势,为流感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1月-2008年10月,采集流感监测点医院和辖区内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典型病例咽拭子标本,送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采用鸡胚和狗肾传代细胞分离流感病毒,并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病毒进行鉴定,分离的毒株送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进行复核鉴定。结果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819份,分离出流感病毒247株,分离率为13.58%。其中甲,型36株,占14.57%;甲,型75株,占30.36%;乙型136株,占55.06%[维多利亚(Victoria)系121株、山形(Yamagata)系15株]。结论天水市存在甲,型、甲3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活动,在不同年度以不同强度同时或交替活动,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农村中小学校,以乙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正>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潜伏期短,传播迅速;全年均可发病,可有季节性爆发或流行。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3型,甲型流感病毒变异频繁而引起流感反复流行和大流行,乙型变异少见,丙型相对稳定。2009年起,义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纳入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正式启动国家级哨点医院流感监测工作。为了解义乌市流感流行态势,为义乌市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2年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流感病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出现了3次流感大流行,分别由A型流感病毒H1N1、H2N2和H3N2三种不同的抗原亚型引起,其中1957年和1968年的两次流行发生在现代病毒学时代,流感病毒的特征得到了系统的研究。流感流行事件表明流感大流行在时间和形式上是不可预测的。有证据显示流感大流行主要是由人流感病毒与动物A型流感病毒的基因重排而产生新血凝素亚型的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6.
甲型H1N1流感的现状及口岸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流行给世界经济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沉重负担和危害。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口岸的爆发和传播,本文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现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和口岸预防工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孙川 《健康世界》2014,(10):68-70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与普通的感冒不同,它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据对历史上已发生的4次流感全球性大流行的分析,每30~40年流感病毒就会发生一次较大的变异,每次变异都会引发全球性的流感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监测网显示,迄今为止流感病毒已有36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异,所以近几年存在全球性的流感暴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4起疫情较为严重的学校甲3型流感爆发疫情,分析研究其流行特征和不同控制措施效果,探讨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资料,用Epi Info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病人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快速诊断.结果4起甲3型流感爆发疫情罹患率分别为20.43%(D)、11.72%(C)、9.37%(A)和4.08%(B),罹患率间差异有显著性.4起疫情分别发生在2月(A)、5月(B)、9月(C)和12月(D),病例以15岁以下年龄人群为主,首发病例/指示病例所在班级病例较为集中.A、C、D 3起疫情报告不及时,C、D两起疫情对病人的隔离措施落实不彻底,A、B两起控制效果较好.结论2004年某省流感爆发疫情均为甲3型,提示甲3型流感病毒变异活跃,应开展该省流感监测毒株和爆发毒株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研究.所有流感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学校流感的预防将是控制流感疫情的关键.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的法制意识和疫情报告的敏感性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刘敬芳  温之花  陈雷 《中国校医》2012,26(11):848-849
目的分析邳州市某小学1起流感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流感的措施和方法。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追踪调查,采集患者鼻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鉴定。结果邳州市某小学流感爆发的罹患率为27 23%,从发病学生的咽拭子中分离出乙型流感病毒株。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确定该起爆发疫情是乙型流感爆发。加强晨检、隔离传染源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控制流感爆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是由甲 (A)、乙 (B)、丙 (C)三个不同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病毒易变异 ,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可引起局部爆发流行 ;丙型则以散在病例形式出现。流感的流行特点是“突然爆发 ,迅速蔓延 ,发病率高 ,并发症重”。据估计全球每年有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其潜伏期短,传播途径易实现而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传播快的特点,加上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因此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有效控制流感,我国在十几个省市设立了流感疫情监测点,保护易感人群,降低流感发病率。我区也在哨点医院设立监测点。为了及时掌握卢湾区流感流行和发生趋势,及时发现流感变异株,  相似文献   

12.
流感病毒的变异起源黄平,沈桂章,陈伟师本世纪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曾于1918、1957和1968年发生三次世界性大流行。自30年代Smith分离第一株人类流感流病毒以来,流感爆发一直被认为与抗原变异毒株的出现有关。1957年H2N2亚型毒株引起爆发...  相似文献   

13.
一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国际代表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黄涛 《中国公共卫生》1997,13(8):457-458
1993年从散在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的A/鲁防/09/93(H3N2)亚型流感病毒,经国家及国际流感中心对其血凝素抗原及其HA1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其为H3N2型新变种,被推荐为国际代表株,定为1994~1995年流感流行季节H3N2亚型疫苗株。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宣武区2006~2007年度流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潜伏期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迅速,抗原易变异,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加强全球性的流感监测系统是预防控制流感的关键策略和措施之一,也是每年确定流感流行株、推荐疫苗组份、及早发现变异株、对流感疫情预测和预警的基础。流感专家推测下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即将到来,首发地可能为中国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宜昌市流感活动状况及流行动态变化规律和每年的流行株及其构成。方法:在哨点医院和流感爆发疫情事件中,采用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宜昌市4月份与7月份为流感样病例人数高峰。两起流感爆发流行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全部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在调查和监测中分离的流感病毒以B型及H1型为主,宜昌市健康人群流感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为56%。结论:宜昌市流感高峰在4月份与7月份,流行的病毒株以B型及H1型为主,健康人群免疫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北京市朝阳区2005年11月~2006年4月流感爆发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集集中发热疫情病人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微量血凝抑制实验进行鉴定。结果:共采集标本177份,分离到流感病毒101株,流感病毒分离率57.06%。流感爆发占集中发热疫情的88.46%,以小学流感爆发为主(95.56%)。2005年11月~12月,为甲1型流感爆发,2006年3月~4月,为乙型流感爆发。结论:流感爆发是集中发热疫情的主要原因,且以小学流感爆发为主(95.56%)。北京地区3月份仍可出现流感爆发的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17.
1994~1995年全球流感流行情况与毒株变异(综述)黄鹏伟,杨式芹,综述陈亢川审校一、全球流感流行概况1994~1995年流感流行以甲型(H3N2)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其中H3N2流感病毒传播更广,流行时间更长,成为许多国家的流行型,然而在...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感冒至今尚未有效控制,其不断流行与流感病毒变异有关[1].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2],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染[3],且其人际间传播能力高于季节性流感.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13年度上海市虹口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流感提供科
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3年度监测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illness,ILI) 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结
果及聚集性疫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海市虹口区2012-2013年度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就诊百分
比(ILI%)平均为0.46%,病例以25~59岁青壮年为主,期间共监测1481份ILI的咽拭子样本,其中流
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73份,阳性率18.43%;分离流感病毒131株,其中H3N2性69株(52.67%),B
型51株(38.93%,均为Victoria系),H1N1型11株[8.40%,均为A (H1N1)pdm09]。2012年ILI%
与流感病毒PCR 检测阳性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狉=0.51,犘<0.01),2013 年两者无相关性(狉=
-0.20,犘>0.05);2012-2013年共报告流感聚集性疫情3 起,均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结论 2012-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流感活动强度逐渐降低,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ILI% 难以准确的反应流感病
毒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尚须辅助以其他手段;加强流感监测,有效控制流感疫情。
关键词:流感监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6 0562 04  相似文献   

20.
流感病毒的受体结构与跨越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它的宿主累及人、猪、鸟、马和海豚等多种动物。一般来说,流感病毒在不同的宿主问存在着一定的屏障,禽类流感通常经猪(中间宿主)才能感染人,但是2004年爆发的禽流感及其人禽死亡的情况分析显示,禽H5N1毒株能突破宿主屏障直接感染人,且造成人员死亡。这给人类社会很大的考验。搞清这些流感病毒的变异和病毒如何选择物种以及如何跨越物种而流行的分子机制,对预防和控制新型流感的爆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病毒两个外壳糖蛋白(红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对宿主细胞受体的特异性识别出发,探讨和论述流感病毒跨越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