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在急性脑梗死 (ACI)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动态检测 35例 ACI患者血清 TGF- β1 浓度 ,分析其与梗死部位、大小、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血清 TGF- β1 浓度急性期降低 ,恢复期升高。皮质梗死组 TGF- β1 高于皮质下组 (P<0 .0 5 ) ;梗死体积大则 TGF- β1 浓度高 (P<0 .0 5 ) ;重型组 TGF- β1 浓度高于轻型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梗死组中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血清 TGF- β1 的产生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有关 ,其浓度的改变与梗死部位、大小及病程有一定关系 ,提示 TGF- β1 是一种负性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model组)和用药组(test组)。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药组于再灌注后5 min静脉注射人尿激肽原酶。在缺血2 h再灌注48 h后断头取脑,检测缺血灶脑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用药组缺血灶脑组织TGF-β1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尿激肽原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GF-βR2的基因多态性与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78例,其中合并脑出血患者72例,未合并脑出血患者10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TGF-β1及TGF-βR2的基因多态性,同时分析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脑出血和未合并脑出血TGF-β1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 合并脑出血和未合并脑出血TGF-βR2基因型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 合并脑出血患者畸形血管位于深部、畸形血管团<3 cm、供血动脉位于深部、合并动脉瘤的比例分别为69.44%、50.00%、76.39%、33.33%,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出血患者(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F-GF基因GG型、畸形血管位于深部、畸形血管团<3 cm、合并动脉瘤是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OR=2.445、3.013、3.357和2.869,P<0.05)。结论 TGF-GF基因GG型是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GF-β1基因多态性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脑出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MMP-2和TGF-β1在30例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MP-2在正常脑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大多胶质瘤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且在正常脑组织和低(Ⅰ-Ⅱ级)、高(Ⅲ-Ⅳ)级别胶质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TGF-β1亦如此。同时,MMP-2与TGF-β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6,P<0.01)。结论MMP-2与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病理学分级密切相关,它们参与了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恶性转化,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可能在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和TGF-β1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脑出血的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临床意义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起病后第1、3、7、14天连续检测IL-6、TGF-β1浓度.结果脑出血组在病程第1、3、7天三个时间点的血清IL-6水平明显增高(P<0.05), TGF-β1水平明显减低(P<0.05), 至第14天血清IL-6水平、TGF-β1水平则均接近正常水平; 血清IL-6水平在病程第1天达到峰值(P<0.05), TGF-β1在病程第3天为低谷值(P<0.05); 脑出血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出血量大小呈正相关(r=0.743, P<0.05), 而TGF-β1水平与出血量大小无关(r=0.125, P>0.05);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0.625, P<0.05), 而与TGF-β1水平无关(r=0.204, P>0.05); IL-6水平与TGF-β1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89, P>0.05).结论 IL-6、TGF-β1与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IL-6浓度测定对判断脑出血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纤维化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关系.方法 38例垂体腺瘤标本分为质地韧(纤维化)组6例与质地软(非纤维化)组32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的表达并以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其胶原含量. 结果纤维化与非纤维化组胶原含量为(20.95±8.42)%、(7.98±5.18)%,两者差异显著(P<0.01);TGF-β1 mRNA表达量为0.79±0.15、0.42±0.20;蛋白表达量为0.64±0.20、0.32±0.40,两者差异显著(P<0.01);且TGF-β1的表达与胶原含量呈正相关(P<0.01). 结论垂体腺瘤纤维化的显著病理特征是胶原过度沉积,TGF-β1可能在垂体腺瘤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1)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四川三六三医院神经内科163例ACI患者为ACI组,根据病情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和重度亚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TGF-β1和bFGF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分布,加深对它们在胶质瘤恶性转化中作用的认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临床经过石蜡包埋的35例胶质瘤和7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TGF-β1和bFGF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性检测,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TGF-β1和bFGF在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中表达较多,在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中表达较少,在正常脑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二者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结论TGF-β1和bFGF的协同作用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恶性转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与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南省干部疗养院就诊的104例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为观察组,50例卒中未发生肢体痉挛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BDNF、TGF-β1水平,分析血清BDNF、TGF-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浆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on stroke,PS)的关系。方法对发病24h内住院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为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死的患者,以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在住院72h内评分较入院时下降2分以上者判定为PS的标准。诊断为PS患者51例。以入院时SSS评分相近的MCA供血区非PS患者为对照组(54例);在住院48h内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NO、TGF-β1测定,并对双侧颈动脉作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2组年龄、入院时评分SSS及合并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史)无显著性差异(P〉0.05)。PS组NO和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S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 ma-media thickness,I 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O和TGF-β1水平显著下降是PS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脑梗死早期检测其血浆NO和TGF-β1水平有助于预测PS的发生,为临床的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CCH)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月到2011年12月CCH标本27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标本9例和正常脑组织标本(颅脑损伤或癫痫术中切取的脑组织)6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TGF-β1、NF-κBp65的表达。结果CCH组织VEGF、NF-κBp65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6.3%和70.4%)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分别为33.3%和0;P〈0.05),而与脑AVM组织(分别是77.8%和44.4%)无显著差异(P〉0.05);脑AVM组织TGF-β1表达阳性率(100%)显著高于CCH组织(33.3%,P〈0.05)和正常脑组织(16.7%,P〈0.05)。结论VEGF、TGF-β1、NF-κBp65在不同组织表达水平不一样,提示VEGF、NF-κBp65与CCH形成有关,而TGF-β1可能在其形成过程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脑出血(ICH)患者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探讨ICH急性期免疫炎症反应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40例ICH患者外周血中IL-17、TGF-β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及出血灶周边脑组织IL-17mRNA和TGF-βmRNA表达水平。结果40例ICH患者外周血中IL-17蛋白及IL-17mRNA表达增高,TGF-β蛋白及TGF-βmRNA表达下降;出血灶周边脑组织标本中,IL-17mRNA和TGF-βmRNA表达均上调。结论急性ICH患者外周血及出血灶周边脑组织均发生炎症反应,并可能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在缺血再灌注(MCAO/R)中的功能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关系。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2h后依照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0h、6h、12h、24h、48h、3d及7d共6组,另设缺血2h后再灌注24h(MCAO2h/R24h)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C组),TTC染色组测量缺血灶体积(D组)。A、B、C组各时相点取材,免疫组化显示脑PDGF-BB及TGF-β1的表达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CAO2h组缺血灶体积最小,再灌注后增加,第3天时达到高峰,第7天时有所减小。药物干预组较无干预组缺血灶体积减小。PDGF-BB在假手术组、MCAO2h组阳性表达无差异;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增加,7d后达高峰;药物干预组与无干预组相比阳性表达增多。TGF-β1在MCAO2h组较假手术组阳性表达减低;再灌注6h后表达开始增多,48h达高峰,并持续至第7天;药物干预组与无干预组相比阳性表达增加。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PDGF-BB和TGF-β1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增加这两个生长因子的表达,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GDNF、TGF-β1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方法,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联合治疗对帕金森病(PD)的疗效和两者的相互影响。方法用6-羟基多巴(6-OHDA)破坏SD大鼠一侧黑质,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并分为对照组、GDNF治疗组、GDNF TGF-β1治疗组。通过立体定向仪将DOTAP脂质体包裹的GDNFcDNA、TGF-β1cDNA注入大鼠的纹状体,观察阿朴吗啡(APO)诱导的旋转行为,应用RT-PCR、Western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GDNF在脑内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PD大鼠旋转行为明显减轻(P<0.01)。治疗后4周,GDNF TGF-β1组症状进一步减轻,而GDNF组没有继续改善。RT-PCR、Westernblot显示,与GDNF组相比,联合治疗组GDNF在mRNA、蛋白水平均有较高的表达。结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GDNF、TGF-β1能改善帕金森病症状,TGF-β1是GDNF重要的联合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琼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LI患者12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LI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CysC、TGF-β1对END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124例老年LI患者中发生END患者28例,发生率为22.58%。END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病灶累及内囊后肢患者比例及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非END组,而END组患者血清TGF-β 1水平则低于非EN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病灶累及内囊后肢、血清CysC及TGF-β 1水平是LI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P<0.05)。CysC联合TGF-β 1检测对LI患者发生END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 (95%CI为0.791~0.943),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78.1%。结论 老年LI患者END发生率较高,可能与NIHSS评分高、病灶累及内囊后肢、血清Cys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 80只清洁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EAE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每组20只.各组再分为第14天、21天两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利用新鲜豚鼠全脊髓匀浆及完全福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低、高剂量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2 mg/(kg·d)、10 mg/(kg·d)阿托伐他汀灌胃,正常对照组及EAE模型组应用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每组大鼠发病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及TGF-β1的表达. 结果 与EAE模型组及低剂量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高剂量治疗组发病率明显减轻,炎性病灶明显减少,组织中ICAM-1表达明显减少,TGF-β1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EAE大鼠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并且与剂量有关,其作用推测与减少ICAM-1表达、提高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患者IL-18、TGFβ-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3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和3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GFβ-1、IL-18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检测血清IL-18、TGFβ-1水平,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按临床绝对评分法进行评分,并比较其临床意义。结果 MG患者外周血清IL-18、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水平(t=6.18,P0.01),MG患者基因芯片检测IL-18Ratio值为2.026,TGFβ-1Ratio值为2.34,结果具有一致性,Ⅱ型、Ⅲ型MG患者IL-18水平高于Ⅰ型患者,与患者临床绝对评分呈正相关(r=0.827,P0.05)。结论 IL-18、TGFβ-1均参与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IL-18血清水平可能与重症肌无力病情轻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症相关因子IFN-α、TGF-β1与颅咽管瘤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GTVisionTM法检测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58例颅咽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复发组及初发组颅咽管瘤组织中IFN-α、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造釉细胞型及复发颅咽管瘤IFN-α表达广泛。44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有40例IFN-α表达阳性(90.91%),鳞状乳头型14例中有12例表达阳性,造釉细胞型IFN-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鳞状乳头型(Z=-2.003,P<0.05)。16例复发颅咽管瘤均有IFN-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高于初发组(Z=-2.085,P<0.05)。TGF-β1在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明显表达,14例中有10例阳性表达,而造釉细胞型44例仅有14例表达阳性(Z=-2.129,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在全部颅咽管瘤中,IFN-α与TGF-β1表达程度呈负相关(rs=-0.273,P<0.05)。结论颅咽管瘤存在复杂的炎症反应,炎症相关因子IFN-α、TGF-β1可能参与颅咽管瘤细胞的生长调控,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纤维化与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表达的关系。方法  38例垂体腺瘤标本分为质地韧 (纤维化 )组 6例与质地软 (非纤维化 )组 32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 β1的表达并以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其胶原含量。结果 纤维化与非纤维化组胶原含量为 (2 0 .95± 8.4 2 ) %、(7.98± 5 .18) %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 ;TGF β1mRNA表达量为 0 .79± 0 .15、0 .4 2± 0 .2 0 ;蛋白表达量为 0 .6 4± 0 .2 0、0 .32± 0 .4 0 ,两者差异显著 (P<0 .0 1) ;且TGF β1的表达与胶原含量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垂体腺瘤纤维化的显著病理特征是胶原过度沉积 ,TGF β1可能在垂体腺瘤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Onyx栓塞结合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畸形血管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 FIt-1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mRNA及蛋白的差异表达,并对患者预后做出分析。方法分组后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表达差异。对A、B组以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价预后。结果 A、B组VEGF、s FIt-1α及TGF-β均高于对照组,P0.01。A、B组比较VEGF、s FIt-1α,表达逐渐上调,P0.05,TGF-β表达逐渐下调,P0.01。随访结果显示:A组总的预后优良率(m RS≤3分)为91.5%,B组为80%。结论 Onyx栓塞结合手术预后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患者,故本研究对于开拓新的治疗思路和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