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脑中风与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脑中风患者与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14例小脑中风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及胃镜改变,并与大脑半球非丘脑区中风患者相比较。结果(1)小脑中风患者血清胃泌素值明显高于大脑半球非丘脑区中风患者;(2)胃镜所见胃溃疡及急性胃粘膜糜烂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后者。结论小脑中风患者比大脑半球非丘脑区中风患者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探讨分析脑中风轻度失语患者社会支持与社会回避苦恼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236例脑中风轻度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RS)评定社会支持情况,选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S)评估社会回避苦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社会支持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的关系。结果脑中风轻度失语患者男性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显著低于女性(P0.05)。社会支持随年龄段增长显著下降,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评分随年龄段增长显著上升(P0.05)。患者文化程度越高,社会支持越高,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越低(P0.05),城市患者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农村患者(P0.05),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评分显著低于农村患者(P0.05)。脑中风轻度失语患者社会支持与社会回避及苦恼均呈现负相关性(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有效引导外界对脑中风轻度失语患者社会支持,增强其与他人交流的自信心,乐观积极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脑中风的研究发展很快,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复习台湾地区有关脑中风的文献,从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年龄及预后等方面,粗浅分析了台湾地区脑中风的研究进展,供大陆同道参考。一、流行病学探讨:近年台湾地区中、老年人口增加极为迅速,十大死因也有较大的改变,1953年前以胃肠炎、肺炎、结核病感染为主;1953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B型(LGMD2B)与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NM)的临床和影像学差异。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LGMD2B型(45例)和IMNM(45例)患者,记录性别、发病年龄、确诊年龄和延误就诊时间;酶耦联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6级测定法评价颈屈肌、上肢近端和远端肌力、下肢近端和远端肌力并计算肌力百分比;双大腿MRI评价骨骼肌脂肪浸润和水肿程度。结果 LGMD2B型患者发病年龄(Z=-3.605,P=0.000)和确诊年龄(Z=-2.757,P=0.006)早于、就诊延误时间长于(Z=-4.749,P=0.000)、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高于(Z=-2.247,P=0.025)IMNM患者。IMNM患者颈屈肌肌力(Z=-6.320,P=0.000)和肌力百分比(t=-6.320,P=0.000),以及上肢近端肌力(Z=-3.528,P=0.000)和肌力百分比(t=-3.762,P=0.000)低于LGMD2B型患者,而LGMD2B型患者下肢远端肌力(Z=-3.256,P=0.001)和肌力百分比(t=-2.883,P=0.004)低于IMNM患者。LGMD2B型患者双大腿前群肌(Z=-3.119,P=0.002)和后群肌(Z=-2.534,P=0.011)脂肪浸润程度高于IMNM患者,而IMNM患者双大腿后群肌水肿程度高于LGMD2B型患者(Z=-3.887,P=0.000)。结论与IMNM患者相比,LGMD2B型患者发病年龄更早、延误就诊时间更长、下肢远端肌力更差、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更高、大腿肌肉脂肪浸润程度更严重;而IMNM患者则呈现更为严重的颈屈肌和上肢近端肌无力,以及明显的大腿后群肌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火器伤(CFI)的救治策略和效果。 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例CFI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GO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 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及时开颅清创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存活3例,其中1例术后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1级,右侧肌力正常;另2例患者恢复良好,其中1例留有轻微精神症状,1例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及神经功能障碍。死亡1例,于术后2年因肺部感染、急性肾衰而死亡。 结论CFI病情凶险,院前急救能为手术赢得先机,恰当的手术处理能增加生存概率,围术期管理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早期超选择局部动脉内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5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采用局部动脉内灌注尿激酶(UK)溶栓,所有病例均在发病10小时内开始治疗。结果:3例闭塞MCA获得完全再通,1例闭塞ACA部分再通,1例闭塞MCA无效。结论:早期局部动脉内溶栓可能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临床最常见的儿童遗传性肌肉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萎缩、肌力逐渐减退、丧失活动能力,运动障碍是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核心表现。目前国际上采用的运动功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肌力、步行能力、关节活动度和活动能力,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全面、科学、合理、精确的评价工具是研究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运动功能发育规律的必要条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时机、评价干预方案疗效、制定康复计划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混合性脑中风系指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出血性和缺血性病变在不同部位同时或短期内先后发生。近年来随着CT、MRI等应用,脑出血合并脑梗死的病例有增多的趋势[1]。我们自1990~1998年收治了40例混合性脑中风患者,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 本组40例患  相似文献   

9.
1脑中风从谈论治脑中风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饮酒饱食,气候巨变,房事劳累等诱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中风患者早期膝关节控制训练对步行的重要性。方法6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首先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膝关节控制稳定后再进行步行训练。对照组患者可独自站立后进行步行训练,尽可能使其迈步。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患者在进行步行训练的初始阶段加强膝关节控制训练,可降低膝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的机率,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手肌张力增高与肌力、时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2-10-2014-03在我院宝山分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发病时间在7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估瘫痪侧手的肌张力,采用Brunnstrom分级法评估手的肌力。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3个月时由同一个人评估患者的肌张力、肌力。比较3个月内肌张力、肌力的构成比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肌张力与肌力、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78例患者入院、3个月后手肌张力的构成比无显著性改变(χ~2=1.758,P=0.631),肌力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6.837,P=0.003)。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似然比检验)显示,肌张力与肌力密切相关(χ~2=80.472,P0.001),与时间无密切相关性(χ~2=64.492,P=0.090)。结论急性脑梗死前3个月肌张力无明显改善,肌张力与肌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抗氧化剂对高原缺血性脑中风的防治研究彭先胜4年来,我科对高原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ACT),采用了复方丹参注射液、维生素E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本组HACT患者共80例,其中藏族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41~60岁。汉族男性11例,女...  相似文献   

13.
脑血栓形成患者待确诊之后,大多数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对是否能恢复肌力持怀疑态度,这种不良情绪是否影响肌力恢复,笔者采用配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经CT扫描确诊脑梗塞住院患者的例,按年龄、性别、肢体瘫痪部位,肌力、身体状况基本相似分成两组各32例,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另一组为研究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加以系统化整体护理。12方法整体护理组采用护士对病人全部负责,按护理程序与患者每日或隔日交谈一次,每一次10一月分钟。针对每个患者存在的具体情况进行交…  相似文献   

14.
背景:等长肌力测试是目前肌力测定方法中较为实用的一种测试手段,当某些关节保持一定的位置时,肌肉通过等长收缩,完成等长肌力测试。 目的:综述等长肌力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对此测试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讨论。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ScienceDirect数据库,HighWire Press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发表于2000/2010有关肌力测试和等长肌力测试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uscle force, muscle force testing, isometric contraction, isometric muscle force testing”,中文检索词为“肌力、肌力测试、等长收缩、等长肌力测试”。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及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 结果及结论:共检索到76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保留32篇文章进行综述。等长肌力测试并不能全面的反应人体肌力的情况,再加上由于其测试技术的不成熟性,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等速肌力测试和等张肌力测试也是测试肌力的主要方法,它们各有优势,但也各有不足;而等张肌力测试系统无法测定与角度有关的参数。同时,表面肌电信号对评估肌力也有不错的效果。因此,将等长肌力测试与等速、等张测试系统及表面肌电信号结合或许会有更好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脑中风合并偏瘫患者社会关系质量和情绪障碍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改善脑中风合并偏瘫患者的情绪障碍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脑中风继发偏瘫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PSRQ)评估患者社会关系质量,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估患者心理情感障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心理情感障碍症状的相关性。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社会关系质量总分为(32.8±7.4)分;其中家庭亲密度(13.8±4.9)分、家庭承担得分(10.2±3.8)分、朋友关系(9.7±2.9)分;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54.8±6.6)分、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48.1±5.2)分和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38.4±4.5)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社会关系质量总分与抑郁、焦虑、躁狂均呈现负相关性(P0.01)。在分量表分析中,患者家庭亲密度、家庭承担和朋友关系等3个分量表评分也均与抑郁、焦虑、躁狂呈现负相关性(P0.01)。结论脑中风合并偏瘫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心理情感障碍症状呈现负相关,改善其社会关系质量有可能减轻情感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I)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皮质脊髓束(CST)的损伤,探讨DTI在HICH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HICH患者(壳核8例,丘脑7例,混合型1例)患者分别于入院时(7 d内)和发病后3个月进行DTI 检查,以及肌力测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用平均部分各向异性(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血肿层面周围的双侧CST,测定血肿面(患侧)/对侧面(健侧)的FA值和ADC值比率。结果 HICH患者中发病后3个月肌力较好组(肌力4~-5级)的FA值比率与肌力较差组(肌力0~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DC比值在入院时及发病后3个月都没有差别。所有FA值比率>0.8患者的运动功能都有改善和预后好。然而有1例患者虽然FA值比率不是很高,但运动功能的预后也很好,其ADC值明显升高。 CST完整的患者入院时和发病后3个月的肌力和NIHSS评分均比CST中断的患者好,发病后3个月是恢复最快的阶段。结论通过DTI的FA值比率可以了解基底核区HICH患者CST的损伤情况,有助于早期预测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ICH)皮质脊髓束(CST)的损伤,探讨DTI在HICH治疗、康复过程中对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HICH患者分别于入院7 d内及康复治疗2个月后,进行DTI检查、CST分级和肌力评级;测定血肿层面CST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计算相对FA值(r FA)。结果 HICH患者入院时和发病2个月后r FA值和肌力评级均呈正相关(r=0.703,0.712,均P=0.01);入院时和发病2个月后患侧CST分级与肌力评级均呈正相关(r=0.658,0.649,均P=0.02)。发病后2个月,肌力较好组(肌力4~5级)r FA与肌力较差组(肌力0~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r FA0.8的患者运动功能都有显著改善。结论通过DTI的FA测定,可以了解HICH患者CST的损伤情况,有助于早期评估HICH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研究表明日间医院的康复服务与综合医院康复门诊比较,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两者间有关脑卒中患者慢性期肢体功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却少有报道。 目的:比较日本老年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分别在综合医院康复门诊和日间医院康复期间的肢体功能差异,分析影响功能差异的相关因素,以便改进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方案。 方法:分别对医院门诊和日间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19例(年龄60~75岁)实施为期1年的调查分析,比较两组入选时和1年后的肢体功能指标的差异,包括健侧和偏瘫侧的股四头肌肌力、患侧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的关节活动度和10 m步行时间。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肢体功能指标变化的显著因素。 结果与结论:医院门诊组患者肢体健侧和偏瘫侧股四头肌肌力在入选时和1年后均大于日间医院组(P < 0.05),而两组的10 m步行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医院门诊组在入选时患者患侧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关节活动度均小于日间医院组(P < 0.05),而1年后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选时健侧和偏瘫侧股四头肌肌力、患侧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关节活动度是其各自功能指标变化的显著影响因素,而偏瘫侧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屈的关节活动度越受限的患者,训练的效果越好。因此,日间医院组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肌力增强或维持训练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基于体素的影像学定量分析探讨累及运动区的低级别胶质瘤与肌力改变的关系,在体素水平计算肿瘤累及引起肌力改变的风险值,绘制肌力变化风险图.方法 将52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肿瘤占位区域分别标记并配准到MNI坐标系标准脑图谱上,在标准空间内叠加所有患者的肿瘤占位影像.计算每个体素有肌力变化的病例数占总叠加层数的百分比,并通过色阶将风险率显示在标准脑图谱上.结果 得到基于体素的低级别胶质瘤运动区占位与肌力改变发生率风险图谱,定量显示出运动区及其周围低级别胶质瘤占位对肌力影响的风险值,M1区手结区的外侧及次级运动区风险值多处在30%左右,而从M1区手结区向内侧风险值逐渐提高,从40%逐渐增至80%,前内侧最高,达80%以上.并依据风险值的差异将手结区层面运动区分为三个风险级别不同的区域.结论 基于影像学分析得到运动中枢风险图谱能够有效的反应低级别胶质瘤运动区占位与肌力改变的相关性,预测性的评估运动区肿瘤性损害对患者肌力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长时运动诱发试验,观察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肌力和肌电图的变化与血钾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确诊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78例,对小指展肌进行运动诱发试验测定,以拇短展肌作为对照,观察120 min,测定运动诱发前后尺神经/小指展肌和正中神经/拇短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变化,同时观察患者小指外展和小指内收肌力以及拇短展肌肌力的变化,部分患者测定运动前后血钾水平.分析运动后不同肌肉的肌力、CMAP波幅与血钾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小指外展运动后,78例患者尺神经CMAP波幅运动后比运动前明显下降,分别为(4.6±2.7)、(9.6±3.2)mV(t=16.047,P=0.000),而正中神经CMAP波幅在小指外展运动后与运动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0.9±4.2)、(11.2±3.9)mV(t=0.673,P=0.822).在运动后,76例小指外展肌力下降;有41例小指外展肌力小于Ⅲ级,但同侧小指内收和拇短展肌肌力仍为V级,对其中10例患者在运动前和运动后测定血钾,结果无明显差异,分别为(3.8±0.3)、(3.9±0.4)mmol/L(t =0.395,P=0.702).结论 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进行运动诱发试验时,血钾并非影响肌力和CMAP波幅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