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临床对鼻部神经鞘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鼻腔,鼻窦神经鞘瘤者经手术治疗(其中9例治愈,2例恶性变者,1例死于复发,1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本病应早期确诊,常规CT检查及行彻底手术切除,对恶变者行扩大切除加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神经鞘瘤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4年收治的33例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良性32例,恶性1例。术后30例患者获随访,其中27例治愈,1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于复发,2例死于其他疾病;3例失访。结论: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手术尽可能保留来源神经的完整性。该病预后良好,对恶变者应行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神经鞘瘤临床病理研究(附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治疗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9例头颈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31例,2~73岁,肿瘤原发部位为咽旁7例,颈侧19例,鼻腔鼻窦6例,鼓室、乳突,咽后壁、口底、牙龈各2例,腮腺区、声门下气管、外耳道、舌根部、颊部、颌下区及腭部各1例.术前能确诊仅5例.结果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良性47例,恶性2例.经随访,治愈48例,复发1例,经再次手术治愈.健在47例,死亡2例,1例恶性神经鞘瘤死于全身转移,1例良性肿瘤死于脑出血.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神经鞘瘤多为单发、包膜完整,易完整切除,但应尽量保留来源神经的完整性,如术中必须切除来源或受累神经,术后应予以即刻修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性质及选择术式;术前肿块针吸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应列为常规.本病预后良好,倘若恶变,应按恶性肿瘤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21年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 13例患者中女10例、男3例。恶性1例,良性12例,13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术后随访4~110个月,12例良性患者均未复发,1例恶性患者死于复发。 结论 发生于鼻腔鼻窦的神经鞘瘤以良性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单侧鼻塞和头痛最多见,鼻腔及筛窦为最常见发病部位。术前的影像学检查能较好显示肿瘤侵犯范围,指导手术方式。主要治疗手段为彻底手术切除,恶性者术后容易复发,需要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头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2001 年 1 月~2021 年 7 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头颈部神经源性肿瘤 145 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体会.结果 本组病例中,包括神经鞘瘤 99 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5例,神经纤维瘤 21 例,副神经节瘤 18 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1 例,节细胞神经瘤 1 例.其中 111 例以局部无痛性肿块为主要临床症状,96 例肿瘤位于颈部.本组患者中 144 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血管神经损伤.结论 头颈部神经源性肿瘤多见青年、中年群体,神经鞘来源者最常见.手术完整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神经,恶性者需辅助放化疗.  相似文献   

6.
报告鼻腔鼻窦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7例,其中恶性黑色素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因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罕见,故易误诊,其中1例因高度疑为此病,经病检证实,及时准确切除了瘤体,术后存活5年余;恶性神经鞘瘤临床确诊主要依靠病检,诊断平滑肌肉瘤则需结合免疫组化检测,随免疫组化的开展,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已有提高,前三者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则可先化疗再局部放疗.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神经鞘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77~2006年收治的23例头颈部及颅底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表现为鼻塞、面瘫和声嘶等症状.20例患者术前行CT或MRI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和20%.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18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明确诊断.19例完整切除肿瘤,4例切除大部分肿瘤.共有19例术后随访,随访期3个月~10年,15例完整切除者无1例复发,4例部分切除者1例复发.术后并发持续性动眼神经麻痹3例,听力下降1例,声嘶1例.结论 头颈部及颅底神经鞘瘤不易早期诊断,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完整摘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近期相关文献复习了解鼻尖部神经鞘瘤的病史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诊治,在外科切除的同时行鼻尖成形术.方法 报告2例鼻尖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同期行鼻尖成形术,其中1例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行鼻尖成形术.结果 病理显示神经鞘瘤,2例患者均对外鼻形态满意.结论 鼻尖部神经鞘瘤临床少见,在外科切除的同时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行鼻尖成形术可以得到满意的外鼻形态.  相似文献   

9.
头颈部神经鞘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头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治水平。方法:23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颈侧切开切除颈部肿瘤15例,鼻侧切开切除鼻腔肿瘤1例,经口径路切除肿瘤3例,2例面神经鞘瘤分别经中耳乳突中后颅窝联合径路和乳突根治径路切除,1例位于梨状窝的神经鞘瘤在食管镜下钳取完整取出,1例气管内神经鞘瘤行气管切开切除。结果:20例术后随访3个月-7年,19例无复发;1例鼻腔、鼻窦肿瘤术后3年复发。1例术后出再霍纳征,2个月后消失,1例术后出现声嘶。结论:神经鞘瘤术前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完整摘除,尽可能保护神经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恶性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及预后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2年2月至2006年6月50年间收治的9例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9例均行超声检查,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4例,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3例.术前动脉压迫锻炼5例,其余4例肿物较小可触及颈动脉走行者未行压迫锻炼.术式均为动脉体瘤及周围组织扩大切除术,3例阻断颈总动脉,其中1例行人工血管颈动脉重建术,2例结扎颈总动脉.结果 术前诊断"颈动脉体瘤"7例,"转移癌"1例,"颈部肿物待查"1例.8例术后出现颅神经功能障碍,声嘶3例次,舌偏4例次,Horner综合征3例次,口角左偏1例次,呛咳1例次;术中出血50~1800 ml,输血800~1600 ml,无输血并发症;结扎颈动脉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偏瘫等.术后临床及病理诊断恶性颈动脉体瘤9例,有包膜2例,无包膜7例.颈淋巴转移伴肺转移1例.术后放疗2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14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生存6例,其中伴有间断头晕及呛咳2例;2例死亡,1例死于颈部复发,1例死于肺癌;1例失访.结论 恶性颈动脉体瘤临床少见,常侵犯颈动脉及颅神经,诊断应以病理学特点结合邻近组织侵犯及发生淋巴或远处转移为准;应及早选择手术治疗行广泛切除,发生转移或复发者预后较差,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The management of base of tongue cancer has evolved steadily over time. Organ preservation with primary radiation therapy has produced excellent oncologic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has become important in patients with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disease. Planned neck dissection after organ preservation therapy continues to be an integral step for regional control.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literature review of base of tongue cancer emphasizing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obtain optimal results in terms of cure and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耳廓开放性外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23耳耳廓开放性外伤经彻底清创,肝素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对位缝合。术后用抗生素抗感染、丹参扩张血管、罂粟碱改善微循环。结果 23耳中2耳失访,18耳完全成活,1耳部分成活,2耳完全坏死。结论 耳廓撕裂伤、断伤、带有皮蒂的耳廓离断伤,由于断端双侧血管丰富,经对位缝合后容易成活。但耳廓完全离断伤由于缺乏血供,经对位缝合后不易成活,可采用去皮血管植入包埋法,带肌蒂皮瓣移植法或尝试显微外科技术施行血管吻合,以提高耳廓完全离断伤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