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MR椎管水成像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形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MRM检查并观测其形态,分析形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M形态呈现多种表现,腹面缺损程度与腰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严重程度相关(P<0.01),但充盈缺损程度与疼痛程度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MRM检查安全、无X线损伤,是常规MRI的有效补充,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较好的“造影”图像和更多的空间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水针刀椎管内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确诊LDH的患者22例,行水针刀椎管内靶点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末次随访使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患者水针刀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及ODI指数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MacNab疗效评价:优9例、良7例、可3例、差3例,总体优良率为72.73%,治疗期间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另有3例患者最终行手术治疗LDH。结论 水针刀椎管内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5年间治疗106例,采用开窗38例,半椎板切除57例,全椎板切除11例,术中应用环锯开窗、钻取髓核,保留棘突,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的连续性,自体脂肪片覆盖硬膜囊.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年8个月,优73例,良28例,可5例,差者无,优良率为95.3%.结论严格掌握术武适应证定位准确,减压彻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用环锯开窗、钻取髓核安全、快捷、彻底,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陶冶  蒋萍 《四川医学》2012,33(7):1204-1206
目的探讨微创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方法对已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42例患者均采用MED手术。全部42例患者随访2~26个月。结果对42例患者进行评估,参照Macnab评定标准,35例优,6例良,1例可。结论在明确诊断,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前提下,熟练运用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梁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2007-2008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原因、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至2007年间收治并手术治疗的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24例,时间6个月~3a,平均18个月,优良率80.9%。结论:腰椎及周围组织结构有退变和长期的代偿以及可能的外伤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腰腿痛、间歇性跛行、肢体感觉障碍是本病的三大典型症状。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作用。保留脊柱后结构的髓核摘除、椎管扩大减压的手术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成像(MR)与手术结果做回顾性对照研究。MIR对间盘突出最具特征性改变是髓核形态上的变化。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破裂、神经根受压及黄韧带肥厚与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8.2%,88.8%、46.4%及64.4%。突出间盘中变性的发生率为71%。并测量了有椎管狭窄的骨性椎管矢状径和硬膜囊矢状径,提出在MRI上硬膜囊矢状径≤10mm时可考虑有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依据其典型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片大多可获临床诊断。近年来随着CT影象学的发展,更提高了诊断技术,但目前临床上有过多依赖特殊检查,而忽视病史体检和常规X线平片的倾向,从而造成误诊。为吸取教训,现将我院1991~1995年收治的3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中,误诊的14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的时间为1~3年,优49例,良2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腰椎间盘再突出患者2例,椎管内血肿患者1例,无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患者在手术前要明确诊断,医师应对伴有内科合并症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手术尽可能选用硬膜外麻醉,尽量减少用药量,使其能在短期内达到可承受手术的要求为宜。  相似文献   

9.
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新 《当代医学》2010,16(31):58-5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3月期间CT诊断为腰椎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45例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硬膜囊脂肪层消失或不对称,硬膜囊受压变形,神经根被推压移位;4例腰椎间盘后缘弧形突出,位于椎体后缘的中央;13例并发黄韧带肥厚(6~8mm),5例黄韧带肥厚且伴有钙化,18例均见增厚的黄韧带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使之变形或移位;侧隐窝狭窄9例;椎间孔狭窄者4例。结论螺旋CT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窗宽、宽位的调整对提高CT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病 ,有关手术治疗方式很多 ,但也颇有争议。我们总结了1990年元月— 1998年元月期间共行此类手术 2 78例 ,认为有关术式选择应根据病情而定 ,要有辩证的观点 ,不应一概而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78例中男 186例 ,女 92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18岁。术前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腰椎片、CT扫描或 /及脊髓造影确诊 ,经保守治疗无效者。1.2 手术方式 :椎板开窗 86例 ,扩大开窗 70例 ,半椎板切除 52例 ,扩大半椎板切除 34例。全椎板切除 2 9例 ,广泛全椎板切除 (包括双侧小关节 ) 7例。2 结…  相似文献   

11.
姜文 《医学综述》2013,19(5):931-932
目的探讨牵引加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分析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牵引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牵引加运动疗法治疗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u=31.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牵引加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4.87%。其中早期并发症8例,占61.54%;晚期并发症5例,占38.46%。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严格无菌操作和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腹壁紧张度。方法:将75例患者于治疗前根据自拟标准测定腹壁紧张度。结果:75例患者中,0°16例,1°22例,2°34例,3°3例,腹壁紧张度增加患者占总数78.7%。初步研究证实与通过直腿抬高检查得到的结果(75%)相当。结论:笔者认为腹壁紧张度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的有效补充,但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脱水疗法配合推拿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9例。治疗组用20%甘露醇250mL或20%甘露醇250mL及七叶皂甙钠20mg+5%糖盐250mL静滴7d;脱水3d后以盐酸利多卡因2~3mL、维生素B12500mg穴位注射;脱水7d后行手法推拿。对照组常规用腰椎牵引和手法推拿。结果:3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47.4%,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治愈率18.6%,总有效率76.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脱水疗法配合推拿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常规腰椎牵引和手法推拿,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证实为破裂型者48例,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数字X射线摄影(DR)、CT及MRI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1.25%有咳嗽时腰腿痛加重,87.50%出现短暂腰痛加重后有明显腿痛,直腿抬高试验<40°;DR腰椎前凸及腰椎生理曲度异常62.4%,椎间隙异常83.2%,CT显示边缘模糊,髓核异位,巨大突出及后缘锐角征象,其CT髓核突出率常超过50%;MRI显示脱出髓核周围低信号带亦有较高发生率,髓核脱出率在50%以上,MRI可见椎体后方低信号条状影中断。结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症状明显、神经损害重等特点,结合影像学检查征象有助于提高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适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法,避免误区,提高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开窗、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摘除治疗腰突症105例(111个髓核),探查所有病例神经根管,合并神经根管狭窄均予以扩大,可疑神经根管狭窄施行预防性根管扩大。结果:术后10d,55例(52%)腰腿痛症状消失,33例(31%)较术前明显缓解;52例随访,随访0.8-3年,平均2.1年,优良率83.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有手术适应症不延长保守治疗时间,能继续保守治疗也不随意扩大手术适应 症,在能达到手术需要情况下, 要尽量缩小骨性结构切除范围,同时探查扩大或预防性扩大受累神经根管;术后应督促和指导患者尽早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避免下腰椎不稳和术后腰背肌衰弱综合征的发生,使病人能尽快恢复原工作或活动,并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查阅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与IL-6研究的相关文献,从IL-6的致炎作用、在突出椎间盘中的表达与分布、作用机理及针刺对IL-6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盆调整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错位的影响.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骨盆调整手法加常规推拿手法组(治疗组)与常规推拿手法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以症状、体征为观察指标,评价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1.90%,对照组治愈率为38.1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骨盆空间结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O1);结论:骨盆调整手法可以改善骨盆空间结构变化,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因素的逐步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病变的临床及解剖影响因素,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病人142例和正常对照组74例,采用MRI检查,量化分析年龄、劳动强度、外伤史、身高/体重比值、腰椎最大力矩、腰椎节段两相邻椎体轴线夹角、腰椎间盘变性程度、关节突关节形态和方位、腰大肌横断面积等10项可能相关指标,采用PEMS软件,用Bayes法逐步判断分析,建立判别函数,找出与腰椎间盘突出关系最密切的因素。结果 从判别函数式可知,在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的多个因素中,只与年龄、腰椎力矩、关节突关节面夹角、腰大肌 横断面积、椎间盘变性程度、劳动强度和身高/体重比值7个因素有关,而身高/体重比值、劳动强度、腰大肌横断面积与腰椎间盘突出关系最密切。结论 体重过大、劳动强度增大、双侧腰大肌不对称是腰椎间盘突出关系最密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