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用药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成观察组25例(29只眼)和对照组25例(28只眼);对照组按照常规局部用利巴韦林眼液、加替沙星眼液、更昔洛韦眼膏,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AD丸,阿昔洛韦片及静脉滴注病毒唑针.观察组常规加中药方剂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治愈27眼,显效2眼,治愈时间(7±2.3)d.1年复发率为3.5%;对照组治愈20眼,显效4眼,无效4眼,治愈时间(20±3.6)d,1年复发率为34.5%.2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结合动态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大大缩短疗程,大大减少复发,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应用0.1%阿昔洛韦滴眼液与0.1%羟苄唑眼液交替滴眼治疗,对于深层角膜炎患者,阿昔洛韦0.5g加至0.9%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对30例32只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用西药治疗的20例21只眼对照。中西医结合组用中医辨证论治,局部点滴无环鸟苷眼液,对照组口服丽珠克毒星,局部点无环鸟苷眼液。结果 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较单纯西药为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野鸡冠花子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把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81只眼)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A组41只眼,B组40只眼。B组单纯用抗病毒药物:0.1%阿昔洛韦眼药水、3%阿昔洛韦眼膏点眼、阿昔洛韦胶囊口服,A组加用野鸡冠花子联合抗病毒药物,一个月后观察并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5.1%、有效率29.5%,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87.5%),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野鸡冠花子治疗病毒性角膜炎能提高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确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7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实验组服中药(金银花、连翘、薄荷、菊花、大青叶、荆芥等)及用西药无环鸟苷滴眼液滴眼,对照组仅用无环鸟苷滴眼液滴眼,均治疗4周。结果:实验组治愈17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正凤  韩江 《新中医》2003,35(3):51-5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治疗组用辨证分型中药治疗,配合0.1%无环鸟苷眼液滴眼和三氮唑核苷注射液结膜下注射;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82.8%,对照组53.7%(P<0.01);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13.2天,对照组22.3天(P<0.01);随访14~24月,复发率治疗组12.5%,对照组46.9%(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并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治疗时间及复发率。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4.38%)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8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治疗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4.6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17.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有效率高,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角膜解毒剂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角膜解毒剂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130例角膜解毒剂观察组,128例传统西医疗法对照组,观察对角膜刺激炎症、溃疡愈合时间的疗效比较。结果:角膜解毒剂较西医传统疗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刺激症状及溃疡愈合情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愈平均时间有明显显著性(P〈0.01)。结论:角膜解毒剂治疗浅层型和中基质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羟苄唑眼液交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汤剂,综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角膜溃疡修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角膜溃疡面修复率分别为94.0%、82.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明目退翳汤加减方和转移因子胶囊联合使用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67只眼)在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基础上加用明目退翳汤加减方和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对照组44例(61只眼)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9%,治疗组复发率为11.94%,对照组复发率为40.98%,两组疗效及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明目退翳汤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能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研究组:45例患者50眼,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43眼,接受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结果:研究组50眼中,有效率为84.0%。对照组43眼中,有效率为74.4%(P<0.05)。研究组45例50眼中,复发率仅为8.0%,对照组39例43眼中,复发率高达32.6%(P<0.05)。而研究组治愈患者的治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HSK,可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缩短治愈天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评价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3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2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5.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为(15.7±2.5)d,对照组为(23.2±2.1)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6.3±1.5)d,对照组为(26.87±1.9)d,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中有13例复发,复发率为3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与单纯手法治疗相比,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同时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黄连口服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3%明显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琴玲 《河北中医》2010,32(9):1388-138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6例213只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102眼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左氧氟沙星眼水点眼及抗病毒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组96例111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内服中药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11只眼,显效76只眼,有效30只眼,无效5只眼,总有效率95.49%;对照组102只眼,显效63只眼,有效27只眼,无效12只眼,总有效率88.2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且具有缩短病程、治愈率高、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大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 78 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48 例和对照组 30 例,治疗组给予大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对照组给予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观察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散及溃疡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退热时间,治疗组为(2.0 ±1.5)d,对照组为(3.0 ±1.2)d;疱疹消散及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组为(5.0 ±1.3)d,对照组为(7.0 ±1.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有效率为 93.75% ,对照组有效率为 8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大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角膜康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角膜就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治疗中观察组的92例(98只眼)用角膜康和无环鸟苷滴眼液;对照组90例(92只眼)未用角膜康,随访10~25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治疗有效者观察组93只眼,对照组77只眼,平均治愈天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中随访75只眼,复发9只眼,对照组随访49只眼,复发21只眼。结论:角膜康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有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合用新制柴连汤加减煎剂,相对单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治疗兔细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健康无眼疾的新西兰白兔40只(80只眼),于角膜实质层内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制作细菌性角膜炎模型。接种后随机分成2组:中药治疗组20只(40只眼)予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滴眼液,并灌胃新制柴连汤加减煎剂;对照组20只(40只眼),仅予上述抗生素滴眼液。比较2组角膜病变程度评分和疗效。结果 1.角膜病变程度评分:造模24 h及治疗后第3天,2组角膜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9天和第14天,中药治疗组角膜评分均小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中药治疗组:治愈32只眼,好转6只眼,无效2只眼,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28只眼,好转4只眼,无效8只眼,总有效率8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用新制柴连汤加减煎剂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兔角膜炎的效果,好于单纯抗生素滴眼液,在缩短病程、改善症状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颈部肌群的综合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使用益气养血活血中药(八珍汤加减)加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的运动康复训练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椎牵引加口服眩晕宁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头颈活动度、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变化情况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6.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痊愈24例,占47.06%,对照组2周内痊愈7例,占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得以改善。组间比较,左右侧屈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均得以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70%,低于对照组的14.71%。结论: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良好,在减轻眩晕和颈部胀痛不适症状、改善头颈活动度和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等方面均优于牵引疗法;特别在降低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156例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疗法,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疗效,随访6个月,对比复发率.结果:观察组1个疗程治愈率88.47%优于对照组的58.97%,瘙痒程度评分前后差值(1.82±0.27)分高于对照组的(1.43±0.31)分,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3.89%低于对照组的1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可迅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