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免法测定46例出血性卒中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脑出血16例)脑脊液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变化,并与20例外科病人作对照。结果发现出血性卒中急性期脑脊液的cAMP和cGM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文中对引起这种改变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GMP—140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GMP-140含量的变化。方法测定32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病后3d内血浆中GMP-140、SOD和MDA的含量,其中25例患者于病程第10~14d再次抽血复查。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动脉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动脉硬化组比较,脑血栓患者急性期血浆中GMP-140和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至稳定期,脑血栓患者血浆中GMP-140、MDA和SOD含量与脑动脉硬化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形成时GMP-140含量增高与脑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多发梗塞性痴呆(MID)、35例无痴呆多发脑梗塞患者(MCI)及30名健康人的血浆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及β-内啡肽(β-EP)含量,同时测定了部分MID和MCI患者脑脊液(CSF)中SS、AVP、β-EP含量。发现MID患者血浆SS、AVP含量比MCI组和健康对照组均降低(P<0.05),且随痴呆程度的加重,其含量有递减趋势。而血浆中β-EP在这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ID组CSF中SS、β-EP含量低于MCI组(P<0.05),而CSF中AVP含量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CSF中AVP含量与痴呆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3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脑水肿期,NO含量较前显著增高(P<0.01)达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MDA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进入稳定期后,NO较前稍降低(P>0.05)仍在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增高(P<0.01)仍低于正常(P<0.05),MDA含量较前下降(P<0.001)仍高于正常(P<0.01)。提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NO含量降低与脑缺血损伤有关,脑水肿期NO参与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脑血栓患者红细胞膜脂质代谢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0例脑血栓患者红细胞膜(RBCm)及血浆总胆固醇(T-ch)、载脂蛋白(APO)A1、B100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同55名健康人作对照比较,结果显示:脑血栓患者RBCm上T-ch、APOA1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APOB100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血浆中APOA1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APOB100、T-ch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RBCm脂质成份改变与血浆脂蛋白水平有明显相关性。结果表明脑血栓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RBCm脂质成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在脑梗塞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30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ET和AⅡ含量。结果脑梗塞急性期血浆ET和AⅡ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且中-重度脑梗塞组两者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均<0.01)。急性期血浆ET与AⅡ呈显著正相关(r=0.7033,P<0.01),恢复期(r=0.2465,P>0.05)和正常对照组(r=0.1837,P>0.05)无显著相关。结论脑梗塞时血浆ET和AⅡ增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内源性ET与AⅡ具有正反馈调节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可能在脑梗塞发病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量的变化对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MID)的临床诊断有无鉴别意义。方法用单克隆抗体、ELISA方法检测两种痴呆患者各16例和健康对照组31例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AP1-40)的含量。结果在年龄构成和痴呆程度无明显差异的AD和MID两组间,脑脊液中AP1-40的含量有明显差异。AD组A值为0.217~0.380,平均0.274;MID组为0.241~0.492,平均0.290;AD组明显低于MID组。对照组A值为0.228~0.567,平均0.311,明显高于AD组(P<0.01)而与MID组间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已诊断为痴呆的病例,检测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的含量对AD和MID的鉴别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28例偏头痛、10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组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催产素(OT)、环磷酸腺苷(cAMP)及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结果表明,偏头痛发作期AVP含量下降、cAMP含量升高,偏头痛间歇期cGMP含量下降,血浆OT含量在发作期和间歇期均明显下降。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血浆AVP、OT、cAMP和cGMP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血浆AVP和OT水平降低以及环核苷酸的代谢异常与偏头痛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法对7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小板表面及血浆GMP-140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血栓形成(CI)急性期、恢复期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小板表面和血浆GMP-140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TIA伴有梗塞灶者无论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还是血小板表面和血浆GMP-140含量均显著高于无梗塞灶者(P<0.05,P<0.001,P<0.05)。结果提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体内血液凝固性增强和血小板活化亢进。不仅对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对于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的含量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Alzheimer病(AD)实验室诊断指标测定。方法:ELISA测定40例AD患者,26例梗塞性痴呆(MID)患者,58例正常人脑脊液Tau含量。结果AD患者、MID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AD组与MID组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AD组Tau蛋白含量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P<0.01,r=0.44),MID组未发现此相关关系(P>0.l).三组测定值与年龄均无相关关系。结论:Tau蛋白含量在 AD患者脑脊液中明显升高,在 MID组亦增高,故单纯测定Tau蛋白难以鉴别AD和MID。作者单位:卫生部课题资助基金(批准编号:94-1-246,卫生部九五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42全例VP、35例帕金森病(PD)、30例多发性脑梗死(MCI)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β-EP含量并对照分析。结果①VP与PD组血浆β-EP含量较MCI及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②VP组血浆β-EP含量降低不如PD组明显,但差别不明显(P〉0.05)。③高龄、病情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出血时血浆和脑脊液内皮素(ET)的变化规律及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技术对54例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ET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病程5天内血浆和脑脊液ET明显高于脑动脉硬化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病程28~30天血浆和脑脊液ET低于发病5天内,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光量子血治疗+传统治疗组血浆和脑脊液中ET低于单纯传统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说明光量子血疗法能有效抑制ET合成及释放。  相似文献   

13.
我们采用了放免方法测定了30例正常人,30例脑肿瘤患者的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cGMP的含量。其中恶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24例。其结果表明,脑肿瘤组血浆和脑脊液cAMP、cGMP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5、P<0.001);恶性肿瘤组较良性肿瘤绍高;肿瘤组织的恶性度越高则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cGMP的比值就越低(P<0.01、P<0.05)。故我们认为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cGMP代谢水平的测定可以作为脑肿瘤病人的早期诊断、肿瘤监视和患者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3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脑水肿期,NO含量较前显著增高(P〈0.01)达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MDA是  相似文献   

15.
112只沙土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组,成功地建立了沙土鼠脑缺血模型,并测定了脑组织匀浆及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示:缺血右半球MDA值较同体左半球MDA值有明显增高(P<0.05),说明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确曾发生明显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提示自由基对缺血性脑损害的形成有一定作用。缺血右半球SOD活力较同体左半球下降(P<0.05)。整个实验中,脑缺血后血浆SOD、MDA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学方法检测了30例GB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6水平,结果表明GB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6检出率及水平明显高于非炎症性神经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14例血清和脑脊液均可检出IL-6的GBS患者中,血清IL-6水平与脑脊液中IL-6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血清IL-6检测阳性的GBS患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M、IgA)明显高于血清IL-6检测阴性的GB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血清IL-6检测阴性的GBS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提示IL-6与GBS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CGRP,ANP含量表达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为了探讨神经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CGRP、ANP的含量表达。结果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浆CGRP含量低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重型低于轻型及中型,差异显著(P<0.01);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浆ANP含量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重型高于轻型(P<0.01)及中型(P<0.05);正常对照组血浆CGRP、ANP含量呈正直线相关关系,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浆CGRP、ANP含量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神经肽参与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神经肽检测可以作为脑血管病的临床分型、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晚期老年性痴呆患者氨基酸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晚期老年性痴呆(AD)患者氨基酸代谢的变化及神经递质类氨基酸在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15例晚期重症AD患者,10名正常老年人的脑脊液和血浆中16种氨基酸含量。结果晚期AD患者脑脊液中多种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血浆中氨基酸含量改变不明显,仅苷氨酸增高(P<0.05),丙氨酸和精氨酸降低(P<0.05),血浆与脑脊液中氨基酸含量无相关性。结论晚期AD存在着严重的氨基酸代谢障碍,其神经递质类氨基酸显著减少,与晚期AD的临床和病理改变相一致。脑脊液中的氨基酸含量可直接反映脑的氨基酸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19.
对30例脑血栓患者红细胞膜(RBCm)及血浆总胆固醇(T—ch)、脂蛋白(a)[LP(a)]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还测定了镁离子(Mg2+)、尿酸(UA)水平,并同55名健康人作对照比较,结果显示:脑血栓患者RBCm和血浆T—ch、LP(a)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01),血浆Mg2+明显低于健康组(P<0.001),UA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RBCm脂蛋白(a)的改变与血浆T—ch无显著相关性,与血浆LP(a)有一定相关性,提示RBCm和血浆LP(a)增高是脑血栓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内皮素—1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均相竟争法,测定56例急性病毒性脑炎(AVE)患儿的血浆和脑脊液(CSF)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AVE急性期患儿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血浆和CSF中ET-1含量高于恢复期(P<0.01),血浆与CSF中ET-1含量呈正相关(r=0.858,P<0.001),病情严重、抽搐频繁、EEG和脑CT或MRI显示病变部位广泛者,血浆和CSF中ET-1含量增高更为显著。认为ET-1是一种新的内源性致病因子,在AVE病程发展与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